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被强迫的交往
女儿桐桐两岁时,我通过看书认识到她应该多交朋友,所以总是特别热情地
拉着她跟小朋友打招呼。可桐桐偏偏不爱说话,急性子的我就替她说,不想
玩游戏我就替她参加,桐桐总是默默地跟在后面。后来,我发现桐桐一个人
的时候,竟然不知道自己玩什么,而且特别在乎别人是否把她当朋友。上幼
儿园之后,她经常说不想去幼儿园,因为没有好朋友。我开始意识到我强迫
孩子交往已经给她带来了深深的焦虑和不安。从此,我再也不强迫桐桐了,
开始带她走出去,并慢慢引导她自己玩。我的转变也带来了孩子的转变,她
变得越来越自信了,跟小朋友打招呼也很自然,朋友也就逐渐多起来。这件
事让我深深感到: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个性,他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
父母只要适宜呵护就好,而不是去干涉甚至包办他的人生。
孩子各有不同。故,教育没有统一标准,
更不可能从书本中找到适合每个孩子的
方法。家长与其抱着书本焦虑,(此处
并不否认书本的重要,只是就事论事而
已)。不如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只
有尊重了孩子,孩子才会获得安全与自
信,也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交往。
案例 2:为什么不给爷爷奶奶吃?
侄子有什么好东西总愿意和我分享,老爸对此“颇有微词”:“什么东西都
要给姑姑吃,爷爷奶奶要尝尝都不给,这孩子白疼了。”其实,侄子原来是
很大方的,有好吃的都愿意和爷爷奶奶分享。可爷爷奶奶却经常逗他:“好
吃的也给爷爷奶奶分点啊!”孩子的手马上递了过去,他们赶紧又说:“爷
爷、奶奶不吃,你自己吃吧!”几次之后,孩子就不再当回事儿了。而当侄
子与我分享时,我会道谢并真的与他分吃,还夸他的东西好吃,侄子也乐得
与我分享。老爸甚至还责怪我说:“大人怎么还吃孩子的东西!”
孩子的心是单纯而美好的,他会把成人
世界的每个要求都当真。作为成人最重
要的是尊重孩子的这份单纯和美好,而
不是为了好玩或表示亲昵逗弄孩子。生
活中很多对待孩子看似搞笑的无意之举,
背后却是对孩子深深的不尊重。爱孩子,
就请将他作为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吧。
案例 3:“揠苗助长”的孩子能幸福吗?
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很多家长却过
于重视知识和技能。“老师,今天你们学习了7的分解吧? 怎么孩子回来就
只会两种呢? 我朋友的孩子都学到 13 的分解了,她是不是太笨了?上小学
跟不上怎么办?今天教她认识钟表,教了很多次,她都不认识,我还拍了一
个视频,您看看她的表现怎么是这个样子?!”视频中,孩子趴在桌子上使
劲地哭泣。联想到平时,这个小女孩在班里一遇到小小的困难就退缩:“老
师,这个太难了,我不想参加。”我终于明白,生活在这样急迫、焦虑和否
定的环境中,孩子能自信起来吗?
赶在前面的未必就是最好的,早或晚不
应成为孩子成长的标尺。父母望子成龙
的心情再迫切,也不要让互相攀比和盲
目跟风蒙蔽了自己的心,否则最终伤害
的是孩子的心。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
间吧,用微笑静待他的绽放,才是给孩
子最好的爱!
案例 4:“蜗牛”带我去散步
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催促儿子快点起床去幼儿园,然后好去练车,第二天要
考试了。我心急火燎,却发现儿子把牙刷咬在嘴里,仍站在玩具架前玩玩具。
我气坏了,大声喊他的名字,并狠狠打了他屁股一巴掌。儿子被我突如其来
的举动吓坏了,傻傻地站在那儿,眼里充满了恐惧,手里还拿着没拼好的磁
力棒。等我批评完,儿子怯怯地说:“妈妈,我想拼一个太阳花,你对着太
阳花许愿,明天考试就一定会通过。”我愣住了,一把把他拥在怀中,说不
出话来。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常常让我身心俱疲、浮躁焦虑,难免迁怒于儿子。
可我的“小蜗牛”却用他的爱和善良把我浮躁的心熨平了。
当孩子表现出不符合成人期望的行为时,
成人常常会简单、粗暴地加以批评,甚
至打骂,这是对孩子极大的不尊重。其
实,如果耐心倾听孩子“为什么要这样
做”,你会发现,回报你的,一定是像
“太阳花”一般温暖幸福的爱和惊喜。
案例 5: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女儿朵朵还没出生,我就开始规划她的未来。柒个月起开始识字,把所有的
家具都贴上汉字标签;从《三字经》、《千字文》到唐诗,一字一句地教她
