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为何受到冷落?
个人日记
一年一度的三月五日就要到了,一九六三年的这一天,毛主席在《人民日报》发表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接着,祖国大地掀起了学雷锋的高潮。
八十年代以前,每到三月份,学校、部队、工厂、医院等单位,以及各机关事业单位都会响应党的号召,学雷锋做好事,大小新闻媒体都会报道各地学雷锋的先进事迹。由于雷锋精神的发扬光大,当时社会风气很好,,关心别人,爱老尊幼成为社会的风尚。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以后,雷锋精神还在提,但逐渐流于形式,在每年的三月五日这一天,只有学校和一部分机关单位上街做做样子,学雷锋的事迹在媒体上已是凤毛麟角了。两千年到现在,雷锋精神很少有人再提了,在新闻媒体上不但看不到学雷锋的影子,反而能够看到一些质疑甚至丑化雷锋和雷锋精神的文章。
雷锋精神不再提了,是不是现在社会风气太好了呢?恰恰相反,现在的社会风气已经败坏到让人不敢相信的地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已司空见惯,甚至连老人跌倒也没人敢去扶了。改革开放前后在学雷锋这个问题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变化的?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和雷锋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雷锋1940年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三岁时,他的爷爷在春节前夕被地主活活逼死,五岁时,他的父亲由于接连遭受国民党和日本鬼子的毒打,没钱治病,去世了,因为家里很穷,雷锋的哥哥十二岁就去当童工,被饿成了皮包骨,不幸感染上肺结核,不久也死了,七岁时,雷锋唯一的亲人——他的母亲,因受到地主的凌辱,于中秋之夜悬梁自尽了。从此雷锋便成了孤儿。
1949年8月,雷锋的家乡湖南长沙解放后,雷锋从此结束了痛苦的生活,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幸福成长,他参加了儿童团,进小学读书,并第一批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先锋队。雷锋小学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由于工作出色,多次被评为“红旗手”、“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60年1月,雷锋应征入伍,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进一步提高了政治觉悟,牢固地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目标。他还热爱集体,关心战友,关心群众,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并身体力行,认真实践。
从雷锋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他之所以能够无私奉献、乐于助人,是党培育的结果,正是由于当时的共产党把共产主义当成终身的奋斗目标,并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才能培养出像雷锋这样的好同志。雷锋生在旧社会,受尽了旧社会的苦难,是共产党帮他翻了身,他亲眼看见了共产党人为了解放劳苦大众所做的努力,所以他自己翻身以后,也努力成为共产党的一员,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当时像雷锋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绝不是个别的,而是相当普遍的,是自上而下的,特别是雷锋因公殉职,毛主席在《人民日报》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以后,千百万雷锋式的人物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社会上迅速地出现了一种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雷锋精神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
雷锋精神就是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的坚定的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般毫不留情,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雷锋日记里的这句话是对雷锋精神的高度概括。
改革开放以后,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的改革以及私有化改革实际上是在推行资本主义路线,与之相适应的是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普世价值,而不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雷锋精神。在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特色党已经不再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而是为个人升官发财而奋斗,产生了自上而下的腐败,这必然导致社会风气的越来越败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人生信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雷锋精神受到冷落也是必然的。改革开放之初,特色党为改变日益颓废的社会风气,每到三月份还提倡一下雷锋精神,但是因为他们自己不学习雷锋精神,总想让别人学习,所以效果不大。随着私有化改革的深入,雷锋精神鲜明的政治立场让资改派精英感到很不舒服,他们有又抛出所谓的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只谈雷锋同志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不谈其政治立场,其实质就是妄图掩盖雷锋精神鲜明的阶级立场。被篡改了的雷锋精神也会让资改派精英不舒服,因为雷锋精神毕竟是毛主席时代的产物,所以后来他们就不再提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