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典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名曲,名篇。让每个孩子在13岁前读尽世间名篇,听尽世间名曲。
名曲包括:西方潜脑润心音乐,铃木左右脑开发音乐,中国古琴,古筝,二胡,等名曲,日本江本胜博士做的试验中,听古琴的水分子会有最美的结晶,人体细胞同样在古琴声中舒缓。
名篇包括:1)《易经》《黄帝内经》《诗经》、《老子》《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庄子》《左传》《史记》《历代美文》《唐诗》《宋词》《弟子规》、《千字文》、《孝经》、《孙子兵法》等国学经典。2)西方经典--儿童文学,西方戏剧,经典诗歌,演讲辞等西方经典。
二,读经怎样开始?
答:平时随意播放,如背景音乐,不限形式。定心读经典每天半小时,半小时前是五分钟欣赏名曲,孩子盘腿,静坐,闭眼,听古琴悠悠,静心。可以变化曲目。各十五分钟读1~3种经典。每部经典能背诵两节最好,不强制要求背诵。不求当天熟练。同样的内容坚持七天。
三,什么年龄读经最好?
答: 教材适合胎教用以及0~13岁儿童,0~6岁儿童学习效果为最佳,成人同样可以学习,一个成人读了一百遍论语,也是可以开慧,顿悟的。
四,孩子对读经没有兴趣怎么办?
答:循序渐进,初期不要求背诵,听读百遍,自然熟记于心。对孩子来讲,最感兴趣的可能就是吃和玩、看动画片、打电脑游戏了。但是读经可以培养孩子静心读书的习惯,还能从经典中获取智慧,习惯一旦养成!智慧奠定!终生受益!
孩子儿童时代喜欢的,长大同样喜欢,很多的兴趣不是表扬出来的。西方教育孩子,喜欢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放弃”,孩子累了,不练琴了,那好吧,随你吧,孩子。其实当时如果坚持了,练习,一年半年,其实练琴就会成为孩子的终身兴趣。所以有些兴趣也是适当地引导出来的。
五,大人与孩子谁觉得经典更容易?
答:大人是理解记忆方式,先理解后记忆。而0-6幼儿是自然右脑记忆,记经典和记电视上的广告词没有任何区别,更没有难易之分。儿童时期先记下这些经典,在以后的人生中孩子自然会理解、感悟并应用经典的内容。孩子现在记“道可道,非常道”和记下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校,小猫小狗哈哈笑”是一样的。
六,为什么说儿时读经更能出大师?
今天在世的文人,已经鲜见大文豪了。自文化大革命以来,文化断层90多年,毛泽东,周恩来,孙中山林语棠,鲁迅,梁实秋,老舍,胡适,等伟人,大文豪皆为读四书五经长大。如果毛泽东20岁再读经典,是不能成为今天的毛泽东的。所以儿时就要读经典,13岁之前,0-6岁都是最宝贵的年龄!
七,为什么不能把孩子全部交给学校?
答: 每一个人,至少大部分人对现行的教育体制,都心里都怀着不安,不过很少人能自己解决这个不安。 目前我们无法改变大世界,让我们去改变小世界吧,从我自己的孩子做起。
我们想想我们的教材多久没有更新了?浅浅的十几本书,让我们的孩子披星戴月读了六年。不管90,还是80甚至是70后,不管是语文,数学还是哪个学科,都有一个主角,那就是小明、小刚、小红.....编教材的教育局,居然连名字都懒得换一换。周立波都忍不住说了,现在的我们都长大了,小明,你们现在还好吧...
八,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孩子全部交给社会?
答: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4月18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中新社北京4月17日)
人常说,诚信是企业之本。但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曝出,人们便不再相信商家那种“诚实守信”的鬼话,继而在“利益熏心”、“为富当仁”的普遍声讨当中,三鹿倒掉了,双汇即将关门了。而当上海华联、联华等多家超市多年以来出售“染色过期馒头”、生产日期随便改、各种色剂随便加,用回收的馒头再制作的新闻再一次映入人们的眼帘时,我们似乎不晓得究竟该吃什么了,该如何生存了,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发出一声喟叹:这年头……
这样的社会,没有一定支持力的孩子,我们能把没有基础的孩子交给这样的社会吗?只怕,我们很快就要失去的我们真正的孩子了,他很快就要被大染缸把良心染黑了。
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去试着拓展生命的宽度与深度。一个读经长大的孩子的思绪是深邃的。
至少不会随波逐流。有定力。不会让社会把良心染黑。
九,为什么德行教育这么重要?
