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词的方法:
资料
填词的方法:词的布局之发端
词的布局结构、起结和换头
填词,不外言情、写景、记事、咏物四种。
词的布局结构是在确定词旨、题意之后,必须精心安排和调整的问题。
作词要先搭架子,把事与意有计划的分别安排在词的上下片中,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匀停。只要有新意即可,不可太高远,使人摸不着头绪
小调要言短意长,忌尖弱;
中调要骨肉匀停,忌平板;
处处相逢,饶不出来,要缘情布景,节节转换,要操作自如,忌粗率
双调之词,一般是前半泛写,后半专叙。
词中章法要求就是:词贵开宕,不欲沾滞;乍喜乍悲,忽远忽近,方为绝妙。
1、词之起--发端
(1)我们知道诗重发端,词也一样。要求起句时要见所咏之意,不可掺入闲事,或另入别意
金缕曲?荷* 飞师* 解佩横塘久。借风来、凌波微步,牵衣舞袖。偶托涟漪寻蝶梦,青盖相逢时候。消几许,萍踪邂逅。云去云来无心问,把千丝、织到霜华透。情漠漠,自消受。 谩怜溪客无端瘦。为何人、芳心长抱,静居浦口?倾尽铜盘珠玉泪,月影星灯轻叩。独酌恁、杯杯清酒。任令西风吹梦远,只伴他、修竹梅兰友。遥望处,一挥手。
咏物词尤其不可,同时注意,词不可油腔滑调、浓妆艳抹,或是陈词滥调,
(2)长调词起处,必须笼罩全阕,紧扣词旨。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3)词之发端,贵能开门见山。
词之发端如能够从题前着笔,精神犹易振起。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曾允元的《水龙吟》(春梦)起调:“日高深院无人,杨花扑帐春云暖。回文未就,停针不语,绣床倚遍。翠被笼香,绿鬟坠腻,伤春成怨。尽云山烟水,柔情一缕,又暗逐、金鞍远。鸾佩相逢甚处,似当年、刘郎仙苑。凭肩后约,画眉新巧,从来未惯。枕落钗声,帘开燕语,风流云散。甚依稀难记,人间天上,有缘重见。
姜夔的《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⑺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⑻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⑾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梅边吹笛?”起首三句就是从题前说起,曾经情事。
(4)词之发端忌一个“矜”字。即不要忸忸怩怩,装模作样。发端要求凝重,就是要厚重、沉重、庄重。要从容整炼。凝重中有神韵。如苏轼的咏梅词《西江月》起拍:“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它的起拍不仅开门见山,笼罩全阕,而且精练凝重。蕴意很深。
(5)词的起处,或渐渐引入,或蓦然顿入,其妙就在于笔未到而气已吞,气格悠然揽入,格高韵远。如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度,桃源望断无寻处。”渐渐引入。白石的自度曲《石湖仙》(寿石湖居士),起句:“松江烟浦,是千古三高,游衍佳处。”蓦然顿入。
(6)起处“以扫为生”。如周邦彦《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这样的起句都是这种句法。欧阳修《采桑子》十首都是歌“西湖好”,惟独这首是“以扫为生”起句,先说“百花凋谢,落红满地”,这样触绪牵情,非常容易产生无限伤感的。“西湖好”岂不一反常态?然而正是这样的起,恰好抓住了读者的心,使人心里惊觉,不能不看下去。然后逐步写到“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人空。”给我们的却又是一番新鲜景色!那么“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蕴意是:细雨中双燕飞来给你传递远方人的信来了。实在是意境妙也!如果不先扫怎么生出这样的意境来?
