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乐合奏名曲典藏2CD】

个人日记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春江花月夜 Spring River and Flowers at the Moonlit Night

  古曲/彭修文编曲/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彭修文指挥
 原名《夕阳箫鼓》,是一首传统琵琶曲。约在1925年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
首次将其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解放后又经彭修文等人整理改编,更趋
完善。
乐曲通过委婉动人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及丝丝人扣的演奏,
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优美典雅的音乐,如同一幅工笔精细、
色彩柔和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02. 二泉映月 The Moon Reflected in the Second Spring
 华彦钧曲/彭修文改编/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张方鸣二胡领奏/彭修文指挥
 原为华彦钧所作的二胡曲,经彭修文改编配器,以二胡与乐队的形式演奏,较之原曲更显丰富生动。
二泉是无锡市惠山下的一处名胜。聆听此曲,人们仿佛身处
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之中,
优美动人的旋律既是在赞美这泉映月色的景色,又似在倾诉作者凄苦而坎坷的人生。在一阵心潮起伏之后,
音乐又回复到宁静之中
,伴着对月和云的追逐,人们的思绪飞向了美好的未来。

03. 彩云追月 The Clouds Chasing the Moon
  任光曲/彭修文改编/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彭修文指挥
 任光作于1935年,1960年彭修文又对此曲进行了改编并重新配器。作品吸取了江南丝竹的音调和“探戈”
舞曲的节奏特点并运用了西洋作曲的手法。优美的旋律
,伴着笛子、二胡的轮番演奏,弹拨乐器的轻巧节奏,
低音乐器的拨弦和吊钹的空旷音乐,把人们带进了“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的诗情画意中。

04. 幸福年 A Happy Year
  刘明源曲/崔新配器/江苏省歌舞团民乐队演奏
 乐曲的主题取材于北方民间音乐,全曲短小精悍,旋律动听,由两件北方乐器——
板胡、唢呐领奏,洒脱而又亲切。在弦乐与锣鼓的轻轻衬托下,展示了中国人
民乐观的民族性格。

05. 三六 Three-Six (San-Liu)
  民间乐曲/顾冠仁编曲/上海民族乐团演奏/夏飞云指挥
 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又名《三落》或《梅花三弄》。乐曲旋律清新流畅,洋溢着欢快的节日气氛。
1962年顾冠仁将此曲改编成弹拨乐合奏,增强了力度、速度
与情绪的对比,
充分发挥了柳琴、琵琶、三弦和木琴等乐器的表现特色,音乐色彩变化丰富。

06. 翠湖春晓 A Spring Morning on the Emerald Lake
  聂耳编曲/刘文金配器/中央民族乐团演奏
 翠湖是云南昆明市内的一处游览胜地,聂耳在故乡时常去散步。离开家乡后,清澈的湖水仍常在他心中荡漾,
激起乡恋之情,于是在1934年写下了这首作品。乐
曲根据流行于昆明地区的洞经音乐素材改编而成,
三个段落的展开和对比,生动地表现了月映湖面、银波荡漾、箫声幽雅、回音四起的美景和游人愉悦欢畅的心情。
 
为了适应现代民族乐队的演奏,1985年在《聂耳全集》出版时,由刘文金重新配器。

07. 秦王破阵乐 Prince Qin Breaking through the Enemy Array
  顾冠仁曲/上海民族乐团演奏/瞿春泉指挥
《破阵乐》原是隋朝末年的一种军歌,公元620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击败叛将刘武周,
使建立仅两年的唐朝政权转危为安,军民便把歌颂秦王李世民讨伐
叛将的歌词填入《破阵乐》中,
在凯旋庆功之际歌唱。民乐合奏《秦王破阵乐》是顾冠仁根据叶栋、何昌林译谱的唐代五弦琵琶谱曲调创作而成,
保持了原曲的风格
,并对原曲素材作了大胆的再创作,发挥了现代民族乐队的丰富表现力。

08. 京调 Beijing Opera Tune
  顾冠仁编曲/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彭修文指挥
    作品根据京剧西皮原板和流水板的音调融汇而成,乐曲采用清脆明亮的曲笛领奏,
模拟人们熟悉的京剧唱腔,配以轻快流畅的音型伴奏,表现了欢快喜悦、生动
活泼的情趣。

