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与厌倦之间》/【德】叔本华

个人日记

 




           

          《痛苦与厌倦之间》

                                     【德】叔本华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叔本华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哲学家,通常被视为悲观主义者。他以著作《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而闻名。叔本华明确地阐述了一种双面理论来理解我们的现实世界。它指出,世界由意志与表象组成,它们同时存在又相互区别。叔本华赞成悲观的哲学主义,把生命视为不幸的,无意义的,充满痛苦的。但是,通过更进一步审视,他的哲学和东方的思想相呼应,特别是印度教的和佛教。他将对人生痛苦的拯救寄托于对美的沉思,对人的同情,对欲望的控制。他的思想广泛地影响了哲学、心理学、音乐和文学等领域。




                 




图片



 
   人类的幸福有两种敌人,痛苦与厌倦。进一步说,即使我们幸运地
   远离了痛苦,我们便靠近厌倦;若远离了厌倦,我们便又会靠近痛
   苦。生命剧烈地在痛苦与厌倦两端摆动
,贫穷和困乏带来痛苦,太
   得意时
生厌倦。所以,当劳动阶层无休止地在困乏、痛苦中挣扎时,
   上层社会却在和“厌倦”打持久战。在内在或主观的状态中,对立
   的起因是由于人的受容性和心灵能力成正比,每个人对痛苦的受容
   性,又与对厌倦的受容性成反比。  人的迟钝性是指神经不受刺激,
   气质不觉痛苦
或焦虑。无论刺激多么巨大,知识的迟钝是心灵空虚
   的主要原因。唯
有经常兴致勃勃地注意观察外界的细微事物,才能
   除去许多人在脸上流露的空虚。心灵空虚是厌倦的根源,好比兴奋
   过后的人们需要寻找某些事物填补空下来的心灵,但人们寻求的事
   物又大多类似。








图片



   

   试看人们依赖的消遣方式,他们的社交娱乐和谈话内容多是千篇一
   律的。有多少人在阶前闲聊,在窗前凝视窗,由于内在的空虚,人
   们寻求社交、余兴、娱乐和各类享受,  因此产生奢侈浪费和灾祸。
   人避免祸患的最好方法,就是增加自己的心灵财富,人的心灵财富
   越多,厌倦所占的空间就越少。那不衰竭的思考活动在错综复杂的
   自我和包罗万象的自然里,寻找新的材料,从事新的组合,这样不
   断鼓舞心灵,除了休闲时间以外,厌倦是不会趁虚而入的。


   

 
 
图片


   

    另外,高度的才智基于高度的受容性、强大的意志力和强烈的感
    情之上。这三者的结合体使各种肉体和精神的敏感性增高。不耐
    阻碍,厌恶挫折——这些性质又因高度想象力的作用更为增强,
    使整个思潮好像真实存在一样。人的天赋气质决定人受苦的种类
    ,客观环境也受主观倾向的影响,人所采用的手段总是对付他所
    忍受的苦难,因此客观事件对他总具有特殊意义。




 



图片
 


   
    聪明的人首先努力争取的无非是免于痛苦和烦恼的自由,求的安
    静和闲暇,过平静和节俭的生活。减少与他人的接触,所以在他
    与同胞相处极短的时间后就会隐退,若他有极多的智慧,他就会
    选择独居。一个人内在所具备的越多,求助于他人的就越少——
    他人能给自己的也越少。所以,智慧越高,越不合群。倘使智慧
    的“量”可以代替“质”的话,人活在大千世界中的自由度就会
    多一些。人世间一百个傻子实在无法替代一个智者。更不幸的是
    人世间傻子又何其多







图片





  叔本华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1788年2月22日生。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对人间的苦难甚为敏感,因而他的人生观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倾向。致力于哲学家柏拉图和康德著作的研究、蔑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他的一生并不得志,在去世前几年获得声誉以前,一直过着隐居生活。1860年9月21日病逝。