答: 比如同学吸毒,他跟不跟着效仿?同学搞两性乱派队,他参不参与?是否有定力?显而易见,一棵树根扎得深,任由风雨飘摇,否则随波逐流,让我们的孩子做一个有根的孩子吧!管好自己的孩子,把读经典的理念分享给身边的人,德行天下,以德为本,厚德载物,是不是我们中华的下一代,是优秀的,有智慧的?学音乐也好,舞蹈也好,缺失了德行的教育,肯定是不完整的教育。
缺失了德行的官员,不在为了国家的利益,是为了情人的数量。缺失了德行的政府,把一条道路拆了修,修了拆,一年把好端端的一条马路一座天桥折腾三次。缺失了德行的医生,会大收红包,不是本着救死扶伤的信仰,是为了假药比真药的成本低。缺失了德行的大律师,比普通大众更加卑鄙,他们的口号是如果懂法都不去犯法,多么浪费啊!
十, 为什么读经典的孩子专注力会得到提升?
答, 内心的宁静,安详,是专注的前提。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静心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学习篇
一,为何要读经典?
1988年7月1日《堪培拉日报》报道八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名提议:“二十一世纪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要回到2500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二,为什么说读经典能很大程度增加识字量?
答:小学的教学大纲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认字量是2500字。一部《道德经》五千言,不重复的字1800,论语不重复的字1399个,加起来多少?3199个字,是不是,区区两部书就把国家教学大纲计划的小学认字量给灭了。
而我们的孩子多可怜啊,晚上写,认生字,背课文哪一天是晚上八点之前做完的?哪一天不是早上七点起床的?
如果我告诉你,你的孩子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六年,只是认了2500个不重复的字,而且这些字没有生僻字,没有高难字,都是以小猫钓鱼为起点的简单字。六年的付出,你...心酸吗?值得吗?
所以,我们要尊重学校的教育,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迷信学校的教育。再好的老师,也没有四十六颗心,去一一面对每一个孩子。有一天,孩子问题重重的时候,别人从来也不会说这个孩子没有学校教,只会说什么啊?对了,没家教。
《千字文》有一千个字,《论语》是一万六千字,《道德经》是五千个字,《易经》是两万四千字,一年孩子读(背)完了数万字,认字已经不是一个问题。
三,为什么读经典的孩子会爱上阅读?
答: 因为读经典习惯以后,产生对文字的喜悦心,对文言文产生亲切感,会让孩子强烈爱上阅读。湖南吃辣椒长大的孩子,长大喜欢吃辣椒,北方吃面长大的孩子,长大的主食还是面。人生最初进入习惯的吃的,学的,文字,都会成为一生的习惯。
四,为什么读经能让孩子的阅读速度飞速提升?
答, 是的,所有的孩子读经以后都会不同程度地提升阅读速度,爱上阅读。50%的读了经典的孩子阅读速度能够一目十行!
大家都知道一句生活中的话:“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难走的是上坡路还是下坡路啊?我们读经典的孩子,读书的起点比别人高,是一开始就站在高岗上看世界。背下了十几本经典,来读白话文,不是就是可以一边哼着歌谣,一边走下山的路吗?不但一目十行,还能即时记忆,恍如照相机,一页页把白话文照下来。
读经典的孩子,拿到语文书,一个学期的内容,正常来说是一天可以背完的。
五,为什么读经会帮孩子减负?
答: 中国的教育体制一直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分数”是紧箍咒。孩子们疲于奔命,小学六年,每天都在写字。这样的孩子,是没有自己的童年的,因为他们“朝起早,夜眠迟”,周一到周五白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晚上要练琴,做作业,周六到周日奔波在各种兴趣班。白天在学校稍有不慎,老师家长两面夹击。老师电话,信息,一来,孩子就是犯了错误的小绵羊,由家长老师磨刀赫赫。
他们那里是孩子?是童工啊!所以,我们打着爱的旗帜,让他们做童工的事。
读经的孩子由于很深的理解力,对语文,数学,各科的理解力更强,学得更加轻松。
六,为什么读经会让孩子成为记忆超人?
