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子榜单【中国作家实力榜】共选出58名作家上榜,其中莫言以9票高居榜首。2007年出版散文集《说吧,莫言》。全书分为三卷,约100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2008年《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长篇小说《四十一炮》系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最终入围作品。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蛙》,创作手法别具一格,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表现一个时代的难和痛。2011年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受聘请为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2011年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投票选出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委会副主席,莫言当选副主席。
世界各大媒体均以较大篇幅报道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BBC说莫言这个笔名的意思是“不说话”。文章引用专家观点,认为莫言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只要读上半页,便知道是莫言写的。美联社对莫言的作品做了深度解读。报道称,莫言的突破之作是《红高粱》,他的作品多表现朴实的乡土之爱,使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纽约时报指出,莫言是出版商偏爱的作家,他打破了诺贝尔文学奖被欧洲作家把持的局面。CNN观察到,莫言获奖激励了中国民族自豪感。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认为,2012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其受之无愧。他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历史以及当代现实。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认为,莫言在中国作家中的确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选。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终审评委马悦然评点莫言说:“莫言非常会讲故事,太会讲故事了。他的小说都是很长的,除了在《上海文学》发表的《莫言小说九段》。我感觉他写得太多了,他的书如果有现在的一半厚就更好了”。他还曾经亲自对莫言说:“你的小说太长了,你写得太多了” 。瑞典媒体很关注文学奖,在现场至少有5家瑞典媒体做直播,尤其今年这个奖发给了一个中国作家,文学家花落中国的确让瑞典媒体感觉很新鲜。所以,瑞典媒体对这个事情的关注度很高。
瑞典比较大的报纸《每日新闻报》也请了曾经翻译过莫言作品的瑞典汉学家在网上和读者进行互动,解释一下关于莫言的问题,介绍他的作品。瑞典某家出版社表示要尽快加印莫言的作品,这些作品现在在瑞典的图书市场上是断货的状态。法新社援引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彼得英格伦的评价称,通过讽刺手法的运用,莫言让读者从书中阅读出社会的阴暗面,因为这个原因,他的作品也被认为是粗俗而淫荡的。“莫言书中所写的故事是我听到的最恐怖的故事” 。英格伦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表示。法新社报道称,莫言的作品涵盖了各个时代背景,莫言的作品通常都是巧妙避开了时下的各种问题,转而以故事的形式反思20世纪的中国,在故事中莫言还融入了政治因素以及匪夷所思的黑色幽默感。让人们去反思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法新社还认为,《蛙》是莫言最为勇敢的作品,受到好评。
莫言的获奖也引起了中国文学界的强烈反响。长期研究莫言文学的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副主任栾梅健表示:“莫言的获奖标志着瑞典文学院对中国文学辨识度的承认,说明中国文学也得了到国际的关注和认可。莫言的前瞻性态度、天才性的想象,表达得非常充分。比如之前的红高粱系列,还有后来的《生死疲劳》,到最近的长篇小说《蛙》,他都写得非常的精准、深刻、显得非常博大。莫言的作品真正能够从民间出发,从底层出发,写出中国原生态的生活状态,这更加靠近了文学的一种本性,所以莫言的评奖实际上是一种文学性的胜利。诺贝尔奖对他的肯定,无疑是对他文学性的一个肯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沈晓明评价莫言说:“他是中国文坛超重量级的作家,他的文学才华、创造力、艺术能量在中国文坛上应该说是举足轻重、首屈一指的,因此我个人斗胆地说,莫言的高度就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度”。
新华网北京10月12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11日致信中国作家协会,对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表示祝贺。李长春在贺信中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希望广大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0月1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就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是外交部网站公布的文字实录):
问:中方对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有何评论?
答:我们对莫言先生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表示祝贺。莫言先生是最近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他的文学造诣有目共睹。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欢迎世界各国朋友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优秀中国文学的魅力。
问: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近两周年,中挪关系近期是否可能转圜?中方是否就今年诺和奖获奖人选与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进行了沟通?
答:两年以前,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的决定严重干涉中国内政和司法主权,中方当然坚决反对。关于中挪关系,其困难是由于挪威政府支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的错误决定造成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挪方应为两国关系恢复和发展做出切实努力。
问:2010年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后,中国政府曾批评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为何却持不同态度?
答:正如我所说,莫言先生是最近一届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文学造诣有目共睹。两年前,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的决定严重干涉中国内政和司法主权,我们理所当然坚决反对
北京时间10月11日,贺客盈门、莫家人头攒动。莫言在老家山东省高密市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数十家中外媒体进行了采访,可谓盛况空前。晚7时30分,高密市主要领导带着鲜花赶来,经过与莫言联系,他们到莫言家表达祝贺之情,并且献上鲜花。有位领导对媒体记者说,一会儿莫言将在凤都国际大酒店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现场人头攒动,已经聚集了数十家中外媒体记者,既有新华社、山东的媒体,也有来自凤凰卫视、日本的媒体。一见莫言到来,大家一拥而上,争先恐后进行采访,场面一度非常拥挤,莫言随和地站着接受各家媒体采访。莫言首先对各家媒体表示感谢,他说:“这几天,各路媒体云集高密,有的来了好几天了,大家大老远地跑到高密来,非常辛苦。本来在这个季节,高密应该有红高粱,但是现在已经不种了,大家都看不到了”。谈到自己获奖的心情,莫言说:“自己很高兴,甚至有点吃惊。因为世界上、包括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自己是一名相对年轻的作家,获奖的可能性很小,能够获奖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想到。获奖之后,之前的忙碌就可以告一段落了,自己就可以从热闹和喧嚣中解脱出来”。谈到自己获奖的原因,莫言总结说:“可能是自己作品中的某些素质打动了评委。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自己的作品表现了人民的生活、中国独特的文化和民族风情。写作要站在人性的高度,放手去写人,超越地域、种族等界限”。莫言还说:“当然,我的作品里也表现了我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更重要的是,我的作品一直在写人,既直面人生又立足写人的这样一个角度。我的小说里,无论是所谓的好人还是所谓的坏人,在我的笔下都用一种充满着同情的态度。不是要把一个人美化或丑化什么,就是站在人的立场上的一种写作。我想这可能是我获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学的品质获得了文学奖。今后还是沿着过去这种写法,沿着过去对文学、对社会的看法,还是立足于写人。当然,一定要在文学的艺术风格上大胆的进行探索,哪怕是失败也要探索”。在接受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专访时,当记者问道巨额奖金怎么使用?对此,莫言笑着说:“我准备在北京买套房子,大房子,后来有人提醒我说也买不了多大的房子,5万多一平米,750万也就是120多平米。”
山东省高密市莫言研究会秘书长、莫言文学馆馆长毛维杰在莫言获奖后对外宣布:“莫言是我们高密人的骄傲,我们要建更大的展馆,来弘扬他的文学精神”。据他介绍,现在莫言文学馆在高密市第一中学校园里面,仅有两层小楼,已经满足不了接待任务了。

