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如何学国学 (中)
凤眼小课堂
【之六】 怎样选择适合孩子的经典? 这里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只有一些参考意见。 列了一些经书,这些东西是针对孩子来讲的,没有好坏与先后之分,重在适合、重在坚持、重在应用。 《千字文》:梁武帝萧衍命周兴嗣以四言韵语而成。隋唐以来,《千字文》条理分明,通顺可诵,咏物、咏事的韵文,其内容又涉及到有关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是四字成文,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品,便于识读。千字文算得上是中国的思想史纲要。千字文,当时是梁武帝用来当作皇子的教材用的,可见其含金量之足。现在我们来读,那是无比殊胜的。 《三字经》:南宋人王应麟创作,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内容大都采用韵文,包括了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用来教育子女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总的来说,三字经,是中国的历史纲要,让孩子从小熟读,可以对中国的历史脉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一生受用。 后人在他的基础上,有所增删。但相较于王应麟的版本,虽然内容上丰富了一些,但不足之处尚多,主要的问题是功利化,政治化。三字经变得不象是一本蒙学读物,反而象一本政治读物。所以建议读三字经,还是以王应鳞的版本最好。我们编辑的《蒙学经典读物》就采用的王应麟的版本。历史名家名师讲解、注释三字经,基本都用王应麟的版本。
《弟子规》: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弟子规,是简化的论语,是论语的启蒙,也是儒家思想在行为规范上的具体体现。有一些妈妈会说,我家孩子高年级了,是不是读弟子规太简单了?岂不知,弟子规,是很多资深的修行者修行的法门。佛门净宗中,弟子规也当成学佛的经典著作来学习。许多高僧大德一直致力于弟子规的讲解。 《笠翁对韵》:是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其作者是清代学者李渔。他把常见的韵字都组织进了韵语,这些韵语又都是富有文采的符合格律的对子,是体会中国文字音形意三者统一之美的经典蒙学读物。该书的特点是词藻丰富、优美,典故众多。要理解中国文字韵律的精妙、优美,本书是必不可少的。(与《声律启蒙》等同)。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中,多次强调过这本书的重要性,并多次引用其中的文句来讲解作文。
《幼学琼林》:全书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读诵,便于记忆。全书包罗万象,涉及天文地理,婚丧嫁娶,典籍制度,鸟兽花木等。被人称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有俗语说: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琼林走天下。最近,我们在群里讲解的就是《幼学琼林》。 大家关于《幼学琼林》最近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这本书怎么学?就谈两点:一是,如果小朋友喜欢读,那就分拆开读,因为这本书比较厚,内容比较多。一次肯定读不完,所以可以一次读一到两章,读熟了再往下进行。二是,对于大多数小朋友而言,还是宜成三百千开始。但从三百千开始,并不意谓着家长们不要充电,不要学习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现在讲解的乱说琼林,主要的对象是家长,其目的是让家长充电的。 《增广贤文》:内容大致有: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 《朱子家训》: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2字,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其它蒙学读物还有《百家姓》、《龙文鞭影》等等,就不一一例举了。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国学的,最宜从蒙学读物学起。不管是什么岁数,什么年级。 如果之前接触过蒙学经典,可以渐进到如下读物: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四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经)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当然,也可以从选择《大学》、《中庸》来读。理由是篇幅较短(都在一千五百个字左右),小朋友不至于一上来就读个大部头把头读成大木头。 有一种学术性的观点认为应按每部书的时间顺序来读,即:先《论语》,再《大学》,三《中庸》,四《孟子》。这样便于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与变延。 《孟子》: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的后代子思的门人的学生(孔子生孔鲤,孔鲤生子思,也叫孔伋,算起来是孔子的嫡孙)。著有《孟子》一书。《三字经》中讲:孟子者,七篇止。也就是说《孟子》一书,有七章(篇)。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五千多字,多用对称韵文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 《庄子》: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为寓言《庄子》,被唐明皇封为《南华经》。《庄子》分为内篇与外篇,据说内篇是庄子亲笔所写,外篇是别人假借庄子之名所写。这些问题还是留给专家去争论吧。 【之七】
