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种呼唤千百味=*=

个人日记



 

 



 


      有人说:恋爱中的女人最爱听的一句话是“我爱你”。其实,女人更爱听的一句话,是男人对她说:“宝贝,你就象我的女儿。”(苏岑)

      很赞同这句话。这个世上,第一个喊我们宝贝的男人是父亲,无论我们是叛逆,还是远隔万里。当我们日渐长大,象鸟儿般横跨千山万水时,这种特定称谓成了我们抽象的精神定所,那种根深的情结成为女儿心中一道甜美的风景。也因此,当第二个男人出现在我们生命中,这种称谓兼有父爱般的宽厚,是最令女人心安,也令女人一生感念。


 
 

 
  


      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信,通篇没有一句“宝贝”或“亲爱”,它没有
郁达夫情书里的多愁善感,春花秋月,没有徐志摩爱眉小札里的青春热情,甜得发腻,他行笔舒缓,哀怨美丽,以诗意和淳朴,光明和温暖,为爱情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卷,成为世代情书中最能打动人心的经典。

     “
三三,我这时还是想起许多次得罪你的地方,我眼睛是湿的,模糊了。”
     “三三,梦里来赶我吧,我的船是黄的。尽管从梦里赶来,沿了我所画的小镇一直向西走……”
      多么温暖的呼唤!没有理由的心疼和不设前提的宽容。
      有多少人在多少个日日夜夜想念过另一方人呢?
      因此,她的薄衫,不问秋凉,她的花轿抬进了他的洞房。


     “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

      每次读到这句话,雨雾一样的潮湿便会涌上我的眼。再也没有那样一封信,再也没有那么一个干净的人,再也没有那样一场白衣胜雪的青春,能够打动我。在这个情书渐渐消失的时代,爱情的淡雅、恒久、平凡,以及诗意般的长久动人,显得那么的难能可贵。青灯下的沈从文,面对他的“三三”,心里是种圣洁的虔诚。只有拥有如此醇厚朴拙的心,拥有如此对于恋人执着的爱,才能写出如此情书,才能那么慈柔与悲悯。

      作家李娟说:有些人的文章,是要隔着几十年的光阴,才能品味出它的好来。
      沈从文的何尝不是?在我们远远的眺望中,他轻轻地振一振身上那一袭诗意的长衫,轻轻地,穿过了历史的烟雨,抵达爱情的永恒。
 

 


 
 
 

 

      不是所有的呼唤都真情感人,不是所有的称谓都充满深情,一场情事,泼墨太多了,用力太猛了,自己都收不住,洪水泛滥也会将自己淹没。

      朱伞青衣乌篷,白墙灰瓦红灯,薄雾清风路人。涟漪清晨,杜十娘轻轻现红尘。
      她是喜悦的,烟柳画巷,江南人家,幸福的新生活已经萌芽。她憧憬着与所爱的人浣纱洗衣,生儿育女。在那个时代,能谋求到一份真爱格外艰难,尤其是这样一个女子,她腾挪闪躲,起伏跌宕,终于等来了命中的李甲。
      她付出了真情,却没有公开全部的积蓄。她有积虑的,唐玄宗那样爱杨玉环,也最终悬崖撒手,人生太长,风险藏在暗处,谁知道这个路人甲是怎样一个男子?
      不出所料,李甲最终受不了蛊惑,在中途便将杜转卖给孙富。

      她沉默,她无言,她心碎,一种殇,从骨子深处,慢慢撕裂,沉默是她最深的伤痛,无言是她最悲的哭声。有谁知道,一个人伤害最大的,不是没有希望,而是给了她希望,然后又拿走这失望。背叛、欺骗才是一剂猛药,喝下去,就身不由己走到绝望的岸边。
      她的生存信念彻底坍塌,既如此,不如归去。
      手捧“百宝箱”的她,走出船舱,缓缓转身注视着这个她用情泼墨太多的郎君,一字一顿的呼唤着:“李甲,李—公—子——”,那么的意味深长,那么的忧伤与绝望,直叫得千百年前的李甲胆战心虚,直叫得千百年后的我肝肠寸断。
      转身,她纵身轻盈地跳下,从李甲的生命中飘过,犹如一朵粉色的流云,用她的贞烈,她的珍宝,以及比珍宝更宝贵的生命,去殉一个美丽的梦。
      那纵身一跳的姿态,清艳决绝,足够优美。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可是,那一跳之前凄婉的呼唤,谁又能真正将她忘掉?
      经典不可复制,唯美难以仿效。冯梦龙的经典之作,美人黄土,劫灰之后,终归寂然。

 



 



      少时看《莎士比亚全集》,只注意故事中的情节,全然不记得译莎的才子是谁。“生存还是毁灭”这句震耳欲聋的话语,以及卓然的文风出自一个叫朱生豪的青年才俊之手。
      
八一三的炮火炸毁了闸北,两次炸毁了他的译稿,他从头开始,重新编译,才使这部名著得以面世。这位生性寡言,近似木讷的书生,内心却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他写给夫人宋清如的书信
笔底丰盛辽阔,情意真挚,缱绻缠绵,他对爱人的称呼有趣而动人,他叫她“阿姊、傻丫头、青女、无比的好人、宝贝、小鬼头儿、昨夜的梦、宋神经、小妹妹、哥儿、女皇陛下……”
      千种呼唤千百味,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也许人们以为他的精华都在译作里,却不知最鲜活的,最真实的,最令他才华横溢的,却是在他给爱人的书信里。

 

      王小波在《爱你就象爱生命》一书中写给李银河的信,那些甜美的话语和温馨的称谓,曾令独处一室的我泪不能止。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诗人,却用诗人般的天才赋予所爱的人世上最珍贵最美好的称呼,都在给爱人的信中写下了最动人的话语和最亲切的呼唤。

      是否有那么一天,当我泪光盈盈时,在月光与竹影的交幻中,在琴声与箫声的交替中,也能倾听到一句发自内心的温柔的呼唤?

      我不想成为诗人,我渴望成为诗人的爱人。
      多年之后的你呀,看没看见,我都盛开,来与不来,芬芳和清凉都在。

 


 




 

 

 

 
 
 
 
 
 

 

文章评论

逸秋

[em]e163[/em] 先占位,慢慢细看。

缘在8731

来啦,先占座,后看文,问好雅竹

温暖

[em]e163[/em] [em]e160[/em]

蝴蝶兰

女人味的文字,优美娟秀的让人喜欢。 兰看望雅竹,念好!

静心尽力

开与不开,来不与来,该在的想在的,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