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灯
个人日记
冬日的清晨黑暗、寒冷。街道两旁昏黄的灯光无私的静静的照得马路十分明亮。我迎着凛冽的西北风骑着单车在上班的路上。突然,街灯都熄灭了,周围还是比较黑暗、朦胧。迎面的车灯照射过来,刺得我的眼睛看不清任何东西,我的脚本能地蹬着车,摸索着缓慢前行。没有灯的光景,感觉要迷路。此时此刻,我心中似乎产生了新的感觉,一种与灯相似的感觉。对,是父爱,如灯光一般一直照亮着、指引着、温暖着我,陪伴着我成长成熟。
父亲已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工作忙碌的时候,我没有时间去想念父亲,但是,一旦消停下来便时常思念他。父亲对我关心疼爱的往事和话语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回忆起与父亲在一起的往事有时让我快乐、激动,有时让我痛苦、伤感,有时让我感激、感恩。父爱,让我魂牵梦萦。
父爱如灯,无私地照亮着我求学奋进之路。
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记得有一年初夏的一个中午,天昏地暗,阵阵疾风暴雨之后,河水猛涨,淹没了我上学必经的村庄西边的河坝。我当时穿着雨衣,站在河边,心里非常着急、害怕,不知如何是好。这时,父亲已看到不妙天气就赶来了,他一声不吭,只是温和的让我伏在他的脊背上,趟过了漫水的河坝。当然,接连三天的穿行河坝我都是父亲背来背去的。现在想来,那时父亲宽厚的肩膀和质朴的心态承载着我希望的未来。父亲是慈祥的、朴实的。
小学四年级时,我与邻居小伙伴经常在一道玩耍,吵闹打架,破坏班级纪律,常搞恶作剧,有时萌生厌学的念头,十分淘气。有一天上午,我与邻居一同学私自逃课半天,胆大妄为地到家乡集镇八里铺上溜达了一趟,直到中午时候,才回到家。当然,父亲是不知道的。回来我就悄悄地把书包藏起来,自以为大人找不到,就说书包丢失,不想上学了。面对我的言行反常,父亲非常惊讶,非常生气,阴沉着脸但没有说话。下午三点时,父亲从学校回来了,我当时非常紧张、惧怕,以为自己这一阶段的不良表现定会遭到父亲一顿责骂和抽打了。母亲这时也不知从哪个地方找到我的书包。我惶恐地低下头默默的等待惩罚。照理说,孩子上学天经地义,私自不上课、逃课是件很严重的事。父亲平时很少抽烟,这次竟然抽了支香烟,划火柴的时刻父亲的手有点颤抖,心情十分郁闷,后来他终于说话了,话语不多,意思是坚定明确的。当时,我犯这么严重的错误,父亲竟没有揍我,我有点感恩涕零,父亲言语不多,却使我很受教育。记得当时父亲有一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话触动了我,至今没有忘记,后来当我为人父以后,我也把这句话送给了我的孩子。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逃过学,抄袭过作业,甚至上课都没打过一次瞌睡。
我的初中是在家乡集镇上的中心校上的,当时是戴帽初中(挂靠中心校)。父亲向南走三里多地就可到达初中学校。他经常向班主任、教导主任了解我的学习情况,因为父亲经常去学校,所以我父亲已成为我们老师、校领导的老熟人。老师中我印象最深的要算是教导主任韩忠庆,他教政治学科,和蔼可亲,教学水平很高,对我很关爱。有次期中考试,我和班上几个同学趁韩老师不在办公室就去翻看政治考卷,看得几分。因为我翻看动作过大,就把韩老师的蓝墨水瓶碰倒了,墨水也洒在桌上,我又紧张又害怕,迅速用水洗掉墨迹。中午回到家里就把这事告诉父亲,父亲毫不犹豫地给了我两毛钱,饭后我就匆匆地来到镇上买了一瓶蓝墨水,并在老师下午上班前悄悄地把墨水放回原处。不知韩老师下午怎么知道买墨水一事的,后来他在全班就此事还表扬了我。我至今难忘此事、师恩。父亲后来到学校跟韩老师赔个不是。初中两年的成长进步离不开父亲的关心和教育。
考上高中后,父亲就很少到学校与老师们沟通了,这可能是因为家里更忙了抽不出身;也有可能是因为高中学校离家更远了,我的高中学校坐落在中国南方四大禅宗寺院之一高旻寺内,要走几十里地。即使他偶尔到学校与老师交流,但回来后也总是在激励我、鞭策我而不责备我。说实在的,那时我的学习成绩比不上班上的尖子,但也不差。高中毕业那年,母校高中由于教育区划调整而被县里撤销了,我也高考落榜了。黑色的七月,心情郁闷;流火的七月,心理躁热,我全身心的闷在家里,不敢出门。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没有抱怨我,还是父亲那有力的臂膀支撑着我,让我度过悲伤和彷徨。父亲是地道的农民,没有多少文化,他心里总是带着对儿子未来的朴实的希望上了附近高中学校校长家的十几趟门,好在父亲是个诚实、质朴的庄稼人,周围口碑还不错,终于博得这位校长的同情,好歹同意让我到他的高中复读了。感谢上苍,让我有了一个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这个机会的获得,我很感激!很珍惜!很努力!