答: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尤其在13岁前,具备某些超强的能量。正常坚持读经一年的孩子,无论古文还是现代文,基本上能够读两遍,背出来。这是科学,是因为一年的时间磨练了脑细胞,培养了立即记忆的能力,孩子具备这种能量。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记忆力过目不忘,别小看了这个记忆力过目不忘,在我们中国的应试教育的现状里,这个是抵御应试教育摧残孩子的法宝啊。好啊,你考什么都行,我的孩子背书像打开流水的水龙头,想开就开,想关就关,多么顺其自然,没有心理压力啊。单词要背,句子要背,物理公式要背,数学例题思路要背,更别说政治,历史,语文这些了。如果通过我们两到三年的训练,孩子养成过目不忘的习惯,是给力了孩子一根神奇的魔术棒,解开了现代教育的枷锁。
七,为什么读经的孩子作文写得好?
答: 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作文自然就好了。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一个7岁前诵读10部左右经典的孩子,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
八,为什么读经典孩子更懂得担当?
答: 读经典的孩子的人生观是从小树立的,一个目标执行力很多年,也没有改变过,自然懂得承担。
举个例子:读经典的孩子与不读经典的孩子成人后去拜佛。一个孩子说:‘佛祖,请保佑我事事顺意,家人平安吧。’这是推卸责任啊,佛没有办法去承担每个人的责任,如果有,那就是迷信了。
读经典,有内功的孩子长大会知道,其实佛是科学,不是迷信,佛法是最大的哲学,他会求佛说:请保佑我有能力保证我的事业顺利,家人平安吧。他会知道,责任是自己的,佛保佑他付得起自己的责任就好了。所以读经典的孩子当然懂得担当。
九,为什么读经典是育圣贤为友?
答:大家都知道,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亿万身家有亿万的圈子,千万百万有他们的圈子,蛇鼠是一窝的。那为什么印度的贫民窟那么多孩子走向美国的硅谷?往上去看,都有一个让孩子阅读的父母。你的孩子不能跟奥巴马做邻居,没有关系,巴菲特不是孩子的叔叔,没有关系,与老子,孔子不处同一个年代,没有关系。因为这些伟人,圣人都会立言,著文。背诵他们的文章,是孩子们的心灵鸡汤,是进入到这些伟人心灵最深处的旅行,天天与伟人相处,孩子们不成为有大智慧的人,成为杰出的人都难啊。
十,为什么说读经典的孩子气质好?
答:相由心生,腹有诗书气自华,读经典孕育的魅力与美貌,是不会随着时光消逝而褪色的。睿智只会日增日涨,所以孩子的日渐优雅,美丽,气质会越来越好。
十一,为什么读经典的孩子会爱别人?
答:《老子》--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一般人对他人的善意是理性告诉他应该这样做。读经典孩子的爱是因为德行深厚,爱不是给予他人的,给予的爱是需要回报,没有回报会产生不平衡,委屈,计较等等负面情绪。而读经典孩子给予他人的爱是分享。因为内心丰盛,爱满满地,溢出来,多出来的分享给他人,健康而自然,不求回报。所以读经典的孩子在社会中能得民心,众人心之所向。
十二,为什么读经典的孩子更爱自己?
答:《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当今心里素质差,遇到一点挫折就自杀的孩子,每一分钟都在发生这样的悲剧。中国每年自杀的人有多少:25万,自杀未遂250万,在大学生中,1/3的学生有自杀念头,在自杀人群中,2/3是无征兆自杀……
读经典的孩子深明爱自己的理所当然性。而不是一味做好人,好人--讨好别人,亏空了自己。读经典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好是满满的,分享的好,而不是挖空了自己的元气去讨好他人的好。
十三,为什么读经典的孩子是真正的做自己?
答: 人在追求梦想,财富的过程当中,往往会迷失自己,当然,迷失了自己的人也会有外人眼中的成功,或名,或财富。但是终有一天,迷失的本性会让这个人失去自己,甚至自由。比如寒门学子最终到了某个位置成了贪官。比如某个大律师认定自己这么懂法都不去打法律的擦边球实在太可惜了。都是迷失了自己的行为。还有的孩子为了迎合老师,下课不下楼玩,不去跑,为了迎合父母,装出很听话的样子,违背自己内心想要的玩耍,快乐的时刻。读经的孩子有很深的定根性,知道自己是谁,该做什么,越长大,越懂得做真正的自己。
十四,为什么读经的孩子有更加孝顺?
