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

虎妞小作

----余荫山房之行

文/虎妞
 
    岭南的景色,一年四季都是姹紫嫣红。无论走到哪里,或一抬头或一转身,那红红的木棉、紫紫的紫荆、白白的玉兰,总是在抢你的眼眸。
绿荫成林是另一种风景,那细叶榕、大叶榕在比肩也在手牵着手,芒果树挂果时的姿态像是在舞《千手观音》,海南蒲桃将密密地冬青果缀满。大自然赋予南国特有的风情,独幸与岭南这片皇天后土。

    听惯了珠江的涛声,看腻了小蛮腰的媚色,好想去临江南的景,听采茶曲看荷花舞。苏州园林中的山山水水,时常萦绕在梦中挥之不去,面对关山重重绾水复复,只有长叹息常懊很了。多年前也曾游过苏州园林,屈指算已有三十年了。网上一查家门口就有“小江南”,起初甚是不信,揉揉眼仔细瞧图片,果然入木三分,遂就想立刻前去。又一想云妹快来了,何不带她一起去一览无遗呢。

图片 
 (虹桥印月)
 
    终于盼来了云妹,在完成海南之行之后,在秋高气爽的10月末,我们上公交下地铁,不到一个小时就来到了余荫山房,来到了梦中的“小江南”。 

    
    在这
占地面积不足三亩,行路不足三百步的小巧玲珑之地,囊括了江南的亭台楼阁,涵盖了江南的水榭寥汀。其实,这是岭南园林的典范,与江南园林有许多相似之处,难怪我很自然地把这里与江南园林连接在一起。

    
在月朗风清的夜晚,桥孔的倒影印在水面上,刚好形成一个正圆,月影与桥孔影相映成趣,“虹桥印月”就这样静静地写在了这里。跨进二门便看见这只有三米的虹桥,横卧在莲池之上,桥那边是绿树荫荫,扶栏观桥下荷叶莹莹,几丛粉荷星星点点,若是在夏日凭栏,更是风送荷香。在雨天更有一番情趣,落雨蛙鸣声起,雨以荷为鼓,蛙以荷为伞,它们像是在和唱着《荷塘月色》。

    
此刻便想起了红楼梦里藕香榭中的“芰荷红玉影”,联想到主人家的小姐,是不是也和迎春一样的,邀众姐妹在这藕花菱叶前,敲棋声闻鸟鸣弄诗性,在这亭廊中嬉戏玩耍,这绝妙的幻想让我兴奋。浣红跨绿虹桥,把桥、廊、栏、亭巧妙地联成一体,难怪说她是这里的奇景,是余荫山房的形象代表。

图片 
 (夹墙翠竹)
 
    有谁见过竹子长在墙缝里,这新颖别致的神到点缀,让每个人都惊叹不已。这奇妙的构思,还是从这区区的三亩地得来。是啊,小而不拥密而不挤,明暗有度参差醒目,正是余荫山房最惹人之处。因为“小”无处可栽,因为“小”无地可种,于是就在墙缝里做起了文章。站在园外看,这篁藏于幽园深处。立在园中又觉,那竹栽于墙外远处。这标新立异的创作,暗合“亦是亦非”的审美哲学。

    这些竹子都长不大,小巧玲珑的身材是墙给修出来的,嵌在墙缝里犹如古代缠腰裹腹的玉人。
四季常青的竹象征着顽强的生命,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弯而不折柔中有刚的原则,更是高风亮节的象征。竹子体现了主人的与众不同,表达了他对高尚的尊崇。而这样的布局能抵挡尘嚣,造福了这一方水土。 

图片
(深柳藏珍)
 
    过虹桥穿廊径,便来到深柳堂。
深柳堂的取名源自唐诗:“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堂前的两颗老榆树,据说是主人亲手栽的。深柳堂是园主会宾客的地方,也是藏名士墨宝之所。堂正中和两侧的门楹上都是题字和对联,最重要的是咸丰皇帝的圣旨木雕匾。屏上有清代名家刘山舟、张船山、翁方刚等人的诗句,还有乾隆时期的大学士刘墉的书法。

    深柳堂
或许是主人接驾圣旨的地方,难怪他把这里看得这样重。看着典雅又恢宏的深柳堂,闻着浓郁的墨香,读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品着个中所深含的寓意,我不禁对主人肃然起敬。

图片
双翠迎春)

