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寺】精品散文朗诵

个人日记



 

图片

    这是一座空寺,断壁残垣,颓门轻掩。
    它矗立在人际罕至的深山中,山路崎岖,蹊径无人。那通往寺门的道路上,长满了野草,石板路上,也满是青苔。我穿过野径,站在寺门前的时候,那冷月已挂在了天边,残钟在风中作响,门前老树的枯枝上,凄凄地传来几声寒鸦的嘶鸣。
    看来,这寺已多年不见人烟了。想必那云游的僧人一直未归,加上此山险峻,也鲜有人来,于是,这寺便渐渐荒芜了。拨去杂草,走到破败的寺门前,抚去门楣上的雨迹,看见三个斑驳的大字依然清晰可辨--“寂照寺”。寂照,真是名符其实。这苍凉的景象,本就与“寂照”二字十分贴切。
    月色寂寂,照着我,也照着寂寞。此时,那冷月,那寒鸦,那断树残根,枯枝萎叶,那古寺锈钟,破门残墙,孤单的我,以及那漫溢的冷,无需笔墨,早已被清泠的月光,剪辑入画,空寂成诗。诗中,无声流淌的,是一片的凉薄与孤单。
    推开虚掩的寺门,我走了进去。殿堂很小,正面立着一尊如来佛像,已是漆画驳脱,积满了尘埃;香火倾倒着香案上,红烛燃了一半;而脚下那稻草编织的蒲团,早已残破不堪。
    难得的是,还有一把锈迹斑斑的漏壶,放在屋檐下,任风吹雨淋的,,滴滴答答地数着更漏声。那漏声,一点,一滴,一毫,一厘。空空静静,迟迟落落。我只听着,有,或无,都不重要。雨丝缓缓垂落,一头连天,一头坠地,朦朦地在屋檐上挂了丝线。浅浅地溅在石窝的心上,它留了痕,沧桑里也存了清韵。
    月光轻轻,月光冷冷。清夜无声,更漏无声。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时光如沙漏,自掌心洒落,我心亦老,也渐渐沉在尘埃之中。遇一程,悟一程。那些行走的日子,是时光渐生的美,也是我心头安守的静。
    此时,在这空山绝岭,看着满眼的空落与荒凉。我无法入定,那孤独渐渐浸蚀了我的心。心不静,人不宁。恍惚间,我听到似乎有师父的声音从远处传来。那声音越过空谷,愈发真切。
     “要想悟空,必结空性。空,无处不在,细微无色,如空如水。不能眼见,不能耳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遍尽虚空,一切万物之本,空性如水,能得入者,一切悉知,正等正觉。”师父的声音遥遥而来,又远远而去,在这空山回响着。我豁然间开悟,这空山,空寺,不正是我想要参悟的空境吗?
    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寺不是寺,我不是我。
    心之沧桑,便见荒凉;心之杂念,便见蔓生;心之寂寞,便见凄冷。
    我心之纷乱,便见种种相。其实,寂寞的不是空山、空寺,是我心之冰冷和枯寒。不是物照之景,而是我心生意。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此境非境,此相非相,放下万念,一切皆空。
    这山何曾寂?这寺何曾空?那僧人远足,想必亦是悟透了空境。人的幻化心相和生命实相,佛与尘俗,一直都从未分开过。
    寺庙是修行场,烟火尘世亦是修行场,心有寺,何处不修行?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无空无不空,无为无不为。空境不在物中,只是我心念里。此时,我微敛双目,放空身心,便是一轮明月的玄白,一轮明月的寂静。
    远行的游僧不再回来,但他心中的寺庙永远不空。这玄妙,怎一个“空”字说得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