文革中凄惨自杀的十大知名美女

手机日志


 

     1、上官云珠。上官女士,出生在江苏江阴长泾镇,是家中第五个孩子,原名叫韦均荦,又叫韦亚君。 

    后来,她因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丽人行》《希望在人间》《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等经典名片中塑造了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而蜚声影坛。文革爆发后,上官云珠的厄运开始了。造反派从鞭挞上官云珠的个人婚姻开始,再到她主演坏电影放毒,进行猛烈的人身攻击。19681122日,一个周末的傍晚,上官云珠又被专案组提审。

        19681123日凌晨3时,身心极度疲惫、万念俱灰的上官云珠从四层楼的窗口跳了下去自杀了……
 
 

       2、言慧珠。上述起这样残忍的一幕,在蒙古族言慧珠身上也发生了。不过,她选择的是自缢而死。 

    我相信言慧珠在自缢的那一刻,内心一定充满了彻骨的绝望。在我看来,很多“文革”中自杀的人,并不仅仅因为外界的羞辱、事业的中断或前途的渺茫,家庭的冷漠与不幸,也是促使他们告别世界的原因之一。言慧珠的内心,已没有了一点点的温暖与光亮,除了死,她还能选择什么?

    言慧珠,梅兰芳之徒、俞振飞之妻。代表作品有《玉堂春》《游园惊梦》《西施泪》《太真外传》《霸王别姬》《凤还巢》《墙头马上》等。

    她是个心地率直、思想单纯的人。哪里需要,去哪里,她响应党的号召鸣放,讲了点实情,又因此受到造反派肆意嘲弄和侮辱她不知自己错在哪里?又不知该如何检讨,于是, 1966911言慧珠最终以一条唱《天女散花》时使用过的白绫结束了她苦命的一生……
 

    3、严凤英。她的一生活得太超前了,时代跟不上,历史不允许,因此,她没有生路。

    1967131日,万念俱灰的顾圣婴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晚饭凉了,母亲拿去加热。饭后,她瘫倒在沙发上,向妈妈和弟弟顾握奇哭诉了当天的遭遇。母子三人抱成一团,泣不成声。当晚,全家开煤气自杀了……


 
 

    4顾圣婴。1937年生,江苏无锡人。著名女钢琴家,1958年参加日内瓦第十四届国际音乐比赛,获女子钢琴赛最高奖。她在“文革”受到的冲击,相对来说程度不算严重:刘诗昆被造反派打得头破血流,马思聪被红卫兵逼着吃草……幸免者,路过他们家门口,再也不敢与他们笑脸相视。

    5、李翠贞。上海南汇人。1929年进入上海国立音专学习。她的钢琴入学考试是按老师随机要求演奏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的某个乐章。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她只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学业提前毕业。1942年后,她曾先后在重庆国立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钢琴系任教。

    在国外有一部纪录片,谨慎小心、很有分寸地显示李翠贞之死:她在文革中遭受了极大的污辱,红卫兵强迫她趴在地上爬过桌椅,还用墨水涂黑她的脸。对于视人格与尊严高于生命的李翠贞来说,这种污辱比死亡更不能忍受。这位高贵的女士不堪屈辱,毅然选择了高雅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于是她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并且精心的化了妆,然后才拧开煤气……

 
 

   6、陈琏:1919年生,浙江慈溪县人,系蒋介石高级幕僚有“文胆之称的陈布雷之女。 
1939年入党,解放後曾任林业部教育司副司长。文革开始后,造反派诬蔑她是叛徒、特务,并扬言要开除她的党籍。19671119日,48岁的陈琏从十一层楼上跳楼身死。

    7、舒绣文。舒秀文是我国杰出的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第一位女配音演员。曾成功地塑造了《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关汉卿》中的朱帘秀、《伊索》中的克莉亚等艺术形象。

    然而文革中,舒绣文被作为黑线人物遭到严重整治迫害,于1969年春在狱中自杀身亡。临终前,她让儿子将她平时积存的几万元钱全部交作党费,并且对儿子说:我给你留下的不是金钱,不是地位,也不是荣誉;而是刻苦学习的精神,忘我的精神,奋斗的精神,总之,一句话,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8张琴秋,学名张悟,著名红军女将领,长征期间曾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等重要职务。《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把张琴秋定作为红军惟一的女将领。

    196844日,张琴秋就被实行“监护”,实际上就是被关押起来。张琴秋的问题就是在康生等人的直接授意下立案的,示意要稳、准、狠地打击阶级敌人,要求纺织工业部立即对张实行全天候“监护”。1968422日凌晨,张琴秋被迫坠楼身亡。

    9、杨必,1922年生,江苏无锡人,钱钟书夫人杨绛的妹妹。早年在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院系调整后在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为副教授。1968 年在“清理阶级队伍”中被迫自杀。

    10、朱梅馥,傅雷之妻。1966年,她与丈夫在家中从容赴死,享年五十三岁。

 
 

    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去。这是一个妻子对丈夫忠贞不渝的爱。而事实上,朱梅馥的伟大不仅仅在于陪她的爱人共赴黄泉,更在于她对喜怒无常的艺术家那一辈子的隐忍与成全。

    朱梅馥1913年出生在上海南汇,比傅雷小五岁,他是锤子,她是棉花,他是棉花,两人是青梅竹马的表兄妹。在上海教会女校读书的朱梅馥,不仅长得甜美,还才艺过人, 14岁的时候就能把贝多芬的《命运交她响曲》弹奏得行云流水。

    朱梅馥对傅雷的照顾,使得她最终成为其生活上不可缺失的伴侣。傅雷所有文稿几乎都经妻子整理,她总是先把文稿一一排好顺序,然后再一笔一画地誊抄下来,字迹端正娟秀,一丝不苟。傅雷爱花,她就半夜起来,打着手电筒陪丈夫去“游园惊梦”;傅雷爱音乐,她不仅经常弹钢琴给他听,还帮他做了五百多张唱片卡片……

    即便是赴死,她也要如影随从。196692日,那天他去意已决,她不阻拦,却必定要陪他一起去。在他服下毒药人一点点僵硬掉以后,她为了让他更有尊严,用尽力气把他搬到沙发上,让他躺得好一点。然后她撕下床单自己上吊。为防踢倒凳子的声音吵醒邻居,她事先在地上铺了一床棉被,悄悄地陪他走了……

    这是一串串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她们曾塑造或担当的角色,已经成为铭刻在一代中国人心中永恒的经典。但谁又知道,在这些令人炫目的光环背后,却又是一个个说不尽辛酸的沧桑往事呢?

文章评论

《五月龙》

真诚的问候[em]e100168[/em]╲[em]e589[/em]╱[em]e100168[/em]深深的祝福[em]e100168[/em]╲[em]e589[/em]╱[em]e100168[/em]将文字写在屏前[em]e100168[/em]╲[em]e589[/em]╱[em]e100168[/em]让友情留在空间[em]e100168[/em]╲[em]e589[/em]╱[em]e100168[/em]问候依然不断[em]e100168[/em]╲[em]e589[/em]╱[em]e100168[/em]祝福永在心间[em]e100168[/em]╲[em]e589[/em]╱[em]e100168[/em]祝好友幸福快乐每一天[em]e100168[/em]╲[em]e589[/em]╱[em]e100168[/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