  1789年生于但泽(Danzig)的叔本华从小孤僻,傲慢,喜怒无常,并带点神经质。叔本华早年在英国和法国接受教育,能够流利使用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欧洲语言和拉丁语等古代语言。他最初被迫选择经商以继承父业,在父亲死后他才得以进入大学。1809年他进入哥廷根大学攻读医学,但把兴趣转移到了哲学,并在1811年于柏林学习一段时间。在那里他对费希特和施莱艾尔马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以《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得了博士学位。歌德对此文非常赞赏,同时发现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倾向,告诫说:如果你爱自己的价值,那就给世界更多的价值吧。他称柏拉图为神明般的,康德为奇迹般的,对这两人的思想相当崇敬。但厌恶后来费希特,黑格尔代表的思辨哲学。
他对自己的哲学也极为自负,声称是一种全新的哲学方法,会震撼整个欧洲思想界。然而他的著作却常常受人冷落。在柏林大学任教时,他试图和黑格尔在讲台上一决高低,结果黑格尔的讲座常常爆满,而听他讲课的学生却从来没有超出过三人。于是叔本华带着一种愤遭的心情离开了大学的讲坛。叔本华与黑格尔的对抗实际上是两种哲学倾向之间的较量。他失败了。因为他不属于那个时代。用叔本华自己的话说,他的书是为后人写的。事实也是如此:到了晚年,时代才和他走到了一起,他终于享受到了期待了一生的荣誉。






叔本华 - 名言

1.事物本身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人的感觉。

2.做学问是目的不是手段。

3.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

4.劣书是损害我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5.人一生要做的两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达大度。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

6.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7.人们为一个人的死亡感到恐惧和悲伤,因为死亡意味着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将无法再去经历感受,将会对一切失去感知,活着的时候发生的一切将会归化为零。

8.一个人照镜子时,永远不会以陌生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他的自我意识只会不停地低声提醒自己:“我看到的不是另一个自我,而是我的自我。”

9.所有的爱恋激情,无论其摆出一副如何高雅飘渺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都只是植根于性欲之中。

10小人常为伟人的缺点或过失得意。

11.在文学中,有无数的坏书,像蓬勃滋生的野草,伤害谷物,使它们枯死。它们原是为贪图金钱,营求官职而写作,却使读者浪费时间、金钱和精神,使他们不能读好书、做高尚的事情。因此,它们不但无益,而且为害甚大。

12.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我们离理想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

13.人生就是痛苦,我们可以把痛苦转化成幸福。

14.人生就是一场苦难。

15.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人是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

16.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为了用有限的时间去抗衡无限的时间而采取了繁殖这一手段,让自己的生命时间得以延续。这是人类繁殖的本能。

17.哲学的起点是死亡。

18.人从来就是痛苦的,由于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

19.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

20.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得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

21.人类彻头彻尾是欲望和需求的化身。

22.风格是心灵的外观。

23.一个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

24.我们的不幸往往由于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我们做事之初喜欢抱着一种信念:我们一定能在世间找到某种幸福。

叔本华 - 影响和评价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形而上学和美学影响了哲学、艺术和心理学等诸多方面。被认为受到他影响的著名人物有
哲学家:尼采、萨特、维特根斯坦、柏格森、波普尔、霍克海默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作家:托尔斯泰、莫泊桑、托马斯曼、贝克特·斯韦沃

艺术家:萧伯纳、瓦格纳、马勒

诗人:狄兰·托马斯、博尔赫斯

科学家:爱因斯坦、薛定谔、达尔文

体系博大、思虑精纯的哲学名家不少,但是文笔清畅、引人入胜的却不多见。对于一般读者,叔本华这样的哲学大师永远像一座墙峭堑深的名城,望之十分壮观,可惜警卫严密,不得其门而入。这样的大师,也许体系太大,也许思路太玄,也许只顾言之有物,不暇言之动听,总之好处难以句摘。所以翻开任何谚语名言的词典,叔本华被人引述的次数远比培根、尼采、罗素、桑塔耶纳一类哲人为少。叔本华正属于这澄明透彻易于句摘的一类。他虽然不以文采斐然取胜,但是他的思路清晰,文字干净,语气坚定。



                             

                               
作者:叔本华  编辑:雅楠)


                            http://user.qzone.qq.com/1787038046/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