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道做人是宝,圆融处世最妙*★*
手机日志
圆融不是圆滑,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发心。圆融取自佛教《楞严经》卷十七:“ 如来观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徧法界,湛然常住。” 换作今天的话说就是“破除偏执,圆满融通”。发心不正、居心不良的话,善巧就成了圆滑;发心纯正,学会观察因缘而应机方便利益周围人等,则是圆融。 从古至今,在人们眼里,圆融之士多厚道君子,而圆滑之流俱利己小人。 做人难,做事也难。做人难,难在把握不好分寸尺度;做事难,难在难以心想事成。而圆融是一种大智慧,将两者隐含的矛盾有效统一起来,既相辅相成,又互相促进,做人做得好,会有利于做事;做事做得好,同样会有利于做人。宋代的包拯可谓具备圆融智慧的典范,他忠君、爱民,对大奸大恶必摧之,进谏时总是分清形势,说清道理,毫无傲慢之态,力争取得皇帝的支持; 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有一个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的动作。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回到家中,母亲很好奇的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 其实,对于圆融可以处世、做人必须厚道的道理,早在200多年前乾隆年间的大才子纪晓岚已经做过很好的解释。他认为做人要“处事圆融、内心中正、不同流合污而为人谦和”。告诫人们处理具体事情的时候,可以适当掌握尺度,依情况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但是内心一定要诚实忠厚,做人要保持诚信。 厚道做人是宝,圆融处世最妙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