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文艺》同大特刊卷首语
个人日记
水乡同大是最适宜诗意表达的地方。因为水是灵秀的、灵动的,更是有灵性与灵感的。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就一直逐水而居,“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曾给了我们最初的诗意与想象。
水不仅是生命的摇篮,也是文学和诗意的摇篮。
2015年3月,一个春水绿如蓝的美丽日子,《庐江文艺》重点作者走基层创作采风活动的启动仪式在水乡同大拉开了帷幕。这次走基层创作采风活动不仅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推进人文庐江建设,繁荣庐江文艺,让文艺工作者更好的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接地气;还要以《庐江文艺》为载体,发挥重点作者的创作优势和团队力量,团结全县文艺工作者,写庐江、画庐江、吟庐江、唱庐江,打造庐江文艺精品力作,以文学的视野与笔触,全方位宣传展示我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乡镇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成果与巨大变化,为“五个庐江”建设做贡献。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在同大,我们不但近距离地感受着水乡的脉动与心跳,还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早春的气息和召唤。春天地气充足,水乡的春天更让我们触摸到了来自地底与心底的呼吸颤动,触摸到了还留有时光温度的古老传说、风土人情。在这个飘着细雨的春天,在这个叫同大的水乡,我们每一位作者都收获了一份诗意与感动,我们不但沉醉得不知归路,还收获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动与激情,有种表达和创作的冲动在心头酝酿、激荡。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上,多姿多彩、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无处不在,所以,作家要有发现美的眼光,以文化自觉的心态和姿态,积极主动地深入融入进这个伟大时代和火热的生活之中,做到入身、入心、入情,从而完成从生活体验到心灵体验的渐变过程。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实世界,作家既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生吞活剥,要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进行独到的思考和崭新的创造。
水乡同大不仅是一片沃土,也是文学的源头活水。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我们不仅收获着蛙鸣稻香,还收获着诗和梦想。
文章评论
我本无缘
刊物在哪?
顾忌
Dke5u我蔫不灯的走了,正如你袅不悄的来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噶哒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