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想定与灭尽定

个人日记

作者:南怀瑾大师

所谓唯识学的无心定,这个定境包括无心定。那么一般我们如果不研究教理,只听到无心,有许多以为无心就是道;至于我们普通人做事,说我打你一下我骂你,“哎呀,对不起,我无心的。”——空话!哪里是无心的?要打人要骂人,说错了、做错了,绝对有心的,不是无心。但是你的确无心,那不叫无心啊,是无记。莫名其妙,就是普通讲下意识的动作,那么无记不能算是无心。那么当然普通表达可以用无心两个字,就是学佛的人自己要反省、搞清楚,没有无心的。所以一个人记性不好,做事错误多,说自己觉得是无心,的确你第六意识没有动机想那么做,做了,这是无记业重,无记就是愚痴呀、笨啊,就是很笨,无记重智慧就越低呀!这所谓四惑里头的一个重大的惑,就是痴,四惑里头是我痴,这个痴惑最重。所以有些记性不好,有许多修道人,往往搞得:“哎呀我懒得用心、懒得记”,你注意,你已经落到无记,无记就是顽空了,真的顽空。痴惑了是无记。

所以呀,真正无心,无心是个果位呦,修道一个程度哦,真的无心是不容易的。无心定有两种,第一个是无想定,为无想;第二个是灭尽定,灭尽定是四禅八定的第九次第定。四禅八定过了,得到灭尽定,证果位了,小乘罗汉的果位。

就是说无想定同灭尽定,这两种定境不同,都叫做无心定。那这个无什么心呢?无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都没有。注意哦,所以叫作无心定。注意,我们要了解,修道打坐很多年坐在那里,你感觉到我身体还坐在那里,身体还粗重得很,一点都没有轻灵;所以发胀发麻发酸发痛那个更不要谈了。就是麻、胀、酸、痛、痒都过了,身体所谓讲气脉就算给你都通了。都通了以后,你有身体的感觉,身见没有忘掉,就是身识——眼耳鼻舌“身”第五身识还在,这感觉还在;而且觉得我现在坐在这里很定——第六识意识还在噢,都没有到达无心位呦,所以无心位不容易的。

再说,告诉你,无心两种定,灭尽定同无想定这两种定范围,都没有六识、六识都不起现行,这样才叫做无心定,就达到无心定的境界。

那么现在开始讲无想定,第一句话,“无想定者”,所谓无想定呢,不同的众生。往往提到异生,所谓异生,已经比人这个位置稍稍不同,或者是菩萨境界里头了,或者是这个人生命已经不太平常了,已经非常了。所以我们中国经常称一个了不起的奇人——异人,异就是奇异,不同于一般平凡的人。所谓无想定,有些异生这些人,换句话我们现在讲有些特殊有修持的人,二禅定到三禅定的境界,三禅定里头有个果位,就是升天的果位,就是三禅天当中有个“遍净天”,遍净就是完全干净的,人生其实有许多人说念佛一生修行很得力,往生的地方不一定是极乐世界,告诉你。好一点有一些正好生在遍净天,他当成极乐世界,也差不多。

遍净天那当然已经到了色界,没得欲了;我们还在欲界中,我们在欲界的低层还是人中了。所以到三禅这个境界,已经到达伏掉遍净贪,遍净天的这个贪欲没有了,所以《俱舍论》再三提到,九十八个结使,贪、嗔、痴、慢、疑,就是根本烦恼,我们心理的、感情的、思想的、情绪的——修所断,要修持,尽量自己慢慢修持地把它转化了,贪嗔痴慢疑才没有了。贪嗔痴慢疑详细分析谈何容易呀!一个人说是一下顿悟,我懂了道理,我学了佛能够断了——没办法!修所断的。那么贪嗔痴慢疑修所断了以后,就是修行、努力修行,慢慢清净、断了。
    
那么见惑呢?思想里头就是见解里头的五见,所谓身见、邪见、边见、见取见、禁戒取见,这种观念思想上破不掉的,那要见所断的,那要智慧够了才破得掉。这样你看十个:贪、嗔、痴、慢、疑,这是五个根本烦恼,包括邪见。我们随时有时候见解思想落在邪见里头,自己不知道。譬如认为我们打坐,如果我什么都没有想,完全不知道,我一下入定去了——哎,这个观念就是邪见。以无想定当成道了,是邪见了。无想定、无想天是凡夫外道天里头,可是位置很高哦!比遍净天还要高。道理在哪里?心理上我们贪一个清净境界,是遍净;我们修定到了连清净境界都不要、放下了,才能够把意识达到真正无想。所以修持之难呀,不是那么简单!一点修持都没有,一点定力都没有,所谓戒定慧,定为中心啊!得了定,就是真得戒了;得了定,譬如到达初禅已经很少犯戒了,起心动念比较少多了。无想定尽管是外道定,你到了无想定一定的话,虽然是外道定,还有什么地方去犯戒啊?不会去犯了。一切行为都是意识来的。所以定是最重要的,戒不因为定不能圆满,慧不因为定而不能发起。所以定重要。

所以说有些已经有修行的,对于三禅天的这个境界,人尽管修道到了三禅,还有贪欲,虽然不贪世间的享受,譬如我们大家为什么要修道?你说我们在座大家学佛,都是想自己上进嘛,想不做一个普通人,对不对?人应该有向上的心理。我们要想自己升华,要超越现有的世界的烦恼,实际上这个心理也属于贪哦。不过这个是善贪哦,不是坏的贪,是许可的。人总要一步一步求进步。可是如果拿上地,等于说拿十二层楼来看十一层楼的人,还是低了一级。所以拿上地、就是说再高一层的无想天来看遍净天的人,贪欲还很重,他贪图这个清净以为是究竟,是错误的。所以他说,无想定是怎么样讲法呢?有些人修持得已经降服了遍净天的那一个色界的贪欲的心理了,但是还上升华,晓得色界天上面还有高层,还有一个升华的境界。色界天上面,到了上去呀,有顶天才是色界天的天顶,有顶天就是大自在了、大自在天主,所以还想希望有进步,未伏向上的这个染污心。那么由于自己心里要跳出现有的成就,不算满足,又出离。欲界跳出来了,到了色界,色界还再向上升,还是要动念的,还想自己再用功、进步,这还是第六意识作意。

