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初见文峰桥

个人日记




 
            一眼望文峰,九曲廊回顾。
            翘角飞檐伫云中,赏阅人无数。
            初见美人颜,古韵清风谱。
            南北连接著人文,燕歌莺飞舞。
 
             
              *************
            

            江上立文峰,云外仙来祝。
            古朴生风聚三江,安落徽州府。
            展翅天地间,雅致添风度。
            胜境新安古闻名,墨客诗频赋。
 

      



                         落笔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十七日
                          烟雨江南


新安胜境,古朴典雅,
美丽山城,分外妖娆。



以下摘自黄山新闻:


  文峰橋,是國內首座大型徽派廊橋,由雙向四車道、兩條長廊、四個橋頭亭和一座蓮花閣構成,融古樸意蘊和現代交通功能於一體,橋中間是一座飛簷翹角高達27米的蓮花型觀景台,左右人行道采用了具備遮雨、遮陽功能的仿古橋廊,而橋上的雕刻、楹聯等都充分展現了徽州特別是屯溪古往今來的曆史文脈。
  文峰橋是現代徽派廊橋的典範之作,為黃山市建設中的現代國際旅遊城市平添一座令人驚豔的新地標。使屯溪不僅作為一座清秀的山城,同時也作為一座別致的江城、橋城,呈現出獨具風韻的神采。

 
              图片                                                    

 屯溪:徽商故裡,新安勝境
  屯溪,是國際旅遊名城——安徽省黃山市政府所在地,因叁國時吳國大將賀齊屯兵江邊得名。
  屯溪是“徽商”和“徽學”的發祥地,號稱程朱闕裡,有“東南鄒魯”的美譽,孕育了朱熹、程大位和戴震等眾多曆史文化名人。還有新安畫派、新安醫派和徽墨、徽漆、徽菜、屯綠等,名冠古今,享譽中外。清末屯溪成為徽商重鎮,抗戰期間,城市一度極其繁榮,時稱“小上海”。
  屯溪自古就是皖、浙、贛叁省通衢的物流中心。作為城市發祥地的“中國十大曆史文化名街”屯溪老街,更是古代徽商的集結地、大本營,說屯溪是“徽商故裡”非常確切。同時,名山和秀水共同孕育的屯溪,位於黃山南麓,率水橫江於此匯聚,是新安江之源,鬲山、花山、小龍山如碧玉般點綴其間,山光水色相映,人與自然和諧,用“新安勝境”來形容名副其實。

                               
图片
 如果說“謎窟探奇”、“新安懷古”、“華山思賢”、“老街問市”、“叁江煙霞”、“稽靈松濤”、“龍山禪月”、“鬲山荷韻”等屯溪八景是生態本色與人文品質完美融合、地域特色與時代風貌共同呈現,體現了屯溪卓爾不群的風格魅力和精神氣韻,那麼,2013年8月30日橫空出世的徽派廊橋——文峰橋則可毋庸置疑地成為屯溪優美自然山水和深厚人文底蘊的一個特殊而別致的載體,成為現代徽派廊橋的典範之作,在中國橋梁建築史上寫下富有特色的一筆。
  徽州靈秀地 叁江起彩虹
  文峰橋地處橫江、率水和新安江的叁江交匯口,坐落於千年古鎮的黎陽商街和陽湖稽靈山之間。新安江是黃山人民的母親河,而率水是新安江的正源。
图片
 
“深潭與淺灘,萬轉出新安。”率水進入屯溪境內河面漸寬,在華山嶺下與橫江交匯合流,不僅成就了新安江偉大河流的源遠流長,也為屯溪這座地地道道的“山城”,另添了“江城”和“橋城”兩個美麗的雅稱。叁條異常秀麗的江河構成一個寬平清亮的叁江口,讓山城屯溪分外妖嬈。
  文峰橋全長249米,寬28米。正是因為有足夠的寬度,除了四條車道,她才不僅可以在車道兩旁再設置兩條長廊,還可以建立一座宏偉別致的江上樓閣。
  一般的廊橋最多是有“廊”有“亭”,是廊亭二合一,而文峰橋是道、廊、亭、閣四位一體。這豐富了中外傳統廊橋的設計模式,極大拓展了廊橋的功能,又顯示了卓越的審美價值,為黃山市中心城區叁江口勝境添了一道壯美的奇觀。
  長廊翔雙龍 勝境添奇觀
  有資料顯示,文峰橋堪稱現代廊橋的典範之作。此前中國最長的古廊橋是浙江永康西津橋,始建於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長166米,寬4米。最長的新廊橋是2010年開放、被譽為“亞洲第一廊橋”的重慶黔江濯水風雨廊橋,該橋長303米、寬5米。11月28日發生火災,橋面上的木質建築被毀。

