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歌的空间性
转载美文
关于诗歌的空间性
向卫国
文学或诗歌的一切问题的核心是文学的观念问题,此问题支配着文学活动的全过程。而文学观念必然地与文学的目的相连。我们为什么要有文学?为什么要有诗歌?我觉得文学和诗歌的产生乃是根源于人的生命自觉,生命自觉的最重要表征乃是时间意识。也许正是对时间的恐惧导致文学、诗歌和艺术的创造。如此说来,诗歌乃是对抗时间的一种意识和方式。诗歌或者艺术何以能够对抗时间?我们只是做了,但从来没有说清楚过。现在,我的认识是,诗歌以空间对抗时间;不仅仅造型艺术,诗歌也是对空间的创造。
中国诗人中最早最明确地提出诗的空间性的是杨炼。杨炼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写下《智力的空间》一文。种种迹象表明,这篇文章是杨炼所有思考和创作的总纲,他在很多地方都强调过诗歌“取消时间”的观念,同时对汉语的空间性进行了广泛的探索。
在国际学术界,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有所谓“空间的转向”。它针对的是人类文化、思想和社会意识中对历史性和社会性的单向强调,而对空间性严重忽视的倾向,这当然是不争的事实,历史感乃是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核心。对“空间”的重新发现,最早是法国文化地理学家列斐伏尔,他在对现代社会的都市化研究中,发现空间并非先在的、不言自明的存在,它是由人类社会“生产”出来的,社会生产空间,空间亦生产社会。后来美国学者索亚从他的《空间的生产》一书总结出一种包括空间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的“三元辩证法”和空间认识论。大名鼎鼎的福柯写有《异托邦或另类空间》一文,也是探讨空间的问题,他认为在任何文化和社会内部都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另类空间,即异托邦。所谓异托邦就是由人为创造的,在客观空间和“不存在的空间”乌托邦之外的另一种空间,它总是有着特殊的目的。他列举了特殊的休息的房屋、精神病诊所、监狱、剧场、花园、公墓、图书馆、博物馆、殖民地、船等各种异托邦场所,并且归纳出异托邦的六个方面的特征。再一个重要的人物,美国学者索亚的《第三空间》在第一空间(客观空间)、第二空间(纯粹想象空间)之外提出“第三空间”有概念,他把第三空间看作是对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解构和重构,它同时包容二者,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抽象与具象、真实与想象,全部融聚在一起。
“空间”的思想正在影响着对文学观察和研究。但迄无特别重要的创造性成果,多半还只是对文学中传统的“背景”理论的换个说法而已,将传统文学研究中关于地域、地理、文化的差异性换个角度再说一遍而已。文学或诗歌的空间性问题远未得到认真的对待,我觉得它其实直接关涉文学和诗歌的本质问题。我从三个层次来观察诗歌的空间性:
第一,文学史的空间性。文学空间生产同时消解所谓的文学史,也就是说,文学史其实就是文学的空间。文学史是由空间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时间。任何文学产品一经产生就进入文学的空间,从而得以永久存在;如果只有时间维度,那么一切发生的同时就是消亡,比如音乐就是如此。文学空间使得所有存在过的诗人、诗歌都并列地永久存在,在这个意义上它取消了时间。屈原和海子、李白和谭克修都是同时的诗人。尤其是对读者而言,屈原并不先于海子,因为他进入图书馆碰巧先读了海子,后来才遇到屈原。如此看来,文学史其实可以转换为一个地理分布图,它是空间,因而没有先后,我们进入这个空间的入口和路径都是随意的。在这个意义上讲,不论是图书馆,还是文学选集或总集都是一样,所有的作者在同一本书中和不同的书中并存。
第二,文学文本的空间性。文学文本是由语言符号构成的空间,符号的数量和组合决定了它的封闭性,符号意义的多样性和历史性决定了它的开放性。在任何已经生成的文本中,所有符号由空间性决定了其等时性,阅读不必总是同一个先后顺序,也不必完全是线性过程,它可以回顾、可以进行总体性或局部性的空间观察。
