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5.17第1320例古城社区探访活动之27

志愿服务

 图片

        5月17日上午,在集中购买探访物资后,我们一行3人出发前往古城社区两户个案家庭探访。古城社区是最早与家园开展合作的社区之一,这两户个案就是由古城社区工作人员向家园提供资料,从2012年起,由家园志愿者组织关爱探访的。
 图片
住在附近,却很少留意这个写有村名的路牌 
       首先来到的是刘婆婆家。刘婆婆和女儿共同居住在古城社区一幢老旧民居的二楼,由于刘婆婆已经88岁,腿脚不便,加上老花,老人自述“已经几年没有出去了”。刘婆婆的女儿在城市广场负责清洁工作,由于工作的原因,她常带回一些纸皮、旧物等,原本两人居住足够宽敞的家中变得拥挤,但是经过细心安置,屋内各种编织袋、杂物等也能分类放好,客厅中人常走动的位置也留出了一条“小路”。

图片   
    刘婆婆谈起她20岁时就开始“担基围”、“种菜”,那时她体重140-150斤,现在腰驼腿痛,体重只有70多斤了


  
       离开刘婆婆家,雨势更大了。我们感慨于老人清晰的记忆力,从飞水的亲戚到下廓街和附近的邻居,她都记忆犹新。看得出老人性格开朗,只因年迈无法外出,每日在黑黑的屋子中与杂物相对,有时孙辈们回家来,为她带去一些慰籍。晓月说:可惜过年我要回家去(家在外省),不然家园组织老人游花街的活动,我也很希望能带刘婆婆去看看。我想:跟我们这些没有共同经历的人聊起当年都能让刘婆婆这么开心,如果能和社区一起组织同代的老人们在一起叙叙旧,他们的心里也会感到很欣慰吧?
 
       林婆婆老两口和他们的孙子小历,住在先锋桥东那片民居中。我们在小历家坐下后,这“小伙子”才刚刚揉着眼睛走出客厅陪我们。小英说:才一个月没见,怎么高了这么多?!林婆婆身体健康,倒是陈伯昨晚胃痛发作,今天还是没有什么胃口。林婆婆告诉我们:昨晚真把她吓坏了!林婆婆的孙子小历是个很可爱的男生,12岁,160的身高,是校足球队的后卫。他说:我星期一要跟学校足球队一起去参加比赛咯!他和晓月的女儿同龄,喜欢游泳也一起玩过但还没学会,晓月对他的希望是:今年暑假能学会游泳。

图片

林婆婆祖孙三人一起生活,墙上贴的是小历最新的奖状


 
       小英和一弯晓月长期参与这两户个案的探访,对个案家庭背景、身体状况等比较熟悉。虽然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对这两户家庭的探访是否有必要有过议论,但她们能够坚持至今,让我佩服。
 
       社区由每一户家庭组成,每个和谐幸福的家庭,构成一个平安幸福的社区。做为一名志愿者,我们虽然不具备专业化的特点,缺乏多方协同的渠道,不能为社区居民解救危难,但是,却可以缓解困难。我想,如果仅以是否能有一日三餐来衡量一个家庭是否贫困,也许这两个家庭并不符合条件。他们之所以被古城社区推荐给家园,是否因为家园的人文关怀精神呢?我觉得,小英和一弯晓月所做的,称得上“传递温暖,抚慰人心”。 

探访结束,花絮:
图片

文章评论

夜行人

无意冒犯,将个案那么详细信息放在网络上,合适吗?个案是不是知情并且同意这样做呢?

思雨

长期跟进的个案,象老人这样的,只没有办法再自助的,只能靠志愿者长期去坚持,辛苦晓月小英还有敏儿她们几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