答: 百善孝为先,《孝经》-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 一部孝经倒背如流的孩子,种下的是孝顺的种子,终有一天这颗种子会浇下领悟的甘泉,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给父母晚年一片阴凉美好生活。
十五,为什么读经典打底的孩子在深造的过程中更容易突破瓶颈?
答: 读经典,如建楼盘。一层一层大地基,地基牢,可建百层摩天大楼。地基浅,十层,八层,楼就摇摇欲坠,甚至像上海的房子一栋直直地倒下。那是无根基的楼。孩子也一样,仿佛流水线的产品,幼儿园,小学,中学,一路走来,如果是个豆腐渣工程的孩子。读完大学,往上深造的时候,有心无力,总是遭遇瓶颈,郁郁不畅。而经典就是孩童时代的深厚地基。
十六,为什么读经典的孩子做事情更有恒心?
答:《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 任何一个事业的成功=选择+坚持+执行力。当孩子立志背诵经典的那一天开始,坚持每天三十分钟。一年,两年下来,七年,八年下来,除了收获丰盛大智慧。试问,世间还有哪一件事情,哪一种事业这个孩子不能经营好,坚韧不拔。别人难以考取的硕士,博士,对于一个坚持多年读经典的孩子,还有难度吗?
十七,为什么读经典的孩子更具想象力?(一)
答:在庄子笔下,我们看到他如何梦见蝴蝶、欣赏鱼乐、曳尾于涂、笑傲江湖。他口中的比喻,有如连环之珠,晶莹剔透而闪耀慑人,能使听者驻足沉思、若有所悟,甚至自觉惭愧、若负平生。--经典的世界,是天马行空,想象力驰骋的世界。从庄周梦蝶,到庖丁解牛...
十八,为什么读经典的孩子更具想象力?(二)
答:将两百个孩子分成两组,一组看白雪公主的电影,一组听白雪公主的故事。然后画白雪公主。看电影的孩子们画出的白雪公主,像一,二三,叫口令的呆公主,几乎一样。听故事画出的公主一百个孩子有一百种生动的样子,各个独具自己的特色,有仙境的公主,有森林的公主...三年后再画一次,看电影孩子画出的公主,三年都没有长高,没有变化,而听故事的孩子画出的公主,又有了新的美丽,新的动人之处。所以我们小学课本的编者,应该是看电影长大的,
十九,为什么国学励志?
答:教育的真正目标,我们学过《易经》就很清楚,叫作“蒙以养正”,一个小孩子最开始的时候,养正是第一目标,养正就是养他的心,而我们现代的做法都是在养形,让他学很多技能,考很高的分数;不知道儿童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养志,养气,因为小孩子是春天,春天要让他有志气,我们有二句话,第一句叫:“傲不可长”,一个人可以有骄傲,但不可太骄傲,第二句是“志不可夺”,我们现在要么让孩子特别骄傲,什么赏识教育,不断地表扬,让孩子特别骄傲,要不然就让他没有志气。所以在傲与志气之间有一个中间的点,这就是我们的目标,要培养孩子的志气,不要让他没有志气,所以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治已病,治未病。”
我的好朋友老伍是为成功人士,经营的艾蔓服饰是服装行业的佼佼者!他本人是学中文的,也是教育行业,做服装厂前是做老师的。有一天他回来就跟儿子讨论去立志的问题,儿子没有反应过来,没有什么想法,老伍很纠结,一直追问下去,儿子说:“长大了想买法拉利。”老伍很失望,说:孙中山的理想是:“天下为公”,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毛泽东的理想是:“为人民服务!”你今年还被保送到了外中读书的优秀学生,你的立志,理想是,买法拉利。所以老伍,现在开始让孩子读经典了,你想想,老伍的孩子,熟读了几万字的经典在心,一定是追求真理,而不是法拉利了。
二十,为什么读经典的孩子能取得文化治疗的效果?