第三,文学对象的空间性。文学表现的任何现实或想象对象都是特定空间中的等时对象。作家或诗人在写作的时候是有先后顺序的,但一旦完成,其中的所有对象便等时性地存在于同一个空间中。对文学和诗歌来讲,这个层次的空间性是最关重要的,因为它告诉我们文学和诗歌的创造具有多么大的可能性和随意性,因为作为一种空间对象,不管是生产还是阅读观察,都有数不清的入口和方向。即便是叙事性的文学,也并不是只有一种时间的线索,它可以在特定的人物关系已经确定的前提下,从空间的角度任意选择叙述的路线。如果把时间性叙事还原为空间性的地理关系,迄今所有的文学叙事手段都可以轻松地理解和把握了。诗歌的写作呢?难道一首诗不也正是一个“异托邦”或“第三空间”?作为诗歌最典型的空间样态,西方最有代表性的诗歌样式是戏剧,希腊悲剧将历史浓缩在舞台空间中,实际上显示出历史的空间化趋势,因为只有抽离时间,将历史人物和事件在空间中进行关系的还原,才可真正的观察和比较,所以戏剧性乃是西方文学(包括诗歌)在结构与存在方式上的主要形态;中国最有代表性的诗歌结构类型和存在方式则是“意境”一词所意指的空间构造,它本身就是建构性的语词空间,融客观之物与主观意向于一体。汉语现代诗虽然借鉴西方为主,不再强调古典式的意境,但其空间性不变,尤其是汉语本身就具有符号的空间性。
第四,文学符号的空间性。在这方面汉字可以说得天独厚,因为汉字本来就是空间构造,汉语的句子是由汉字“砖块”砌成,因而它没有时态和复杂的人称,天然具有空间的永恒性。我们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既不知道是谁的声音,也不知道今夕何夕,把它看成是现在的某人站在河边说话也无不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怎么就不能看成一个现代诗人的诗呢?更为重要的是,汉字和词的空间性决定了汉语诗歌的一切对象都呈空间分布状态,它们对读者而言不是持续地到来,而是同时呈现。即使是西方的拼音文字,虽然是线性的关联结构,但只要文本生成,所有的词和句子同样也获得了空间上的同时性。
总之,文学的永恒性依赖的是空间性对时间性的对抗与消解,人的生命时间通过文学、诗歌或其它方式的空间生产,转换为空间性存在,方是真正的存在,消逝的并不消逝,到来持续到来并将生命空间无限延展。
向卫国
文学或诗歌的一切问题的核心是文学的观念问题,此问题支配着文学活动的全过程。而文学观念必然地与文学的目的相连。我们为什么要有文学?为什么要有诗歌?我觉得文学和诗歌的产生乃是根源于人的生命自觉,生命自觉的最重要表征乃是时间意识。也许正是对时间的恐惧导致文学、诗歌和艺术的创造。如此说来,诗歌乃是对抗时间的一种意识和方式。诗歌或者艺术何以能够对抗时间?我们只是做了,但从来没有说清楚过。现在,我的认识是,诗歌以空间对抗时间;不仅仅造型艺术,诗歌也是对空间的创造。
中国诗人中最早最明确地提出诗的空间性的是杨炼。杨炼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写下《智力的空间》一文。种种迹象表明,这篇文章是杨炼所有思考和创作的总纲,他在很多地方都强调过诗歌“取消时间”的观念,同时对汉语的空间性进行了广泛的探索。
在国际学术界,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有所谓“空间的转向”。它针对的是人类文化、思想和社会意识中对历史性和社会性的单向强调,而对空间性严重忽视的倾向,这当然是不争的事实,历史感乃是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核心。对“空间”的重新发现,最早是法国文化地理学家列斐伏尔,他在对现代社会的都市化研究中,发现空间并非先在的、不言自明的存在,它是由人类社会“生产”出来的,社会生产空间,空间亦生产社会。后来美国学者索亚从他的《空间的生产》一书总结出一种包括空间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的“三元辩证法”和空间认识论。大名鼎鼎的福柯写有《异托邦或另类空间》一文,也是探讨空间的问题,他认为在任何文化和社会内部都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另类空间,即异托邦。所谓异托邦就是由人为创造的,在客观空间和“不存在的空间”乌托邦之外的另一种空间,它总是有着特殊的目的。他列举了特殊的休息的房屋、精神病诊所、监狱、剧场、花园、公墓、图书馆、博物馆、殖民地、船等各种异托邦场所,并且归纳出异托邦的六个方面的特征。再一个重要的人物,美国学者索亚的《第三空间》在第一空间(客观空间)、第二空间(纯粹想象空间)之外提出“第三空间”有概念,他把第三空间看作是对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解构和重构,它同时包容二者,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抽象与具象、真实与想象,全部融聚在一起。
