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 花 灯

渔樵诗歌

  

花灯也叫灯笼,是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点燃蜡烛成为照明工具。花灯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在庙宇中,灯笼是相当常见的物品。现在社会中,灯笼的作用已经变成了一种收藏与欣赏的传统工艺品,佳节庆典中都要使用灯笼,特别是元宵节。现在灯笼改用了灯泡或LED作为光源,而非蜡烛。除了庆典或庙宇使用外,在许多街头小吃摊也有挂红灯笼取代招牌,以吸引食客的目光。中国人元宵节迎花灯的习俗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全国各地种类繁多,灯式不一,各有流行。种类很多,有走马灯、羊灯、气死风灯、提灯等等。

   

 裁纸削竹扎花灯,福气粘牢填满情。

正月十五闹元宵,童心点亮笑春风

                    2015.3.5

文章评论

赵老师

现在很少了,尤其是在城市里,大部分都是塑料灯。没意思!

为情景我小时候见过,几十年没见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