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他们这样过冬(三)

志愿服务

 周一,在医院走廊远远看到这蓝色的屏风,知道他们还在那,心放下了不少。

图片

看看费用单,这几天的费用,是不是赶脚好便宜?但是对于老杨两口子来说,差不多等于他们两个人加起来三个月低保的钱了。我问护士们之前是否接触过需要移送救助站的患者?她们跟我说:这是她们接触的第一例。
图片

周一,医院保卫科的工作人员陪老杨到救助站交了个人资料和诊断证明,希望能尽快把老杨两口子移送到救助站。救助站的回复是“需要等省里审批”。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告诉我:现在是春运期间,即使接了老杨回去,也未必能马上买到票,而按照规定,他们的收容时间是有限的。另外,因为老杨老家在安徽,属于跨省,按照规定,也不能由清远直接送返,而是需要先送到广州,由省里安排。
图片

图片

老杨在这里住院的医药、诊疗还有盒饭,全由医院提供。老杨对于医护人员的照顾心存感激,他让护士把地址写下来:”回去我要给他们写表扬信“。由于周一跑了两趟救助站,也没有被救助站接收,老杨觉得能到救助站的情况“不理想”。他打算先出院,然后到旧城去找老乡(他把那两个老乡在哪乞讨也告诉我了,这算是内部消息吗?)“要几天,要点钱,能买到车票我就回家”。我告诉他:我真不赞同你们这样以乞讨为生,这样不好。老杨呵呵笑着回我:对,我也不赞同。
图片

老杨已经办好了出院手续,经过跟救助站以及护士长沟通,劝他再在医院住一晚,救助站说周二上午就来医院处理。老杨同意,但是“不输液了,不给医院添麻烦,太麻烦人家了。”
图片

纸尿裤,也是医院送的。也许,回家路上,他们还能用得着。我劝老杨:回家了就不要再出来要饭了,在家虽然不富裕,好歹有个房子,能住在自己家,总比在这边住在街上强。他说老伴看病吃药花销大,两个人都没买医保。我让他回去了上村里问问,一年该交多少钱,什么时候交钱,怎么报销,这都得问清楚,往后两个人年纪越来越大,没有医保不行。
图片

图片

老杨说:百分之九十九的要饭的都有救济。他是在听我说“为什么你们领了补助还要出来要饭”之后说这番话的,他说,那些能走的、或者坐个车(轮椅)唱唱歌要饭的,他们是骗钱的。我感到老杨隐隐在为自己辩解,他想说自己不是那种专门出来骗钱的人。我还没想好要怎么跟他说,因为我不知道,在生活面前,一个陌生人的语言,能有多大功效。








文章评论

欧/sun洋

这老伯去年在弥吨道公车站常见到他,有老伴与一位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