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儿培训笔记 (1)----- 如何帮助孩子建构心理力量

早期教育

培训一开始,老师带着大家做了个手指谣。话题就从手指谣开始。

   
艺术是什么?艺术会让我们赚到的钱更有价值。比如我们花钱出去旅游,如果缺少对美的欣赏,只会感到疲惫不堪。如果我们能够感受美景,就会从中获得精神滋养,觉得生活如此美好。孩子和成人不一样,孩子就是个艺术体,他的每个细胞都是有灵魂的。所以芭学园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艺术的氛围,环境,晨圈,手指谣,故事等等,就是为了要把孩子细胞中的灵魂引向美的方向。

   
人需要心理力量。比如一个男人在工作上受到挫折,他没有心理力量去面对,去解决问题,就会埋怨领导不好,埋怨生不逢时,然后去喝酒,回家对老婆孩子发脾气,打人。老婆孩子也走了,他可能自杀可能继续酗酒,就这么家破人亡。

   
现在很多人,身体长大了,年龄长大了,却没有成长起力量。但家长们又不太注意这个,平时有很多行为不但不是帮助孩子建构起心理力量的,而且是在拿走孩子的心理力量。今年野外生存中,力量比较弱的几个孩子,家长都有过分护理的倾向,特别注意孩子生活细节的照顾。

 

爱和理解是最好的心理力量。

   
后面用视频展示了芭学园的老师是怎样做的。

   
第一段是大壮和旅行包的故事,选自《成长的秘密》。大壮跟家里旅游回来,特别眷恋他的大包。这一天他哭着要大包。

   
他哭的时候,老师虽然抱着孩子,但身体不是特别贴近,老师的脸和孩子的脸是保持一定距离的,是对着的,并且老师在跟孩子沟通,在猜测孩子为什么哭:是因为......吗?并且,很注意倾听孩子的话,虽然带上了哭音非常难辨认。老师不会不问孩子,把自己的猜测直接就认为是孩子哭的原因(尊重孩子)。

   
很多人一听到孩子哭,就非常心疼,就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孩子脸贴在自己身上,其实这是在拿正在哭泣的孩子来安慰自己。即使抱,也不要与孩子贴的太近。新入园的孩子,早上入园时哭,这时候最好不要把孩子抱起来,要让孩子双脚站在大地上。把孩子的脸朝向外面,让他可以看到外面发生的事情,发现世界不过如此。如果这时候把他抱起来,双脚凌空,又把脸捂在身体上,孩子脚下和背后都空落落的,他会更加的恐惧。

   
在孩子哭的时候,跟孩子交流,孩子需要力量克制住哭来表达,这时候孩子就成长起力量。

   
老师给大壮拿来了大包,大壮不哭了,老师和大壮一起看书。这时候老师是坐在大壮的后面的。老师的身体和姿势,都会尽量让大壮觉得舒服。但是老师又会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书上,而不是停留在老师身体的舒服上。老师就是这样用身体给孩子力量的。这样孩子就不会变得依赖别人的身体。很多人不会抱孩子,要么会把孩子弄的很不舒服,要么就是只让孩子享受这个舒服,自己也享受着抱着孩子的那种舒服,却忽略了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到了归位的时间,大壮还想玩剪刀。大李要求他归位剪刀。他俩开始抢剪刀。大李并没有强硬的掰开大壮的手指,只是紧紧握着剪刀的另一头,然后开始温柔的游说大壮。其实不算游说,理由只有一个,到归位时间了,要归位了。最后大壮自己放开了手。如果我们硬拿,就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力量。如果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放手,他会成长起自律。

   
大壮放开剪刀后,大李抱了抱他,修复一下关系,也通过身体给孩子补充一下能量,僵持消耗了他很多心力。这时候如果大人不理解孩子,不但不会考虑到修复关系补充能量,可能还会继续给孩子提要求,要求他做到其他事情,或者孩子发脾气时不许孩子发脾气。

 

第二段是咪咪和小红枕头的故事,也在《成长的秘密》里。

   
咪咪从入园就拿着她的小红枕头,和妈妈分开时,一边攥着小红枕头,一边还哭喊着:我要我的小红枕头。老师抱她坐在台阶上,像上面的那种抱一样,脸和脸互相能看见,不是太紧,然后老师把她的小红枕头拿起给她看,你的小红枕头在这儿呢。孩子慢慢就不哭了。