那么晓得,我现在贪图,比如我们定吧,定在这个清净境界,确实心里很清净;因为清净,你来跟我讲话,找我办一个事情,你就认为“很讨厌!不要打扰我的清净。”就起瞋念了,就会起讨厌。不是常常讲一个念佛故事的一个反的笑话吗?有一个妈妈不是正在念佛吗,这个儿子实在看不惯了,啊,什么事情都不管了。儿子等妈妈念佛的时候就说:“妈!妈!妈!”“做什么?”儿子不响了。这时妈妈又“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等她念得很起劲时,结果儿子说“妈、妈、妈、妈”结果妈妈说:“你干什么?干什么?”儿子也不响。然后第三次妈妈又“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儿子说“妈、妈、妈……”,这个妈妈生气了说:“你讨厌!我念佛,你吵什么嘛!”儿子说:“哎,妈,你看嘛,我是你生的儿子,不过就叫了三次,你一天到黑叫阿弥陀佛,他不发脾气呀?”啊,这个故事是相反的呦,可是你注意,不要一笑过去了,有它的道理。人,这个贪欲的心,念念贪欲都是作意,念阿弥陀佛是要有一个善贪在:我要必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发愿。发愿,愿是谁发的?第六意识作意为先。要知道。那么生上界的人,定力到了这个时候,譬如我们贪图清净,大家在清净中久了,当然有智慧已经算不错了,自己晓得我现在清净还不是究竟,对不对?我不入定不清净下来,这个清净境界就没有了,所以不究竟,还要跳出这个,还要求高一层升华。那么最好把清净也空掉、也丢掉。那么清净丢掉,就是清净也是意识一个境界,所以把这个意识还要丢掉。
    
那么,那么想办法,使自己不常常在动的,色受想行识,这个行就是动。我们心有时候,你譬如你打坐呀清净起来,我们心为什么动了?五阴里头行阴的作用。“行”它自然会动的。你没有到真正的灭尽定以前,这个五阴里头行阴你灭不了。等于这个地球,我们尽管睡觉地球还在动,它没有停止过。这个地球动、天地宇宙动就是行阴,它永远转的,所谓轮回就是这样转动的,它永远在转哪。所以,要想达到无想定,“令不恒行”,恒就是常常,不常常动心的那个心所,心里头这些念头、心所,心所包括很多了,五十几种心所,贪嗔痴慢疑,根本烦恼、大烦恼、小烦恼、随烦恼、各种心理,都是呀。你要把这个心切断。那么你再用功下去,到达什么呢?我们“色受想”中间,我们人活着,最伤脑筋就是这个思想不能停嘛,我想吃、我想用、我想怎么样。这个想嘛,这就是心所。啊,这个想的作用灭掉了,那就到达无想了。这就是得到了无想定。

无想定又比遍净天又高了一层,证到色界天的中层——无想天。这个无想天里头,说无想定属于凡夫外道定,但是很高哦。你不要看凡夫外道,所谓怎么叫他外道?不是轻视哦。因为他没有明心见性,心外求法,你晓得无想也是我们心硬使它做到的。心是个什么东西没有明白。所以还是外道。

我们到达了无想定的境界,你注意,我们现在活着,大家在这里没有死,如果修道打坐到达了无想定的时候,身体非常舒服哦,安、和。安和,我告诉你,所谓道家、密宗一天到黑希望气脉通,奇经八脉、任督二脉,老实讲,那还是初步的初步,气脉给你通完了以后不过身安和而已。而四大色法的境界同“道”还没有关系。千万不要认为气脉通了就有道了。不过说你修持有一点功夫了,不错。所以你要晓得达到无想定,那么我们普通人所认为的身体上的奇经八脉早已经通了,不必到无想定啊。你到初禅境界,气脉大部分已经通了。所以气脉通、什么中脉通,不是了不起的事,不要着迷了。话是那么说呀,你们气脉都没有通,我们普通人只有上下通:吃下去、拉出来,这个不算通。

要真正气脉修通了的人有象征的呀。有些人公然讲,哎,我已经任督二脉打通了。哎呀,打通不打通一望而知,眼睛一看就知道了。当然要过来人,一看就知道了。这个是不能自欺的呀!打通气脉的人那有象征的,很多象征。

现在讲得无想定,到达三禅定的境界。那我们普通,中国一般后来的经验给它。初禅是念住,大概啊,不是究竟的说法,这个不是佛学的,是中国后来一般人根据修持的经验加上的。初禅是念住;二禅就气住,气住,气脉差不多已经通了,不通住不了的,呼吸停止了;三禅就脉住,心脏都不跳了,血脉都不流了;心脏跳哦,跳得很弱,一点点,很久很久一下。假使我们有许多修道人,现在人没有资格修道,有一点病,拿一点现在医学的观念来看,那全错了;到那个时候心脏完全心脏病一样,停止了;心电图半天才是一下下,还停了。到了三禅是脉住了。四禅就舍念清净,四禅连这个气脉、身体都忘掉了、空开了。

所以初禅是念住,我们念住就是说,思想专一,譬如观一点光吧,观一点什么、一个佛号吧,一个东西,就是这一句,永远就定住了。不是说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只在“阿弥陀佛”在念,这个不算念住哦!搞清楚哦。还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是作意呦,第六意识都在跳动。就是念一句“阿弥陀佛”,或者到“阿”字,或者到“陀”字,或者到“佛”字,这个中间,念也没有了,就是这个念的境界永远存在,一念万年,万年就是这一念。这个中间不是四个字连起不连起,佛的念就是这一念定住了。这样叫“念住”。
    
那么念佛念到这样,所以叫做“念而不念,不念而念”,怎么不念而念呢?这个时候,你不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四个字不要连,名号不连,你心念、第六意识心念念念在佛上嘛。自然只有佛、只有佛……一路到底的,没有动过的,这叫念住。念住就是念佛的人讲“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就是一心不乱了。就是这一心一念。就是佛的这一念。乃至四个字已经没有跳动了。那么定久了、定久了一路一路进步啊,身心起变化。你要晓得,现在无想定是属于三禅的境界呦!属于三禅。