“空间”的思想正在影响着对文学观察和研究。但迄无特别重要的创造性成果,多半还只是对文学中传统的“背景”理论的换个说法而已,将传统文学研究中关于地域、地理、文化的差异性换个角度再说一遍而已。文学或诗歌的空间性问题远未得到认真的对待,我觉得它其实直接关涉文学和诗歌的本质问题。我从三个层次来观察诗歌的空间性:
第一,文学史的空间性。文学空间生产同时消解所谓的文学史,也就是说,文学史其实就是文学的空间。文学史是由空间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时间。任何文学产品一经产生就进入文学的空间,从而得以永久存在;如果只有时间维度,那么一切发生的同时就是消亡,比如音乐就是如此。文学空间使得所有存在过的诗人、诗歌都并列地永久存在,在这个意义上它取消了时间。屈原和海子、李白和谭克修都是同时的诗人。尤其是对读者而言,屈原并不先于海子,因为他进入图书馆碰巧先读了海子,后来才遇到屈原。如此看来,文学史其实可以转换为一个地理分布图,它是空间,因而没有先后,我们进入这个空间的入口和路径都是随意的。在这个意义上讲,不论是图书馆,还是文学选集或总集都是一样,所有的作者在同一本书中和不同的书中并存。
第二,文学文本的空间性。文学文本是由语言符号构成的空间,符号的数量和组合决定了它的封闭性,符号意义的多样性和历史性决定了它的开放性。在任何已经生成的文本中,所有符号由空间性决定了其等时性,阅读不必总是同一个先后顺序,也不必完全是线性过程,它可以回顾、可以进行总体性或局部性的空间观察。
第三,文学对象的空间性。文学表现的任何现实或想象对象都是特定空间中的等时对象。作家或诗人在写作的时候是有先后顺序的,但一旦完成,其中的所有对象便等时性地存在于同一个空间中。对文学和诗歌来讲,这个层次的空间性是最关重要的,因为它告诉我们文学和诗歌的创造具有多么大的可能性和随意性,因为作为一种空间对象,不管是生产还是阅读观察,都有数不清的入口和方向。即便是叙事性的文学,也并不是只有一种时间的线索,它可以在特定的人物关系已经确定的前提下,从空间的角度任意选择叙述的路线。如果把时间性叙事还原为空间性的地理关系,迄今所有的文学叙事手段都可以轻松地理解和把握了。诗歌的写作呢?难道一首诗不也正是一个“异托邦”或“第三空间”?作为诗歌最典型的空间样态,西方最有代表性的诗歌样式是戏剧,希腊悲剧将历史浓缩在舞台空间中,实际上显示出历史的空间化趋势,因为只有抽离时间,将历史人物和事件在空间中进行关系的还原,才可真正的观察和比较,所以戏剧性乃是西方文学(包括诗歌)在结构与存在方式上的主要形态;中国最有代表性的诗歌结构类型和存在方式则是“意境”一词所意指的空间构造,它本身就是建构性的语词空间,融客观之物与主观意向于一体。汉语现代诗虽然借鉴西方为主,不再强调古典式的意境,但其空间性不变,尤其是汉语本身就具有符号的空间性。
第四,文学符号的空间性。在这方面汉字可以说得天独厚,因为汉字本来就是空间构造,汉语的句子是由汉字“砖块”砌成,因而它没有时态和复杂的人称,天然具有空间的永恒性。我们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既不知道是谁的声音,也不知道今夕何夕,把它看成是现在的某人站在河边说话也无不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怎么就不能看成一个现代诗人的诗呢?更为重要的是,汉字和词的空间性决定了汉语诗歌的一切对象都呈空间分布状态,它们对读者而言不是持续地到来,而是同时呈现。即使是西方的拼音文字,虽然是线性的关联结构,但只要文本生成,所有的词和句子同样也获得了空间上的同时性。
总之,文学的永恒性依赖的是空间性对时间性的对抗与消解,人的生命时间通过文学、诗歌或其它方式的空间生产,转换为空间性存在,方是真正的存在,消逝的并不消逝,到来持续到来并将生命空间无限延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