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精神伴侣 也是灵魂居所
个人日记
林放编辑制作
书是人类文化的传承,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正如古人所云:“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万斛粟。”林语堂说:“读书之意义在于开茅塞,除陋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善灵性。”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穆尔说:“一间没有书的屋子,正如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培根说:“书籍是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吉本说:“有创见的书籍传布在黑暗的时代里,犹如一些太阳光照耀在荒凉的沙漠上,为的是化黑暗为光明。
这些书是人类精神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人们凭借它们的原则,向种种新的发现迈进。书本是将圣贤豪杰的心照射到我们心里的忠实的镜子。”一个人不读书,就像是窒息和阻塞了肺腑。人的一生中,能有一二知己,已是十分有幸了。其实,人一生中可拥有很多知己,既是你的良师,又是你的益友;既不会背判你,也不会出卖你,并且一辈子对你不离不弃,扶助你走完人生之旅——它们就是书本。
读书可治愚。我国西汉时期的刘向就最早提出这样的观点:“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如果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读书不仅是医愚之良药,也是治病的良药。《唐诗纪事》里就明确指出:读杜诗可以“疗疾”。读书,虽可治病,但毕竟与中西药中的药理有所不同。它主要用于情志方面疾病的治疗,诸如懦弱、疑虑、灰心、急躁、萎靡、气盛等等,大都可以通过读书得以调理和矫正。因此,出现了“读书如痴,爱书如子,藏书如宝”的光辉典范。
读书可脱俗。“读书的主旨在于摆脱俗气”,博学才丰的林语堂先生就是这么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的。一个人,读书如果不是为着这样的宗旨,就没有必要寄各种希望于书籍之上。书籍是为着那些渴望走出庸俗、走进崇高的人而诞生和准备的,读书可以摆脱俗气,要摆脱俗气还须多读好书。
读书如交友。清人包世臣曾在自己书房撰一对联:“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其实,与书为友,对于那些渴望摆脱功利束缚和郁闷困扰的人来说,不仅比航船、骏马、山水可贵,还应该比世间其它一切俗气的事物可取。当我们的胸襟不够开阔,气度不够宏大,眼光不够长远,思想不够洒脱,脑子不够活跃时,书籍如挚友云步轻盈地走上前来,和善温雅地开导我们,使我们能正视人生的成败得失,贫富多寡,悲欢离合,我们将不愿意愉懒耍滑,不会自甘堕落,更不至于失掉自我,泯灭了灵魂,陷入了泥沼。
读书是享乐。书中那些妙言佳句,机智睿敏的雄辩,旷达不羁的诗情,逗人捧腹的幽默,化浓为淡的闲笔,都化作了大山的雄浑,翠竹的豪情,松涛的旋律,山泉的甘醇,生命的绿韵,让你尽情享受着温馨和甜美。读书时有不同的心境和况味:高兴时,读出一种澄明和冷静;烦恼时,读出一种旷达和超脱;寂寞时,读出一种安恬和消闲;失魄时,读出一种儒雅和自信;浮躁时,读出一种幽默和沉稳;苦痛时,读出一种豪放和解脱;困扰时,读出一种从容和大度;尴尬时,读出一种仁厚和坦然;迷茫时,读出一种彻悟和释然。
读书能消炎。入夏,温度在直线上窜,这时打发酷暑的最妙办法就是读书。读思至此,不觉一股清风而来,幽幽的,凉凉的,心田获得一种难以言表的享受。到了夜晚,吃过饭,洗完澡,背靠躺椅,手捧一卷书阅读,不知不觉渐入佳境,此时不热不烦,心绪舒坦,生出“如春登台”的快意。如有失眠,干脆一骨碌爬起来,读一些闲适小品和散淡随笔,消除愁苦,松驰神经,油然进入甜静的梦境。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耐人寻味的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两人交换之后,每个人手中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智慧,我有一种智慧,彼此相会吸收别人的智慧,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又有新的智慧。细细品味此言,不也对我们的读书作了最直观最生动最完整的诠释吗?
读书,该是心理情感的对话。在脉脉温情里,在孜孜不倦中,读书人对作者的思想倾向、思维轨迹,莫不了然于胸、烂熟于心,故而独自“进得去,出得来”之神韵,在对话的平台上、交流的栈道上,与作者无事不叙、无理不论、无情不抒。
当情感的宣泄难以自已时,读书人自会油然地将属于自己的那份领悟、那份独白,似雪片般地悠然泻在书山一角,形成读书人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留下读书人与作者对话的履痕印记。
一个人应该有两层意义上的房屋,一层是供身体所需的居所,另一层应该是供灵魂自由出入的房屋。我想,书应该是一个人灵魂的居所。平时我们为工作、生活、家庭而忙,当我们关上由这些“忙”所搭建的门,让心灵走进属于自己的原野,肆意散步、奔跑时,书页上行行文字不就是错落有致的阡陌,段段迷人的词语不就是原野上尽情绽放的花朵,点点闪光的思想不就是挂在枝头的累累硕果?一个住在书里的人是幸福的人。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远大目标,概括起来可分为:为知、为己、为人。
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识见和智慧。只要有利于知识积累和开慧益智的书都要读,正如鲁迅所言,哪怕是讲扶乩的书,讲婊子的书,也不要皱眉头,装出一副很憎恶的样子。相反,不妨翻一翻,遇到和自己观点不同的或者不适宜的书,也要拿过来看一看,甚至研究研究,以便从正反两面获得经验和教训,增加知识和才智。总之,博学从而多才多艺。这些都是“为知”的需要,也是读者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 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苏东坡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诗句。实践证明,读书的多少和成效高低,往往与一个人的素养和气质有关。读书有益于身心健康,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的“内功”,这是古今知识分子追求的读书目标。为己较之为知,是高一层的境界,应大力提倡和光大。
为人,并非装饰自己,给别人看,而是为黎民百姓而读书,正如周恩来少时所说的“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一个读书人应重视和追求的崇高目标。
要想达到读书的目的,其方法非常重要,值得研究。 马克思读书有“三字诀”:博(博览群书)、记(做记号)、读(熟读成诵)。
徐特立读书有“三法”:日积月累法、古今中外法、借书摘抄法。
鲁迅读书有“三性”: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
茅盾读书有“三式”:第一遍鸟瞰式,第二遍精读式,第三遍消化式。
李公朴从书中挑出“三条路”:一是读活书(读言之有物书),二是活读书(动脑筋思考),三是读书活(读书联系实际)。
英国哲学家培根关于读书的三个比喻是:我们不应该像蚂蚁那样只收集,也不可像蜘蛛一样,只从自己肚子里抽丝,而应该像蜜蜂一样采百花酿甜蜜。为了提高读书效果,要借鉴名人,并总结出自己一套读书方法来。 书是逆境中的慰藉,是精神的殿堂,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读书,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而且还要修正错误,读书,能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当你掉进知识的情网中,会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幽婉的安慰者。
书籍鼓舞了人们的智慧和心灵,书是精神伴侣,是灵魂的居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