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怎样患上的,预防先症胜于后病

个人日记

糖尿病,几乎所有医生都说:没治——对于病人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打击!在现代生活中,糖尿病病例正逐渐年轻化(学生患糖尿病的病例正在增多,甚至连5岁的小孩也患上了!) 医学界对糖尿病感到束手无策!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它引起的合并症——各类型病均可能爆发出来!为什么糖尿病这么让人头疼?是什么原因让现代人患上这种病?本文从它的病例发展过程、临床特征、类型等方面与各位共同探讨,期待能有抛砖引玉之效。 

  一、西医中糖尿病呈现的特征、类型及预防

   不同类型、不同病期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有轻重不同的症状,轻者可以毫无感觉,重者可以影响生活,可以是典型的症状,也可以是非典型似乎很难与糖尿病联系在一起的症状。典型的症状是多尿、多饮、多食与体重减轻(三多一少),按发生机制讲是应按这个顺序发生,但也可以仅仅突出某一个症状。

   多尿:不仅指尿的次数增多,而且尿量也增多,24小时可达20多次,尿量可达2~3升以至10升之多。甚至尿的泡沫多,尿渍发白、发粘。多尿是由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8.9~10mmol/l),排入尿中的糖多,于是尿次数与尿量增多。

  多饮:尿多之后使体内的水分减少,当体内水的总量减少1~2%时,即可引起大脑口渴中枢的兴奋而思饮。应当指出的是,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明显低于肾糖阈,所以在未出现多尿之前可能就已确诊为糖尿病了。另一方面,老年人肾血管硬化,而使肾糖阈升高,所以血糖很高,而尿中无糖,也不会出现多尿;再者,老年人中枢神经感受性减弱,尽管体内水分丢失明显,而口渴中枢无感觉,也不思饮,这也就是老年人常见、死亡率很高的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原因。

多食: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不能为细胞利用,则会刺激大脑的饥饿中枢兴奋而多食,使进食后无饱腹感,满足感,于是进食次数和进食量都明显增多。应当注意的是在II型糖尿病早期,由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使血糖利用加快,而出现餐前的明显饥饿感,甚至出现低血糖,这往往是II 型糖尿病的首发症状。

消瘦:由于体内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分解增加,蛋白质合成不足,分解加快等,均可引起消瘦,如有多尿症状,体内水分的丢失更会加重消瘦症状。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其它症状:

疲乏无力: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细胞缺乏能量所致。据报告2/3的糖尿病患者有无力的症状,甚至超过消瘦的人数。

容易感染:糖尿病影响免疫功能,以致抵抗力降低,容易出现皮肤疥肿,呼吸、泌尿胆道系统的各种炎症,且治疗困难。

皮肤感觉异常:感觉神经障碍引起四肢末梢部位皮肤感觉异常,如蚁走感,麻木,针刺感,瘙痒,尤其女性外阴瘙痒可为首发症状。

视力障碍:糖尿病可引起眼睛各个部位的合并症,以至出现视力减退、黑朦、失明等。

性功能障碍:糖尿病引起血管、神经系统病变以及心理障碍等引发男性阳痿,女性性冷漠、月经失调等性功能障碍。

X综合征:II型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的情况,故可同时或先后出现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冠心病、高血液粘稠度等,这虽不属于糖尿病症状,但有这些情况时,应注意血糖是否升高。

糖尿病预防4要点 :

第一是多懂一点,即对糖尿病的知识多懂一点,对其危害多懂一点,对其防治措施多懂一点。

第二要少吃一点,就是让摄取的总热量少一点,不只主食要少吃,而且副食,特别是高热量的副食也要少吃。不要认为吃就是福,有时吃也能吃出麻烦来,要适当地吃,科学地吃,有道理地吃,不能胡吃乱吃。

第三是勤动一点,要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这样控制了饮食,再加上增强了锻炼,体重就不至于过胖。我们已经知道,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不肥胖,得糖尿病的机会就会减少。英国有一句谚语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所以控制体重是很重要的一条。

关于肥胖(身体肥胖的人群,患糖尿病的机率比较高),还有一点必须提醒大家。肥胖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做苹果型肥胖,体型像个苹果,是圆的,肚子特别大,四肢则较细,也叫中心性肥胖。这种肥胖者的脂肪都堆积在心脏、胰腺、肝脏和肾脏周围,对身体影响很大,容易得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苹果型肥胖在男性较为常见,女性也有。另一种叫做梨型肥胖,脂肪主要堆积在臀部和大腿,这种肥胖对健康的影响稍微小一点。当然还是以不胖为好。如果你有苹果型肥胖,腰围很粗,就更得注意加强身体锻炼。