背诵。朵朵的记忆力非常好,背得又快又准。这令我骄傲不已。可等她3岁,
问题却来了:她太安静了,同龄孩子都在外面玩,她却一个人在角落里看书。
这让我开始反思:我的操之过急会不会毁掉她本该快乐的童年?我小时候和
小伙伴快乐无忧地玩耍,和神奇的大自然亲密接触 ······ 哪有什么早教?哪认
得什么字?现在我不是也很好吗?我决定改变,不再强迫朵朵额外学习太多
的知识,而朵朵的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每天看着朵朵自由开心的笑脸,我
感到无比知足。
童年生活具有独特不可替代的价值。可
孩子的童年却常常背负成人太多的期望。
未出生时就提前“规划”,柒个月就提
前教识字、背唐诗……“不能输在起跑
线上”的代价,就是牺牲孩子的快乐和
自由。可喜的是,这位妈妈及时反思了
自己的问题,果断“放弃”,让女儿回
归了快乐童年,从此获得了健康成长。
案例 6:别让强制的学习夺走童年的快乐
在“望子成龙”的心态驱使下,我曾给过孩子很多强制的“爱”。比如周末,
我给他安排了一整天的课程,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稍有退步我便会大发雷
霆,甚至动用家庭暴力,我常常能看到孩子眼中的怨恨与不满。每当孩子厌
烦的时候,我又是好言相劝,又是物质奖励,把我以为的“特殊的爱”强加
在他身上。直到有一天,我发现,物质已不再具有吸引力,而且他开始极力
地避开我。“学习”,无情地拉开了我和孩子的距离。我也想成为“慈母”,
可事实上,我却是个“暴母”,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是不是太自私太功
利了?!去年,我参加了教育心理学的培训,懂得了很多,重新找到了爱的
方向。作为母亲,要让孩子在兴趣的促使下主动学习,而不应把自己的意愿
强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在焦虑与紧张的氛围下生活。我要改变,先从放下
自己的期望开始,同时更要尊重孩子的兴趣。
父母常常借“爱”的名义绑架孩子,让
孩子背负父母的焦虑,完成父母未完成
的期待。好在这位妈妈及时的学习,调
整了爱的方向。那就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吧,按他的节奏成长,胜过所有 “爱”
的语言和物质。
案例 7:别让过度赞美麻木了孩子
明明很喜欢画画。可是有一次展览作品的时候,他撅着嘴说:“不论我画成
什么样子,老师都会说画得真不错。小海(班上的小朋友)胡乱涂上颜色老
师也会夸她,还给她和我一样的奖品,真没意思!”薇薇也是从小被爸爸妈
妈夸大的,偶露微笑,大家就赞赏:“宝宝笑得真好看!”刚咿呀学语,大
家就夸奖她:“宝宝真聪明!”甚至连发脾气、耍性子的时候也不忘赏识:
“ 薇薇真有个性!”可随着她慢慢长大,家长和老师渐渐发现一 个严重的问
题:薇薇只愿听好话,不能听任何批评,而且经受不起一点点挫折。在我带
过的班中,有不少孩子在盲目的表扬和肯定中极易自以为是,甚至出现沮丧、
愤激、退避或敌对的行为,而家长却浑然不觉。
过度赏识和不必要的赞美,并不能有效
表达你对孩子的喜爱,在一定程度上还
会让孩子过于依赖外在的评价,而没有
真正投入到事物本身,久而久之,还会
弱化孩子的责任感和上进心,缺乏做事
的动力。
案例 8:打碎的是碗还是心?
有一次女儿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碗里的小料溅了我一身,我不禁大喊一声,
女儿看看被惊吓的我,看看被打碎的碗,惊慌失措起来,怯怯地对我说:
“妈妈,您打我一下吧!”她的表情与话语告诉我,她已经知道错了,我为什
么还要再责备她?于是我微笑着对她说:“妈妈原谅你了,下次可要小心哟!”
女儿嘴角重又露出了笑容,感激地对我说“嗯,妈妈,我记住了!”于是又
开心地玩了起来。事后回想她的那句话,我还是颇为吃惊。为什么她让我打
她?是不是我平时对她伤害太多了?多少次,我在干家务,女儿无意“添乱”,
我会不耐烦地呵斥她;多少次,下班回家一身疲惫,女儿找我读书,我头也
不抬地拒绝她;又有多少次,女儿磨磨蹭蹭,我会一边责备一边“拎”着她
下楼 …… 女儿怕自己做不好惹妈妈生气,更害怕妈妈的责备和惩罚。打碎了
碗可以再买一个,但打碎了孩子的心却无法再挽回;作为父母,多一些宽容
与耐心,就能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内心。
打碎碗的刹那,家长控制了自己的情绪,
接纳了孩子“冒失”的行为,还给了孩
子一份安全感;然而,平静的背后,家
长的心却波澜起伏,我们看到了她在内
心深处对自己的觉察,以及与孩子的对
话。当个好妈妈不容易啊!可好妈妈就
是要经历这样的成长!
● 未完 ●
jing
Y B
乐L eonardo
da
vin c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