答:通过诵读经典,患有多动症、感觉统合失调、自闭症的孩子的症状明显缓解。这一项意外的收获已为医学界所关注,相关医院已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了。
二十一,为什么读经典的孩子具有更深层的感悟力?
答:我们生长在地球上,能听到身边的声音,都是不大不小的声音。太大的,太小的,宇宙的共鸣,天地的精华我们是听不到的。其实这个世界是有磁场的,而读经的孩子,由于充满正的能量,能静能动。在动态的静心中,觉察心是高于常人的。我们的人-肉体,气,神,常常是不在一块的,或人在心不在,心在神不在。不要把肉体存在某一处当成存在,事实上,精,气,神,三合一,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我们读经的孩子,灵魂是可以观照自己的内心的。他与自己在一起,与天地同在,经典如同一个扫帚,日日扫去心灵的尘埃,让每一天都心灵清爽,身体也健康,更容易达成自己的目标。
二十二,读经典需不要孩子理解它的意思
答: 不主张去理解,孩子最大的才能是记忆的才能,先熟记在心。
我们不要相信自己的解释比孩子高明,要知道用白话文去解释文言文是多么苍白的一件事情。孩子三岁有三岁的理解,十岁,二十岁,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读经像存钱,存钱难,理解像取钱,取钱易。
我们读的经典,已经不是普通的说教,是道,大道。所谓大道无形,道是靠悟的。我们的孩子积累了许多的道在内心,内功丰厚的时候。自然有厚积薄发的那一天。至于是哪一天,我们不必太早强求。但是有一天你会得到意想不到,惊艳的,难以置信的收获。
我已经得到了。女儿背书的例子。女儿六岁半的时候,二年级刚刚开学,老师发下的语文书,第一个作业是背诵,女儿一口气把一本书都背完了。第二个星期开始学习,秋天,要找十个优美的描写秋天的成语。我买了一本成语词典,那天是周末。结果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女儿把成语词典背了。
经典好比是充满智慧,阅历丰富,德高望重的老人,能认识这样的老人,自然是孩子一生的福气。但指望孩子认识了就能完全了解老人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包括我们大人,不要说这样阅历丰富,思想深遂的智慧老人,即使是一般普通的人,我们也不能完全了解他的想法的。虽然不一定了解,不一定理解,但认识总不会错的,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增加,了解一定会越来越多的。对经典的认识和了解是一样的道理。
注释都是后人的理解,未必正确。我们先熟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之后,你会发现很多内容自己就可以理解了,用文言文理解文言文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很多时候,白话文去解释文言文反而是苍白无力的。如果碰到个别难的地方,无法理解,再查资料或请教老师。
二十二,学而第一经典听读机对孩子朗读,主持的帮助
结束了苦行僧式读经的年代,与经典同行,与圣贤相伴的同时,还有一位国家级最美声音的播音员,在听读的过程中无形中训练,纠正孩子的发音。读经一年以后的孩子,不需要经过主持人的专门训练,就会成长为一名字正腔圆的主持人。
二十三,为什么要让孩子读《黄帝内经》
答:一个人是寿命本来有120-150岁,为什么只能活到70岁,80岁,就老得不得了了?是因为灵魂总是与肉体分开,精,气,神,没有一起走路。静生动,为何说病来如山倒?因为不通,气,量小不顺,阻滞产生病痛。
唐代鉴真东渡日本,带去《黄帝内经·太素》。这本书,至今还供奉在日本的皇家寺院中,奉为国宝。
北宋时,高丽国进献《黄帝内经·灵枢》,要求以此交换中国历代史等书。苏轼五次奏本反对,皇帝仍坚持以《册府元龟》等书换回《黄帝内经》。
21世纪现代医学提出的生态医学等观点,竟然与二千多年的《黄帝内经》相同……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鸿篇巨制。《内经》的成编,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国数千年来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医学与其他自然学科成就相互渗透,是一部以医学为主的综合科学。
二十四,为什么要让孩子 《易经》?