大家三界天人一定搞熟哦。大小乘学佛,三界天人、六道轮回没有搞熟,你白搞了的。哪一禅的境界是合于哪一天人的境界。后来中国儒家所谓讲“天人之际”,就是这个东西呦。我们学佛搞清楚哦。所以像密宗有些佛像啊,是他化自在天的境界的那些天人的像,当然不是人间的像。这要搞清楚的。

所以这个境界身体已经安和。我们身能够安,我看哪一个人敢说自己身体安哪?一点都没有难过、头脑清楚,做得到吗?做不到的。不是这里不舒服,那里难过,或者身上这里有一块,那里不舒服,胃肠消化不良,都是身不安哪!身安已经很难,和更难。

六脉平和,所以你看中国医学上、道家有个故事。有一个人卜卦很灵,学《易经》里头一个故事,灵得不得了。结果感动了一个神仙,这个神仙叫吕纯阳,神仙来了,晓得他卜卦很灵;这个人卜卦还会医,医药灵,反正医、命、卦都很好,他自己也认为是半仙之份。结果呀,这个吕纯阳来了,感动来了,晓得有这么一个人。当然吕纯阳已经是道家修成的人,故意变化成一个病兮兮的人,让他来看病。这个卜卦的先生医理很高,把他脉一拿,看完了一笑,合合掌,不开方。“哎,你怎么不出方呢?”他说:“何必呢?你何必来试我啊!”那么他就问他:“那我的病怎么样?还有救还没有救?”那他说了两句话:“六脉平和,非仙即怪。”不是神仙就是妖怪。他说:“但是先生呀,你不是妖怪,你是仙,你不要试我。”他自己把卦台一放,就出来给他一跪,就拜师了。吕纯阳被他揭穿了,哈哈一笑,只好把他带走了,这个徒弟就那么收了的。

所以医学道家讲“六脉平和”,非常难。这就是讲,得了无想定到了三禅这个境界,出定以后六脉平和。“六脉平和,非仙即怪。”不是神仙,就是妖怪。其实呀,妖怪也就是神仙。因为人啊对自己待遇好一点,所以我们人修道成功叫做“仙”;狗啊、猫修成功了,就叫做“精”;那些鱼啊、泥鳅啊修成功了,就叫做“怪”。其实以怪同精看我们,我们修成功了也是“人精”而已啊!几个名称不同。啊,所以我们注意这四个字,特别注意!所以得定的,到了无想定,所以注意,修定的人你说自己打坐定,哪里得了定?身不安不和不算得定,不可能的。你坐这里,身体安不下来,这个腿最多你坐两个钟头也不舒服了,这身不算安、不算和啊!所以你没有得定。这就是说,心理意识是无想,一切思想停止了,得了第六意识三禅,可是身呢又安,舒服极了;和,百病都没有了。所以这个境界叫做无想定。

修到无想定,阶级还是不同,就是程度不同。最低的,什么叫做得到无想定了?下等的成就就是说,有时候一下、一打坐、好的时候,身心安和,思想完全没有,舒服极了,进入无想定。但是啊,孩子叫你“爸爸,妈妈,下来啦!给我拿点学费报名啦!”你学费一拿以后再一上坐啊,我的妈!身不安和了,无想也做不到了。这叫无想定退掉了。

不能很快地马上又进入无想定去。又要慢慢、慢慢,再澄清了、定了、再进。所以我们打坐,有时候也很好哇,那是瞎猫撞到死老鼠的!老鼠死掉,瞎子猫跑到前面一下,哎哟,一闻,好,吃到了——不是你抓到的。你说我要入这个定就入这个定,我要入那一种定就入那一种定——行了!说我今天两腿一盘,我要入定去了,你就入定了。你在哪里入定?硬熬啊,叫做煎熬!呵,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呀,下品修到无想定境是现在就退掉;退掉并不是永远不回头哦,或者过一阵又回转来。很快地又进到无想定的境界里头,所以这一类人,就是像我们活着修无想定到这个境界的人,那么死后升天的果位呢?生到无想天。

无想天是色界,色界没有肉体的身,没有我们现在欲界的肉体身。色界是光。可是光还是有个身哦,眼耳鼻舌“身”,还是有个身的。譬如我们做梦,梦里也有个身嘛,有个自己。所以呀,这一类的人,下品修到无想天,身光不够亮、不够干净。形色很粗,这个人长得很胖,很高,一砣大胖光,一砣大泡,膨,是不是,呵,而且光又是暗暗的,象牙色的,或者黄种色的,或者是同这个非洲人一样,黑光的。

生在天上活不长,半路夭折下来。无想天应是寿命五百劫哦!五百劫哦,不是五百生。这个地球毁了又形成,形成又毁了,一定五百劫,是无想天的果报。但是,无想天不是一定修定的人,一个人做善人,这三界的天人,极力作善事的人,善行行到了,《大学》儒家“止于至善”的人,他念头也清了,所以为善最乐,做善事到了极点,不要修定,念头清了,如果没有悟道,有时候也生这种天人。你要注意哦,所以善法是非常可贵的哦。所以学佛的人光想学佛,心性、性情一切没有转变,善法功德没有建立,休谈了。你以为光打坐就行了,不行的啊!

现在一个问题来了,生到无想天还是有身哦。色界是光,色界是光哦。修无想定中乘的人呢,这一生随时会在无想定中。有时候这个定境界掉了,但是一用心、一定,就回来了,很快就回来。那么这种死后呢,说生到无想天,身体的光明情形,也是比较不太透亮、不太美丽,形色也是胖胖的,但是呀,中等胖,不是胖得那么胖。颜色也不是那么难看,就是色相也是蛮漂亮的。所以人中的丑陋、畜生中的丑陋等等,都是前生的福报功德。一个人长得自己身体少病少恼,颜色就是色相庄严,长得漂亮不漂亮,没有哪一点不是果报;生在天中也是一样。所以呀,这种中品修到无想天的天人,他的命运注定也有半途短命而死的;但是并不一定。因为他既已经到无想天,他再努力一修持,可以转变。不一定中途短命死掉的。

