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一生平安

个人日记

                  儿时回忆
      听母亲经常讲,小时候家里很穷很穷,生产队的口粮只够吃半年,大概出了正月,就没有什么细粮吃的了,全是山芋、胡萝卜、青菜、野菜度日,一天吃两顿,大家的脸都是黄黄的。一家老小十多口,靠我父亲几十元的工资,根本无法应付。

父亲实在出于无奈,把我们(姐姐、妈妈和我)送到了浙江桐乡的一个表姑家安顿下来,就去上海上班了。

母亲会做衣服,在表姑的引荐下,邻居纷纷送来布料,量了尺寸后,过几天就能够取到新衣服了,当时邻居们也没有什么钱付工钱,都是顺便带半淘箩(一种竹子做的淘米的器具)大米倒在我家的米袋子里,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在间接帮助我们。妈妈迫于无奈,不怎么推辞。就这样,几个月后,我们的生活开始有了起色。有了米,就等于有了一切。我曾记得母亲还托顺便车悄悄给老家捎去过两袋大米(当时严禁大米过境,被查到要没收充公的)。家里来信说,全村的人都轰动了,许多的人都上门来讨一碗米粥喝,大家象过年一样开心。

每到换季的时节,是妈妈最忙的时候,都是整夜做,还叫姐姐剪线头锁纽扣洞,那个时候乡下人还不时兴买衣服,都是找裁缝做,布料大都是自家织的土布。耐穿且花费少。每到换季或过年,妈妈也都会给老家里老老小小添置一些必须的衣服,让爸爸带回去。

我当时虽然很年幼,但还记得一些事儿。住在表姑家,可还是各吃各的,妈妈一再交代,表姑家吃饭时要尽量避开,尤其是来了客人,就要我们躲在房间里,不允许露头。当然表姑偶尔会悄悄送一点点好吃的过来的,表姑家也有七八口人,生活也不容易。爸爸过几个月就来看我们,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个地方叫张家浜,妈妈请一个人划着一条很小的船送爸爸去一个叫“长安”的地方,再坐火车去上海,每次我都等到爸爸坐的船变成一个小黑点最后消失了,才依依不舍地回来。

过了几年,我的姨娘(妈妈的妹妹)也嫁到了桐乡,我们随后就搬到了姨娘家(就在桐乡的东南角,现在已经成为桐乡的城区了),那个时候我已经五岁了,已经记得好多好多的事情。

姨娘家有许多房子,前后一共四进,最前面是十一架梁的大厅,(旁边是一个侧门,可以不经过大厅直接走到后面),后面是方形的天井,旁边是回廊和厨房,再后面一排有五六间,姨娘全家人都住在这一排。朝西有一个西洋门。最后一排叫草房,西边的两间养了几只绵羊,中间是草房,放了许许多多的桑树枝条,都剪得一样齐,一捆一捆的,堆放整整齐齐,还有许多稻草。我们住在最东边的一间,很安静。前后四进都有走廊相连,布局严谨。

每年到了春天,姨娘家开始养蚕,大家都走侧门,把大厅门封严实,里面严格消毒,然后养蚕宝宝,前前后后养几批。

每到下雨,天井里的乌龟就从洞中爬出了,我就坐在矮墙上看乌龟戏水,乌龟一点也不怕我,大人们不允许我捉乌龟,只许看,不许碰,我就去拿些米饭喂乌龟吃,十几只乌龟也毫不客气。

出了西洋门,跨过一条小沟,就是姨娘家的那片竹林,这是我的天堂。春天,竹叶初放,鲜嫩的竹笋破土而出,妈妈常常叫我挖两个竹笋回来炖蛋吃。夏天,我缠着大人给我搭一个吊床(就是选择四棵位置和大小适宜的竹子,用绳子缠起来),人睡在上面很凉爽,况且没有蚊虫叮咬,四周高中间低,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跌落下来,我的夏天就是在竹林里面度过的。至今还隐隐感到竹林的凉爽和惬意。

