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性-词性口诀

个人日记

                                词性-词性口诀
                                                                                                               

                                          词性-词性口诀

                             编辑整理:陨石 
 

 晨对午,夏对冬。下晌对高舂。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垂钓客,荷锄翁。仙鹤对神龙。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花萼楼前,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
  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金菡萏,玉芙蓉。绿绮对青锋。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
  繁对简,叠对重。意懒对心慵。仙翁对释伴,道范对儒宗。花灼灼,草葺葺。浪蝶对狂蜂。数竿君子竹,五树大夫松。高皇灭项凭三杰,虞帝承尧殛四凶。内苑佳人,满地风光愁不尽;边关过客,连天烟草憾无穷。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汉兴推马武,夏谏著?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月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酒量微熏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夫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江。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俎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瑶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箴对赞,缶对卮。萤?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桔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贤对圣,是对非。觉奥对参微。鱼书对雁字,草舍对柴扉。鸡晓唱,雉朝飞。红瘦对绿肥。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盖能成赤壁捷,陈平善解白登危。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尺;孔明祀庙,老柏参天四十围。

  戈对甲,幄对帏。荡荡对巍巍。严滩对邵圃,靖菊对夷薇。占鸿渐,采凤飞。虎榜对龙旗。心中罗锦绣,口内吐珠玑。宽宏豁达高皇量,叱咤暗哑霸主威。灭项兴刘,狡兔尽时走狗死;连吴拒魏,貔貅屯处卧龙归。

 衰对盛,密对稀。祭服对朝衣。鸡窗对雁塔,秋榜对春闱。乌衣巷,燕子矶。久别对初归。天姿真窈窕,圣德实光辉。蟠桃紫阙来金母,岭荔红尘进玉妃。霸主军营,亚父丹心撞玉斗;长安酒市,谪仙狂兴换银龟。

------------------------------------------

.一。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如:"黄瓜、猪、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 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六.代词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 她们 它们 咱

  们 自己 别人 大家 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 你们自己 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 (问处所) 几 多 (问

  数量) 多 多么 (问程度) 怎么 怎样 怎么样 (问性质状态)什么 怎样什么样 (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 那儿 那里 (指处所)

  这会儿 那 会 儿 (指时间) 这么 这样 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 每 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七.副词
  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

  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 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八.介词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九.连词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十.助词
  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
 
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
 
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十一.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十二.拟声词
  这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哗啦啦、呼啦啦"。

十三. 缩略词
  略写某些单词,如:CCTV HB US WC

词性
Ⅰ 分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Ⅱ 辨析:

1)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d.时间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

时间副词不能。

练习:A.立刻、马上、正在、早已、从来、即将

B.最近、现在、目前、早上、从前、将来

5) 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明天我在家。他在看书。

我比你高一点儿。我们比比。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他给了我一本书。

别那我开玩笑。他手里那着一本书。

6) 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

如:我和弟弟都去过。

我和弟弟谈话。

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7)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如:把住质量关。(动词)把书拿来。(介词)拿把菜刀来。(量词)

开了一朵花(名词)花了很多钱。(动词)
 
☆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如:大家选我当代表。(名词)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动词)

买了一把锁。(名词)把门锁上。(动词)

你要端正学习态度。(动词)他坐得很端正。(形容词)

怎么多了一个人?(动词)这里人太多。(形容词)

我们要立个规矩。(名词)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形容词)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名词)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形容词)

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
你跟姐姐回家吧。(介词)
 
年老了,身体不行了。(形容词)你怎么老哭?(副词)
 
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形容词)
 我今天又白跑了。(副词)

练习

一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

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

3.你比我强,我比不过你。

4.你为什么老向着他而不向他提意见?

