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豫之旅随笔·华清池
渔樵游记
走进西安 给予人最大的感受是一个饱经沧桑的古城立即呈现出他特有的韵味, 城墙 小路 等等 都让人不得不回想当年的繁荣景象。到西安不得不去的地方是华清池据说领导人访问此地都会去那里观光一番 。 里面的景色怡人,世外桃源一般,处处彰显唐代的繁荣昌盛之景,处处体现唐太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源远流长。
华清池位于西安东约30公里的临潼骊山脚下北麓,是中国著名的温泉胜地,温泉水与日月同流不盈,不虚。每天都有很多游人在这里洗温泉澡。据历史记载,这里的温泉大约发现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汉代曾在这里建造帝王贵族的行宫别墅。唐代建有富丽堂皇的“华清宫”。“华清池”由此得名。经历代战争,原来的建筑都已毁塌。现在的建筑都是按照历史记载的布局于1959年重建的。自古以来,华清池为游览胜地。
这里作为古代帝王的离宫和游览地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都在这里修建过行宫别苑,以资游幸。冬天温泉喷水,在寒冷的空气中,水汽凝成无数个美丽的霜蝶,故名飞霜殿。相传西周的周幽王曾在这里建离官。秦、汉、隋各代先后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数次增建。到了唐玄宗时又大兴土木,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此时才称华清宫。因宫在温泉上面,所以也称华清池。唐代华清池是帝王妃嫔游宴的行宫,每年十月到此,年终返回。白居易《长恨歌》就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我们来到了骊山脚下的华清池。华清池大门上方有郭沫若书写的“华清池”匾额。一进大门,就见两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骊山仿佛触手可及。骊,古称骏马,骊山也就如一匹苍翠的骏马横卧在我们眼前了。首先吸引我们的是一池湖水,在湖的对面有一大八小九个石刻龙头,水从龙的嘴里源源不断喷涌而出,湖边垂柳娥娜,轻拂水面,引来一群红鲤鱼,水中立着一尊贵妃出浴汉白玉雕像,骊山倒映水中,清风吹过,波光涟漪,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此处就是龙湖镜天,湖东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飞霜殿为主体建筑,沉香殿和宜春殿东西相对,西岸是九曲回廊。飞霜殿得名颇有意思,古时皇帝冬天来此,因为殿中温暖如春,连霜都降不下来,可知这里避暑消寒,两皆相宜了。由北向南过龙石舫,再经晨旭亭、九龙桥、晚霞亭,便到了仿唐“贵妃池”建筑群。“莲花汤”池形如石莲花,供皇帝沐浴;“海棠汤”池形如海棠,供贵妃享用,汤池的面积不大,形如一朵盛开的海棠花,是唐明皇专门为杨贵妃所修建的。温泉水滑洗凝脂,当年杨贵妃就是在此处沐浴。旁边一座殿内就是唐明皇的专用御池连华汤。华同花,据说此池是安禄山修建的,当初池壁上刻满了花鸟鱼虫,池水我们荡漾,栩栩如生,唐明皇惊之,不敢入内,后来铲平了雕刻,只留进水口处的两朵并蒂莲花,唐明皇方敢下池沐浴。池旁的墙上以连环画的形式列出了长恨歌中传唱的场景:贵妃一朝选在君王侧,从此君王不早朝,二人音律相和,仙乐风飘,处处可闻;不料好景不长,突然,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昔日的忠臣,今日突然发难,逼得皇帝共贵妃,千乘万骑西南行,欲避难蜀中。才行百余里,六军哗变,无可奈何,只落得宛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待平定了安史之乱,皇帝难忘旧情,使人上穷碧落,下至黄泉,幻想能找到贵妃,但是,两处茫茫皆不见,只余此情此恨,绵绵无绝。唐明皇后来做了几年苦闷的太上皇,郁郁而终.大唐王朝也就此结束了贞观、开元盛世,开始走向衰落.单凭白乐天的一曲长恨歌恐怕是道不尽这位风流天子的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罢。
靠近山脚,离温泉眼不远处,就是唐太宗的星辰汤,“星辰汤”传说原址上面及四周无遮物,沐浴可见天上星辰,故名。“星辰汤”池壁起伏,水流冲刷,形成波浪,这就是古人的冲浪浴了。池边出土的遗迹表明,从六千年前的仰韶先民,到周,秦,汉历代都有人在此沐浴过。星辰汤旁有一更衣室,墙边地下有一凹槽,可以引温泉水环绕增温,也算是最早的土暖气了。在星辰汤后面还有温泉古源。出了贵妃池向前行便进望湖楼,先见荷花池然后经飞霞阁,传说此阁是贵妃浴后观景及凉发之处。现在的九龙汤是唐玄宗洗浴的池名, 贵妃池是杨贵妃沐浴的地方。
离“星辰汤”数十米处,另有一尚食汤,那就是伺候皇帝的人的沐浴场所。
离开了汤池遗迹,沿山路而上,我们参观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遗址——五间厅。来到蒋介石办公旧址,办公室的面积不大,但这是当年蒋介石的行辕旧址,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里。我注视着房屋里简单的陈设,想象当年这里发生了怎样惊心动魄的一幕,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在桐荫馆外的墙壁上,至今仍可看到清晰的弹孔。抬头望骊山,在山肩上有一灰白水泥亭,还可看见兵谏字样,那就是兵谏亭。因西安事变时蒋介石逃到这里被捉,所以也叫捉蒋亭。随着两岸关系缓和,遂定名为兵谏亭。此亭最早是胡宗南所修,当时注明的是总统蒙难处。
张学良和杨虎成的义举,促成了又一次的国共合作,所以说张、扬是历史的功臣!为纪念西安事变,还修筑一个兵誎亭,雄伟壮观!
因为骊山和华清池是两个风景区,互不相属,因为还要去兵马俑,我们就放弃了上山的念头。看了一会儿唐歌舞表演,略做休息,我们就离开了华清池,前往兵马俑。回首骊山渐远,慢慢消失不见,才想起来山上可是有烽火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那可是大大的有名啊。
2014.7.22
文章评论
普陀莲
兄长,晚上好![em]e181[/em][em]e160[/em][em]e183[/em]
普陀莲
好久没拜读您的杰作了[em]e183[/em]
普陀莲
[em]e1000058[/em]
戈壁清水
看了这篇文字,如同上了一堂历史课。
馨恬。岚淼
好一篇华清池随笔, 读者的脑海展现出大唐盛世华清池的美妙。[em]e179[/em] 是我们旅游的好去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