修到最上乘的人,就是假定我们哪一位道友,现在修到了无想定,他随时都会在无想定中,不会退掉了。因此,这个色身我们这个肉体业报完了的时候,在这个世界业报完了的时候,这段一灵清净,自然就生无想天。所以那就是在无想天人里头,光明漂亮,形色非常广大。不会中途夭折,那么就是一活无想天上五百劫。五百劫以后堕不堕落呀?三界天人一样堕落。道理在哪里呀?就要了解三世因果。譬如我们现在一个人,不管是有善念恶念,下一个恒心,修善、行定,你过去的业报,有恶的业报还是带到的哦,还是带到哦。比如说,你现在,等于说我们一个人,现在尽量地努力,你看外国小说、中国小说都有,中国历史也有,一下做了皇帝,从前犯过法的碰到那些执法人严肃认真的,也给皇帝讲:对不起,以前有个案子你还没有销啊!哈,那皇帝也只好想个办法给他销一销案子。等于我们中国的包公,也打得龙袍,虽然是小说,因为皇帝犯了法了,皇帝妈妈犯了法,那皇帝也有罪,没有办法打这个皇帝,包公就叫将皇帝的衣服穿在那里吊起来拿鞭子打,等于打了皇帝。皇帝只好照办。这个你看到的是小说,这些小说的故事是根据这个因果律来的。所以呀,生无想天五百劫后不进修,进修了果报再转化,慢慢来,还是下坠。无想天下堕堕到哪里呢?或者堕在欲界天人,或者变人,甚至于过去的业报来,大家知道佛学里头最重要这个偈子:“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个是因果的道理。那么现在说明,这个定境界属于第四禅天,四禅刚才说过,四禅后面还有四个定境比这个境界高: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个叫做四空天,是无色界的。因为色界的人“灭心”,灭掉这个心念;“成色”,所谓色界还是色界哦,五阴里头就属于,我们大家念过《心经》“照见五蕴皆空”,这个五蕴的色蕴还存在。不过无想天的人,无想天这个“灭心成色”;到涅槃境界,所以真正的佛法,“灭色成心”,那是小乘的涅槃。所以呀,无色界里头是灭色成心了。所以无色界的天人你看不见的,没有形体。所以这些佛学的道理都确实要注意。

所以这个定呢?我们大家注意,我们打坐,都想学打坐,以为打坐就是学佛法——不行哦!打坐是做功夫、自心修心的功夫,你还要修“行”,行为上要行善。所以行一切善法是加行。等于我们修定是原料,这个原料还要加工的,要经过“高雄加工厂”去加工啊。所以说善法所生,你不行善想到无想定,做不到哦!譬如一个大坏人,那么一下说把思想自己不想、什么都停掉——做不到的。不要说大坏人,我们这些人都是大好人,如果你真到夜里睡不着了把思想停掉,也做不到啊!我们这些大好人也做不到啊,对不对?所以你想无想,把第六意识想念一下给停掉,那要相当的功力,还要善。善是加行,修善法为加行,所引出这个定境。
    
无想天上面是四空天,色究竟天上面是四空天。上地是四空天,无色界;下地呢?比无想天低一点的——三禅天。无想定这个意识完全不去想的这个作用,无色界里没有这个事,无色界里看无想那是很低级;到了三禅的境界,他定境还有东西呀!还有遍净、还有清净、还有空的境界。你想达到这个空、清净都没有想,也做不到。所以无想定就在四禅天到无色界这个中间。所以无色界没有无想定的事情,下界也做不到无想定,譬如我们现在做不到哦。但是大家修到无想定,你做到了也不错!管它外道!我常常劝人家,你管他外道内道,总弄一个道吧!弄到了外道我再转到内道来有什么关系呢?你何必,哎哟一学佛的人,看这个也是外道、那个是魔。我说魔比我们还好一点,有本事一点;先做个魔,再来做个神,由神嘛再修个道,由道再变个天神,慢慢来嘛,幼稚园一样读也不错嘛。何必看人家,“哎哟,这是外道,这是魔。”自己已经变成魔了。“哦不对!我是正道。”这一念,错了!就不能修道了。这一念是瞋心。排他性这一念,慈爱不够,已非善行。千万注意!

一个不管外道内道修行的人要度一切众生嘛,外道也要度,魔也要度嘛。外道又怎么样?魔又怎么样?对不对?嗨,理论上一定不错。是要注意啊!所以这一句话讲无想定“上地”没有,比无想定低一点的也没有。

前面给你讲得很清楚了,我们业果有四种:过去业、现在业、未来业这三种业,还有一个“不定业”,所谓四业。无想定呢?你要晓得,我们假定在无想定、无想天中,我们现在就在无想天,现业没有了,现业是什么?现业是无想嘛,对不对?但是你过去所作的业,那个果报将来还要还的哦!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时间没有到,你在这里一请假,躲了五百劫了嘛。当然加上利息还重一点算不定。也许你在无想天,修善法呢减轻一点,也没有一定。这个是不定的。所以过去的业、未来的业、不定业,还是存在的,只有现业在享受无想天天人的果报。所以呀,四种业果里头还是联通的,三种还是通达的。

在现在这一生生在无想天是顺境,受这个现生的无想天的果报。因为你是无想定的善法来的。
    
有一个佛的弟子讲,修无想定的人,在天人里头不大肯修的,只有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肯修。因为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在欲界中遭遇痛苦烦恼太多了。痛苦烦恼的根源就是心里头的思想乱嘛,希望“哎呀!不想就好了!”所以欲界里头引发,说外道,这个并不是骂人,就是说他根本上没有明心见性。“去,我教你一个功夫,你这个功夫一做嘛,或者修气功,或者说什么,修到了以后,可以做到无想。”啊,譬如有一类,最高的气功,密宗也有,瑜珈里头也有,道家也有,可以修闭气的方法。有些硬修闭气的方法,闭气得成就了,念也跟着停掉了,也做到无想。说无想定,传这个法,有时候劝人家这就是法、这就是道,你跟着学。但是你要晓得,要修到无想定,笨人也做不到哦!所以要修善根、要培养智慧呦!任何外道内道都要就是人也是聪明人才干这个事。修了这一种方法,岂止闭气,还有很多方法,使自己可以一下就达到无想境界,把思想切断了、停住了、停断了。所以这种人,人当中智慧也算很聪明,高等聪明的他才做得到。所以修道做功夫,你说得了什么法、学了什么法,怎么样修都没有成果——笨啊!慧解不够啊,真的啊!慧解够了,任何功夫,一个有慧解的人同没有慧解的人做任何的功夫,差得太远了。有慧的,这个巧妙一下就懂进去了;等于一个电的开关,懂得的人一下就懂了。不懂的呀,你给他什么工专里头五年制啊、七年制啊、三年制呀、两年制呀,你把他制死了也没有办法!他就是那么笨,学不会那个技术。所以慧、慧!要求慧呀!这是一种的理由、说法。