答: 《周易》又称《易》或《易经》,其学术地位,高居儒家十三经之首。 是 古代一部特殊的小型百科全书,《易》道广大,其中不仅有知识积累,同时又有智慧开悟的闪光。
以下引用邻居211栋一个邻居大律师梁老师说的:
中国对这个精通的近代人只有毛泽东,古有鬼谷子、刘伯温、张良、韩信、诸葛亮等人 《易经》是一门科学,一门综合学科, 现在的西方国家有很多专门研究中国易经的学派。
梁老师小时候在老家放牛,把牛放丢了。他爷爷去找一个民间的这方面的人翻书看牛能不能找到 ,后来他算到我家的牛就在我放牛的地方没跑远,后来我去找牛真的在那里。
后来有人也找他看,他说人家的牛已经被偷了杀了,后来真的是那样。
至于后来的风水,卦象,都是易衍生出来的,大家都知道现在没个比较大的公司都会有此类的人作顾问,特别是地产公司。我们的国家也常常安排法事,万人祈福。
这些都是科学,不是迷信。有一个大师朋友,山东的任非凡老师,坐在你的对面,能感应到你心里想的数字,直接根据这个数字,作为你生命的密码,解读你的生日,你家人的生日,前尘往事,能在他眼前浮现,感应未来,规避风险。他不是什么能通灵的高人,他只是一个周易大师。他用的是科学。
文章评论
[ft=,3,tahoma, microsoft yahei]
[L][ft=#18e76d,3,黑体]四,读经典为什么要慢慢来,要坚持做?
[/ft][ft=#18e76d,3,tahoma] [/ft][/L]
[/ft]
[ft=,3,tahoma, microsoft yahei]
[L][ft=#ef10cd,3,黑体]答: 比如现在西医占据了治病救人的主流位置,为什么?快,立竿见影,长什么割什么,把人当动物,符合国人的急迫之情。西医治病如水滚了,泼一瓢凉水,火没灭,什么时候水再滚了,再泼。中医治病,是先把火灭了,火刚灭,水还是滚的,等到凉要很久的时间。我们不肯等待,宁愿找西医去加水。我们现在的某些培训班,就像西医。大家愿意今天我学会什么。那么经典教育更像中医,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是一种“慢”的艺术,三分教,七分等。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花蕾绽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孩子的成长,也需要等待![/ft][/L]
[/ft]
[ft=,3,tahoma, microsoft yahei]
[L][ft=#ef10cd,3,黑体]现在成功学很流行,成功的人讲什么都是对吧。有些成功人士为了讲课更加有内容,有分量,常常讲一些成功过程中的艰难险阻,排除万难。其实,我们要知道,成功固然不易,但是也没有那么难,其实成功就是坚持。我的先生生产手机八年,他是学计算机的,讲不出很感性的话,他说,我的经验是“剩”者为王。知道哪个剩吗?是的,剩下的剩。读经典的精髓就是顺应自然规律,简单的事情坚持做。[/ft][/L]
[/ft]
[ft=,3,tahoma, microsoft yahei]
[L][ft=#ef10cd,3,黑体]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ft][/L]
[/ft]
(想培养孩子的阅读力, 学习好习惯,请看这:
点击:[url=http://user.qzone.qq.com/15175319/blog/1366128711]麦兰的自我介绍[/url]
(qq:15175319,亲子学习育儿群:36407426,验证:虚心学习) [url=http://user.qzone.qq.com/15175319/blog/1375394442]儿童学习国学经典百问百答[/url][url=http://user.qzone.qq.com/15175319/blog/1332044931]心灵的滋养:读经典国学的好处是什么?[/url][url=http://user.qzone.qq.com/15175319/blog/1339709341]
大明爱红社的国学修学模式+新家长的国学之旅起步篇[/url]
[url=http://user.qzone.qq.com/15175319/blog/1359672601]http://user.qzone.qq.com/15175319/blog/1359672601[/url])
本想把这个宝典转载到自己空间的,可想了想觉得现在还不是确定转载的时间,我现在还是“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阶段,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喜欢时常来这里吸取正能量,这样轻松呼吸比负重呼吸更顺畅。天时地利人和,我想积聚足够的能量。
上面我看到说现在很多人不喜欢长篇阅读时,想到了一个事情。记得我当时在我们同事群里分享了一篇故事,篇幅较长,我分享了几段之后,有个男同事说,实在看不下去了,现在只要看到超过一百字的文章就不头疼,我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全部复制下来,分成99个字的小文章,一看到不了100字,他就不头疼了。(*^__^*)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