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看病。

二 选出词类相同的一项。

A.肃穆肃立B.也许立刻

C.聪明智慧D.欣然果然

三 判断加点词的词性。

1.“精兵简政”是条好意见。(动词)

2.队员们精疲力尽。(名词)

3.过日子要精打细算。(形容词)

4.输得精光。(副词)

四 判断加点词的词性

1.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形容词)

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动词)

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名词)

4.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形容词)

5.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动词)

6.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名词)

7.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形容词)

8.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动词)

9.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形容词)

10.革命队伍必须严肃纪律。(动词)

五 选出下列加点词词性不同的一项。(B)

A.电灯突然亮了。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

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的响起来。

六 请将下列虚词归类。

A.副词B.叹词C.介词D.拟声词

越发(副词)除了(介词)始终(副词)依照(介词)沿着(介词)

索性(副词)扑通(拟声词)哦(叹词)屡次(副词)何必(副词)

自从(介词)砰(拟声词)啊(叹词)却(副词)

七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一个人为自己所热爱的目标而奋斗时,即使困难重重,也会百折不挠的去克服它。

  常见的轻声词语

 阴平

肮脏巴结巴掌扒拉扳手帮手包袱包含槟榔玻璃苍蝇差事

  掺和抽搭抽屉出落出息窗户聪明撮合耷拉褡裢答理

 答应耽搁叨唠灯笼掂掇东西兜肚嘟噜嘟囔嘟哝多么多少

  哆嗦风水风筝干巴干净干系甘蔗高粱膏药疙瘩胳臂

胳膊跟头工夫工钱公家勾搭估摸姑娘骨朵儿呱嗒官司归置

  规矩哈欠花哨叽咕饥荒家伙奸细将就缰绳交情街坊    结巴结实精神磕打窟窿宽敞宽绰亏得拉扯拉拢邋遢罗嗦

 没关系眯缝摸索拍打篇幅欺负千斤(顶)敲打亲戚亲事

  清楚山药商量烧饼烧卖身份身子生日生意牲口尸首

 师父师傅师爷收成收拾书记叔伯疏忽舒服舒坦摔打说法

  说合说和私房思量斯文松动松快踏实踢腾提防添补

 挑剔温和窝囊窝棚稀罕虾米先生消息歇息心思薪水腥气

  兄弟休息烟筒胭脂央告秧歌吆喝妖精衣服衣裳冤家

 冤枉约莫糟蹋扎实张罗招呼招牌招惹折腾针脚真是支吾

 芝麻知道知识周到庄稼作坊

 阳平

 白天荸荠便宜别致财主裁缝残疾柴火长处成分除了船家

  茨菰嘀咕格式蛤蜊蛤蟆寒碜合同和气和尚核桃横竖

 狐狸胡琴葫芦糊涂滑溜黄瓜馄饨活计活泼节气觉得咳嗽

  来路牢靠累赘篱笆莲蓬凉快粮食菱角萝卜麻烦麻利

 玫瑰眉毛门路门面迷糊迷惑棉花苗条名堂名字明白模糊

  磨蹭蘑菇难处难为能耐泥鳅年成年月黏糊娘家奴才

 挪动牌楼盘缠盘算朋友皮匠皮实枇杷疲沓琵琶脾气婆家

  葡萄人家神甫神气神仙什么石榴时候拾掇俗气随和

 随着抬举笤帚停当铜匠头发头里徒弟王八王爷鞋匠行当

  行家行李玄乎学生学问牙碜牙口衙门严实阎王姨夫

 意识油水云彩匀称匀净匀溜匀实杂碎折磨直溜值得妯娌

 上声

摆布摆设本钱本事比方笔杆子扁担补丁打扮打点打发打量

  打磨打手打算打听点拨点心点缀懂得耳朵火候伙计

 讲究搅和考究口袋苦处喇叭懒得老婆老实老爷了得马虎

  买卖免得

 

---------------------------------------------------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一)平仄归类标准
  在现代对联写作、评选中,提倡以普通话四声(阴、阳、上、去)为平仄归类标准。
  但是,前人作品中某些字古韵、今韵读音差异较大,为充分体会其意境和韵味,应该掌握古四声(平、上、去、入)。参见《平水韵部》。
  允许用古四声创作对联,但应加以注明;如果出句注明“使用古韵”,对句也应遵循古韵,不应在一副对联中古今声韵混用。
  普通话平仄归类,简言之,阴、阳为平,上、去为仄。(古四声:上、去、入为仄。)
  (二)平仄相谐规则——马蹄韵
  当代楹联界公认的平仄相谐规则是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余德泉教授提出的“马蹄韵”规则。
  马蹄韵最基本的规则:平平仄仄两两交替!这是马蹄韵对联规则的精华所在,因状如马蹄的节奏,“马蹄韵”因此而得名。