        春天
唤醒了沉睡的石头,唤醒了长在石缝里的绿草。碧树绿藤像披着长发的少女,在瑶池中洗浴,更像玉戴碧的新娘,在一池碧水中换妆。一股清晰的水轻轻地滑落,像是一最细最小的瀑布,也似一窄窄短短的水帘。而我理解为,这是碧草和石头的一腔热血,倾入了滋养他们的柔水的怀抱里,这就是绿叶对根的深情。

 (玲珑水榭)

    穿过曲廊,玲珑水榭就在眼前。玲珑水榭环水而立。这八角亭是主人把酒赋诗,吟风弄月的地方。水榭八面都设有细密花格长窗,轻启门窗,外景便尽收眼底。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让主人开阔眼界,带来更多的灵感。倚窗远品山意,参差有别,险峻有力;凭门近读水韵,微波涟漪,漾漾生情。

    
其实,眼中最多的就是自家的园景:看丹桂迎旭日,依楼台杨柳青,赏腊梅花放。临咫尺石林形、凭虹桥清晖映、卧瓢听琴声、寻果坛兰幽径、赏孔雀尽开屏。这八景环抱着玲珑水榭,也不知道是玲珑的八景烘托了水榭,还是水榭凝聚了玲珑的八景。玲珑锁玲珑,玲珑牵玲珑,呵呵,此时,真不知道有什么样的词汇描述我激动的心情了。

    这里还是许多影视剧取景的地方,仔细看着每一部片子:《广州往事》、《
广州教父》在找回那些逝去的岁月,《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演义》在回忆那些难忘的故事。重理转在年轮中一幕幕的历史,将沧桑写进史册,将巨变收与最美的画卷中。 

 
 (假石参差)

    看见这景我开始怀疑:是谁将苏州园林的玲珑剔透搬到了这里?这般酷似苏州的狮子林,只是比狮子林小了许多。用这样的匠心来装点岭南景色,怎么会让所有人不惊叹折服呢?躲进怪石下面幽深的石洞,便想起桃花源里的“秦人洞”,想起三亚的“小洞天”。走在这不大的方阵里,洞壑盘旋,犹如进入一个小小的迷宫。这是用堆山造起伏,用垒石做怪异,用砌岩制峭立,成就了最精致的假山艺术。飞身跌落的瀑布,像是一架瀑琴,在弹奏着悦耳的岭南小曲。这山这水勾勒出一幅绝美的岭南山水画卷。

    满目的怪石嶙峋,形象构思出神入化。有像老人体态佝偻,有像石笋样的尖锐,有的像猴子,有的则像一头小狮子。几年来出游,无论走到哪里,导游嘴里说出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山水在你眼中,用心去观察它们的形象,当充分发挥你的能动力和想象力时,你看它像什么它就是什么。

    是的,
我始终认为,无论是园林也好建筑也好,它们本身只是这些物质的符号,是创作者将自己的心意赋予其中以后,才使它们有了灵性,有了生命。这就要靠游览者来解读,如果不了解它的历史、不了解人文思想,就等于没有来过,来过也等于没有见过。

 (瑜园卧室)
 
        
稍小一些的瑜园,是一住宅式庭院,俗称小姐楼,是园主人第四代孙仲瑜于1922年添建的。瑜园虽是民国初期的建筑,无论在建筑外貌和室内装饰都与余荫山房融为一体。瑜园是休息居和宴客之所,园主的子女曾在这里居住。

    坐落在南端的瑜园,因为所处的位置最佳,是赏景的好地方。
人们在厅内凭栏观鱼时,却有置身江河的感觉。二楼中座为听雨轩,静座其中,当潇潇雨歇时,檐前滴水旁,悉心聆听那不绝的“嘀嗒”声柔和悦耳,这是妙不可言的一支大自然的协奏曲。

    登上楼台,可将山房的景色
和园外风光一览无遗。几位古装打扮能歌善舞的小姐,先是献上清宫香茶,再唱一曲《红豆相思曲》。听着听着,恍如进了大观园里的潇湘馆,仿佛听见了林黛玉的心声“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花春柳满画楼”,一曲惹悲泪,心也随着幽音颤抖。《花好月圆》则唱出喜悦之心“浮云散,明月照人来,团圆美满今朝醉。清浅池塘,鸳鸯戏水,红裳翠盖,并蒂莲开”。人生就是在演绎聚散离合的过程、在诉说悲欢喜痛的故事。
 
图片
(雕梁画栋) 

