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三镇-汉口一角

武汉三镇-武昌一角

武汉三镇-汉阳一角

汉口中山路

汉口外滩

新江汉关夜景
武汉是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和古籍记载,早在一万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历史古迹丰富,有殷商盘龙城遗址(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鲁肃墓、卓刀泉、黄鹤楼、古琴台、晴川阁、行吟阁、“洗马口”和“藏马洞”、五百年汉正街等。明清时代,汉口成为全国闻名的商埠,是当时四大名镇之一。还有东湖风景区、中山公园、木兰山、木兰湖、道观河等风景游览区,武汉纪念场馆主要有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武汉国民政府旧址、“八七会议”会址、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旧址、向警予烈士墓、二七烈士纪念碑等。

汉口江汉关(原英租界)

阅马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原址)

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
武汉风景秀丽,名胜众多。名闻天下的黄鹤楼,位居“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江城明珠”东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都古刹”归元禅寺,内藏惟妙惟肖五百罗汉。此外,还有古琴台、晴川阁、楚天台等古迹名胜,令人流连忘返。

汉阳古琴台

汉口外滩公园

武汉长江三桥
二十一、郑州市人文景观
郑州市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省的省会。位于河南省北中部、黄河南岸,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于伏牛山脉向黄淮平原的过渡地带,整个地区西高东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属北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2.8-15.5℃。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冷。
郑州市辖五市(登封、新郑、新密、巩义、荥阳)一县(中牟)六区(二七、金水、中原、管城、邙山、上街),下辖39个乡、76个镇、50个街道办事处,2305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676.97万人,其中市区城镇人口258.45万人。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

市中心的二七纪念塔(郑州标志建筑)

高速发展中的郑州市建筑群

日新月异的市容市貌

整洁的街道

郑州市夜景
街道两边的参天大树

多数路段(老街道)两边的树是法国梧桐

人口大省人满为患
郑州市内旅游景点较少,市中心建有"二七"广场和纪念塔。市内有商城遗址,市北有新石器时代大河村遗址,市西有吉鸿昌墓。
郑州市位于九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之间,历史悠久,古代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轩辕黄帝故里、郑韩古城、商城遗址、宋代皇帝陵群、佛教禅宗祖庭少林寺、嵩阳书院和道教圣地中岳庙等。新辟的北郊区黄河游览区是观赏黄河和旅游渡假的胜地。

黄河游览区
郑州是全国公路交通的主枢纽,也是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在此交会,北距北京760公里,南距武汉514公里,东距连云港570公里,西距西安480公里。“雄峙中枢,控御险要”,为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

郑州站

郑州站夜景

立体化交通枢纽

郑州黄河大桥
二十二、合肥市况简介
合肥古称庐州,又名庐阳,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江淮之间、巢湖北岸,安徽省省会。沿江近海,南濒巢湖,北邻淮南,东与滁州接壤,西与六安相连。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

合肥市简明地图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不一。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载:“夏水暴涨,施合于淝,故曰合淝”,通常把施水叫南淝河,肥水叫东淝河,这是一种说法。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淝,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合肥市政府大楼(很具有象征性)
两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开始形成商业都会。秦、汉在此设郡县,明、清为庐州府治,民国时为县,解放后为安徽省省会,如今已是千樯鳞次、商贾辐凑的商业都会。
合肥地处亚热带到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市总面积726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639.7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44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46.5万人。辖东市、中市、西市、郊区4个区和长丰、肥东、肥西3个县。市内道路宽阔,绿树成荫,景色优美,既多现代建筑,又有名胜古迹,是一座古老而又年青的城市。

合肥市容貌

合肥市容貌

商业步行街

胜利广场

合肥夜色
合肥自秦置县,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称著于世,有着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着“江南唇齿、淮右襟喉”之称。名胜古迹众多,有三国古战场逍遥津、曹操训练弓弩手的教弩台、古钟长鸣的明教寺、呈宋代建筑风格的包公祠、包公墓园以及晚清重臣李鸿章故居、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故居等。

李鸿章故居(明教寺)

包公祠(包公墓园)

合肥逍遥津公园
二十三、南昌市况简介
江西省省会南昌市,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建城2200年来,一直都是府、州、省、道治所,历代冠盖云集、车马如流、楼台相望,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1927年8月1日,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成为“军旗升起的地方”,“英雄城”彪炳史册而驰名天下。
名列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耸立在赣江之滨,再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观。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滕王阁(南昌标志建筑)
南昌市共辖四县(南昌、新建、进贤、安义),五区(东湖、西湖、青云谱、青山湖、湾里),二个国家级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新区(红谷滩新区),34个街道办事处,27个建制镇,73个乡,1197个村民委员会,812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总人口448.8万,其中市区人口181万,是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

南昌市行政区域图
南昌气候湿润温和,属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市共有38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9%以上。少数民族均为散居性质,人口回族最多。 全市除定居港澳台人员外,海外侨胞、外籍华人分布在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数较多的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等。

南昌八一广场

南昌市街道

南昌市街道

南昌市街道

南昌八一大桥

南昌市夜色

南昌火车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