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究红楼梦里小故事【15】

个人日记

 
 
转载自【品梦先生】

 

         “秋窗风雨夕”表达了黛玉什么样的心情?

图片



 
秋窗风雨夕(林黛玉)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黛玉正值秋分时节犯了咳嗽病,病一天比一天重,一日傍晚,突然变天,天渐渐黑了下来,秋雨也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秋风吹动着潇湘馆外面的竹叶哗哗啦啦的响着,此情此景、此时此刻,病中的黛玉凄凄凉凉的拿起一本《乐府杂稿》来读,见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

这是一篇乐府体诗,诗题《
秋窗风雨夕》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题目对仗的极为工整。黛玉作此诗是在一个秋风秋雨助凄凉的夜晚,一个病中无助的少女,没有任何至亲的亲人在身旁,病痛中的咳喘声、风声、风吹竹叶的哗哗啦啦声,雨声、雨打竹叶淅淅啦啦的响声,这些声音糅合在一起,与她凄苦的心情是多么的一致。她在抒发心中的苦衷情怀的同时,悲凉的气氛、凄苦的身世、病中的无奈,都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表现的那么淋漓尽致,这首词真的令人赞叹,赞叹的同时,黛玉凄苦的心情,孤苦伶仃的身世是多么值得读者同情呀?

林如海家的财产去哪了?
 
图片




      林如海家的财产去哪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总想写点东西说说自己的看法,但苦于在文本中找不到直接证据,所以才一直搁笔未写。红楼梦文本中写道,林如海生病去世,是贾琏带着黛玉去扬州奔丧,并留下来代表黛玉办理林如海的丧事。林氏宗族如何处理林如海的遗产?林黛玉具体继承了多少遗产?贾琏肯定是最知道内情的了,他是代表黛玉出面与林家谈的遗产问题。至于贾琏从林家带回了多少银子,书中只字未提,不管是多、是少,贾琏肯定是将这些林家的银子拿回来交到了荣府账房。

    贾琏从林家带回了多少银子,书里有直接根据吗?没有、肯定没有。可是除直接证据外,有没有间接证据呢?我认为间接证据可能会有,间接证据,不像直接证据那样直接得出结论,需要推理、分析才能得出结论。红楼梦第七十二回,描写贾琏凤姐夫妇应付来自宫里的夏太监打发小太监来借200两银子的事情,所谓借银子,其实就和敲诈差不多,这种“只借不还”的借贷还要想办法应付。作者写这些绝不是随便那么一写,他是在给我们透漏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什么信息?贾琏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贾琏对凤姐说道:“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贾琏无意中的一句话,可否与贾府贪占林家财产有些关联呢?请注意,“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其中的“再”字很有意思,千万不要忽略了。可见他以前发过这样的财,还想“再”发一次。从文本中没有明写发过一次三二百万的财的情节,那到底是什么时候发过这么一大笔横财呢?找不到任何其他线索,这不可能是发王夫人妹妹“薛家”的财,也不可能发王夫人娘家“王家”的财,薛家是借住亲戚家,连薛家生活费用都是自理,而且薛家有儿有女,不可能让贾府发这个财,所以,惟一有可能发过的一次财,就是贾琏护送黛玉回扬州奔丧。林如海遗产一定不会太少,在即没有续娶正室,又没有别的子女,黛玉是林家唯一的继承人情况下,至于林家的亲戚和子侄辈的人,也没有什么竞争力,无非是给点银子就能打发了,加之贾琏以黛玉的代理人身份据理力争和贾琏的办事能力,林家宝贝女儿黛玉获得的遗产一定不会是小的数目,至于得到三二百万两银子,也是完全可能的。

      在有的脂本的版本上,三二百万写成了三二万,可能是抄书人觉得三二百万这个数字未免太大,就擅自给篡改了,也有可能是抄书人的笔误,两者都有可能。但是,不管怎么说,贾琏是代表贾府发过一笔横财,曹雪芹在这里写下这么一笔,肯定是有用意的。用它来推理出林家的财产让贾琏带回了贾府,只不过没有直接证据。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用这些间接证据推理出的结果算不算有些可信度呢?