所以无想定是欲界里头起始修的。我们所以生在欲界的痛苦,男女饮食之欲、功名富贵之欲、要发财做官之欲,这些都是欲。欲由思想来,能够把思想根本一切除的话,没有了嘛,就舒服了嘛。但是在这个中间起修,还要慧解。你不要老是看到佛经讲的外道、外道,不过是那么一个代名词呀!你修到了这个功夫、这个外道,外得不错哦!比欲界天的什么,庙子上塑的那些瞪起眼睛、牙齿獠起,四大天王啊,四大金刚,比我们这里要高了不晓得多少层啊!如果拿我们这个房子来比方,四大天王实际上是站在下一层安电梯的那一个地方的。到无想天已经是八层楼、九层楼这个地方了,快到顶了。啊,所以是很高的啊!你如果修到这个……释迦牟尼佛出家以后,就是先学无想定,学了三年才修到;你查查佛经上有,“知非即舍”,他后来说,“哎,这还不究竟。”就丢掉了,所以他做到的。是外道法,可是你不要轻视看哦!切实要起恭敬心,对一切众生都要起恭敬心,你不要看不起,也很难。

另外有一派说法,无想定呀,我们现在活着在欲界里头,已经因为自己修持这个功夫、做这个功夫、做这个定境练习得已经到家了。当然我这个到家随便讲的,不晓得到上品、中品、下品,还有三等呢!就是说在欲界中已经修到了,等到这个肉体一坏,一灵不昧,往生色界。一生了色界,色界的投生不像人世间,色界的男女的化生从男性顶上一下就出来,不要怀孕很久的。由男人顶上生的,花一样就开了,就出来了。那么说欲界是精交媾,笑视交抱触,搞肉体纵欲,肉体的欲;色界是气交了,气味相感,等于说电感一感,已经是达到了欲界的所谓男女媾精的这个境界。再高一点是神交了,没有像欲界那么粗了。欲界是很低的,很低级。

所以呀,生到色界以后,这个果报,色界里一出生,得到色界天这个身体以后,天才,色界天的天才儿童,自然自己就在无想定中;就引发在欲界这一生修的种子啊,就在那里爆发,随时都在无想定中。但是他的果报,除了在无想天以内,没有办法到色界天的最高层——色究竟天。色究竟天那高了,那已经超过无想定的境界了,更高一层了,接近到四空天了。

所以说修这个定的功夫,无想定这个定的境界修持的方法,是由于我们、人们或者一切众生;只讲人太狭隘了,不一定,你不要看到畜生道中,有些聪明猛利的也会修道。真的畜生道会做到吗?“哎呀!人就是畜生道嘛!你不要把畜生……”真的呀!所以人家就说看密宗的佛像怎么样塑的?哎哟,又是牛头,又是马面,又是鬼一样的。这很清楚,人性里头就有兽性,兽性里头也有人性。你不要搞错了,自己做了人忘记了,以为人高明得很,人有时候不及禽兽哇!所以我们有句俗语叫做“衣冠禽兽”就说我们出去要衣冠禽兽一番了,那就是穿得整齐。笑话归笑话,你想想看我们人性里头就有兽性,兽性里头也有人性。密宗里头佛像告诉你清清楚楚,但是你看每个密宗的佛菩萨手里拿着什么?——骷髅杖。都要以白骨观为基础,脚底下大大的骷髅,手里拿着骷髅、天灵盖。处处告诉你:欲去不掉,不谈这个东西。大家不会、不懂密宗,看佛像,喔呦!妖魔鬼怪,修功夫我要修到那个样子,我宁肯不修了,还是我觉得现在还比那个样子好一点。对不对?但是那个是表法,人性里头就有兽性。至于我们觉得这样很好看,老虎、豹子、狗看我们这个面孔,不漂亮,它还愿意找那个狗、找它同类才觉得漂亮。这个东西呀,懂了唯识一切唯心造,没有什么,人也一样。你觉得他不漂亮,我还觉得他好得很呢!这个没得办法,一切唯心造,要懂得这个道理。

所以无想定呢,是在欲界里头的人,厌烦自己的生死、想的痛苦,希望自己做到。打起坐来,我们大家碰到打坐的人:哎,你坐得怎么样?“哎呀,就是讨厌啊,思想停不了。”你看这个见解观念,不是想做到无想定去么?对不对?就是这个观念,就是想要做到无想。尤其看了《六祖坛经》“无念为宗”,把无念解释成无想,是非常错误的!不是禅哦!禅不是无想。所以无想定修到了的果报,到达无想天,在佛法里还是有为法,是有漏之果,非无漏果,不是罗汉。大罗汉证得涅槃是无漏之果。

所以无想定还是凡夫境界,不算是得道的圣人,连罗汉、声闻缘觉都够不上,不要说菩萨;不是三贤,不是十地菩萨的境界,都还够不上。进一步讲圣人境界,修道的、学佛的,得四禅八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是八定。过了八定,第九定——灭尽定。怎么叫做灭尽定呢?所以大家尤其是出家同学们学佛的,特别要搞清楚,什么叫做得灭尽定呢?

