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痛苦中寻找希翼 ——评电影《牧马人》
梦的天国
看完《牧马人》这部影片,正好印证了我所了解的中国第三代导演谢晋的创作风格:用电影语言刻画人物性格和剖析人物内心世界。《牧马人》这部影片通过时空浓缩的光影艺术、巧妙的语言贯穿,以及主人公多桀的命运,向我们展示了普通劳动者对故土、对祖国、对民族的深情和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关系。
《牧马人》这部影片导演以闪回和纪实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让故事情节在现实与记忆中回旋,让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在60年代与80年代交替,这不得不说是影片的一大亮点。记忆与现实的结合、个人与国家的交织、悲痛与感动的并存。导演独具匠心的处理手段,使主人公许灵均的身影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使电影的深度漫向了更深的层次。
《牧马人》这部影片中,画外音贯穿于整个故事发展的始终,可以说为整个故事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主人公许灵均极富深情的旁白,好似让观者看到了他坚强的心房深处柔弱沧桑的灵魂、看到了他内心的迭岩起伏,透过这深沉的旁白,把主人公在荒诞时代下艰苦忍受痛苦却不忘对祖国的深情层层深化。
当然,《牧马人》这部影片对许灵均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让主题更加鲜明。在许灵均记忆的浪潮里,父母的离异给他单纯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灰影。20年后再次见到父亲,内心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呼唤,也有委屈与痛苦的纠结。但更多的是许灵均于20年来被亲人、祖国和党抛弃下坚韧的生活态度,在20年间于内心深处对祖国、党和人民的坚信与忠爱。所以当20年后亿万富翁的父亲将自己一生的奋斗结晶于他相送时,他毅然的选择了拒绝。在这片深黄的土地之上,他希翼的是一个民族日盛渐强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他选择了国家、党和人民,即使他曾经是国家的弃儿。文革中,‘‘右派’’是一个很显眼、很敏感的字眼,但是在赦勒川牧场淳朴的牧民眼里,依旧有着是非之辩、好恶之分,而许灵均在他们的眼里,无疑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好人,正是如此,使他更坚信祖国、坚信人民。当常人难以忍受的物质诱惑呈现在眼前时,他想起了伴着自己走过人生低谷的妻子——李秀芝,一个善良、淳朴的女子,“右派”的称号,她浑然不惧,把自己的心交给他,共度苦难、风雨同济——只因许灵均是一个好人。所以为了妻子与孩子,他留在了这个养育他的大地,这里有他的根和魂。这样层层递进的叙事手法,反映了许灵均纯朴的牧马人形象,巧妙的将个人与国家的紧密相连。
…….
当父子谈言渐了,影片也走向了终结,但是那如许灵均般忠国爱家的人们的情感,依旧飘荡在祖国大地,耀耀生辉、经久不散……
——杨少/文
文章评论
执念如初
[em]e178[/em][em]e178[/em][em]e178[/em]
匠人
你写的小标题为什么不写出你评电影的对象呢?比如说主题什么的[em]e132[/em]
★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