   
平时我们可以怎样来补充自己的心理力量呢?很多人是感到无力时就烦躁,然后发火,吵架,伤害家人。但是这并不能真正给到力量。吵架的时候往往是觉得很有力的,但是吵架之后,会虚弱很久。真正能给到力量的方法,是愉快的事,好玩的事,比如好吃吃。也有人会通过物品来获得力量,比如购物。抓住一件物品来让自己感到有力量,在孩子中是常见的,就像咪咪抓着她的小红枕头。

 

咪咪跟妈妈分开时,心力消耗很大。这时候,老师把咪咪拿着的小红枕头拿给咪咪看,利用她所选的东西来给她充电。这就是芭学园老师最重要的特质,可以直觉的、或者反射式的通过孩子的行为(哭着喊我的小红枕头),判断出怎么做是给到孩子爱和理解的,是可以给孩子力量的。

   
老师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没有跟孩子一起难受,也没有同情、可怜孩子的神情。紧抱孩子的时间也很短,很快就让孩子的脸调整在一个可以看见外面世界的方向。

 

下一段,中午了,咪咪坐在沙发上不肯吃午饭。大李过来给她擦鼻涕,但是大李没有冲上去擦,而是让咪咪自己下沙发走过来。对比冲上去给孩子擦,和让孩子自己下来走一小段,前者孩子会越发觉得自己弱,后者孩子会觉得自己还能做事情,还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就会重新找回力量。(其实园里经常有类似的事情,但很多不了解内情的家长———看到就会觉得老师指使孩子,照顾不够周到细致。不过经过解释,其中也会有很多人深有同感,认同这样的做法。)

   
大李老师一边擦鼻涕一边共情了一下。然后抱上咪咪坐到饭桌前开始讨论还要哭多久的问题和吃饭的问题。咪咪很认真的说还要哭一半。跟孩子交流时,只要孩子是认真的,无论她的回答多可笑,都要忍住不能笑。当孩子可以跟你讨论和交流时,那就是她的力量已经回来了。

 

下一段,皓皓上楼梯,出自《成长的秘密》。皓皓还很小,两岁多?那个楼梯是危险的,大李老师在阻止他上楼梯。这段博弈持续了半个小时,片中只是节选。

大李老师依然是温和而坚定。皓皓生气了挥起小拳头打大李。大李没有由着他打,而是抓住他的手简洁的告诉他不能打人,并且表情跟刚才一样,没有增添厌恶、愤怒。最后终于放弃了,愿意跟大李一起去吃加餐。

   
走进屋后,老师过来给皓皓剥了一个栗子吃。这时候老师并没有表露出对失败的皓皓的同情、可怜。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的事情是吃栗子,这个与刚才无关(活在当下的典范)。这些都会给孩子充电,补充他们的心理力量。这时老师的整个身体散发出来的讯息,都是一种自然流露,表达了有疆界的爱

 

佳佳在树林中打架的视频。

   
孩子们出去野外生存,在外面疯玩了一天,到了快要回去的时候了。佳佳被人不小心打到了头,很疼,他认为对方是故意打他的,所以又疼又生气,哭。同行的一个女孩子,拿来好吃的,想安慰佳佳,被佳佳一巴掌把吃的抡到地上。男人就是这样子,生气有个不归点。到了这个不归点,就开始不分青红皂白,不讲道理,进入非理性状态。这是男人的一个特点。所以跟男人吵架千万别越过他的不归点。

   
这时候池亦洋跳出来大声说,大家都别跟他玩,让他哭。我们看到在一个群体中需要各种人。既要有像刚才那个女孩一样温柔关怀的,也要有像池亦洋这样当头棒喝,可以唤醒佳佳发现自己的处境。

老师暂时没动,想看看这个群体会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佳佳气愤之下,冲上去揪住一个人就打,这个人并不是刚才不小心打到他的那个人,而是群体中力量最弱的一个孩子。可是这个孩子今天经过了一天的野外生存,刚好重建了自信,以前一向只哭不还手的,今天被佳佳打了之后居然狠狠的还手了。佳佳一度懵了一下,缓过神来继续上来再打。毕竟他力量和打架经验都强过对手,那个孩子到底是哭了。老师及时冲上去把两人拉开,一个老师拉着一个孩子分头安抚。(我觉得这个很重要。我们经常看到俩孩子打架打到气头上了,大人上去拉开却并不拉远,甚至立马开始给俩人讲道理。俩孩子哪能听呢,跳着脚的更要打。这时候如果拉远一点,让彼此都不再出现在对方视线中,就会很好平复情绪。情绪平复之后,再回来解决问题。)