如果孩子对于启学读物没有兴趣,但又喜欢经典,想从四书五经学起可以不可以。回答是,可以。以前没有学过《三字经》,《千字文》也没有关系,可以从《论语》开始。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三字经》之类,是后来人编的。说一个大原则,读经典越是根源的东西越有价值,《三字经》也好,《弟子规》也好,《千字文》也好,他们的思想来源都是来自于儒家。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之一是《论语》。
当然,在这里说的儒家不算特别准确,为什么?有一句话叫“三教九流为一体”三教是哪三教呢?儒教、佛(释)、道教为三教,九流呢?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佛家是到了梁朝才发展兴盛的。“三教九流”讲的是区别,“为一体”讲的是共性。这正如杯子有千万种,“千万种”是区别,是外在的。但它们是用来装水的,这是共性。看到了共性,就可以说是一体。如果看到了区别,就可以说是三教九流。 所以说,如果一个人讲佛、道、释是有区别的,这句话是对的。也有人讲佛、道、释是殊途同归,是相通的,这也没有错。关键的问题是,你把眼光放在了区别上,还是放在了共性上。 这是三教九流为一体的一个整体看法。但总的来说还是要表示共性。比如说,佛家,中国的佛学为什么发展起来,而印度的却相反败落?有一个观点,讲的是当时把佛家的梵文翻译过来的人中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都是受到道家与儒家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所以他们常常会用道家或儒家的语言习惯来进行翻译。这样译出来,文字很美,思想上也相通,高级知识分子易于接受。在近代,很多国学大师也会把《金刚经》、《心经》《楞严经》等佛经,列为国学必读之一。 可以说,从隋唐以来,中国的大师,无论是文学,绘画、国学,哲学还是书法都受到佛学特别是禅宗的影响和熏习。比如说李白、苏轼 王维等等。又比如说近代的李叔同、即弘一法师,词、书、文、画无所不精。
主要还是看共性,佛家讲“自度度人”,儒家讲“自立立人”,道家讲“自化化人”,思想原则是一样的,只是名称不一样而已。同样的,释家讲空,儒家讲一,道家讲虚,也是一样的,只是名称不一而已。
比如《千字文》,比如《菜根谭》,比如《素经》等,就不好讲是什么道家、儒家了。三教九流为一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所以,如果我们的孩子认字的时候没有来得及读《三字经》这些幼儿读物,也没有关系,可以从《论语》、《大学》、《中庸》来学,没有什么来得及来不及。不要看到别人读《三字经》了,你也读;不要看到别人读《易经》了,你也跟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当然,在共性中也要看到区别,在孔孟与老庄之间,选择哪个好,对于孩子来说,还是选择孔孟为先。 理由是什么呢?因为孔孟更入世一些,他们讲的多是人情世故,语言也更为朴实,文风也更为扎实。而老庄呢?思维激荡,看上去一会儿天,一会儿地,纵横捭阖,大开大合。从文风上来讲,孔孟更适合孩子。 从道理上来讲,孔孟是教我们做人,老庄是教我们为圣,释家是教我们成菩萨,境界不一。但反过来讲,虽然目标有深浅,有近远,但不管是做人,做圣还是做菩萨,脚下走的路是一样的,都要以人为本。讲孝道,讲师道,讲仁爱,路是一样的,只是走得远近不同罢了。所以,从文风上讲,还是选实在、朴实一些的好。 最后一个参考就是《易经》与孔孟老庄的关系,看到不少孩子在读《易经》,也有不少关于孩子读《易经》的好处。理由是易经为群经之首,这个“首”明白了,后面就全通了。首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三教九流的思想,中国文化的源头,都来自于易经。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就是教导大家让孩子先学易经。理由是,易经通了,其它就好懂了。本人才疏学浅,有一理不明:从理上讲,会高等数学,当然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不在话下。但,不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如何能理解高等数学? 就学术的思想来讲,易为群经之首,是有道理的。但就小朋友学习来讲,似乎有些牵强。用道德经的一句话来讲:为大于其细,图难与其易。不能简单地理解能咬断钢铁就会啃骨头。 顺便提供两个例子供参考。 一个是孔子,他说:加我十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也。意思是说,我现年五十,再给我十年来学易,以后就不会犯错误了。在《论语》中他还讲过,“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说,知了天命就不犯错了,与这个五十有关的。孔子还说过一句话,大体的意思是,三十岁戒之在色,四十岁戒之在斗,五十岁戒之在贪。具体到了六十、七十孔子就没有讲了。孔子的话我们且放在这里。 