图片

文峰橋“廊”最大的特點是她目前長度全國最長,而且是並列成雙,遠看似兩條並駕齊驅的巨龍,極具氣勢。兩條長廊由12道馬頭牆和198根朱紅色的圓柱子分隔,突出了徽派建築的特色。馬頭牆用的是小青瓦,廊道頂蓋的卻是灰色筒瓦,勾頭和滴水上的圖案分別為“蓮花”和“葵花”。傳統建築都很講究,民居用小青瓦,官方建築用筒瓦,文峰橋對這些細節絲毫沒有含糊。還有5米多寬的廊道和廊道中26幅溫馨雅致的美人靠,也讓遊客贊歎不已。
  四亭玲瓏立 天地大園林
  除了兩條長廊,文峰橋的亭和閣極為引人注目。文峰橋一共有9個亭子,4個立於橋的兩端,5個位於蓮花閣叁樓蓮花台而成為閣的一個部分。分別置於橋兩端的兩層重簷四方亭,與位於橋中央的叁層樓閣,共同構成文峰橋一種非常富有意味的造型,這與一種名為“如意”的藝術陳設品十分相似,中間段拱起,頭和尾兩相呼應,優雅流暢。
  橋頭亭使整座橋梁顯得更加精致、典雅,增加了文峰橋的藝術性、觀賞性,體現出橋梁的文化氣息和休閑氣質。黃山市是中國最佳園林城市,在屯溪這一自然與人工共同構造的宏大而又絕佳的園林中,花山、小龍山、鬲山、稽靈山、柏山,群山環翠、四季花香,率水、橫江、新安江交匯成的叁江口猶如一個巨大的天然湖,波光雲影,美不勝收。文峰橋亭閣上的飛簷翹角,如鷗鳥展翅在雲天,在清澈的江面投下清麗的倩影,更增添了這園林大觀的詩情畫意。
  碧波湧華蓮 徽韻鑄瓊閣
  相對於小巧玲瓏的亭子,主要供遠眺、遊覽、藏書和供佛之用的閣,其規模要顯得更加宏大而有氣勢。如果把文峰橋比作一部由道、廊、亭、閣四部曲組成的宏大的交響樂,那麼,薈萃自然和人文於一身的蓮花閣,就是其中特色最鮮明,感情最豐富,形象塑造撼人心魄的華彩樂章。
  蓮花閣:寓意“中和圓滿”與“清廉中正”
  屹立於文峰橋中央的閣,高27.9米,共有叁層,占地面積近1000平米,宛若一朵碩大無朋的蓮花,因此稱為蓮花閣。
图片 
 
 
不論從南或是從北端進入文峰橋,“文峰橋”叁個金字醒目厚重,又俊逸瀟灑。牌匾下方繞蓮花閣一周是116塊木雕裙板。木雕主題皆為荷花圖,分別有荷花與螃蟹,荷花與仙鶴,荷花與鴛鴦等。圖案呈現不同的氣象,卻一樣充滿祥瑞。
  蓮花閣一樓萬字格子吊頂中心位置鑲嵌著一件巨幅圓型蓮花木雕,寓意“中和圓滿”與“清廉中正”。花朵直徑為370cm,4層疊加28片金箔花瓣,飽滿而雍容。4塊用同樣材質鏤空雕刻成的長方形“五福”圖環繞,五只栩栩如生的蝙蝠,與蓮花組合傳達出一種永遠不變的美好寓意:做一個中和中正、清廉自好的人,壽比南山、財源不斷、健康安寧、德高有望、善始善終等人生的五種福氣福分,就會從四面八方匯集而來,带給你一個坦坦蕩蕩、幸福美滿的人生。
  八幅磚雕 蘊藏文化昭示禪意
  蓮花閣的下半部分如同一巨型的四足方鼎,4根邊長5.7米、高6.7米的鋼結構粉牆方形立柱,堅定地托起恢弘重大的閣身。立柱上,鑲嵌著8幅磚雕作品。
  內牆4幅雕的人物,其主人公不僅是赫赫有名的徽州曆史名人,同時也是中國史上舉足輕重的宗师巨匠:程頤、程顥開程朱理學先河,描繪曆史故事“程門立雪”的磚雕便取名為《理學溯源》;磚雕《文風千年》的畫面再現了朱熹當年講學;程大位是明代著名數學家、中國珠算的集大成者,磚雕《珠算宗师》是為紀念;《啟蒙先驅》展現了戴震在擔任四庫全書纂修官時的一個場景。
  外牆4塊雕的是山水,主體為屯溪境內位於率水、橫江岸邊的四座很有特色的山。這四座山有一個共同點,都蘊藏了深厚的佛文化——
  

图片


龍山寺始建於唐代,至今香火綿延不斷,鐘聲世代相傳,小龍山磚雕因此取名《大唐遺音》,意為源遠流長;