第四就是放松一点,这是指心理调节方面的问题。一个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也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因为吃得多、锻炼少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有这种情况,也许你原来还得再过两年才会得糖尿病,只因为一次大的精神刺激,很长时间愁眉不展,可能很快就得糖尿病了。

二、中医解读糖尿病形成的过程

在谈病之前,先对比一下中西方医学。

中医,自《黄帝内经》以来,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它在“调理”病症的过程中,为我们的现代中医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读者朋友注意:这里用了“调理”一词为啥不用“治疗”,原因就在于中医讲求的是“七分养三分治”,做到从病理形成的“根与本”两方面来调理身体,以达到标本兼治,还人以健康——即现代医学中提到的保健和治疗,而保健是首位的,只有增强了人自身的免疫力,才能消除病症的侵扰。这并不是说西医只治标,相比西医,在西方医学中,他们更重视“营养学”的研究(即保健,就是中医里的“养生”),他们的保健已经普及到了每个国民,每个人都有一身的保健知识,所以,他们生病的机率较小,各种对人体深具副作用的药品虽然是他们发明的,但他们很少应用,(可怕的是:中国人却在大量使用,比如:青霉素这种抗生素药品,西方国家每年使用率只有约5%,而中国人的使用率达到了80%以上。却还有很多中国人认为西医比中医要先进的多;其实这只片面看到西方医学的治病技术先进)。从这点来看,中西医是同源同理的。中医在给人治病同时,仍不忘给患者调理病根;而中国现在的西医医生多数忘却了给病人开一些调理病根的药(这也许是中国在引进西医时把西方的营养学忘了吧,只学了其中之一)。

关于病症,中医给了明确的定义界限:病非症,症亦非病;症是病的先兆,病是症的综合累积的爆发。就是说,症可以通过调理提高身体的机能来给以消除,把病的根源扼杀在萌芽状态;病是人身体机能减弱,无法抵御外邪(病菌)侵袭而引发身体的脏器官细胞大量杀死,被就必须找医生给治,治病的同时,还得提高人体自身的生理机能(即免疫力),以防病菌再次侵袭肌体。

言归正传,早在400多年前,祖国的中医学书籍就告诉我们有一种消渴症,临床表现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改革开放前,我们没听说过糖尿病,而现在却出现了,这是现代医学给消渴症的新命名。)可见,糖尿病不是病,是一种症,是大病来临前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因为人的内分泌系统紊乱引起的,能够通过调理身体机能来消除的,而非现代医生定义的“没治”。(其实,这些医生把它当病来治,这怎么会治得好呢?因为医院的仪器只检测出你血液里的血糖指标增高,其它脏器管没有被细菌感染或损坏,他们束手无策呀。患者朋友回忆一下:当初医生给你开的药方是不是调理内分泌系统平衡的,或是嘱咐你要如何如何保养,以免引发合并症)

患者朋友注意了!看看你的糖尿病是怎样来的。

中医认为:引起消渴症有两大条件!一是:喝酒肥甘过度。解释一下,“肥”指的是高蛋白高脂肪的生活食品;“甘”指的是甜食(包括蔬菜),过度,就是指我们的生活习惯,不能够有规律地摄取食物。这种“过度”行为就引发中医里说的“食火”。二是:情志郁结。情志(只有中医才这样称)它包括人的精神、思想、意识、知觉、运动;郁结就是长时间积压在内心深处,而自己又不愿告知与人,就生闷气,中医中称为“肝火”(俗称“窝火”)。