上个世纪70年代,我生活在农村产品分配短缺的计划经济时代和贫寒的家庭环境里,因为家里本来就困难,加上我的读书,生活已经十分拮据和困窘。姐姐、妹妹早已停学在家做副业打蒲包,饲养了四、五头山羊,以应对我的学费和家庭必要的开支。舅舅、姨妈也时常接济我们家。80年代初,农村经济政策有所放开,家里种起责任田,父亲也饲养了数十只鸭子。日子在艰难地熬着。面临贫穷落后窘迫的家庭状态,我那时读书非常勤奋刻苦,常常学习到深夜;偶有乡里的流动电影放映到我家蔬菜田边,我都不看。但就是这样,心里总有一丝丝紧张,担心考不上大学怎么办,不是人、财两空了吗?我的烦恼心事,父亲总是看得出,一直在安慰我“尽到力就行了”。这句话令我很温暖,让我减了不少心理压力,增添了必胜的信心和勇气。至今,这句话时常在我与我的孩子、我的学生对话交流中提到。父爱如灯,他虽人微言轻,但以博大的胸怀宽容我,不屈的意志坚定我,质朴的心理感染我,简单的话语激励我,使我不断从父爱中汲取力量,鼓足信心,坚实地走好被父爱之灯照亮的求学深造的前程。最终,伟大的父爱让我实现了大学的梦想。当我拿到扬州师范学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整个庄子沸腾了。贫寒家庭里“鲤鱼跳了龙门”一事好像成为那一时村里人们议论的主要话题。
父爱如灯,无私地温暖着我的道德情感生活。
少年时候的冬天似乎比现在要寒冷,河里结成厚厚的冰盖,房檐下垂着又粗又长的冰挂,大雁排成一字型、人字形的队伍从头顶上的天空早已飞往南方,鹅毛大雪一场接着一场。我当时长的比较瘦小,一到冬天,手脚冰凉又有冻疮。家里只有两张床,一大一小,大的是我母亲与姐妹睡的,小的是父亲和我睡的。每到晚上,父亲总是把我的手脚搂在他的怀里,用他的体温温暖着我。整个冬天,我都感受着父亲的温情。现在回想起父爱,有时我感恩不已。
我少年时做人的道德素养是从父亲身上潜移默化的继承过来的。那时,我家里有三间土草房,房子是用麦秸秆盖的,时间一长就容易渗漏。每当梅雨季节来临,房子常常是:外面大下,里面小下;外面不下,里面滴答。姐姐、妹妹和我三人经常用家里的缸、盆、钵来接漏水,用碗、瓢来舀水倒出户外。这房子实在没法住,就只能修,但家里没足够的钱,父亲就得跟亲戚朋友去借,每次总是能借到,当然父亲也想方设法如约归还人家,所以父亲的信誉在他们同辈中是有口皆碑的。父亲曾做过生产队长,做人耿直谦和,很能吃苦,从不贪图享乐,从不干损公肥私、偷奸耍滑的事,那时即使我家年年是缺粮户,父亲也不会弄一粒队里的粮食到家里来。他曾对我们孩子说过:“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这话虽不高深,但道理却很明白。我有时回到家乡,同长辈聊到父亲的品行时,长辈们都夸奖他,为他竖起大拇指。我小时候经常喜欢跟在父亲后面玩,就发现父亲一个现象,就是父亲到邻居家串门,从来不会轻易进入人家主人的卧室,至多是呆在堂屋同主人交流寒暄。现在看来,可能父亲认为卧室是人家隐秘空间,贵重钱物等藏在那里。所以我从小也养成不随意进入人家房间的习惯。青少年时期,我从父亲那里学习到如诚信、正直、谦和、廉洁、责任等良好的品格,并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使自己受用终身。
父亲表面严肃、少语,但他内心是温暖的、可接近的,也充满趣味的。少年的生活充满童趣、快乐,如今回想起来,可谓是记忆犹新,仿佛昨日。为了增添童年的乐趣,父亲曾教给我捉麻雀的方法。当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的时候,户外一片银白,麻雀栖息在树梢,没有食物,饥饿难忍。这时,要准备好一只小箩筐,放在门口十米的地方,再找一根十五米长的细绳,紧扎在二十五厘米长的木棒中间,然后用这个木棒垂直撑起反扣过来的小箩筐的边缘。最后,再在箩筐下面投放一些稻谷、小麦、苞米等粮食。细绳的那一头放在门后,门虚掩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用这种方法通常可逮住一两只小麻雀,心里特别高兴。春天来了,天气开始转暖,但春寒料峭。为了增加活动量,父亲每年春天都为我做一个木陀螺,并在其底部打入一粒钢珠,钢珠要露出一点,再另做个绳鞭,就可以玩起来了。学校操场上,经常热闹着有我乐在其中的一批孩子抽陀螺的团队。夏天到了,在父亲的指点下,诸如捉知了、钓鱼虾、掏螃蟹、集烟标、打飞梭等有益活动,也会背着父亲做一些如脱光衣服下河游泳、爬上高高的树梢掏鸟窝、躲在地里偷吃大菜瓜等恶作活动,这些活动都使我度过了一个个充满童趣的盛夏。乡下童年孩子的生活情趣较之城里孩子虽然科技含量低一点,但更亲近大自然,更原生态,更环保。所以,我的童年生活融入了父亲的智慧和情趣,充满泥土的芬芳和野酸枣的味道,是快乐有趣的。