 

在安抚结束之后,佳佳又把群体中第二弱的孩子打了。这个孩子没有还手跑开了。佳佳又去打第三弱的孩子。看来他解决问题的办法仅限于此,这时大李老师出手了,她要制止佳佳打人的行为。宣告规则,不可以伤害别人,佳佳还在打。宣告结果,如果再打,就要去反思角。佳佳再打的时候,大李就把他带到一棵树下让他靠着树站一会儿。这个过程,是让孩子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当我们有力量控制自己的行为时,我们才能做出智慧的选择。而反思角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这个孩子,而是用来切断孩子的不良行为。

   
佳佳还是无法释怀。大李就给佳佳介绍了一些不伤害别人的发泄办法,比如大声喊叫,跺脚,用树枝子使劲抽树等等。佳佳开始尝试这些新方法,虽然他觉得都不是很有效,但已经没有像刚才那么执著的见人就打。

   
这时大家已经开始往回走了,一位老师陪着依旧有些生气的佳佳走在队伍里。佳佳自己发现有一个办法可以消气——跑步。他拉着老师跑过一大段,最后终于解决了。期间还和池亦洋有一段拌嘴,他说不过池亦洋,生气啊,这次生气了就会去跑。

   
天生有力量的男孩不好养,因为我们需要一点一滴的来帮助他们成长起自我控制的力量,并且将其建构在他的人格中,将来他才能很好的把自己天生的力量导向正途。

 

上午下半场开始时,又做了一个手指谣。

   
我们在谈恋爱的时候,会请对方吃饭、喝咖啡、看电影,这些都是一个沟通的平台,我们借助这个平台来交流情感,谈情说爱。手指谣,就是一种我们跟孩子来沟通的平台,玩玩具和游戏也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来向孩子传递爱。比如爸爸下班回家,孩子一天没见爸爸,有些生分。这时候跟孩子一起做个手指谣,就可以很快跟孩子的情感链接上。这种表达爱,是孩子很容易全身心接收到的。表达爱不是要用思想和语言。孩子是感觉动物,反复跟他说妈妈爱你,孩子未必感受到爱。

   
这些事情只要去做就好了,不要总是刻意说,唤醒孩子对的注意。当孩子被唤醒,就不再是一个自然的事情,或者被具体化。比如孩子会问,你现在不跟我玩,是不是你不爱我了?

 

下一段关于柔柔的。五岁的柔柔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孩子,用华德福的话说,是灵魂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她说的内容常常天马行空,一般人不容易理解,孩子们不理解她,她爱哭,结果就被孤立了。她非常需要帮助。《成长的秘密》里也记录了老师帮助她的过程。

   
一个是老师给柔柔和刘嘉阳解决问题的片段。柔柔和刘嘉阳有了冲突,而且两人对事实的陈述不一样。老师在给他们解决问题时,并没有像法官一样高高在上,而是带有一种家庭式的关怀。这个用语言很难描述,不过看片子一看就清楚了。

   
柔柔在哭,说刘嘉阳把她脖子弄了一下,说刘嘉阳说她讨厌,刘嘉阳说没有。老师在搞清楚事情之后(刘嘉阳确实没说没弄),就让刘嘉阳先离开了。离开之前,老师先简单单独跟刘嘉阳处理了一下(怎么说的忘记了)。老师没有因为是柔柔哭就偏袒柔柔,也没有因为柔柔说的不是真的就偏袒刘嘉阳,这个过程的确很考验老师的智慧(要么古代都要让最智慧的人来当法官呢)。

   
后面是柔柔到了学前班以后的一段。在学前班时期,老师为了能让柔柔进入群体,也做了很多事情,比如请柔柔帮老师做事情等等,把柔柔一点点带进这个群体中来。视频上,在教室里里刘嘉阳过来要打柔柔,柔柔马上趴到桌子上把脸埋在胳膊里。刘嘉阳举了半天手没打下去,转身回去了。这时柔柔抬起头,很得意。有的家长看到这儿也许很替柔柔难受,但是我们看到柔柔自己一点也没难受,抬起头她是一副胜利者的姿态——你没打成吧。在面对冲突时,表现出这么一种皮实的心态,很难想象她在一年前还是个动不动就哭的孩子。