桐乡的桥,不论大小,都是拱桥,我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要建成拱桥,像我们苏北的桥那样笔直的多好啊。问了许多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直到我上初中,才弄清楚了,原来桐乡地方的水位很高,水离河岸很近,大概就一米左右,如果桥造成笔直的,那么船就无法通行了,这就是建拱桥的原因吧,当然,拱桥也很美,比如杭州的断桥就是西湖十景之一。桐乡的土地高低落差两米多,水田低于河面,稻田里面灌溉只需要打开闸门即可。稻田里面都是水,到了收割的季节,当地人用三根毛竹搭一个支架,下面挂一个箩筐,就在箩筐里面脱粒。高田里面都是桑树,用来养蚕。

桐乡一带民风纯朴,男女分工明确,女的一有空就将蚕茧煮透,用来缫丝,或做丝绵被,家家都有织布机,一有空就坐到机上织布。男的从事重体力劳动,他们大多喜欢用糯米饭包红糖,揉成一个球状的团,带在身边,饿了就啃几口,很耐饥。每当我坐在村口的拱桥上看船时,乌篷船上装着一筐筐蚕茧,女人划船,男人们站在船头敞开嗓门唱歌,这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我至今还会唱一首歌,用浙江方言唱的,具体的意思已经无法准确解释,大概的意思是大姑娘出嫁讨嫁衣的事儿,很有趣哦。

桐乡人在吃的方面很有讲究,由于桐乡隶属于嘉兴市,因此也有喜吃粽子的习俗,可我们家不需要包粽子,左邻右舍送的粽子都吃不完。那个粽子个头很大,我与姐姐两个人合吃,才能吃完一个,里面包裹的除了糯米之外,有咸肉、腊肉、用酱油刚刚泡制的半精半肥的鲜肉,还有绿豆粽子,红枣粽子,包粽子的竹叶是刚刚采摘回来的,放进锅里煮透,清香扑鼻。

每到过年,家家做彩色汤圆,有红色、绿色、黑色和白色的。我只记得绿色汤圆是用田里的麦苗叶子压榨出绿色的汁,然后和在糯米粉里面,汤圆做出来就是绿色的。还有其他几种颜色,都是取自大自然,绝对环保。

桐乡人喜欢种南瓜和榨菜,将南瓜切成一大块一大块的,放在锅里蒸,有瓜柄的那一块最好吃,我总是分到一块。还有,家家都建一个水泥池,到了榨菜收获的季节,每家都在水泥池里腌制榨菜,池里都装得满满的。过一段时间,就有人来收购,用船装走。

桐乡的人还喜欢利用一些边边角角的土地种菊花,到了秋天,金黄色的菊花美极了,人们把菊花采摘回来,放在锅里蒸透,然后晾晒干了出售,这大概就是闻名中外的杭菊吧。

还有,我记得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每次绵羊生了小羊羔,阿公(姨父的爸爸)都悄悄地装到篮子里送到桐乡街上,有几次老人家也带我同去,买肉包子给我吃,我也向他询问小羊羔的去向,老人也告诉我,但我听不懂他的意思。回来的时候都是阿公背我回来的。
     有一次我在草房里面玩,看到一只鸡突然飞了出去,走过去一看,发现草里面有二十几个鸡蛋,还热乎乎的,姨娘家没有养鸡,一定是旁人家的鸡下的蛋。妈妈叫我留几个蛋在里面,结果天天有鸡来下蛋,我也就天天有炖蛋吃了。再后来,我们家也养了两只鸡。

早上,老人们都捧着茶壶到村头拱桥边的茶馆喝茶,而且一喝都是老半天,几乎天天如此。我原来也纳闷,为什么不坐在家里喝茶?后来才渐渐明白过来,到茶馆喝茶主要是信息交流,当时没有电视、广播和报纸,大家的信息来源非常有限,通过茶馆这样的平台,来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在媒体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浙江的茶馆依然到处可见,还是人头攒动,这说明茶馆的功能依然不可替代。

桐乡人每到春节,就家家打年糕,都是把糯米饭装到盆里,男人们先用脚踩,再用木棒敲,最后用木锤砸,做好以后就用井水泡起来。这个井水一定要打春以前的水,这样可以吃到初夏,否则年糕就很难保存。年糕有多种吃法,也经常拿来送人。