 
  以上联为例,马蹄韵有两种平仄排列规则(平仄杆):
  第一种: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二种: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不论是句脚平仄还是句中平仄,均应遵循此规则:
  句脚平仄:不管多少句的联语,每一分句的句脚字只要从上列任意一个“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取一截,即可符合马蹄韵规则。
  句中平仄:不管多少字的联句,只要从上列任意一个“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取一截,即可符合马蹄韵规则。
  下联平仄一般要求和上联相反。
  完全符合“平仄两两交替”规则的联句称为“正格”,不完全符合的称为“变格”。
 
  1、句脚平仄正格举例
  二句联: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平仄)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仄平)
  爆竹知人意,声声悦耳;(仄仄)
  梅花晓天时,朵朵欢心。(平平)
  三句联:
  申奥功成,入世关通,一年好景蛇辞岁(平平仄)
  兴邦业举,富民旗展,万里雄图马跃春(仄仄平)
  勤廉并行,作风转变,民安国泰千秋富(平仄仄)
  法德齐治,正气弘扬,地久天长四海春(仄平平)
  四句联:
  九州风物,荡漾胸中,一任他海阔天空,鸢飞鱼跃;(仄平平仄)
  三晋溪山,奔腾眼底,合归我松青柏翠,鸟语花香。(平仄仄平)
  申奥扬眉,入世争雄,足球圆梦,喜事桩桩强国力;(平平仄仄)
  促农迈步,航天斗艳,科技兴邦,丰碑座座快民心。(仄仄平平)
  五句联以上以此类推,不再举例。
 
  2、句脚平仄变格举例
  民意顺,国运兴,四海讴歌称盛世(仄平仄)
  春风和,日色丽,九州景物换新颜(平仄平)
  此例句脚平仄没有遵循“两两交替”规则(没有从“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截取),故为变格。
  四句、五句及以上的长联,有时为了联意需要或者运用特殊联格的缘故打破“两两交替”规则,即为变格。例:
  新相识,旧相识,春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识、值、夕,古韵仄声)
  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未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
  (句脚押韵)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
  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拆词分总)    
  循规曰圆,循矩曰方。当圆则圆,当方则方。或舍圆求方,或舍方求圆,圆方岂可随心变。
  明事为觉,明知为悟。错觉非觉,错悟非悟。有以觉求悟,有以悟求觉,觉悟缘由阅世来。(觉,古韵仄声。普通话jue2平声)
  (句脚越递)
 
  3、句中平仄正格举例
  一言句:
  旧(仄)
  新(平)
 
  二言句:
  诗癖(平仄)
  画痴(仄平)
 
  看水(仄仄)
  听泉(平平)
 
  三言句:
  独生子(平
平仄)
  特种兵(仄仄平)
 
  龙胆草(平仄仄)
  马兰花(仄平平)
 
  四言句:
  四方来宝(仄平平仄)
  八路进财(平仄仄平)
 
  恩来立志(平平仄仄)
  马到成功(仄仄平平)
 
  五言句:
  有客如擒虎(仄仄平平仄)

  无钱请退之(平平仄仄平)
 
  ——五言句律诗格之一
  百花开盛世(仄平平仄仄)
  双燕入农家(平仄仄平平)
  ——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八方盈正气(平平平仄仄)
  四化涌春潮(仄仄仄平平)
  ——五言句律诗格之二
 
  六言句:
  梅报九州春讯(平仄仄平平仄)
  ——六言句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处处明山秀水(仄仄平平仄仄)
  家家笑语欢歌(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句:
  莺歌燕舞留春住(平平仄仄平平仄)
  虎跃龙腾向未来(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句律诗格之一
  诸葛大名垂宇宙(平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碧海红霞辉玉宇(仄仄平平平仄仄)
  东风旭日荡神州(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句律诗格之二
  八言句以上多为拆分句,拆分后按每个分句的字数套用上述规则即可。不再举例。
 