 

下一段视频是关于一一交朋友的,也是《成长的秘密》,看到前面有朋友说正在一点点看成长的秘密,对,就是要这个效果,真的是个很好的纪录片,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当然大李也说过其中也有不少老师做得不好的地方。这才是真实的纪录片,而且很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哦。

   
关于对一一的帮助,也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部分。孩子明显游离在群体之外,但是他自己没有强烈的进入群体或者交友的愿望,自己也会有工作也工作得很好,这时老师需不需要帮助他交友?怎么帮助?直到今天,甚至在园里,它仍然是一个经常被老师提出来的困惑。园里的做法一般是,如果是刚入园的或者是三岁多的孩子,只要其他状态不错,一般的沟通没太大问题,老师一般不会太多干预。如果是到了四岁以上,孩子仍然没有这方面的愿望,老师就会想办法往这方面引导,包括可能会跟家长沟通请家长做些配合。但不是所有家长都能理解这种做法。不少人,包括我自己以前也认为,只要孩子状态不错,他想自己玩就自己玩吧,为什么非要人家交朋友。

   
但是,就好比,一个没有吃过榴莲的人,即使他现在不愿意尝试榴莲,我们也无法确定他是否真的就不爱吃榴莲。兴许他吃了第一口就爱上了,这种事也多的是。如果我们真的有过好朋友、有过进入群体的经历、有过深入交往的经历,有过这些之后,经过比较,仍然觉得还是一个人待着好,那可以说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是个性使然。但如果是还没有经历过这些的孩子,我们还是希望他能有机会经历之后,再做选择。毕竟,群体生活对人类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种生活方式。

   
另一个但是,我们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总归还是需要些最基本的社会性能力的,比如对别人行为背后意图的理解、对一般我们的行为会给什么人什么样的感受的了解、怎样通过恰当的行为表达自己、怎样在群体中找到既能被群体接纳又适合自己个性的位置、之类的等等。这些能力都需要在与群体和其他人的实际交往之中摸索练习获得,若要将来需要的时候才去看书去学,很难学会,也很难有儿童群体这么好的实践条件。可是如果缺失,的确会让基本的生活有很多困扰。

   
所以,衡量来衡量去,我现在也觉得对游离在群体之外的孩子进行引导和帮助是有必要的。只要方法得当,只要支持到位,不必担心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也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接纳。真正的接纳也不是停留在这个层次的,有远比这个更加深层的接纳更加有作用。

 

一一这部分,印象最深的是大李一次次的失败。帮助孩子不是一次就可以成功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无法一次成功就失去帮助孩子的信心。只要方针确定了,认定确实要帮助,就要坚定的走下去。这种方法失败了,就换一种方法,直到成功。

 

下一段视频是一个没有心力工作的孩子。

   
在人类生活的六大要素中,工作排在首位。孩子天生需要工作,对工作感兴趣。但是如果这个孩子在两岁之前受到了过多的限制,那么很可能这个孩子就不再有工作需求了。

   
视频中的这个孩子有个高学历的奶奶,奶奶过早给孩子灌输了很多知识。我们往往以为这就是学习,事实上,只有把知识加工成自己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背出来),这才叫学习。这个加工,需要通过工作来完成。工作需要工作材料,而这个孩子没有使用工作材料的习惯。视频上,其他孩子都在忙着,只有他,坐在小椅子上,趴在椅背上无聊的待着。

   
大李打算吸引他来工作。她没有直接拉过孩子来说来吧咱们来工作,而是拿来工作毯和色板,铺在他旁边,可以看到的地方,大李自己开始忙起来。大李一边摆着色板,一边嘴里在叨叨,什么颜色呀,怎么摆呀之类。看一种工作方法无效,还变幻出更多更有意思的工作方法,以吸引这个孩子。

   
慢慢的这个孩子被吸引过来,开始跟大李说话。但他开始说到的内容,跟这个工作完全不沾边,都是些知识,是在卖弄知识。他没有心力蹲下来把注意力投注到实际的工作中来。这样的孩子,将来也会很难把注意力投入到真正的学习中去。

