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开胜谈临摹与创作(临帖、入贴、出贴)
个人日记
龙开胜谈临摹与创作(临帖、入贴、出贴)
作者简介
龙开胜,男,一九六九年八月出生于湖南隆回,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书法专业本科班。现役军官,现为空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第十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全国第五届中华英才获得者、中国书协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荣获《书法》杂志二零零六年中国书坛青年百强榜“十佳”书法家称号,被中国传媒艺术委员会评为二零零七年度最具影响力十大书法家之一,被北京书协评为京华书坛十佳中青年书法家。入选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当代书法名家提名展。
曾获得首届全国电视书法大赛金奖,第二届、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二等奖,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一等奖,“羲之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首届大字展一等奖,全军第四届书法展一等奖、全军首届廉政书法展一等奖、第四届全国正书展最高奖等全国性大奖十余次;入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八届全国展等全国性大展几十次;多次举办展览;中央电视台曾做专题报道其艺术成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当代书法名家龙开胜》,中国美术馆出版《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当代书法名家提名展名家专集龙开胜》,上海《书法》杂志专辑出版《龙开胜楷书千字文》字帖,其作品还屡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元首。
临摹与创作浅谈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临和摹是学书的两种方法。临比摹的要求高一些,临是把字帖放在一旁,先经过观察和分析,临时记忆后,随即在另一张纸上写出来。摹则是临的初级阶段,摹也叫影写、影仿、大仿、描红等,即把纸罩在要学习的字样上面,照着字帖的字样,一笔一笔地描写。描红虽然不用纸罩在上面,只是用墨写在红字上,也是摹写。一般小孩子在学书法时,因为对执笔和驾驭笔画结构的能力很差,往往用摹的方法,待有一些基础之后,再使用临的方式。实际上摹并不是小孩子的专利,甚至一些成名的大书法家也会用到,因为在人都会有自己的习惯,当临某一种帖时,往往会遇到某些笔画和结构有悖于自己的习惯和思维定势,就很难一下子写像,即让人感觉总有转不过来的弯儿,这时候就不妨摹一下,当会有很好的效果,启功先生曾说,他遇到这种情况时,常常将一张透明的塑料布罩在帖上进行摹写,这样既能看的清,又不会将墨洇到下面。
临帖有格临、对临、背临、意临等。这几个临帖的名词,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临帖阶段和临帖能力,在临帖中间,还要伴随有读帖和空仿等,读帖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但读帖的方法却要重视,一是读帖时要将字帖的书法和所书写的文辞相结合,了解作者与其时代背景、生平以及书法风格等,另外就是要将书法仔细研究揣摩,体会其章法、结构、用笔等,还有就是读帖要勤奋和投入,不能浮光掠影式的一扫而过。空仿就是空手比划,用心体悟记忆。不用纸笔和范本,心里想着字形,用手指比划空写。一般的书法爱好者都有这个习惯,主要用来默记,相传王羲之经常在走路或坐卧时用手指在自己的衣服上空写,时间久了以至于将衣服都划破了。
有人问:学习书法不临帖行不行?回答是坚决的:不临帖是绝对不行的。人又问:我们为什么要临帖?我们临古人,古人又去临谁?我们为何不抛开古人而自创?帖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书法范本,是传统中的精华,里面凝聚着前人的书法经验。我们说临摹某一字帖,看似是学某派某家,实际上都是在深入传统,因为无论某派某家都是学习传统的结晶,都是历史的积累,书法是几千年来无数人努力的成果,它是在历史中代代积累逐渐形成的,并不是哪一个人能够完全代表。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又表现出了不同的个性。有些有创新意识的书法家,在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经验之后,便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风貌,有的即可藐视古人或与古人比肩。但其前提是必须建立在学习古人并有深厚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凭空臆造,一步登天。我们学书临帖,是为了吸取前人的经验,这样就是为了少走弯路。如果不临帖,硬是自己摸索创造,那就要事倍功半,不但要走很多弯路,成功的希望也是很渺茫,也许根本行不通。临帖是步入书法殿堂的首要途径,是学习书法的基本要求,是提高的前提,是丰富发展和创造的基础。所以,不但初学书法者需要临帖,那些大师泰斗都将临帖伴随终生,齐白石先生在94岁高龄时,才刚开始临习《曹子建碑》。历史上只要有成就的书法家都是经过刻苦临帖而来,从未闻有从没临帖而能自创成功的大家。
很多人认为自己很聪明,可以不经临帖而自创书法,这是很幼稚和无知的,比如我们的文字,他的音意结构是有很多代人共同摸索建立,而又共同遵守,并已经形成共识,且共同习惯使用的。它已经形成了的传统,即成为了人们的共同记忆与意识。没有人会认为那些聪明人自创的图案或符号是文字。尽管有些符号有些价值或道理。又如我们有很多农民矢志不移地造飞机或者潜艇的,从智商和努力方面来说,都是没问题的,纵然有些人的飞机也飞上了天,潜艇潜入了水中,但我们都会认为这种飞机和潜艇也决不能和真正的飞机潜艇相提并论,也只能落个精神可嘉的评价。还有,面对世界难题之哥德巴赫猜想,有很多民间数学爱好者说他已经解开,有的还自己出了书来证明,这曾让数学界很头痛和尴尬。这些例子和不经临帖却称自己独创而成书法家的道理是一无二致的。我们应该清醒和警惕。