学佛的人,佛经里头分两种:有学位、无学位。譬如罗汉果位我们分四果:初禅,初果罗汉,初果叫什么?须陀洹。二果呢?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是阿罗汉,这四果。初禅可以得初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等这些果位、得罗汉果位,都还属于有学位、有学的地位,就是说还要用功,有些道理都还不懂,所以叫声闻众。怎么叫做声闻众啊?就是说必须要跟着佛、跟着诸佛菩萨随时要听课,随时什么课都要听,不听呀慢慢就退步了,就忘记了。所以要听听啊又进步一点——声闻众。像这是都属于佛的声闻众,常随众。声闻众等等还是有学位。到达缘觉、独觉、辟支佛到阿罗汉境界是无学位,不需要再学了。所以有学、无学,这两种。
    
但是有学位已经证到了初禅,当然没有到无想定境界,只要心一境性、定生喜乐,这个果报已经是天人果报了,很了不起。但是你要得定,注意哦,我们修持得到初禅,打坐坐得好才定,定中以后得到初禅,我们修道也好学佛也好,觉得身体很舒服,气脉通了,很安乐,身体很清净。那么这个色身完了,生欲界初天。欲界天还是六欲天哦!这一生非常持戒,又吃素又持戒,生到六欲天,五百个太太,不得了了。三百个天人、天女,或者什么。这一生的修持戒律清净都没有了,所以注意呦!所以守戒修道的人,你看位置修得再高,生到……没有到色界,不到究竟,统统往生在欲界了。欲界也有天人境界哦!啊,天人境界,你说这个果报,福报享完了,下去更厉害。所以我们尤其学佛出家,这些道理要研究清楚哦。戒律守得很好很好,你持到了初禅境界,总是给你戒律清净吧,定生喜乐呀。就是这一喜乐境界,正是六欲天中,六欲天中的天人。你翻开经典看看六欲天中的天人,变男天人、女天人,饮食男女亲爱没有脱离,而福报更大;福报越大,饮食男女的这个越大,光环越大。你看中国的当帝王也是三十六宫、七十二院,也不过一百多宫女。虽然多到几百人,有些皇帝还把她送出去出家了,觉得太不应该了。到天人境界普普通通都五六百人,不得了啊!你说这个福报完了以后,你的果报如何?所以修行呀,你不要看到这些都是最初的佛学,我们大家中国的学佛的人,最初的佛学统统不研究,一来就《金刚经》大乘;大乘啊,你的肉重一点了要“大秤”,还是值钱一点;小秤!不行的啊!要把佛学基础搞好啊!

所以,已经完全降伏下去,或者没有降伏,比较脱离一点,无所有的贪。与生命俱来的贪欲、贪念,贪欲之念都不动了,贪嗔痴都没有了。解脱了,无所有了。但是有一点,到达了什么呢?四禅天,因为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无色界差不多到了顶。但是上面还有个顶高的——非想非非想处,这个境界大家不能想象。这个定是什么定?“非想”,照文字解释“不是想”;“非非想”不能说没有想。那是什么东西呀?嘿,那叫做“一灵不昧”,这个是“一灵不昧”。啊,还有一点,非想非非想。到达这个无所有处定了,我执没有了;不但无身见,连“我”都丢开了。

所以,到灭尽定的境界,无所有贪。不过有一点,非想非非想处定,三界天最高处的这一个,想进步的这个贪啊,还不一定,有时候有、有时候又没有。但是现在没有了,因为他已经停止了一切,自然休息了,无妄想了。注意,将来有分别哦!你说那同无想有什么不同呢?不同!他自然休息了。无想定是我们有意修到把他做到了无想,这是自然休息无想。还是起意,要做到自然使他思想停了。止息,换句话说,也带着呼吸也停止了。但是现生修到无想、灭尽定的人,我们现在肉身修到灭尽定,呼吸一定停止了。停止怎么测验呢?那你拿鸡毛、灯草放在鼻子上,动都不动,不会有呼吸往来。毛孔的轻微呼吸还有,不过是很少很少,很微弱很微弱。所以你讲科学的研究这就很难讲了,他的氧气是自己在体内内在发生氧气,还是这个氧气怎么保留的?所以现在在美国的太空人,都在拼命研究这个打坐、研究瑜伽术。因为到太空去,万一氧气没有了,能够一定,可以保留这个氧气的办法。所以现在有许多东西不是现在科学所能了解的,特别注意啊。

在平常心理行为不常常起动的,以及恒行的、染污的、常常起动的这些心念,这个心理行为、心态都没有了自然灭掉了,所以叫做灭尽定。那叫做无心了,真得到无心了。

那么得到了无心定呢,你要晓得有没有离开七识八识啊?七爷八爷还没有离开呢,呵!七识、八识还在。所以在这个定中,你要晓得呼吸是没有,身体还暖和的呦!不但暖和,连骨节都软了,这个人骨节软了,就像做包子的面团那个样子,可以那么软的,所以叫得灭尽定。

由于为什么呢?灭尽定同无想定,无想指的意识上的无想;灭尽定呢?厌恶了感觉、受、感受,身体什么感觉呀,定中舒服不舒服啊,气脉通不通啊,这时感觉境界都讨厌了,都不要了。我们这个意识思想灭了,感觉也灭了。“由讨厌感觉(受、想)”,所以叫做灭尽这些,得这个定境。那么修习此定也有三等三样。

下品同那个无想定一样。中品,就是偶然退掉这个定境,退步了;但是一用心一修,就马上回来,已经到了中品。上品修者,毕竟不退,都在灭尽定里。

要想修到灭尽定,老实讲四禅八定的功夫已经到了,到了色界的境界,色界刚才讲到无想定,色界的有顶天就是色究竟天,色究竟天也就是有顶天。我们查查佛经,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上讲过,有顶天上丢一块石头,要经过多少百万亿年才到达这个地球,距离有那么远。不过现在如果用太空船啊,不晓得要多少年才到达有顶天,应该在银河系统的、或者过两三个银河系统的那一面。现在的新的太空科学把释迦牟尼佛的三界天人表是越来越接近了,越证明对了。这个所以佛了不起就在这里,许多东西,现在科学的发展反是证明他的对了。

所以啊,到达色究竟天是有顶天,必须要四禅八定,到色究竟天。这个有顶呢,老实讲同身体功夫有关的哦。所以研究唯识你又要研究一个东西喽!我们经典经常讲到,普通讲教理的不那么讲了,讲唯识也那么讲,我们学佛道有个四加行,必须要注意:暖、顶、忍、世第一法,这四种加行。所以弥勒菩萨说的《现观庄严论》非常注重这四加行。这四种修行,不管大乘小乘,不管哪一种定、哪一个境界,都离不开四加行。要得“暖”。所以,有时候我们打坐起来,觉得,哎哟,流汗!热得不得了!那是太初步啊,那没有得“暖”。由这个慢慢慢慢正式归一了,归一了以后定了以后,光是暖了,那是得暖。所以三昧真火是正在安和的状态。暖、寿、识连在一起的。有暖,所以气脉,一般人都讲气脉,气脉没有什么了不起哦;就是奇经八脉、三脉七轮打开了,不过到了有顶境界,暖、顶。“顶”,也可以讲,到这个时候,顶轮的脉一定开了的,人的顶轮脉一定打开了。那就是这个肉体同天人境界合一了,顶轮脉打开了。