   
他一直在说啊说啊,这时大李并没有停下工作来跟他海聊,也没有因为孩子说的跟工作无关就不搭理孩子。大李一边做着,一边还在嗯啊的回应孩子的话,并且趁机就把话题往自己的工作上引。孩子说的话渐渐与工作有关系了。看到色板摆的花,孩子说他跟爸爸在亚洲见过一个绿色的花。(他说这话时特别强调亚洲,也许是因为在他的经历中,这个词总是能引起大人的强烈反应吧。一般大人听到一个四岁孩子说出这种词,要么吃惊,要么敬佩,要么怎么,总之会是很不同的反应。)大李顺势说,那你能摆一个绿色的花吗?

   
这个孩子还是不工作。大李继续摆花,又用了一招,请这个孩子来帮忙,把某一个色板摆到某一个地方。这个孩子还是没有动手。虽然大李的目标是引孩子进入工作,但是,当孩子有话要说的时候,大李还是很认真的听孩子把话说完了,才再试图引诱他。

   
最后引导还是成功了,孩子从动了动手,到可以进入工作,到最后自己工作,大李撤出。

 

孩子的意志力和力量都是在工作中成长起来的。现在很多孩子每天不是在工作,而是长时间的看书、玩IPAD、或者说话很多,这些活动不能帮助孩子成长起意志力和力量。当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时,作为幼儿园,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没完没了的抱怨他的父母,我们要做的,是利用任何机会来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

 

下一段视频是电影《家有跳狗》的片段。

   
这里面的小男孩,是独生子女。在国外独生子女是很罕见的。独生子女的一个问题是,无法全人格的投入自己的生活,时刻都觉得自己是被别人关注的,自己的动作啊、说话啊。(其实挺累的,尤其如果再有个比较挑剔的父母的话。总是时刻为自己的言行举止担惊受怕的人,当然很难投入生活。)

 

小男孩被同伴故意用球砸了,还被嘲笑。男孩的爸爸是都看到的。这时候爸爸并没有冲上去替自己的孩子伸张正义,没有上去把那些孩子教训一顿,让他们以后不许再欺负小男孩。这样他就给孩子留下了机会,使他可以听到群体中其他人对他的真实评价。(这个后面还有讲到)

   
第二个片段,放学时妈妈开车去接孩子,正好看见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孩子自己并不知道妈妈看见了。妈妈也没有立刻冲上去给孩子报仇或者同情可怜孩子,而是让自己藏起来,把小狗放在驾驶座上,远处看去就像小狗在开车一样。她用这种方式,帮助孩子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中国人正好与其相反,往往会让孩子一直呆在那种郁闷的气氛中。(往往是无意识的,比如跟孩子一起痛苦,甚至比孩子更痛苦、孩子都不痛苦了自己还在痛苦。想想,如果孩子发现,哦原来这事是那么值得痛苦的事,他将来遇到类似的事,只会加倍的痛苦,何谈坚强起来呢?)

 

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孩子遇到这些情形时,我们会有怎样的感受?

愤怒,难过,怨天尤人......

我们又会怎么做呢?

下面列举了一些现在常用的方法。

共情?

这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会提醒孩子,你是受害者。做得多了,孩子会认为,这个世界处处都在伤害我,将来他就成为一个到处寻找伤害的人。

倾听?

当孩子主动诉说时可以。不过孩子的诉说,未必真的是,也可能是发脾气,做噩梦,或者胡闹,折磨家里人。(这时候也要保持耐心的倾听就有挑战了。)这时的倾听,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感受到你在关注他,你的精神是与他在一起的(这段有点抽象)。

告诉孩子我们会给他力量?(呃......大多数人都承认这个无效)

教他该怎么做?

这就看怎么教了。如果孩子被打了,你教他下次谁打你你就打回去,也会造成二次伤害。一般被欺负的孩子都是力量比较弱的孩子。你让他去对抗力量强的孩子,他很可能打不过。这时孩子会认为,他做不到父母要他做的事情,这对孩子来说是特别沮丧的,他会更加认为自己无能。那可能将来他挨打了回来也不敢说。

带他离开这个群体?