参加工作时,我已是二十岁的小伙子。一个爱情命题时常在我的耳边提起。当时,我刚刚步入社会,涉世未深,也没有爱情的烦恼。从我记事开始直到我工作,我感觉父亲好像偏爱我,重视我,更加关注我。工作了,他常嘱咐我要好好听学校领导的话,服从工作安排,让我干啥就干啥。父亲的嘱咐,我是认真对待的。在父亲的眼里,我仍然是他的小孩子。我记得,参加工作第一年的深秋,天凉了。父亲因担心我床上垫得太薄而被冻着,就从几十里地外的家乡挑着两大捆稻草,沿着公路以及乡村小路艰难地来到我的校内教师宿舍。就连我舍友的床铺垫草也带来了。舍友们都很惊讶、感动,当时我的眼泪就要夺眶而出,后强忍着告诉父亲,以后再也不要送了,因为路太远,担子太重了。父亲说,不要紧的,都是庄稼人,经得起,受得住。看得出,一根根稻草是齐整整的,新鲜的,是前一天晚上熬了夜才收拾好的。慈父慈母手中线,在外游子身上衣。父亲的关爱,让我至今难忘,不能释怀。
一转眼,三年过去了。家里原有的三间低矮土屋破落不堪,再也不能住了。父母亲一合计,再从亲戚处借了一点,总算把四间瓦房盖好了,这是我从小就盼望的一件美事。该到谈婚论嫁的时候,父亲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同我讨论过找对象的问题,当时父亲就提出让我找个老师。后来,我以“先立业,后成家”为由搪塞过去,再也没有提起。现在是时候了,最后,缘分让我娶的新娘就是教师。冥冥之中,好像是天生注定。当然,我是唯物论者,不相信宿命,我相信机缘、相信奇迹。
父爱如灯,无私地引领着我理想信念的确立。
当我跨入大学殿堂以后,家里贫穷的状况依旧没有改变,但我已被家里所有成员看成家庭未来的希望,所以,从那以后家里充满着快乐的情绪。人们开始改变对我们家的态度、看法和印象。大学的生活是阳光灿烂、丰富多彩的。课堂上,教授们为某个学术问题慷慨陈词;图书馆阅览室里,络绎不绝的莘莘学子在借阅着各种专业著作和报纸杂志;会堂里,学术研讨会、读书报告会和歌舞晚会等洋溢着探索、快乐氛围;花卉园、湖滨旁幽静的小径上偶有对对恋人在徜徉吟唱。总之,大学是学子专修学业、探求真理、交流情感、成就梦想的地方。我在大学里也是如饥似渴的学习,不断地塑造自我,发展自我。
父亲不仅关心我的学业,也关注我的思想进步。秋忙时节的某一天,父亲利用闲暇跟我攀谈未来的理想问题,当时他直截了当地提醒我,要我积极争取入党。我那时一脸的不高兴,不顾父亲的好意,也不顾父亲的态度而一口回绝,并反问父亲:“您是一位农村普通老党员,做过生产队长、大队贫农协会委员,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半辈子,您又得到了什么呢?”父亲哑口无言,我以为我是胜利了。直到我当了班级副班长后又临近毕业时,才勉强向学院党组织递交我生平第一份入党申请书,事实是不可能入党了。现在想来,我当时思想是多么的固执、稚嫩!对入党的渴望还比较模糊、淡漠。其实,任何一个小孩子都是父母想用他们的心灵、思想、情感和认知来雕凿、描绘的一个精致作品。父爱是无私的,伟大的。父亲对我的反问可能因认知水平和理论修养有限而无法回答,他说不出入党对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有多么高深的看法,但他坚信入党对他儿子的未来成长是有用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父亲是对的。毕业后,我当了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由于深受真诚的朴实的父爱的影响和我自己的勤奋努力,工作上小有成绩,同事评价也较高,因而我受到学校领导的器重。不久,我就担任了学校团委书记,在学校党支部的支持下和其他青年同志一道积极开展各项有益的团队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活跃了学生的身心。通过工作的打拼和生活的磨炼,我的思想境界有了很大的提升,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入党的渴望愈加强烈,于是我的第二份入党申请书诚恳地递出了。这一次,党组织接纳了我的申请,经过考察,批准了我入党的请求,实现了我一生中理想信念最伟大的转变。从此,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就扎根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这为我以后走上中学领导岗位奠定了思想信念基础。父亲是一位极普通的农民党员,他在农村劳动生产实践中彰显了一个农民党员所拥有的优秀价值和正确的发展方向。父亲以他特有的朴素的观念、现实的眼光、可敬的禀性和积极的态度影响着我,引领着我。父爱是一盏明亮的灯,一盏理想信念的灯,让我沿着灯的目标方向奋然行进,使我不会迷失于人生的各种诱惑之中。