还有,在正月里,家家做锅巴,用锅铲将糯米饭在锅里摊成薄薄的一层,烘干后铲出来,香香的,脆脆的,一片片的,用开水泡着吃,特别香。当地生了孩子的女人,都是吃这个,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吸收。每次姨娘回苏北老家还带一口袋给我家。

桐乡有一种菜,也叫不出名字,长在地里像青菜,但比青菜大多了,每片叶子的根部内侧都长了一个瘤子,在洗菜时就可以掰下来吃。

我印象最深的是炒蚕蛹,就是在蚕茧缫丝时,就有许许多多的蚕蛹,家家户户都不肯随便扔掉,而是炒着吃,我的胆子很小,都是闭起眼睛吃,虽然很脆很香,我还是不敢多吃,大人们还边吃边喝黄酒。

在桐乡,家家都有制作米酒的习俗,就是每次将吃剩的米饭或米粥倒在一个小盆里,放入一些酒酿(天天有人上门卖),可能还要加上一点点水,过几天,就变成美味香甜的米酒啦!以后,不断加入米饭米粥,就不断地有米酒喝,我第一次喝醉酒,就是在桐乡。那一天我大概影响了姐姐做作业,姐姐就拿米酒哄我,我一连喝了两小碗,结果醉得一塌糊涂,吐得到处都是,昏睡在床上,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妈妈开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急得团团转,后来找来阿公一看,才知道是醉酒的缘故,大家都虚惊一场。

还有一次,我随姐姐去上学,学校所在地叫“六亩桥”,离我们家大概三四里路,我躲在姐姐身后不吭声,怕老师发现我,结果还是被女老师看到了。老师拿出糖果和小人书给我。后来我经常去姐姐的学校玩,老师也为我准备了课桌椅,我坐在后面也装模作样地上课。有一次,我有些发热,到晚上放学的时候,昏睡过去了,姐姐急得不行,又背不动我,老师连忙送我去医院打针,然后背着我送回来,妈妈感动极了,叫姨父全家一起帮忙准备晚餐,大家欢聚一堂,气氛非常温馨,最后姨父和姨娘一起把老师送回了学校。

我一直就喜欢吃鱼,这大概也与桐乡有关。妈妈做的衣服很好,不到一年就名声远扬。姨娘家门前就是一条大河,河边铺设了长长的大青石台阶,村里的妇女们都喜欢到这儿来洗衣服,这也成了她们的聚会的地方,类似于茶馆的功能。河里来来往往的船很多,其中有些是专门打渔的,有时,渔民将船靠在台阶边,把布料递给我妈妈,再把鱼篓里面的鱼倒给我妈妈,有多有少,我家只留一条(多了吃不完),其余的都是见者有份,也带两条给阿公下酒。邻居们也不推辞,乐呵呵地拿回去享用。妈妈一看人就知道衣服的大小了,几天后就会取到衣服。

几年后,苏北老家经济情况也开始好转,我们全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桐乡。姨娘一直把我背到桐乡汽车站,姨父挑了满满一担的物品,吃的用的一应俱全。

那天天刚刚亮,太阳的光芒刚刚露出来,映照在高高的宝塔上,到现在这幅画面一直牢牢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离开桐乡几十年了,到现在心中一直有一种隐隐的愧疚感,对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没有过一丝一毫的回报。在最困难的时候,表姑和姨娘以及她们的家人和邻居们一点点也不嫌弃我们,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收留我们,处处帮助我们,使我们度过难关。在此我由衷地祝愿他们幸福安康一生平安。

 

 

文章评论

道一

好人一生平安!记忆不论是苦涩还是甜蜜,都值得珍藏![em]e160[/em]

木丁

亲切,朴实。好好生活就是感恩。

热带鱼

最美天下江南景,最善四海民族风!

ˇωˇ安然ˇωˇ

得人恩果千年记,种善恩得善果,好人一定会一生平安![em]e160[/em]

在水一方

一江水暖染绿岸, 生生不息打渔船。 平凡生活惹人羡, 安安全全把家还。 问好湘江,冬日快乐。

榕树之家

好人一生平安!感人的真实故事,湘江你再也没去过桐乡吗?我支持你,还是去看看你的表姑一家和你姨娘他们吧!还有你儿时玩伴,还认得吗?要是我必须抽时间去看看养育过自己的地方,不要让心里这样缠绵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