这是最糟糕的做法。如果一发生这样的问题就带孩子离开,会使孩子认为自己无法融入群体中,无法在群体中生存。

替他修理那个欺负他的人?

有时候这是需要的,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最好是背着孩子去做。

 

下午的课,从中小学生自杀的话题开始。9%的中小学生对生活绝望曾经想过自杀。学习压力的占45%22%是早恋,13%是父母离异。现在孩子们的心理力量越来越薄弱,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了。是什么抢走了孩子的力量?

 

电影《黑天鹅》片断。女主人公练舞时脚受伤了。妈妈在给她弄伤口。看上去,这个妈妈是那么体贴,那么善解人意,对孩子那么关爱,但是细节揭示真相,剥夺了女儿力量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个妈妈。(这部片子真的很典型。这个母亲看上去是标准的好妈妈,理解孩子,接纳孩子,温柔,无微不至,有耐心。)

   
女儿已经快30岁了,可是她的房间,看上去粉粉的,还有很多毛绒玩具,看上去就像一个小女孩的房间。妈妈对女儿的照顾无微不至,甚至帮女儿摘耳环。妈妈(甚至女儿自己)内心中仍然还是把女儿看作一个十岁小女孩,而不是一个成年女人。

   
如果看过全片,这个妈妈对女儿的控制是很高级的精神控制,是掩盖在爱的外衣之下的。她的梦想是芭蕾舞,她把女儿培养成为优秀的芭蕾舞演员。

 

电影《家有跳狗》片断,孩子过9岁生日,没有请到朋友来Party,只有老奶奶们和爸爸妈妈围坐桌边庆祝他的生日。老奶奶们送的礼物,都是老奶奶的礼物,指甲刀什么的。爸爸送给孩子的,是自己以前玩过的毛绒玩具。家长们还都把孩子当作小宝宝,孩子也就长不大了。

   
妈妈是了解孩子的,她送给孩子一只真正的小狗,这正是孩子想要的。孩子在得到这件礼物时,脸上散发出真正的惊喜的神情。可是爸爸不同意孩子养狗,他认为还不到可以养狗的年龄,他还当场把狗拿走了。孩子很生气,后来妈妈去房间安慰他,他说他认为自己已经可以养狗了,某某小朋友比他还小都可以。妈妈向他解释了爸爸认为他还不够年龄。

   
爸爸对儿子的看法,扼杀了孩子对自己的认知。孩子能做的事情,我们却不让他做,这也是在夺走孩子的力量。(反思吧,不止养狗这种事,比如穿衣服穿鞋擦鼻涕吃饭等等诸类小事上,我们可曾多走过孩子的力量?)

 

后来,这个小男孩渐渐变得有力量,他是怎么强起来的。

孩子被欺负时家长不要对孩子流露出同情。
不要唤醒孩子的受害感。
不强迫孩子强行交友。
不唤醒孩子注意自己的不足。
给孩子留住和小伙伴来往的可能性。
为孩子留住被小伙伴修理的机会。

 

一个人无论有什么才华,如果没有力量,都无法使用这些才华。

 

电影《生命树》片断,家长为了给孩子力量所做的错误努力。

   
在这部影片中,小宝宝刚出生时,父亲是那样温柔的握着宝宝的脚,抱着宝宝。镜头转到孩子长大了,家庭气氛却是十分压抑的。在餐桌上,孩子们要十分小心的看父亲脸色,生怕一个动作、一句话引起父亲的大发雷霆。

   
为了让孩子强壮起来,父亲与儿子练习对打。父亲要求儿子来打自己耳光,又不让儿子打到。通过这种方式,挑起儿子的怒火,让孩子练习愤怒的攻击。父亲扮演敌人让儿子打,这是在牺牲掉孩子心中的父亲,这是拿走孩子力量的最好方式。后来这个孩子虽然变得很凶狠,但是失去了人性,他用枪打了弟弟的手指,还残害动物,十分冷酷。

 

电影《更好的世界》片断,孩子跟其他孩子争执,父亲前去调和,被对方孩子的父亲误解,被打了一个耳光。这个父亲给孩子做出了容忍和宽容的榜样。可是这种做法,没有顾及到孩子的感受,其实孩子这个年龄并不能理解这种做法,结果孩子也成为容忍软弱的性格。

 

-------------(摘自李网,冰蓝火笔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