在临帖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 要临得好的标准,最明显最简单的标准,就是临的像。形神关系
对临帖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临得像,有的人对此很不以为然,说只要能够理解并为我所用就行了,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也是很危险的。这个看似最简单的标准,实际却有着根本性的功能和意义。只有临得像,才能最大程度地学习到原帖的各种技巧,从而形成规范的书写法则,迈出走向书法家的第一步。那些没有临的像者,要么是轻视临帖,要么是临不像,要么是没能认识到原帖的妙处。有的人谎称意临,实是没有临像的本事罢了。有的人认为,只要领略到其神采即可,并不要求形似,古人书论中亦曾说:“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古人此说是有前提的,那是针对高手而言,是要求书法家在有一定基础之后,就应该有更高的追求目标,要追求神采,要达到一定境界。对于我们的临帖者而言,却不能以此来套论。古人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没有形,那有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形不准,神采何来?如果一个人没有皮肉骨相,哪来的气质精神?所以,在临帖之时,一定首先要求抓住形体,如不深入研究学习,是不可能掌握要领与书写技巧的。
当然,我们要求临帖,并不是一直都要求临得像,临帖的一般规律是:由不像到像,再由像到像或不像。也就是说,随着临帖的深入,由临不像到临的像,临的像了,说明书写技巧和书写能力提高了,便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性情来实验丰富书写手段,这样达到想写得像就写得像,想变化也能变化,达到可随意控制、运用自如的地步。
二 要先专后博
临帖要专一,不要见异思迁。当选定一本帖以后,就要坚持临下去,直到完全掌握为止。不能今天写颜体,明天写柳体,后天写欧体。不能坚持就达不到深入,就不能形成基本套路,打不好基本功,对以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实际上,大多的字帖,虽然其书法形体和面貌区别很大,但对书法的基本规则法度以及用笔技巧方面的训练效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我们用专一的态度将基本功打好了,那么就要广收博取,不断地丰富自己,这时候因为有了深厚的基本功,就会对别的帖产生自然的取舍,对其优劣与精华自会辨别使用,这样就不再要求临习时一定要追求完全相像了。一般说来,一个成名的书法家,都会有一两本或几本对他影响最深的法帖。
三 讲究速度和质量
我们在刚开始临帖时,一定要注意速度,这个速度不仅是用笔的速度,也是学习字帖内容的速度,刚开始不要贪多,要讲究质量,即要以掌握为准。深入扎实、不能灵活运用所造成的。我主张刚临帖时,先一个字一个字地解决,前面的字没掌握就不要往下进行,按日常经验来讲,前面的几个字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相对会多一些,前面几个字的掌握很可能会花费几周甚至更长的时间,随着前面几个字的重复临习,会逐渐掌握一些基本的结构与笔法,这样临习后面的字时,会出现自然的应用和对比,速度会自然加快。临帖的基本进程应该是:一字一行一页一本。
四 要持之以恒
临帖要持之以恒,“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书法的技巧是一个逐渐积累和熟练的过程,尽可能地不要间断,书法的核心就是具有熟练和高明的书写技巧,而技巧则必须是不间断练习才能掌握和熟练的,常言道熟能生巧,要想提高技巧,必须先要熟练。有很多书法家都有这样的感受,一段时间不写,就感到手生,手生则不能如意。著名书画家黄胄先生在文革过后不无感慨地说:“这么长时间不动笔,难以找到以前的感觉了”。也不能高兴时就多写,懒惰时就少写,或隔很长时间再写一次。
五 要善于总结和体悟
临帖不但要持之以恒,要专心努力,还要善于总结和体悟,毕竟书法是一门艺术,需要有一定的悟性。有的人说他临某帖很用功,临了几百遍,但效果一般。这个临帖和吃饭不同,临的多和质的提高并不一定能完全相符,有的人对着帖临了一遍又一遍,但收效甚微,其结果的表现是要么对着帖还能写的不错,离了帖就写不了;要么是写帖中的字还可以,碰见帖中没有的字就写不成了。这都是临帖不够扎实,不能总结体悟和灵活运用造成的。所以不但要做到努力临帖,还要做到善于临帖。历史上有很多自学成才的大书法家,其肯定都是善悟之人。
入帖与出帖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疑问:“入帖就是要人陷于古人的窠臼之中,就是死学古人”。还有人担心一旦入了帖,万一出不来怎么办?
入帖和出帖是一个学习继承然后发挥并创新的过程,没有继承,何谈创新?继承的唯一途径就是临帖,我们要求入帖,就是要求在继承上要做到位,不能入帖,就不能深入掌握前人所取得的经验成就,也就不具备创新发展的基础。至于入帖是不是死学或陷于窠臼,那就要看人的天分和能力了。实际上,入帖和出帖是个辩证的事情,首先,不要认为入帖就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想入帖可能也入不了,不是想入就入的。再者,没有入帖,哪有出帖?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然后,根据历史的经验,我们可以这样总结,那些入帖而没能出帖者有很多成为了书法家,也就是说,入帖者当有希望成为书法家,但没入帖者,却从来也不能登堂入室,永远成不了书法家的。
有人举例说毛泽东可以称得上一位大书法家,但对他的研究表明,他并没有深入的临过什么字帖。要说毛主席的例子确是有些特殊,首先,他的天分可能很少人能比得上,这是一个先决条件;另外,他所出生成长的年代,乃是旧时期,当时的教育与现在不同,毛笔是日常书写工具,他还上过私塾,临帖描红是必修课,他的书法基础,在年青时已经牢牢打下了,从毛主席早期的书法作品来看,他的楷书行书等是明显受到临帖的刻苦训练的。后来他的女儿从苏联回来,他还要求孩子要经常临帖,并经常做临习示范。然后,我们从一些资料得知,毛主席非常注重碑帖的学习与研究,他曾经让秘书田家英专称从故宫借出大量的古帖,用来研习。
闻一多曾将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形象地形容为“带着脚镣跳舞”。对于书法的学习和创新而言,乃是至理名言,十分贴切,我们要深刻地去体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