在“中焦”(肝脾)处,上述两火聚齐就产生内热,会致使“上焦”(心肺)产生肺热,肺热产生后,人就思饮(中医称为“肺燥津枯”,这里津指唾液),造成“多饮”(即中医里的“上消”),而越饮越解不了渴,这时去看医生,有经验的中医生给患者开出的药方多是解肺热的。然而,普通患者不懂这些病理知识,多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归咎于天气等,就不去理会它,长时间不理会它,内热进而向下传递到“中焦”(肝脾),伤及胃部,造成中医里说的“胃燥津伤”,继而“脾阴虚耗”,然后现糖尿病的第二大症状“多吃”(即中医里的“中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症状呢?举例说吧,正常人吃一顿饭,胃的消化时间是34个小时。如果这时中焦出现燥热(就像在胃的下边架上一个火炉),就会加快食物的消化速度,原来需34小时消化的食物现在就用不了34个小时,胃就会提早产生饥饿感,于是人就要进食,如此一来,食量或进食频率就会增加。大家都知道,胃消化食物靠的是胃液(又叫草酸),如果食量或进食频率增加,无形中就增加了胃液的分泌量,打乱胃液分泌规律,造成“津伤”。当胃的消化规律紊乱后,进而影响脾脏的正常运转规律,从而造成“脾阴虚耗”。众所周知,人体的胰脏(中医叫脾脏,俗称“连铁”)的主要作用是:在小肠吸收了消化后的糖类(人体造血用的原材料)之后,分泌出胰岛把糖类运化至肾脏再至骨髓内造血。而人们不规律的进食习惯使得胰脏分泌胰岛的规律被打乱(渐渐胰岛消耗多了,后期就分泌少了,出现虚症,糖尿病诊断结果不就是说胰岛少了吗?)如果老是这样,胰脏的负担渐而加重,分泌胰岛的功能就渐渐减退、衰竭(糖尿病重患者胰脏就不能分泌胰岛,要靠注射胰岛素,吃降糖药等方式来刺激甚至直接代替胰脏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多吃”被人们认为是好事,不是病态的表现,不是有“能吃能喝身体棒”的说法吗?所以,中医称这种现象为“症”而不是“病”。如果一个人老这样多吃多吃(小肠就吸收更多的养分),就会消耗很多(尽管有些人吃得脸放红光,冬天还像过夏天),最终使得“肾阴耗损”,造成“肾不固摄”,出现糖尿病的第三大症状“多尿”(中医里称之为“下消”)。举例说,小肠吸收的养分(5%)和大肠吸收的水分(95%)分别运往两个肾脏,再进入骨髓里,制造成血。如果这时因多吃,就会有充足的养分送往一只肾,而另一只肾就要充足的水分(这就是“多吃多饮”相伴的原因),造出的血就很充盈,在人的外部反映出来就是“身体壮实,满面红光”(特别是一些大老板,这也是糖尿病多发于肥胖的人群的原因),但如果继续多吃多吃,养分就更多,超过人体的需要量时,肾就不会接受了,出现“烧”(如果你能把充足的能量给消耗掉,保持体内供需的平衡,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随后吸水的一只肾就把水分转运进膀胱,就随尿液排出体外,这时,所有的养分也跟随尿液拍出来了,出现“多尿”。这一尿不打紧,跟着就出现浑身乏力、没劲,上医院一查诊,尿液蛋白四个加号,为什么?养分在尿液里,再验血糖,基本血糖十二个左右,然后大夫说“糖尿病”。从此,你就开始快速消瘦,这一个月可以让你减掉三四十斤肉,但之后即使掉肉,速度是大大减缓,大不了三四斤,从此,你就开始吃药,降血糖,走上糖尿病的漫漫征程(这就是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形成过程)。不过,中医告诉我们,这是症,不是病,只有痛了难受了才叫病。及早调理身体,解除症状,就不会引发糖尿病综合病。

糖尿病是有治的,在西医中看来,人的脾脏是没用的,大不了就是点免疫功能,可以切除,这是因为西方人生活食品以肉食(高蛋白食品)为主,主要消化器官是肝脏,脾脏几乎没用上;而中国人生来就以五谷杂粮(低蛋白食品)为主食,主要靠脾胃消化。这就是为什么西医生说:糖尿病没治的原因。大家想想:脾脏没用,怎会有注射胰岛素的疗法呢?

总之,造成糖尿病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不懂病理知识,如:饱一顿饿一顿,早一顿晚一顿,饱要吃饿不吃;发现不规律的身体症状没引起重视等等。你看:肺热津枯,胃燥津伤、脾阴虚耗、肾阴耗损,这“枯伤耗损”是我们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的。

所以,世界卫生组织说: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读者朋友,看到这儿,不会再为本文开始的几句话所吓倒吧?只是提请大家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多学些保健知识,以防疾病;在病来之前,身体出现一些症状不要太大意,别把一辈子的积蓄到头来都捐献给了医院,现在的医院不好惹,因为他不管你有钱没钱,只要把你的钱从你的账号划进他的账号里;也不管你病愈后能活多久;他只管他的手术成功。

   中国人有个“怪癖”——花钱保健,再有钱也没钱;用钱治病,再没钱也有钱!

   所以,当身体出现症状时,能花一分钱调理身体的话,就决不要等到花两分钱住医“找宰”!

 

 





 






 
详述人体108要穴的具体所处位置

文章评论

侠客

[em]e179[/em] [em]e181[/em] [em]e160[/em]

静心听雨

养生保健的重要![url=http://imgcache.qq.com/qzone/em/ve179.gif][img]http://imgcache.qq.com/qzone/em/ve179.gif?pt=3&ek=1&kp=1&sce=0-12-12[/img][/url] 提前祝姐姐全家节日快乐,幸福安康![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