(7)飞鸟侧翅式。就是先把题意说了,马上又从侧面另生一意来。这种起句很多,犹常见于长调。如张炎的孤雁《解连环》“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吴文英《忆旧游》“送人犹未苦,苦送春、随人去天涯”。也有先说一层,随即又归到题意。如白石的咏蟋蟀《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张炎《台城路》“十年前事翻疑梦,重逢可怜俱老”。这也是飞鸟侧翅式。
(8)起句之前,似有无限之语,起处乃从千回百转中突然而发!如秦观的《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易安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都是此类。
(9)单起之调,起处贵异军突起,突兀惊警。如东坡的”大江东去“吴梦窗的“渺空烟四远”等,对句起处(用对仗起首),贵从容整炼。如少游的《满庭芳》“山抹微云,天连衰草”.....这样的起句很多。
总之,还可以例举很多不同的起句方法,我们可以把他们归纳几点:
A、可以从开始,点出中心;
B、可开始从容,渐入佳境;
C、可由景始,景中含情;
D、可由情始,情中有景;
而我们常见的起句法有三类形式:
一是造势。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如东坡《“老夫卿发少年狂。左牵黄,右牵苍。”
二是造境。由景切入,引出主题如东坡〈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三是造思。先设置问题,发人思索,继而铺陈。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最后,我们要注意,词的起处,最要注意的是:发端用语要工!不可随意,更不可凑。
填词,不外言情、写景、记事、咏物四种。
词的布局结构是在确定词旨、题意之后,必须精心安排和调整的问题。
作词要先搭架子,把事与意有计划的分别安排在词的上下片中,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匀停。只要有新意即可,不可太高远,使人摸不着头绪
小调要言短意长,忌尖弱;
中调要骨肉匀停,忌平板;
处处相逢,饶不出来,要缘情布景,节节转换,要操作自如,忌粗率
双调之词,一般是前半泛写,后半专叙。
词中章法要求就是:词贵开宕,不欲沾滞;乍喜乍悲,忽远忽近,方为绝妙。
1、词之起--发端
(1)我们知道诗重发端,词也一样。要求起句时要见所咏之意,不可掺入闲事,或另入别意
金缕曲?荷* 飞师* 解佩横塘久。借风来、凌波微步,牵衣舞袖。偶托涟漪寻蝶梦,青盖相逢时候。消几许,萍踪邂逅。云去云来无心问,把千丝、织到霜华透。情漠漠,自消受。 谩怜溪客无端瘦。为何人、芳心长抱,静居浦口?倾尽铜盘珠玉泪,月影星灯轻叩。独酌恁、杯杯清酒。任令西风吹梦远,只伴他、修竹梅兰友。遥望处,一挥手。
咏物词尤其不可,同时注意,词不可油腔滑调、浓妆艳抹,或是陈词滥调,
(2)长调词起处,必须笼罩全阕,紧扣词旨。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3)词之发端,贵能开门见山。
词之发端如能够从题前着笔,精神犹易振起。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曾允元的《水龙吟》(春梦)起调:“日高深院无人,杨花扑帐春云暖。回文未就,停针不语,绣床倚遍。翠被笼香,绿鬟坠腻,伤春成怨。尽云山烟水,柔情一缕,又暗逐、金鞍远。鸾佩相逢甚处,似当年、刘郎仙苑。凭肩后约,画眉新巧,从来未惯。枕落钗声,帘开燕语,风流云散。甚依稀难记,人间天上,有缘重见。
姜夔的《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⑺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⑻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⑾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梅边吹笛?”起首三句就是从题前说起,曾经情事。
(4)词之发端忌一个“矜”字。即不要忸忸怩怩,装模作样。发端要求凝重,就是要厚重、沉重、庄重。要从容整炼。凝重中有神韵。如苏轼的咏梅词《西江月》起拍:“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它的起拍不仅开门见山,笼罩全阕,而且精练凝重。蕴意很深。
(5)词的起处,或渐渐引入,或蓦然顿入,其妙就在于笔未到而气已吞,气格悠然揽入,格高韵远。如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度,桃源望断无寻处。”渐渐引入。白石的自度曲《石湖仙》(寿石湖居士),起句:“松江烟浦,是千古三高,游衍佳处。”蓦然顿入。
(6)起处“以扫为生”。如周邦彦《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这样的起句都是这种句法。欧阳修《采桑子》十首都是歌“西湖好”,惟独这首是“以扫为生”起句,先说“百花凋谢,落红满地”,这样触绪牵情,非常容易产生无限伤感的。“西湖好”岂不一反常态?然而正是这样的起,恰好抓住了读者的心,使人心里惊觉,不能不看下去。然后逐步写到“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人空。”给我们的却又是一番新鲜景色!那么“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蕴意是:细雨中双燕飞来给你传递远方人的信来了。实在是意境妙也!如果不先扫怎么生出这样的意境来?
(7)飞鸟侧翅式。就是先把题意说了,马上又从侧面另生一意来。这种起句很多,犹常见于长调。如张炎的孤雁《解连环》“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吴文英《忆旧游》“送人犹未苦,苦送春、随人去天涯”。也有先说一层,随即又归到题意。如白石的咏蟋蟀《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张炎《台城路》“十年前事翻疑梦,重逢可怜俱老”。这也是飞鸟侧翅式。
(8)起句之前,似有无限之语,起处乃从千回百转中突然而发!如秦观的《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易安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都是此类。
(9)单起之调,起处贵异军突起,突兀惊警。如东坡的”大江东去“吴梦窗的“渺空烟四远”等,对句起处(用对仗起首),贵从容整炼。如少游的《满庭芳》“山抹微云,天连衰草”.....这样的起句很多。
总之,还可以例举很多不同的起句方法,我们可以把他们归纳几点:
A、可以从开始,点出中心;
B、可开始从容,渐入佳境;
C、可由景始,景中含情;
D、可由情始,情中有景;
而我们常见的起句法有三类形式:
一是造势。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如东坡《“老夫卿发少年狂。左牵黄,右牵苍。”
二是造境。由景切入,引出主题如东坡〈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三是造思。先设置问题,发人思索,继而铺陈。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最后,我们要注意,词的起处,最要注意的是:发端用语要工!不可随意,更不可凑。
文章评论
柳青青
[em]e160[/em]
斗笠斋主
[em]e18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