这个“顶”也可以做有相的方面扯在一起跟你们解释。搞清楚这个功夫的境界。也可以讲理上的境界。到了色界天,因为顶脉开了,你自己现生这个人肉体坐在这里入定,如果到达加行“顶”的境界,那么你坐在这里已经没有身体的感觉,只有一片光了,都在光明中,就是已经现生到了色界的境界。但是我们有时候打起坐来,偶然看到红光、绿光、黑光、白光,那个不算的哦!那个是身体内部的气机的变化摩擦发电来的,那个不是的。你要执着那个光,都会神经了,都会着魔了的。道理是什么?那一些你偶然坐坐有时候发光,眼睛也看到亮,是你眼神经有病、不好,或者里面身体在变化。身体内部不是“行”嘛?在动嘛?它自己摩擦也发光。所以你的意识宁静修静了偶然看到,那个不是色界的光明定,这个里头差别很微细的。随便认为“哎哟,这个光已经得定了,啊,不得了了!”——入魔境。高一点入到欲界天的定,欲界天还是魔境呀。严格地讲,没有跳出三界都还是魔境、外道境界。

到了有顶天,再观察一切无漏法。什么叫无漏?起心贪嗔痴慢疑,乃至邪见、身见、边见……五十几种心所。任何根本烦恼,大烦恼、小烦恼,寂然不动,此身无渗漏,一点渗漏都没有,等于完备了,心境光明清净圆满了。圆满所以叫做无漏。有一点不圆满、有瑕疵,就是有漏。就是心、心相到了无漏。

由到了色界天的定,观察自己心理状况,一点起心动念处,是“止于至善”,没有一点不对的。那么这个作加行,才能证入了灭尽定。

所以在九次第做功夫的定力的里头,它这个属于九次第定最后一定——灭尽定。所以色界天有顶天的范围,“而无漏摄”,到达灭尽定已经属于跳出三界的边缘了,在无漏果的范围。

注意,得到灭尽定还不算得涅槃。所以修这个定,得到了灭尽定的人,已经可以得到心已自在了,所以这才叫做自在,不被烦恼所束缚,没得烦恼束缚,此心自在了,意识不行了,烦恼意识这个都不相应了,这样叫做自在。拿现在讲这才叫做真自由真自主了,自由自在。
    
声闻缘觉这两种小乘的人、修小乘的人,乃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些地位的人,乃至大乘道的菩萨,第七地、第八地以前,“余”,这个余地心。二乘圣人修到声闻缘觉的果位,乃至菩萨道大乘道修到初地欢喜地、二地离垢地、三地发光地、四地焰慧地……一地一地算下去,到七地是远行地,第八地才是不动地、第九地善慧地、第十地是法云地,菩萨十地,都要背来哦,所以到七地菩萨这个境界;修小乘道的到声闻、缘觉道,修到这个心地法门修到这个样子还没有办法得到灭尽定哦。菩萨道修到七地境界,小乘道修到声闻缘觉的果位,再得后得智,叫做后得智、智慧。根本智得到,后得智发起,才能够修到灭尽定。所以是后得。这些八地菩萨当然得到了,达到这个程度了,修到这个程度。七地菩萨八地以前,乃至声闻缘觉这些罗汉果位这个人,得到这个心地法门了,然后由后得智修到了一个程度。所以禅宗开悟,初悟等于根本智,再进一步所谓破重关、破末后牢关,那是后得智啊!到破“末后牢关”获得一切种智,统统现前,那很厉害了!不是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哎哟!“一轮明月在床前。”“哦,我悟了!”你真误了,耽误了!不是的,这要真实功夫。

所以灭尽定,四谛法门苦、集、灭、道。虽然算是得道,而并不属于一般有学位的罗汉、学人或者是已经得到无学位的所摄,已经超过了这个境界。因为灭尽定相近于涅槃境界,可见涅槃这个境界之难。不要把灭尽定当成已经涅槃,“似涅槃”。

他说灭尽定的境界,不一定,我们人类里头很容易到达,尤其学佛的人,佛在世的更容易。佛虽然过世了,经典、像法还在,并不困难,只要把理明了,好好修,并不困难。所以佛以及佛的弟子们,“说力起故”,把佛所说的教理透达了,佛法是个科学,你理明了,依着理来实验,不然你去盲修瞎练搞不好的。佛及佛的弟子们,由于这个理论、道理懂了,这个力量、心力引起,在人中智慧、慧解极为猛利,那么容易修到灭尽定。如果有后得智成就,虽然生在色界、无色界,也可以修到这个灭尽定。

那么灭尽定的人呢,得到灭尽定,快要跳出三界哦,没有跳出三界,快要跳出三界的,还在边缘上转,在无色界中,所以无色界天,刚才我们讲色界天,我们欲界天就晓得同我们一样有肉体,或者肉体比我们不同一点,健康得多。有些欲界天的天人也有肉体,但是,也可以放光。假设我们有缘碰到这样的天人也没有什么稀奇,一看就知道。佛学了解了,好,你是欲界天的天人,不要吓我了。下来有时候神色很难看,但是他身体肉体有光,欲界天的天人。所以同阿修罗有相似之处,没有什么稀奇的。有时候你定中,你人中得定了,他在你前面晃两下,逗你玩玩也有,你当成天母,你完了;当成天人崇拜,也完了;反正是相应不理。至于无色界的下来的天人那很少到这里,大概现在人研究哇,飞碟、飞碟光有一点相像,呵!这为色界的。无色界的没得形像了。所以无色界天也名“意成天”,意所成,所以“成心灭色”。但是他们虽然得到灭尽定,生在色界、无色界,对于第八阿赖耶识——藏识,根本还不知道,第八阿赖耶识他不信的,所以佛的小乘弟子们还不相信第八阿赖耶识有这个东西。
    