另外一个是南怀谨大师,他的观点也是五十岁前不学易。理由就是一个人不犯错误,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呢?一个人出门就知道会发生什么,努力半天,知道老板不给涨工资,还努力个什么劲呢?教育孩子辛苦半辈子,早知成不了材,还教育什么呢?什么都看透了,活着就没有滋味了。所以说,到了五十岁再看、再明白,头五十年对在哪里,错在哪里,才有滋味。 讲完这两个说法,就把不必学《易经》的道理讲明白了。以个人的观点来看,很多人学易无非是从难来讲的。很多的人简单的道理听不进,信不下去,但要是冠以神秘,说以高深,信的人就大有人在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易经》能不能让人看透,不在《易经》这本书,而在于看书的人。 如果非要学易,那我还是建议先读《易经系辞》。 当然,这也是一家之言,还是那句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要想攀上科学的高峰,还是要从一加一开始学起。不要图难、图涩,不要轻易去相信,科学无险阻,只要肯攀登。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之八】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前面讲到了学问与学术的区别,学问是在书本本里打转转;学术是在功用上下功夫。早在秦始皇的时候,就知道空谈误国的道理,所以就对空谈的儒生砍头的砍头,坑埋的坑埋。那时候的儒生,不是儒家的意思(也有一说为术士),是读书人,有点学问的人,以书谈书,以理讲理,这是误国的。邓小平改革开改,特别是南巡讲话,就讲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不争论。有人讲:“真理越辩越明。”这句话是屁话,真理不是辩出来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 你用道家的、法家的,我用佛家的、儒家的,你看看谁能说得过谁?空谈误人误事误国。道家、儒家,共通地说了一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讲了“学”与“术”的区别,那么,人的学问最终的用处在什么?其实就是与事、与人打交道,这一句话简略成四个字就是“知人晓事”。你去办事,不知人,不了解对方的个性、脾气,事情就办不成;同样的,你与家人、与孩子、与领导相处,不知人,就相处不好,处处是得罪,处处是坎坷。同样的,一件事这样办有效果,这样办能顺利,但你就是看不出来。书读了好多,那是学问,书读了还会用,才叫学术。同样一件事,别人办得漂漂亮亮的。你去办,就办得一蹋湖涂,你说你是博士毕业,管用吗?学问大吗?所以说,人情世故学问最大,但人情世故不是让人狡猾,不是让人变得庸俗,而是变得圆融通达。 假如说,一个博士研究生写出一本厚书叫《人际关系一万招》,但是这个博士自己与亲朋好友、领导同事的关系都处不好,那只能说是个狗屁博士。 孔子是最有学问的,表现在这两句话上,孔子讲 “因材施教”,因材,就是“人情练达”;施教,不就是“世事洞明”吗?一个是对人,一个是对事的处理。理解因材施教,就是知人晓事了吗、?因材,是不是看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施教,不就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办法嘛?人情不练达,你能知人吗?世事不洞明,你能看得出这个人用什么办法教吗?换句话来说,一个孩子是打好啊,还是劝好啊?你不知人知事,怎么能轻易说打好还是骂好呢,对不对?孟母当年为了让孟子好好读书,就把织布机还有织的布给毁了(昔孟母,断机杼),这个火发得大不大?那是相当大,就相当于现在把家里的电视电脑砸了一样的啊,但这个火发得值的,是不是?所以说孟母是伟大的教育家嘛,知人、晓事,把电脑一砸,搞出个亚圣来,是不是最大的学问啊?。
再讲一个故事。话说子路有一天救了一个小孩,这个小孩的家里人为了报答子路,送了子路一头牛。大家说孔子是怎么评价? 呵呵,孔子不仅让收下了,还大大地表扬了子路。 看《论语》 有一条线索。孔子跟子路在一起,孔子经常是骂子路的(而对颜回,一直是表扬的)。当然,子路也是性情中人,当年孔子暗恋南子时,子路也会直言孔子。有一个成语叫“登堂入室”,这个典故也是来自于《论语》,大体上讲,就是子路在孔子面前搞音乐,孔子就讲你搞的这是二把刀,不行。孔子的门人听到孔子这样评价子路,就看不起子路、笑话子路。于是孔子赶忙改口说,子路的音乐造诣能升堂了,但不能入室。这个“室”是内室,是指卧室。也就是说,一个房子最核心的部分。读论语大多数时候,看到孔子对子路是不客气的, 为什么不客气?因为子路性子太侠义,这样的性格就要鞭子抽。
还有一个故事。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子路有一天问孔子说“老师,如果有一天你带兵打仗,你带谁?”孔子没有正面回答,但语气相当严厉,比今天骂娘西屁还要厉害。孔子说:“你这个人的性格就是不知死活,就有如过河不坐舟,打虎不用棒。你都不知是怎么死的。” 这话很严重。子路确实最后死得很悲壮。孔子对于子路的感情很深,亲如父子。但是很少表扬,几乎是骂。但是刚才子路救了人,得了牛,孔子高兴、表扬,为什么?一个人救了人,还有牛肉吃,这里面有被救者的感恩,也有救人者的大义,这对社会风气有好处,所以孔子就表扬,当然,还有牛肉吃,这才叫圆融。因人因事,因时因地。 【未完待续】 BJ   |
文章评论
青
别熬太晚,赶紧休息吧![em]e100[/em][em]e100[/em]
绿洲/rose
国学之经典,喜欢!小草老师,借鉴啦!
日月垂熙
[em]e100[/em] 受益匪浅!
希腊目光
[em]e113[/em] 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