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定南台山之一

个人日记






南台山的传说
南台山,又名牛心山,伏牛山支脉,万安山北麓,北距偃师四十六华里,少林居东龙门坐西,各四十五华里卧中,嵩山为屏,邙山做案,伊洛缠玉带,伏牛为后台,群山环抱中,奇峰突兀,隐隐有帝王之相,蕴蕴含天地风采,远眺虚怀若谷,登顶万山失色,山不在高,周正乃大,景不论多,有缘则名,山之峻美,先贤多有论述,美丽传说,今人尚无细载;朋友莫急,且容天马慢慢道来。
昔则天称帝,天下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家国日渐丰盈,帝感上天之德,随携百官拜谒中岳庙,登嵩山而封,是为登封;其一贴身侍卫洪江,偶感风寒,命御医细调,怎奈年事以高,终归殉命;帝表其忠,遣术士择吉地安茔,遍踏千山,至牛心山建寺,御笔亲书:洪江寺(文革匾额弃于慌沟浅埋,上世纪九十年代重修,可惜已无影踪)。
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开天劈地,众神择地,祖寺爷(也不知是那位)巡查路过,一眼就看上了牛心山风水宝地,随把佩剑插在山顶,证明此地已有主人,众神避让;即刻打点搬迁之事,谁知前脚刚走,有奶奶路过,也为此景着迷,眼看有剑插顶知已占下,懊悔之即,心生一计,脱下秀花鞋,拔剑插于其上,坐等祖寺论理;祖寺来,心知肚明却已不屑斗气,拔剑出来,山顶跺了一脚,愤愤而去,平平的脚印最终庙宇丛立。
据史料记载,洪江寺在明代万历年间扩建,有雄壮的头天门,穿廊,精美的石牌坊,石狮石兽,大雄宝殿,东西厢房及上下数百级台阶等等等等,在陡峭的高山上大兴土木建造的如此壮观,想当年一定是费了不少周折吧。
至明代始,山顶屡次修建,乾隆五年重修,清代石碑成群,其中歌功诵德,描景壮物者居多,只是年代久远,经风吹雨淋已模糊不清了。
传说虽不可信,史料也未必真实,今亲眼所见,奶奶庙雄居山顶,洪江寺避退山底,难道传说不是空穴来风吗?祖寺爷与洪江又是怎样的关系?史料所记的洪江寺在明代万历年间大肆修造时是否已搬迁至山下,若是,那原有的寺又因何原因非要搬迁呢?如此精心的大建大造仅仅只为了一个信念吗?
寺庙本非一个概念,历史的记载者也不可能无知到把山顶的奶奶庙称为洪江寺而沿袭至今愚弄众生,看来其中必有缘故;日志本想一气呵成,奈所知资料模糊,容天马推敲一番,且随天马思路,共同浏览南台山风光,如何?
南台山风光
吾观洛偃盛况,在南台一峰,东衔嵩岳,西连伏牛,北瞰邙山,南依峻岭,此牛心山之大观也,然则岁月轮换,四季风光,览物心情,得无异乎?
至若春和景明,暖风轻轻,天蓝水秀,山色青青,奇花异草,随风弄影,晨钟暮鼓,空谷回鸣;更兼菜花金黄,桃李嫣红,蜂蝶共舞,莺燕同声,鱼翔淩底,鹰击长空;登的顶来,遍地葱茏,喜色于形,烦恼皆忘,浮躁无影,书生意气昂扬,澎湃心底泛涌,年轻男女歌声齐放,老人小孩竞相摄影;其喜洋洋者亦。
倘若夏日炎炎,烈日当空,拾阶而上,步履匆匆,气喘吁吁,心急面红,蛇缓兔疾,鸦躁雉鸣;而或风云突起,电携雷声,天色昏暗,道路泥泞,透雨浇身,躑躅难行;进的殿堂,叹宇宙恢宏,人生如梦,面壁而立,得与失皆空。
南台山之景,春有春的娇艳,野花遍地;夏有夏的热情,满目峥嵘;秋天硕果累累,奇香沁人;冬季万物待醒,浩瀚宁静;其间景色,笔墨难述,百般感慨,天地通灵;这里不再累赘,待天马一首沁园春做评:
南台盛景,风光旖旎,壮严厚重,看大山上下,群山环抱,溪水潺潺,云雾缭绕,山之壮美,笔墨难描,不与五岳竞风骚;须细瞧,听晨钟暮鼓,神清气高;
风光如此美好,惹仙凡两界齐称道,
观少林古寺,略显浅薄,龙门石窟,神形欠少;神州五岳,虽各称妙,皆因地利领风骚。
依愚见,端庄大气,此山最好!
朋友们若有兴趣,输入偃师牛心山即可看到图片和资料,只可惜少了正面风景。
啰啰嗦嗦了这么多,想要说的正题却没有完成,因篇幅所限,只能待天马放慢思绪,另起篇章,让我们一同去寻幽探奇!

文章评论

一剪寒梅

哎,人说时势造英雄,你也生不逢时?可惜了,人才啊!

蝶舞

[em]e179[/em][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