所以呀,得到这种定的人,生到无色界的时候,很难出这个定。他把这个定境界执着得牢牢的,他不敢动。一动了以后,哎哟这灭尽定再一动我要到哪里去啊?跳出三界外没有第四界,我跳到那里去呀?到哪里去?这是个问题。哈,所以他牢牢地守住这个清净境界,动都不敢动,起心动念怕得很,他不敢起心动念了。认为怕这个一动念了,这个境界一破掉,灭尽这个境界一破了,又起心动念,我又要变凡夫又堕落了。他对于阿赖耶识的道理根本搞不清楚,所以都还属于第六识的境界。那么第七识不谈了,因为第七识“我”已经入到灭尽定去了。这个还是第六识境界。
    
有一个问题,那些巫师招魂,还都真能够灵魂来吗?还是它道的分神而来?人同畜生也能分神?啊,这个问题在唯识的道理、佛法的道理,这个招自己的魂,都是自己的魂起了作用。换句话说是“识变”,自己的心识识变。除非这个巫师或者这个法师,这个作法的人自己定力很高,那可以分神。这个唯识道理正要讲到了,识是可以分的,换句话一心可以多用。不过假定一个人投到它道,譬如已经变人了,再招魂的话,这个人当时有昏迷之感,那么就有分神的作用。可是现生这个人自己还不知道,或者是梦境一样的、迷迷糊糊的。
    
另一个问题,死的时候身体还没有冷却,那把眼角膜拿来移植了,这个眼识还存在,此时是否八识未死?八识本来都在的,八识分段生死本来都在的。一切器官、眼睛移植到这个人,八识如何分法?八识没有多大的分位,只要他自己一接上新的眼识,八识是一体的,可以起作用。蚯蚓砍断,各段皆动,这个已经讲过的。蚯蚓砍断了,八识都在动,余力未断,那是余业未断,所以八识普遍地存在,无所不在。
    
再有,色界天是气交还是什么?也是三元和合而生么?如果人死后生在色界天,是直接生。藉缘生,也是藉缘生的。没有缘不得生,也要藉缘生,那么也是需要三元和合。现在我们讲色界天是气交,是方便的说法。高一层的色界是神交,神就可以交了。
    
修灭尽定所到达的色界天境界,那么这个无色界天的天人,无时而不起此定。不起此定不是说出定,生不起进入灭尽定的功用。道理在哪里?因为生在无色定的高位的人,就怕自己无色心、无色境界的断灭,就是上次讲到这里,对不对?假定有人见地更高,晓得生在无色界天这个境界,但是他也晓得可以进修灭尽定的人,那么这个灭尽定的定境也可以现前。
    
理由呢,就是晓得一切阿赖耶识无处不在、无时可以断灭的。阿赖耶识生命的根根还在,所以下面就转了。但是生在无色界这个境界的人,知道了阿赖耶识不断。比方我们现在当然三界里头是最低界,三界有九地、九层楼,比方;我们是最低一层叫“五趣杂居地”,就是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欲界里头五趣杂居地。这个趣也就是趋向。假定就是我们这些人如果了解了阿赖耶识不断,是不是我们现生可以证得灭尽定呢?当然可以,学佛的人一定可以,不是说我已经信佛了、吃素了、皈依佛了不可以。要断三界的见所断惑,方起此定。
    
尤其讲功夫的,修定的功夫,就是八十八结使。第一个是个“贪”。你不要看到是小事哦!学佛啊,这些基本的不是为了名词佛学啊,自己用功夫,必须要知道的。
    
见思惑最难断了,我们大家为什么不能得定?就是这个道理。道理我们大家听经啊、研究佛学、听了又听的,好像听得样样都懂,自己都对了、证到了、空了,结果嘛什么都没有用,什么都抵不住事的,那是非常糟糕!就是不用脑筋,不用心思。修是思惟修哦!
    
我们第一个特别提出来再讲一道,大家千万记住啊!我们根本的烦恼:贪、嗔、痴、慢、疑这五种。贪,并不是一定说贪吃、贪财、贪名叫做贪,什么都是贪呐!譬如我们打坐得定的人,在定中很舒服不肯起定——贪!这就是贪。在菩萨道是犯的更严重,你不要认为我只修道,爱清净也是贪。爱清净、爱孤独,没有哪样不是贪,所以心理检查要搞清楚。你说一个人爱清净,在定中有没有瞋心呢?瞋心更重。你看在定中,在初禅欲界的定中,谁要扰乱了你的定,非常烦恼,这是瞋心,这是欲界的。痴,明明知道自己本来是佛,心就是佛,见不到心;习气断不了,明知道而断不了,大痴!慢,当然很慢,尤其修道人我慢更大:我是修道人,外道没得修持!看人家都看不起。不得了的哦!这些结使没有断,你说你能够证果?那不可能的,初禅的果都证不到的。慢,人人都有我慢。所以第七识的我慢,四惑当中叫做思惑,四惑就是四烦恼。那这个表上都有,你们去找。就是思惑,有一栏很小的,思惑:我贪、我瞋、我痴、我慢,第七、第八阿赖耶识的根本,欲界中间统统俱全。
    
你看下去,到色界,上升到了色界,到了三禅定,同无色界四禅定以上的人,那么瞋念是没有了。不是断了根哦,也没有转化,是伏下去、压下去,给定力压下去在那里,不会起瞋念。但是我贪,贪恋这个定的境界,不肯出定。贪恋这个定的境界,自己贪恋果位,我慢就存在,不能更上进,不能回心转大,所以我痴,就是无明,统统存在。
    
所以要知道,见思惑九十八个结使,这个打的结、我们心理上业识上的结扣,是不得解脱的,得解脱就是道。不要认为打坐就是道;打坐是修定,自心证入解脱的一个练习的初步的功夫。千万注意,不要认为念了个咒子念个佛就行了,那差远了。你如果一声佛号,把贪、嗔、痴、慢、疑统统把它滚完,做面粉一样,一点一点渣子都把它滚来了,一点面粉都不留流了,然后把它连辊轮一同就把它丢掉,那差不多了。
    
所以啊,四惑处处存在,越是修道的人,越是贪嗔痴慢疑越大。所以你看,玄奘法师在《八识规矩颂》第七识的偈颂第一首下面两句怎么样讲?“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如果第六意识中间贪、嗔、痴、慢、疑这些转不了,不是净土境界、不是心净土境界,都不是的。这是五个,贪嗔痴慢疑在三界中间,即使到了三界的天人,没有成就、没有真解脱。到了阿罗汉也没有解脱,就是降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