09. 阿细跳月 Axi Dancing in the Moon Light
  民间乐曲/彭修文改编/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彭修文指挥
由云南彝族民间音乐改编而成,原系一首管弦乐作品,是1951年为中国青年文艺工作团参加柏林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会演出同名舞蹈所作。乐曲由三个部分
组成,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彝族青年聚集在月夜下,以传统的舞蹈形式,兴高采烈地欢歌竞舞,并由此而相识相爱的场面。改编为民乐合奏的此曲保留并突出了其欢快活泼、节奏鲜明的特点。

10. 翻身的日子 Days of Emancipation
  朱践耳曲/彭修文编配/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彭修文指挥
 创作于1952年,原是一部纪录影片中的插曲。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除引子、尾声外,由三段组成,
第一段的音乐具有陕北民歌风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段采用山东吕剧音调,犹如老农哼起了愉快的小调;
第三段的旋律借鉴了河北吹歌的发展手法,尽情地抒发了翻身农民喜庆解放的欢乐情绪。

11. 将军令 The General’s Order (Jiang-jun-ling)
  民间乐曲/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彭修文指挥
 这是一首流行于全国的民间乐曲,但各地演奏时,在旋律、结构与乐器的使用等方面不尽相同。常以唢呐主奏,锣鼓配合,戏曲中常用于幕前曲,亦用作摆阵、
操演、升帐等场面的伴奏、以表现古代将士出征时的气势和风貌。

12. 瑶族舞曲 Dance of the Yao People
  茅沅、刘铁山曲/彭修文改编/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彭修文指挥
 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在节日欢庆的夜晚,穿着盛装欢乐歌舞的场面:由高胡奏出的旋律柔美婉转,犹如少女的阿娜舞姿,而由三弦等弹拨乐器奏出的粗犷
热烈的音调又恰似青年小伙的突然闯入。中间乐段三拍子的歌唱性主题则像是恋人们边歌边舞、互表衷情。再现段的音乐更为热烈奔放,全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13. 月儿高 The Moon High Above
  古曲/彭修文编曲/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俞良模琵琶领奏/彭修文指挥
 根据同名琵琶名曲改编。琵琶曲《月儿高》相传即为唐明皇时代的《霓裳羽衣曲》。
此曲结构严谨,风格典雅,婉转动人,旋律中透露出宫廷音乐的气派。
全曲
共有十二段,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从首段“海岛冰轮”至末段“玉兔西沉”,描写了夜空中月亮
从升起到落下的全过程。由乐队演奏的此曲,较之琵琶曲的表现力
更为丰富多姿,更符合唐代宫廷音乐的韵味。

14. 江南好 Joyful South Yangtze
  江南丝竹/瞿春泉编配/江苏省歌舞团民族乐队演奏
 根据江南丝竹名曲《欢乐歌》改编而成。原曲旋律起伏多姿,明快流畅、表达了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和人民在节日喜庆时的欢快情绪。乐曲采用加花变奏在前、
母曲的原型素材在后的结构,手法独特,但与传统乐曲的韵味又十分吻合。改编后的《江南好》既保留了原曲旋律舒展优美的特点,又增加了音色、力度等方面的对比因素,富有新意。

15. 行街 Playing Along the Street (Xing-jie)
  江南丝竹/杨霞岐编配/江苏省歌舞团民族乐队演奏
 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又名《行街四合》。“行街”是指乐队在节日喜庆场合中边走边演奏的形式,
而“四合”则是多首曲牌的联缀演奏之意。此曲以“小拜门
”和“玉娥郎”两曲的素材作为慢板段落,
曲调轻盈优美;
快板部分情绪热烈欢快,且速度层层推进,把音乐推向高潮。乐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16. 紫竹调 Purple Bamboo Tune
  民间乐曲/彭修文编曲/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
“一根紫竹直苗苗,送与哥哥做管箫,箫儿对着口,口儿对着箫,箫中吹出鲜花调。”这原是一首
流传于江南地区的民间小曲,也是沪剧的一个曲牌,曾被改编
为多种器乐曲。该曲旋律柔美流畅,
节奏舒展自如,结构采用民间的起承转合句式,虽然短小,却流传甚广。
  
17. 光明行 Marching on the Bright Road

  刘天华曲/彭修文改编/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彭修文指挥
 原系作者于1931年所作的二胡曲。这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旋律明快坚决,节奏富有弹性。此曲有别于作者所做其他二胡曲的性格,大调的调性色彩,明亮
的调性与音区转换,表现了旧社会知识分子追求光明的坚定信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彭修文改编的乐队合奏发挥了多种乐器的丰富音色和表现力,使乐曲更为生动感人。
  
