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记录 发展的赞歌
个人日记
今年10月20日,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公主岭风韵》正式发行。10月29日,在公主岭市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这部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福有主编的反映公主岭发展变化的大型诗集一经问世,就受到了省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这是一部跨越公主岭百年时空的诗词总集。诗词创作在公主岭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00年前,就出版过辽东三才子之一的《荣文达诗集》。20年前成立了拥有100多名会员的公主岭市诗词学会。近年来,诗词队伍不断壮大,新增会员200多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达到13人。《公主岭风韵》16开本,复亚光膜,32个彩版,188页。内分五编:第一编《怀德古风》收入公主岭古人11人86首诗词;第二编《响铃新韵》收入公主岭市当今作者59人113首诗词;第三遍《文游雅集》收入外地作者83人476首诗词;第四编《遗址沉思》收入7人吟诵公主岭市古遗址120首诗词;第五编《诗乡贺咏》收入全国各地126人祝贺公主岭市创建中华诗词之乡126首诗词。此书内容跨越百年历史时空,可与此前我省出版的《历代诗人咏集安》、《长白山池南撷韵》媲美。
这是一批来自全国各地作者的精品佳作。《公主岭风韵》征稿启事6月初在网上发布,立刻受到全国各地诗词组织和诗友的关注和支持。6月中旬,在省诗词学会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省内外68位诗人参加的“公主岭诗乡采风”活动。之后,应征稿件如潮,到8月末共收到诗词1480多首。编辑时受篇幅所限,共收入21个省市区286人的934首诗词。来自全国各地众多诗人从各自的角度发现了公主岭、观察了公主岭、描写了公主岭百年沧桑和最新发展变化。发稿30首以上的有10人,最多的达到97首。其中写问心碑的诗词最多、质量最好。写公主岭古遗址的诗词第一次集中出现。写公主岭城乡发展变化的诗词生动感人、异彩纷呈。
这是一项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的标志性工程。2008年11月29日,公主岭历史上第一个关于诗词工作的市委文件正式下发。公发【2008】21号文件批转了《在全市开展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活动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对创建诗词之乡非常重视,明确提出“要把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活动,当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工程来建设,当做继承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来打造,当作加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手段来推进”。此书征稿得到了全市诗词爱好者的响应,“公主故园何事忙,全民踊跃创诗乡。且听平仄千重韵,竞舞吟鞭赋锦章!”从市级领导到三轮车夫、从学龄儿童到耄耋老人、从普通农民到个体业主都投入到诗词创作中来,用诗词作品展现了公主岭的历史变化和公主岭人的最新风采,为全市三个文明建设写下了诗一般的评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