提起莫言,可能有许多人不知道,冰莹雪洁亦对他不太了解。本人还是当莫言获奖的消息传出之后,才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获知。原来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张艺谋导演,姜文、巩俐主演的电影《红高粱》剧本是改编于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庭》。莫言,听其名,就是莫要多言多语的意思。相信,不言语,而是将所有的言语都在笔下呈现出来。让更多的人读看他的言语,读懂更多、了解更多、收获更多。而观其人,其实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严肃中透着斯文。本人觉得看莫言的模样,更像是一位从政人员。

莫言的作品,按照我们华人的理解,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不可否认,他的作品是中国最火爆的作品之一,莫言也是中国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但是,按照我们对莫言作品的理解,与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理解还是有区别的。“民间传说、历史和当代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可以作为莫言获奖原因之一来理解。因为按照“民间传说、历史和当代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的评委们,是否应该考虑把这个奖项再给我们的《西游记》以及《红楼梦》作者呢?他们的作品具备这样的特点,尤其是他们的作品获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甚至组织了专门的研究学会,长期的研究这些作品,是否更有影响力呢?

至于莫言获奖的原因之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表态说,自己近年以来一直在推荐莫言,他的获奖可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转折。最关键的,还是莫言本身创作的影响力,他的文学个性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此言是否可以理解是,如果哪位华人作家以后想获得此奖项,需要陈众议先生推荐才有机会呢?当然,不否认陈众议先生对莫言获奖所做的贡献。莫言获奖的原因之三,文学创作方面,中国崛起势不可挡,欧洲近期则陷入困难。有点自夸的味道,仅以莫言获奖称中国文学崛起势不可挡,值得商榷,更需要冷静思考。新闻报道说“莫言此番获奖有力证明了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学会越来越多被世界所认识。中国文学与世界的对话,正在非常有力地展开。也表明了中国作家们的探索和创造得到了世界读者的充分理解。”

对此,本人认为,文学需要自己的民族特点,各国很早以前就有很多人专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学,更不能以是否获奖判定文学作品的好坏,莫言获得文学诺奖,由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来决定,不是我们来决定的,中国文学的作品好坏是由读者来决定的,而不是由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来决定的。所以,如果夸大莫言获奖的作用,不是一件好事。在此有一个提问即代表本人上述言论的理由:“是让中国文学适应世界,还是让世界适应中国文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