    
余荫山房的雕刻十分精美,园中的灰雕、砖雕、石雕、木雕等四大主题雕刻比比皆是。作品形象逼真,可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且说灰色墙壁上的灰雕,各种飞禽振翅在飞栩栩如生;各种走兽蓄势待发欲跃身穿墙。砖雕集中在门框和屋顶上,那彩绘的两只狗有夺门而出,追赶贼人的感觉。石雕更是遍布整个园林,无论是廊前厅旁,还是水边岸上,五步一遇十步一见,有的石雕真有些皇家园林的气派。木雕最多见的就是窗棂和门楹上,几块中国的花窗,能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沟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刻几根岭南的屋脊,撑起那粤中厚重的一方天地。
 
图片
(灰色凝重)
 
    余荫山房整个建筑的色调都是灰色的,灰色代表着古朴凝重,与绿色的植物和水,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体,显得不同凡响。在灰色的基调上,搭配彩色的雕梁画栋,经过精心设计和融合,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灰色调是传统建筑的形式和色彩,在整个世界建筑史上都有一席之地。随着时间的流失,灰色老房子在记忆里慢慢地淡化,珍贵的影像逐渐变得支离破碎,无情的光阴正在一点一点地删除着,甚至完全消失。

    灰色建筑在这里却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尽管过去了一百多年。无情的岁月没能湮灭它,作为岭南园林的典范,
作为国家级珍贵的文物被受保护。灰色的余荫山房,静静地隐藏在岭南的一隅,隐藏在番禺的南村。然而,对于前来的游人,是慷慨的大方的,更是热情的。
 
图片 

    现在该说说余荫山房的主人到底是谁了。他是晚清时的
邬彬,字燕天,是清朝举人,官至刑部主事,任七品员外郎。他的两个儿子也是举人,因而有“一门三举人,父子同登科”之说。其祖父名曰邬余荫,为纪念祖父,使邬氏继接先祖的福荫,用祖父名“余荫”二字作为园名。

    在区区三亩里
寻奇探幽,在不足三百步中引人入胜。几个小时的穿行和细观,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小巧精致,什么是缩龙成寸。余荫山房使有限的空间,注入了幽深广阔的无限佳景。江南的园林在这里得以借鉴,并创造出岭南园林的奇迹。
  
    我借用一段文字作为本篇的结束语:余荫山房是一曲绵延的岭南咏唱,吟唱得这样风风雅雅;是几幅简练的山林写意,却不乏那般细细微微。采千块多姿的湖畔奇山,分一片迷蒙的番禺烟水;取数帧流动的花光水影,记几个淡远的岁月章回。青砖黛瓦、轩榭回廊、鱼戏莲叶、满地蕉荫都包含着博大的文化内涵。山水错落中、花木扶苏间都深藏着高广文化精魂,把我们带进了历史文化的深邃轨迹!





 
 

 
 











文章评论

北方

美!陶醉,顶一个!!!

虎妞

和妹妹一起回忆在亭廊水榭的每时每刻,一切倘佯在绿荫红深的一草一木,呵呵。[em]e163[/em] [em]e121[/em] [em]e178[/em]

虎妞

[ft=,2,]岸香仍送藕荷风, 月影还谙池塘中。 不在紫菱洲府住, 也能永昼弄棋声。[/ft]

虎妞

夹墙植竹立身窈, 挤角栽篁站姿窕。 亮节虚怀存品格, 高风能上九重霄。

虎妞

[ft=,2,]深柳藏书读史编, 浅榆收册撰华篇。 还存御匾皇恩浩, 更有名流墨未干。[/ft]

虎妞

[ft=,2,]众星捧月出金辉, 八景玲珑水榭围。 轻启窗轩诗性至, 慢开门扇赋情回。[/ft]

虎妞

[ft=,2,]瑜园小坐醉筝声, 红豆相思动悲情。 花好无人来共赏, 月圆没伴少同行。[/ft]

虎妞

花窗可框一天连, 屋脊还撑五岭山。 水惯东方能远接, 廊伸南粤更环衔。

永遠

[ft=,4,][/ft] 春 风得意喜满楼 [B]节 日欢歌不言愁 快 邀暖日温美酒 乐 得高山汗水流 银蛇摆尾辞旧去,金马奋蹄迎新来.[ft=,4,][/ft][/B]

禅韵子箫

江北的冬永远是一片肃刹。万物蛰伏,寒风凛烈。即便是行人,也来去匆匆。待春色初露,亦如江南,花绽万里,绿毯如织。四季的分明,锻造了人文之差别。但春乃一年之始,没有任何人去浪费,没有任何人不珍惜时光的美好。因为只有时间是一去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