父亲已离开我们十年了。但如烟的往事仍历历在目,父亲的音容笑貌仍在我的身边回荡。父爱如灯,父亲的思想、精神、禀性、品德、人格等如闪烁的灯光现在乃至未来照耀着、指引着、温暖着我,让我不停的前进,走向美好,奔向光明。
父爱如灯,一盏在我心中永不熄灭的心灵之灯!
(2010.01.24 深夜)
(两年前,以感恩的心态、本真的故事、真实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回忆如灯父爱的心路历程,以示怀
念。今天公开此文,以示分享。不成熟之处,敬请斧正!(2012.06.23 下午)
文章评论
狗尾草
父亲的教诲像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前程;父亲的关怀像一把伞,为我们遮蔽风雨。父亲的坚韧不拔和铮铮硬骨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亦非真
灯下往事,细琐却温暖。厚爱无声,岁月有情。被您的静厚的文字所流露的情感动。拜读。
林溪听静
[em]e179[/em][ft=#660033,4,]才子,有文采有分量!平实中见真情,故事中有厚爱。父爱如灯,温暖、照亮、引领着儿女们的心灵、前程和精神。[/ft][em]e100[/em]
爱爱的小屋
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有才者必有其文,有其文者必有其才,品读父爱如灯,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文笔细腻,我获益非浅。 父亲是滂沱大雨中的一把伞,是寒冷中的一碗姜汤,父爱是一双粗糙的大手,是一个个无声的鼓励,父爱如灯,照亮未来前进的道路!赞!
平淡人生
父爱如山,我们的言行举止都是在父亲的调教下形成的,具有军人的大气,也有男人的风范,性格刚强,为人豪放。父爱让我们深深怀念。
夏添凉风
父爱如天[em]e163[/em]!含泪读完此文深同感受,在那个年代同龄人都是在饥寒交迫中长大[em]e115[/em].您很幸运在那个年代成为一名大学生[em]e179[/em].作为农民后代的我也为您感到骄傲[em]e142[/em]
心如静水
父爱如灯,灯下往事。。。[em]e109[/em][em]e109[/em]
冰凌花
读着你的文章,好像再说自己的事情,感同身受,只是我受母亲的影响较深。那个年代的我们,尤其我们又是农村的孩子,所以那些苦累都算不了什么,反倒成了我们的财富。博大的父爱母爱都是我们的精神力量![em]e176[/em]
思扬
出去了一周,今天晚上刚拜读了你的文章,感同身受,感慨万千!又让我想起你老父亲的那慈祥的面孔.虽然那么多年过去了,但仍能记起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特别是你文中提到的下暴雨背过河
青青子衿
太有才了!真挚感人含泪读完您的文章!
小烟
帅哥,我等会来拜读
秋天的童话
含着泪读完的
林溪听静
亲,拜读了你的父爱如灯,没有真挚的情感和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写不出如此感人的文章!你不仅有才也很有孝心!读着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我的已故父亲,父爱如山!!同时也让我想起我远在他乡的儿子,不禁泪流雨下。我转了,让我儿子也好好拜读一下,感受天下父母心!
雨中清蓮
最真挚的感情往往藏在最朴实的行动中 最优美的文字也同样不需任何刻意的点缀 沐浴在灯下暖光的您是快乐的 是幸福的 不管老人有多远 这盏灯将永远长明
蒹葭苍苍
文中经历,感同身受,读朋友文章,如重沐心灵之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