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同时享受快乐
学习札记
学习唐诗宋词是一件雅趣,尤其是阅读欣赏起来让人心旷神怡,是绝妙的享受。但在学习古诗词尤其写古诗词中,很多人觉得枯燥乏味.,我却不以为然。学习中除了要有浓厚的兴趣之外,还要寻找学习写诗的情感与创作的冲动,在写诗中摸索诗词的格律,在斟酌辞藻时寻求愉快,作诗的过程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满足和快乐!
最近我临摹画了清“四王”之一王晖(上羽下军的hui)的一幅十二开册页画,他是以唐解元(唐伯虎)的七绝诗“小阁临溪晚更嘉,绕檐秋树集昏鸦,何时再借西窗榻,相对寒灯细品茶”的诗意入画,以小桥流水、绿树青竹、山石飞鸟、临溪楼阁表现此景,画面清新幽雅、趣味怡然。我画画喜好自己题诗,考虑如果将原诗题在临摹的画上,觉得唐伯虎的诗用“秋”“晚”、“昏鸦”、“寒灯”、感叹“何时”表达出的是凄凉、忧伤、消沉的情绪。而这幅画却是那样的美,于是就合原诗韵自己重写了一首题在画上:“草阁临溪景更佳,鱼儿戏水树集鸦,西窗暂借千杯酒,坐对诗书细品茶”。诗中“佳”景有鱼儿戏水、有绿树鸟语,酒逢知己千杯少,对坐在一起呤诗作画、品茶论书,此景此情是何等甜蜜、舒畅、温馨,积极欢快的意境把画图点缀得更优美浓郁,更诗情画意。
在写诗的过程中,我细细的推敲诗的平仄,慢慢修饰辞藻,反复查看参考书,尽量把诗写得漂亮一点。如第一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第二字应是“仄”声字,但“阁”字在现代语音中是阳平声,然而一查“阁”在古时是入声字,在此也可作仄声字用了。唐伯虎诗中“何时再借西窗榻”和李白“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鲁郡东门送杜二甫)句,都有依依惜别、带有缠绵忧伤的情调。我在写诗时用了“暂借千杯酒”、“坐对诗书”,表达出知己相聚痛饮,豪放行乐的欢悦之情。
写诗的过程虽然费时伤脑,但痛苦并快乐着。享受着诗词韵意带来的乐趣,享受着写作成功的喜悦,享受着诗与画的完美,此时已沉浸在莫大的满足和快乐中了!
文章评论
猪猪
写得好。。。踩踩。。。。。哈哈
念一
学诗快乐着
淅雨-宜蔚
若将‘西窗暂借千杯酒’之平平仄换做‘丝丝柳’,是否便有了后一句的‘坐对诗书细品茶’的意境了。[em]e183[/em]多有冒犯,抱歉!
河东申客
[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