  4、关于句中平仄变格
  句中平仄变格之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
  此规则的要点在于:只注重双音节词组第二个字的平仄交替(第一个字则可以灵活处理)。
  此规则一般应用于以“两平”或“两仄”起头的格式中,且单言句不计最后一字。
  具体说(上联):三言句“一不论”(□平仄),四言、五言句“一三不论”(□平□仄、□仄□平仄),六言、七言句“一三五不论”(□仄□平□仄、□平□仄□平仄),八言、九言以上通常按拆分成两句以上的多句联另论。
  举例:
  柳三变(□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此例变格:仄平仄)
  张九成(□仄平。正格应为:仄仄平,此例变格:平仄平)
  风清云静(□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仄,此例变格:平平平仄)
  九州溢彩(□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仄,此例变格:仄平仄仄)
 
  四言句特例:
  百花齐放(□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仄,此例实为:仄平平仄,符合第一平仄杆,反而为正格)
  明月几时有(□仄□平仄。正格应为:仄仄平平仄,此例变格:平仄仄平仄)
  我欲乘风归去(□仄□平□仄。正格应为:仄仄平平仄仄,此例变格:仄仄平平平仄)
  电信九州枢纽(□仄□平□仄。正格应为:仄仄平平仄仄,此例变格:仄仄仄平平仄)
  草亭闲坐看花笑(□平□仄□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此例变格:仄平平仄仄平仄)
  “一三五不论”变格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1)忌孤仄/孤平
  孤仄/孤平导致联句平仄交替太少,读起来缺乏音调变化。一般应在五言、六言、七言联句中避免此问题。
  如何避免孤仄/孤平?记住一句话:不能只对第三字作变格。以上联为例:
  五言正格:仄仄平平仄,如果第三字变格:仄仄仄平仄(第四字犯孤平,下联孤仄)
  六言正格:仄仄平平仄仄,如果第三字变格:仄仄仄平仄仄(第四字犯孤平,下联孤仄)
  七言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果第三字变格:平平平仄平平仄(第四字犯孤仄,下联孤平)
 
  此外,五言正格“仄仄平平仄”也不能只对第一字作变格:平仄平平仄。如此上联犯孤仄,下联犯孤平。
  (注意:五言、七言句孤仄/孤平的概念是不含最后一字。)
  纠正孤平/孤仄的办法:将其他单数位置的字也酌情作变格处理(其依据正是“一三五不论”规则)。例:
  明月几时有(平仄仄平仄)
  重见六朝名胜(平仄仄平平仄)
  前途无限未来日(平平平仄仄平仄)
  (2)忌三仄尾/三平尾
  忌三仄尾/三平尾的理由同样是“平仄交替太少,读起来缺乏音调变化”。
  切记:五言第二种律诗格(平平平仄仄)第三字、七言第二种律诗格(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不能作变格处理。否则就会在上联出现“三仄尾”,下联出现“三平尾”:
  平平仄仄仄(下联: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下联:平平仄仄平平平)
  因此,根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和三仄尾/三平尾的禁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五言第二种律诗格只能对第一字作变格,七言第二种律诗格只能对第一、三字作变格。
  句中平仄变格之二:特殊联格
  在很多特殊联格中,其平仄运用可以视作马蹄韵的变格,这些特殊联格包括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另外,上联全仄、下联全平联句也是很典型的变格。在这些变格联句中,平仄安排几乎没有了任何规律。
  举例: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复字格,上联全仄)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
  国事 家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
  (复字格)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
  (回文格)
  管他三七二十一
  醉我三百六十五
  (谐趣、数字格。联脚上平下仄,极为特殊)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我亦无忌。
  (此联联脚上平下仄,实因联意需要)
  逝水载往事此去不返
  新人说真情常来重游
  (全平对全仄,古来有之)
  羊年阳春扬州杨柳飏絮洋洋洒洒
  燕乐艳日雁塔彦英宴宾嬿嬿姝姝
  (同音异字格。2003中华世纪坛征联一等奖。本来是变格出句,但是对句做到与出句平仄字字相反,整体对仗十分工整,给人一种物极而反的完美感)
  另有一些规则此处略去。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五律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9]。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10] 。

(2)五律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11]。

编辑本段七律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1)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换成七律的四种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12]。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首。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3]。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