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记忆】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一行在武乡纪念抗战70周年 396

个人日记

 


原创 2015-09-07 山西广播电视台 山西广播电视台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传承老区光荣传统

山西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武乡举行

王儒林作重要讲话 李小鹏主持 薛延忠楼阳生等出席

9月7日,山西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武乡县隆重举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9·3我国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儒林在大会上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小鹏主持。省政协主席薛延忠、省委副书记楼阳生等省四大班子领导同志,省军区、省武警总队主要领导,特邀嘉宾抗战老战士、老民兵、地方支前模范代表,抗战将领烈士遗属、子女代表出席纪念大会。

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位于武乡县。60年前,这里曾是八路军总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在中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太行儿女,在这里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谱写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篇章,培育和造就了太行精神。

此时此刻,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前,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八路军抗战纪念碑巍然矗立。松柏肃穆,寄托着全省人民对革命先烈的哀思;花团锦簇,表达了三晋儿女对美好未来的希望。纪念馆两侧,“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标语十分醒目。

10时整,纪念大会开始。军乐队奏响庄严高亢的旋律,王儒林、李小鹏等省领导同现场2000多名各界代表一同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随后,全场肃立,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默哀。

王儒林、李小鹏等省领导步行来到纪念馆前,向八路军烈士敬献花篮。伴随着深情的《献花曲》,14名礼兵抬起7个花篮,将花篮摆放到八路军石刻卧碑前,花篮的红色缎带上写着“抗战英烈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王儒林、李小鹏等省领导沿台阶缓步走上前,轻轻整理花篮上的缎带。

“坚定理想、锤炼品质,发奋读书、报效祖国,时刻准备着……”400名身着白衬衫、佩戴红领巾的少年儿童整齐列队,在纪念碑下热情献词。他们高举右手、齐致队礼,表达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的志向。

随后,王儒林作了重要讲话。他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向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爱国人士和抗日将领,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山西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支援和帮助过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加今天大会的抗战老同志、抗战老兵,老民兵、支前模范代表,烈士子女代表,将帅子女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诚挚的问候。

王儒林指出,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三晋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最终夺取了全面抗战的伟大胜利。我们要永远铭记,在山西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树立了永恒的丰碑。全面抗战爆发后,山西成为八路军华北抗战的立足点,成为党领导华北抗战的指挥中枢和发动全民抗战的策源地。在山西这块热土上,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作和战斗的光辉足迹,开国将帅中的1002位高级将领都曾在山西浴血奋战。我们要永远铭记,在山西这片辉煌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山西战场战役战斗之频繁、战争区域之广大、敌我斗争之残酷,举世罕见。我们要永远铭记,在山西这片深情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许多卓越的探索。山西是最早实践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地区,开创了全民族抗战的成功范例,开创了我党广泛发动群众、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先河。我们要永远铭记,在山西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凝聚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山西人民不畏牺牲、英勇向前,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撼天动地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是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代代相传。

王儒林强调,在这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抗战中,山西人民向全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孕育了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永远传承、永远发扬。

王儒林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要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贯彻落实省委“五句话”总体要求,努力把山西各项事业推向前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9·3”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三个自信”,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中央对山西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实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就是要以红色文化感召人、激励人、引领人,凝聚弊革风清、富民强省的强大正能量。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就是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干部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就是要始终坚持攻坚克难、奋发有为,进一步做好山西各项工作。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顽强拼搏,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坚决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动“六大发展”,积极促进富民强省。我们时刻牵挂太行山、吕梁山等革命老区的群众,要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

接着,省领导和各界群众代表参观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把大家带到了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先烈们不畏牺牲、英勇顽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太行精神,在每个人心中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省直有关厅局主要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代表,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代表,工人学生代表,老区群众代表等2000余人参加纪念大会。

看完新闻稿件,有几个信息点和大家交流:

在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时候,关于山西抗战地位和作用的表述是这样的:

抗日战争时期,我省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八路军总部和三大主力师所在地,是抗日斗争的主战场之一。

今年的关于山西抗战地位和作用的表述是这样的:

全面抗战爆发后,山西成为八路军华北抗战的立足点,成为党领导华北抗战的指挥中枢和发动全民抗战的策源地。

山西是最早实践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地区,开创了全民族抗战的成功范例,开创了我党广泛发动群众、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先河。

这个变化应该可以理解为定位更准,概括更全。就军事角度来说,早在红军东征前后直到抗战开始,党中央就始终把山西作为发动全民抗战的战略支点来对待,实质性的国共合作甚至要早于西安事变,特别是和山西地方军阀阎锡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通过牺盟会这样一个载体得到了非常好的实现,是八路军进入山西抗战不仅立足,而且站稳的重要基础,后来还建立了包括山西新军、战动会等军政组织,用当时党中央的布局来说,占住了山西的四个角(晋西南也很长一段时间是八路军115师敌后抗日的战场)。就指挥体系而言,八路军总部、三个师的师部到后来的三个晋字头的根据地的军区指挥机构,大部分都在山西,其中八路军总部机关从东渡黄河到抗战胜利一直在山西,包括百团大战的战役策划、组织、实施等都是位于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在操作、指挥,包括南下反顽等跨区域军事合作作战也是总部指挥,这个中枢应该是更准确的表述;从政治和政权建设角度看,中共北方局机关长期在山西坚持和领导敌后抗日,最早的边区晋察冀虽然成立大会在河北阜平,但一系列的运作都是依靠山西,通过和阎锡山的统一战线,晋察冀边区这个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获得了合法地位(隶属二战区辖制),通过牺盟会掌握的山西大多数合法地方政府迅速升级改造为抗日民主政府,不仅很好的完成了全民动员,也为八路军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同时也为各个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人民生活提供了基本保证。

在总结抗战精神的时候我们也信息的看到了升级版的表述:

十年前:

太行精神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太行儿女展现的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为民族的解放展现的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精神,是为人民利益展现的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太行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拯救和振兴中华民族的领导核心,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是我们党、军队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充分体现了太行儿女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伟大民族。

今天王儒林书记讲话中这样叙述: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抗战中,山西人民向全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更形象、更接地气了吧……

另外,讲话里还强调“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撼天动地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是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代代相传。”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平列,对晋绥边区抗战特殊贡献的再次肯定和褒奖。

以上系小编看完新闻和大会实况录像之后的一点感想和解读,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台官方立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