18. 喜洋洋 Jubilance

  刘明源曲/王力南配器/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
  作于1958年。乐曲采用ABA的三部曲式结构,A段的主题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作者充分
发挥了原民歌轻快活泼的特点,并增加了热情洋溢的气氛。B段的音
乐根据另一首山西民歌《碾糕面》改编,
旋律舒展优美,喜悦之情犹闻耳边。乐曲在重复A段热烈欢快的主题后结束。
19. 中花六板 Moderato Decorated Six Beat (Zhong-hua-liu-ban)

  江南丝竹/王宜勤等演奏
 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乐曲采用民间流传的《老六板》为母体放慢加花,根据加花程度不同分别发展出
《快花六板》、《快六饭》、《中花六板》和《慢六板》
四个变体,五曲联奏称之为“五代同堂”,
以取其吉利之意。其中《中花六板》最为清新典雅,具有浓郁的江南风格,乐曲抒发了人们乐观向上的情感。
 
20. 金蛇狂舞 Dance of the Golden Snake

  民间乐曲/聂耳编曲/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彭修文指挥
 改编于1934年。乐曲采用民间乐曲《倒八板》的音乐素材加以整理改编,《倒八板》是《老六板》的变体,它将《老六板》的尾部加以变化发展,并作为乐曲的
开始,故名《倒八板》。此曲短小精悍,欢快流畅,以激越的锣鼓和上下对答呼应的乐句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乐曲的标题反映了作者对新中国的向往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21. 步步高 Rising Higher Step by Step

  吕文成曲/彭修文改编/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彭修文指挥
 作者是一位对广东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音乐家。该曲的曲名与它在结构层次上的递升递降有关。
乐曲开始便开门见山地迸发出一种奋发向上的情调
,曲中常用乐汇的重复以积聚力量,向新的层次运动,
旋律升降有序,音浪此起彼伏、节奏生动活泼,给人以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感受。
 
22. 花好月圆 The Full Moon and Blooming Flowers

  黄贻钧曲/彭修文编曲/上海民族乐团演奏/夏飞云指挥
 这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民族轻音乐作品。乐曲结构采用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第一段由热烈的快板引子开始,笛子、高胡、二胡相继奏出主题轻盈柔和,描绘了一幅
轻歌曼舞的画面;第二段先由弹拨乐器演奏,笛子和弦乐依次重复变奏,低音部的舞蹈性节奏展现出一幅月下欢歌的情景;第三段主题再现时更为热烈,乐曲在欢腾的情绪中结束。

图片 
专辑名称:【中国民乐合奏名曲典藏】
专辑艺人:   群    星
发行日期:2003年01月01日  出版发行:中国唱片公司
 

   《世纪乐典》全套20张唱片,遴选208首20世纪家喻户晓、划时代的中国器乐经典名曲;《世纪乐典》的选曲以乐器为纲,考以古今、纵横南北、融汇东西,一套乐典珍藏20世纪中国最具代表性器乐经典之作,可谓博、广、全,其中每首耳熟能详、百听不厌的作品,由中国最优秀的演奏大师、最具声望的提挥大师、最负盛名的乐团倾心演绎,相得益彰;《世纪乐典》所辑录的音乐,不但在国人中深入人心,用历史的声音记录几代人的努力,同时也成为国际化的音乐语言,以绚烂宏伟的乐章谱写了20世纪中华音乐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世纪乐典之《中国民乐合奏名曲典藏》共两个专辑,所收的民乐合奏曲,大多是经过名家精心配器的佳作。传世的经典之作《春江花月夜》,以巧妙细腻的配器
与丝丝入扣的演奏,意境更为深远。《瑶族舞曲》原为管弦乐队所作,改编为民族乐器配置后、民族风格更为强烈。古典乐曲《月儿高》经配器更显典雅华贵。两首反映古代征战的乐曲气势雄伟;《翻身的日子》、《幸福年》等民族气息浓厚;《彩云追月》与《翠湖春晓》的旋律优美清新,听后令人心旷神怡。辑中还有多首江南丝竹的名曲与改编曲,流畅的旋律使人颇为悠悠自得。而《喜洋洋》、《步步高》、《花好月圆》、《紫竹调》等均是当今演出频率最高的几首乐曲,值得一听。
 

 图片 

  

本系列共有20个专辑,请点击欣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