      不管那笔遗产的具体数目是多少,林黛玉自己可能一点也没有得到,反而成了一个靠荣府养活的寄养者,一个没有经济来源的富家小姐。虽然贾府的奴才们表面上不敢跟对她说些什么,但是黛玉心里清楚,寄养在姥姥家的生活方式,与贾府小姐一样的生活待遇,给黛玉心灵上的伤害肯定会有的,她会不会就是因为没有财产、没有经济来源而遭人们的歧视呢?如果贾琏真的将林家的财产搬到了贾家,那么,黛玉遭受到的歧视是否有些冤呢? 




忘恩负义是贾雨村的本性吗?
图片


      
通篇只见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红楼梦,对男性描写也有独到之处。贾雨村就是这样一号人物,不多笔墨也不容忽视。葫芦庙受甄士隐恩惠资助举业,林如海举荐进京,贾政王子腾保荐应天府...得遇恩人才逐渐使其走上飞黄腾达的仕途。他虽貌似君子,却做尽了忘恩负义的小人之举,是本性如此?还是宦海沉浮使人变质? 

 
贾雨村的“忘恩负义”是本性呢?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呢?
 
      贾雨村是个小人物,作者对他的描写体现了惜墨如金的一贯做法,虽然笔墨不多,但是他的形象却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并贯穿红楼梦的全过程。贾雨村这个人物并不招人喜欢,他那忘恩负义的“为官之道”更是遭到人们的憎恨。至于他那“忘恩负义”是本性呢?还是后天形成的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粗浅看法。

     “贾雨村乱判葫芦案”那段情节描写的非常精彩,是作者的点睛之笔。审理这件案子,是他经历革职再次复出后的第一个案子。这个案子本身并不复杂,只是案子牵扯的当事人社会关系非常复杂,其中有资助他进京赶考的“恩人”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还有保荐他复出的恩人“贾政、王子腾”的亲戚薛蟠。在这两个恩人之间他必须做出选择,是对谁报恩?对谁仇报呢?在这一选择面前,“聪明”的贾大人“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对甄士隐这个恩人进行“仇报”,对“贾政,王子腾”这个恩人选择了报恩。他这类人根本就没有报恩的想法,偏偏甄英莲在此案中又遇到了比甄士隐的恩还大的恩人。贾大人只有昧着良心乱判葫芦案了。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贾雨村的忘恩负义是他的本性,第一次为官时被参的原因是“貌似有才、性实狡猾”,并没说出真正原因,从第二次判案可以推理出可能也是办了贪赃枉法的事情被上司参奏的。从这里可以看出贾雨村的贪婪本性,是一个从骨子里就不是个良善之辈的人,是个地地道道的伪善之人,他不可能是个清官,好官,只不过经过宦海沉浮后,他的奸诈品质比原来更是坏了十倍。他所判的葫芦案完全是一种衡量利弊、权衡利益的必然表现。他不可能秉公办案,他不可能不把“小英莲”判给被告薛蟠,也不不可能给原告冯渊伸冤,更不可能把失散多年的英莲还给他的恩人甄士隐,他绝不会因为报甄士隐的恩,得罪了有权有势的第二个恩人“贾王”两府,他办案原则考虑的是唯利是图,怎么对自己往上爬有好处,这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所以贾雨村就是个“貌似真君子、实则真小人”的不良之辈,实属可恶之极。


      贾雨村的一生恰当地反映了封建社会读书人的真实经历,他的经历过程就是十年寒窗、赶考、高中、为官、革职、复出、高升,最后获罪枷锁扛。这个经历在贾雨村身上体现的最充分了。贾雨村第一次为官时就不是个好官,经过肮脏的官场的薰染、腐蚀,更变成了一个贪赃枉法、危害社会的大贪官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