  鬲山禪寺複建工程正式啟動,茂密的山林和華連池中田田荷葉,使享有“佛國仙城”美譽的鬲山,成為世人心裡的一片淨土,鬲山磚雕《淨地心田》因此得名;
  稽靈山磚雕所以叫《鐘靈文昌》,是因為建於清光緒年間的稽靈山寺,已經毀於20世紀60年代,2012年這裡矗立起一座雄偉的文昌閣,及其他文化設施,稽靈山的文化已經開始新的轉型;
  華山的磚雕以《江聲入禪》為題,塬因是清乾隆年間建立的華山禪院雖然已經不複存在,但是華山以及山下的新安江卻依然如故,其間蘊涵和昭示著更深的禪意。
  八幅磚雕,四人物四山水。很好地體現出屯溪曆史文化的特質,那就是: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儒釋融合,源遠流長。
  蓮花台:叁江美景盡收眼底
  選擇四根方柱中的任何一根,通過內部的樓梯都能登上二樓和叁樓蓮花台,一覽叁江美景如畫山城。
  很像一個古典四合院的蓮花台本身也是非常值得一看。裝飾設計上不僅有梅、蘭、竹、菊,還有鴛鴦、鳳凰、喜鵲、錦雞、仙鶴的雕花,可謂是群芳競豔,眾鳥和鳴。其次,四角各建有一個方亭,亭高7.47米,亭與亭之間分別由18.5米長的廊道相連接。
  獨立高台,看叁江交匯、新安東去,遙想當年一茬又一茬的徽州商人,就是從這裡乘船去到江浙滬、走向全國,開創了“無徽不成鎮”雄霸中國商界叁四百年的商業神話。
  中亭:儼然書畫雕刻藝術展示廳
  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書畫呈現,將會是一種缺憾。中亭的設計和布置正好避免了這一缺憾的發生。中亭矗立於蓮花台的中央,按照九宮格的格局設計。亭高15米多,既是接待貴賓的會客廳,也是一個十分別致的書畫雕刻藝術展示廳,散發著濃濃的徽州文化的芬芳氣息。
  先說繪畫。這裡囊括了48幅古今山水景觀圖、12幅徽州曆史名人圖和24幅徽州曆代古橋圖的木雕作品。48幅古今山水景觀圖木雕分別鑲在30根橫梁的一面或兩面,其中32幅圖主要取材於康熙《徽州府志》,繪制內容涵蓋古徽州一府六縣。另外16幅為著名的“屯溪八景”圖。
图片



 12幅人物梁撐,雕刻的是24位徽州曆史名人:朱熹和陶行知,都是傑出的教育家;方臘和胡宗

憲,一個是農民起義領袖,一個是朝廷抗倭名將;程大位和汪機,一個是數學家,一個是醫學

家;朱升和許國,開國謀臣對治國良相;汪道昆和程敏政,都是著名的文學家;江永和戴震,一個

是徽派樸學奠基人,一個是徽派樸學的集大成者;黃士陵和胡適,一個是黟山派篆刻藝術創始

人,一個新文化運動領袖;胡開文和吳魯衡,或制墨或造羅盤,都是工藝大家,百年老字號的創

始人;王茂蔭和江春,一個是供職於朝廷的財政學家,一個是“以布衣結交天子”的兩淮總商、理

財奇才;張小泉和胡雪岩,一個是刀剪行業唯一的中國馳名商標締造者,一個是“紅頂商人”,書

寫了“為官須看《曾國藩》,經商必讀《胡雪岩》”的佳話;漸江和黃賓虹,共同樹起中國山水畫

很難逾越的高峰;鄭複光和詹天佑,都是著名科學家,一個制造了中國第一台測天望遠鏡,一個

主持修建了我國第一條自建鐵路。

  


  24個徽州曆史名人,就是24部經典,相當於一部簡明的徽州曆史文化叢書。

  
32只幅梁馱雕的都是徽州古橋。文獻記載古橋在徽州一府六縣有千余座,現在剩下的僅100余

座。這裡選取的有歙縣的許村廊橋,休寧的登封橋,屯溪的鎮海橋、樂壽橋,徽州區的唐模廊

橋、呈坎環秀橋,黟縣宏村小廊橋等。文峰橋仿佛成了徽州古橋的博物館。

  
再說書法,包括2幅楹聯和4幅匾額,都是為文峰橋量身定做的。南面一幅楹聯:“改西街起南城

青史書丹;閣舉蓮廊雙飛文峰傳奇”,北面則是:“源溯叁江屯一方文脈;溪流萬載開百姓福祉”。4

幅匾額的內容包括北面的“人和景明”、東面的“無雙勝境”、南面的“昱耀徽庸”、西面的“馨蓮映

日”。

  這2幅楹聯和4幅匾額文峰橋增寫了富有神采的一筆,令人回味悠長。

 

文章评论

感受灵感

图文并茂,学习了,好地方!难怪出此江南才女

蓝蓝的天

美丽的地方,美丽桥,美丽的文字,美人娇! ——呵呵,问好江南大美女,周末快乐![em]e163[/em] [em]e113[/em]

淡泊闲静

好!!!好一幅江南美景 ;文笔绝妙的词章,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