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田园-卡洛斯·克莱伯诠释贝多芬交响曲No. 6

个人日记

资料:取自网络      编辑:溪边静憩
 
 图片
 
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大约完成于1808年,并由作曲者亲自命名为《田园交响曲》,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
 
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他开始躲避人群,专心致力於作曲的工作,他将身心投向大自然,企图在美丽的景色中,忘却烦恼与痛苦。正如法国作家拉马提奴所说:「当人们在面临黑暗绝望的深渊之际,莫不寻访幽静的田园生活以疗心灵之伤」。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
 
这部作品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到:"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第五号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
 
图片
 
作品共分五个乐章,其中第三、四、五乐章连续演奏:
 
第一乐章,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
不太快的快板,F大调,2/4拍子,奏鸣曲式。由双簧管呈现出明亮的第一主题,充满着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音乐在平静安宁的气氛中进行,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反复交替,作者并不在主题上加以他善长的发挥手法,只是朴实地重复,形成恬静清新的自然美景,音乐自然流动,没有强烈的力度变化,表现出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的精神安宁。

第二乐章,在溪边。
很快的行板,描写的是“溪边小景”,降B大调,12/8拍子,奏鸣曲式。 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现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而且明亮、清澈。音乐有如清澈的溪流,舒缓平静,偶有熏风微拂,水面上荡起轻微的涟漪,扭动了水面上倒映的白云树影。远处的树林好像在做着深呼吸,音乐的律动微微开合,暗示着一种生命的韵律涵养在博大廖廓的大自然里。一组木管乐器摹仿的鸟鸣打破了宁静,音乐更加富于诗意。据《贝多芬传》的作者辛德勒记载,他曾经陪伴贝多芬在海利根斯塔特一条山谷旁的小溪边漫步,途中,贝多芬踏上一片草地,背靠一棵树说:“我就是在这儿创作了《小溪边》,黄鹂、鹌鹑、夜莺和杜鹃,都鸣叫着,我把它写进乐曲里了。”

第三乐章,乡村欢乐的集会。
快板,F大调,3/4拍子,诙谐曲。这个乐章的主题是如牧笛风格的旋律,单纯活泼,表现了欢笑的乡民来自四面八方,并跳起了快乐的舞蹈。音乐取材于民间旋律,描写乡间村民兴高采烈的舞蹈场面,活跃而喧闹,质朴而粗犷,像一幅色彩鲜明线条粗豪的民间风俗画。当欢乐的场面达到顶点的时候,音乐出现了一些不安并很快变成远处的雷声,欢乐的集会被打断。

第四乐章,暴风雨。
快板,f小调,4/4拍子。在这一乐章中,狂风呼啸,裹挟着雷电排山倒海般袭来,转瞬间便笼罩了一切。整个乐队都在急速飞旋,弦乐刮起一阵阵旋风,倍大提琴发出沉重的怒号,短笛凄厉的尖啸像是狂风的呼哨,铜管和定音鼓的霹雳令大地震颤,包含乐队全部音域的半音下滑好像风暴在横扫一切,想把世界带进地狱一般。但是,“卷地风来忽吹散”,暴风雨很快就过去了,代替它的是田园牧歌。

第五乐章,牧人的歌。
小快板,“牧歌,暴风雨过后欢乐和感激的心情”,F大调,6/8拍子,回旋的奏鸣曲式。乐章的主题恬静开阔,象牧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现了雨过天晴之后的美景。雨后复斜阳,大地恢复平静,草地发出清新的馨香,牧歌传达着对大自然的感激心情,这种喜悦、安宁、欣慰的情绪一直贯穿这个乐章,整部交响乐在这样的气氛中结束。
 
图片 
 
专辑英文名: Beethoven: Symphony No. 6
专辑中文名: 贝多芬交响曲No. 6
别名: 田园

 

专辑介绍:
这盘《田园》的现场录音有几个地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首先,小克莱巴在他的指挥生涯中仅指挥过一次《田园》,因此这个孤本弥足珍贵;其次,尽管BStO对他们的每一次现场演出都保留有母盘,但是官方却透露因为年代久远虽然人们还能够辨认出部分细节,但该录音的立体声音质以及现场气氛已经荡然无存。(其实这种归咎于年代久远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我估计是因为使用次数太多造成的。)

但是幸运的是,除了BStO的被损母盘,小克莱巴的儿子同样有那场音乐会的录音———BStO为小克莱巴备份的磁带。令录音工程师们感到吃惊的是,虽然经过了二十年的时间,但是这盘磁带的音质丝毫不逊于被妥善保存的BStO版。凭借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以及良好的音乐修养,工程师们魔术般的将这盘磁带CD化。这张CD当然不是一张经过杜比降噪的冷饭录音,而是一张融精确与活力为一体的小克莱巴式的录音。

这场音乐会曾经引发了一次小规模的轰动。原因在于小克莱巴独树一帜的演绎———他不像当时绝大多数的大师那种不温不火的演奏,而是完全按照总谱上标注的速度演奏。贝多芬标注的速度明显的看得出他心目中的《田园》是欢快的。但由于太多指挥对贝多芬给的速度和“***的快板”标示有太多的异议,所以我们往往听到的贝多芬交响乐有很多不同的风格。这盘CD同样不同于我们平常听到过的很多演奏。

听众完全被这种耳目一新的演绎所震撼了。她是那麽的欢快,那麽的朴实,以至于好像我们亲临了一场贝多芬亲自指挥的音乐会。演出后的第二天,《慕尼黑日报》有评论道:“......关于《田园》的整体风格以及细节演绎,看来已经没有争论的必要了。小克莱伯欢快,明亮,自然的诠释已经让我们不再有去怀疑贝多芬的节拍器是否出问题的必要了

德彪西曾经的一席话可以借来概括这场音乐会“我们仿佛从音乐厅来到了田园———树木不是打着白领结来迎接客人的......小溪清澈透亮......我们几乎闻到了马厩的味道。”当最后一音符中止的时候,听众已经被小克莱伯带入了田园,他们很不愿意看到如此精彩的旅行的结束。当一些人开始稀稀落落犹豫的鼓起掌来,更多的人还是安静的坐在位子上,直到小克莱伯转过身来,意犹未尽的人们才开始意识到他们回到了音乐厅。"Bravo"的欢呼萦绕在音乐厅每一个角落。听过小克莱伯诠释的《田园》人们应该会同意《慕尼黑日报》的一句话“令爱乐者最满意的一晚”。(在德国,暴风雨多发生在夏天里,小克莱伯的《田园》是夏天的田园。)


图片 


指挥介绍:
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 1930-2004)一旦宣布要指挥音乐会,总会在音乐爱好者中掀起波澜,尽管他对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指挥什么都非常挑剔。他不仅要命令与他合作的所有的人,而且如果事情不按照他的路数走,他可能会马上离开。即使是他最热情的支持者也承认,他的演出范围很小,也许没有其他指挥家只如此指挥如此小范围的作品。但他的演出总能让观众激动,让评论家大加褒奖。

晚年的克莱伯,取消了与所有音乐团体的正式关系。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他成为真正的隐者,几乎所有公开场合露面的活动都一概取消。他的晚年与罗西尼和西贝柳斯很相似,他们都在去世前很长时间就停止了创作活动。

 

图片

专辑曲目
1 初到农村的喜悦心情
2 河畔风光
3 乡间聚会
4 狂风暴雨
5 牧歌,狂风暴雨后感激的心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