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史上的五次变迁 (转帖)
个人日记
货币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代表,素有“国家名片”之称。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作为国家货币——人民币也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发生着变化。捡拾那段旧时光,让我们一同去细数人民币的那些变迁。
说起人民币的起源,很多了解人民币发展变迁的人会立刻将记忆的思绪调整到1948年。因为那一年的12月1日,在解放战争隆隆炮声中,第一套人民币诞生了,同时也掀开了中国货币史上崭新的一页。据了解,第一套人民币是首次获得“人民的货币”之称的中国货币。它在印刷时无水印,由于受历史条件所限,共产生了从1元至5万元12个不同面额的62种印制版本。1951年4月人民币成为东北和内蒙古的本位货币,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新疆的本位货币,到1951年10月人民币成为西藏的本位货币后,除台湾地区以外人民币成为全国的唯一法定货币,并于1955年5月15日起停止流通。
据我省钱币收藏爱好者介绍,第一套人民币中珍品云集,其中“壹万元牧马图”、“五千元瞻德城”、“五千元蒙古包”等版别的人民币藏品现在市场上全套总价已高达300多万元。
第二套人民币创多项“第一”
由于解放前连续多年的通货膨胀遗留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较大,其中最大的为5万元,且单位价值较低,同时以万元为单位,也不利于商品的流通。新中国成立后,战时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开始不再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求。于是,1955年3月1日第二套人民币应运而生。
据了解,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1种面额,16种版别。它首次实行主辅币制,并发行了金属分币,成为我国第一套完整货币体系的人民币,其面额结构体系成为后来各套人民币结构体系的基础。第二套人民币的出现,代表着一个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已建立起来。它在发行过程中还出现了我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外国代印的人民币——“苏三币”,包括3元、5元和10元三种面值。由于当年国内的印钞技术和能力的限制,又缺少高质量的印钞纸,所以这三种面值的人民币均由国内设计,委托前苏联代为印刷,故称之为“苏三币”。由于历史原因,“苏三币”于1964年5月15日停止流通并回收销毁,前后共流通了9年的时间。
流通时间最长的为第三套人民币
当时间进入20世纪六十年代,第三套人民的问世发行,让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实现了首次独立设计、印刷人民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第二套人民币相比,该套人民币取消了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纸币票面印有用汉语拼音、蒙古文、维吾尔文、藏文、壮文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20日发行枣红色1角纸币起,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前后历时38年,是现有的五套人民币中流通时间最长的。
盲文出现于第四套人民币
如果谈起各套人民币的诞生过程,第四套人民币的诞生可谓最不易。从1967年1月提出设想,到1979年12月“彩色设计稿”获国务院原则同意,再到1987年4月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的诞生之路走了20年。它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应运而生,共有80版和90版两套版本,主辅币共九种。从这套人民币开始,熟悉了数“大团结”的中国人,重新接触到50元、100元的“大钞”。也是从它开始,人民币改变了“工农兵”的单调面孔:不但出现了领袖的头像,也给少数民族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舞台。
同时,第四套人民币在当时还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即票面除拥有第三套人民币使用的6种文字外,又新增加了盲文,并在1元以上面额上得到了较多的表现。而盲文在中国货币上的第一次使用,也表明了中国政府重视社会残障人的权利。应当说,这也是中国在钞券设计生产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之一。
第五套人民币科技含量最高
说完了前四套人民币,回过头来我们再一起看看您手中的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10月1日,时值建国5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即1999年版,随后又在2005年发行了2005年版。该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需要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人民币面额结构更加合理。
据了解,第五套人民币应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可以说,这是一套科技含量较高的人民币。该套人民币在原材料工艺方面做了改进,提高了纸张的综合质量和防伪性。固定水印立体感强、形象逼真。磁性微文字安全线、彩色纤维、无色荧光纤维等在纸张中有机运用,并且采用了电脑辅助设计手工雕刻、电子雕刻和晒版腐蚀相结合的综合制版技术。特别是在二线和三线防伪方面采用了国际通用的防伪措施,为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鉴别真伪提供了条件。另外,与第四套人民币相比,它的防伪技能由十几种增加到二十多种,主景人像、水印、面额数字均较以前放大,便于群众识别。
弹指间,人民币已发行了五套,除了仍在流通的第四套和第五套之外,其他三套基本上已退出历史舞台,进入了收藏投资领域。然而,当我们回顾这段旧时光时,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人民币不仅在流通领域与共和国共成长,也是一本了解我国金融发展历程的另类教科书,值得后人研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