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腹红尾鸲(qu音:渠)phoenicurus- erythrogaster
个人日记
雀形目,鹟科,红尾鸲属,鸫亚科。 拍摄地点:额济纳旗温图高勒苏木(拐子湖),格日勒图嘎查,牧户。海拔:925米 拍摄时间:2014年12月1日 中午 晴 向导:乌能(额济纳旗林工站) 红腹红尾鸲 描述:体大(18厘米)而色彩醒目的红尾鸲。雄鸟:似北红尾鸲但体型较大,头顶及颈部灰白,尾羽栗色。翼上白斑甚大,黑色部位于冬季有烟灰色的缘饰。雌鸟似雌性欧亚红尾鸲但体型较大,褐色的中央尾羽与棕色尾羽对比不强烈。翼上无白斑。具点斑羽衣的幼鸟已具明显的白色翼斑。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叫声包括微弱的lik及较生硬的tek声。鸣声为短促清晰的哨音tit-tit-titer接以突发的似喘息短促音,于突出的栖木上或炫耀飞行时鸣唱。 分布范围:高加索山脉、中亚、土耳其、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北和中部及青藏高原。 分布型为高地型:只有一种,即红腹红尾鸲(Phoenicurus erythrogaster),它的分布中心在青藏高原,向外包括周边山地,冬日迁东部及南部低地越冬。摘自《中国动物地理》 分布状况:中国西部及西北部山脉——西藏及青海至甘肃南部和陕西南部秦岭海拔3000-5500米的开阔而多岩的高山旷野。越冬至河北、山西、四川南部及云南北部。下图红腹红尾鸲不同的物候期的生境区域:橘红色为繁殖鸟(Summer Breeders),深蓝色为冬候鸟(Winter),箭头为过境鸟(On passage) 从上图橘红色是红腹红尾鸲繁殖区域,而拍摄此鸟的地点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济纳旗,偏北,基本不在其繁殖区域。目前也未找到在此繁殖的明证。此次调查我认为它是过境鸟。 鸟的物语:即使不辨其声,看他的肤色,就是一个异乡人。是一个不畏苦寒的旅者……。 拐子湖冬日风貌 拐子湖北部的戈壁。此景你可悟出,蒙古族为何能打到天边?逐水草而生存,自由,奔放,勇往直前。一声呼喝,走啊!勒勒车,载日月星辰。露珠毡房,大漠篝火。铁蹄声声……。 拐子湖南部的巴丹吉林沙漠,矍铄的沙拐枣也是屹立3千年。你可以跪下来,看看这个民族强盛的疆域,部落分支的版图。峥嵘岁月的见证。匍匐于画卷,枝干犹如无数条腾飞的巨龙。放眼苍天,大漠则是承载无数个民族历史壮阔的长河。 各民族部落的战火烽烟,皓月风霜下的羌笛箫声……。 如今,我从这里走过。 2015年4月2日
拐子湖,红腹红尾鸲(phoenicurus- erythrogaster)栖息的小生境。
习性:耐寒性的红尾鸲,栖于高海拔。性惧生而孤僻。炫耀时,雄鸟从突出栖处作高空翱翔,两翼颤抖以显示其醒目的白色翼斑。有时在动物尸体上觅食昆虫。雌鸟冬季往较低处迁移,但雄鸟仍留居高海拔处,有时在雪中找食。
文章评论
向日葵
学习了长知识[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