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谁来种地
个人日记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我想,不管科技如何发展,就是科技发展到极限,人大概还是要吃饭的,而饭的主要原料大概还是粮食蔬菜,粮食蔬菜的生产大概还得来自土地,就是大量用机器,也总得人来操作机器。因为愚蠢的我,实在想不出人不吃饭怎么还能活下去,也实在想不出什么东西能替代粮食,或者能合成粮食。
为什么我提出了这样一个低级问题?因为我住在农村,看到现在的农村出现了一些怪现象:一是种地的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都打工去了,只有打工没人要的才种地;二是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念书,这是好事,可念书的目的,都是为了不当农民,不种地;三是农村种地搞现剥皮,不修渠垒堰,不平田整地,不改变生产条件。
30年前配套的水利设施很多不维修,水地种成了旱地,旱地变成了荒地;四是很多好水地盖了房子,建成工厂。耕地面积在逐步减少,不知18亿亩红线还剩多少。五是由于种地的人少了,投入不足,大部分地种作务省事的经济作物,不仅粮食种的少了,很多如扁豆、小豆、豌豆、小麦等杂粮都已绝种失传。
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只有世界7%的土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而大多数土地都是丘陵山坡,不便于大机器耕作,只能靠人畜,故而只能是劳动密集型耕作方式。如果离开了这个国情去学习西方搞什么城市化,实在不敢想象,当现在的农民失去劳动能力以后,即20年后,谁来种地,养活这十几亿人?
我不是杞人忧天,因为农村留不住年轻人,更留不住有本事的人。据报道,我国近十年来,以每天消失80个自然村的速度向城市化挺进,而没有消失的村,也只剩下原来人口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在村里,多是老弱病残种着那些地。
我国虽然粮食生产九连增,但粮食进口也越来越多,据说今年突破六千万吨。也就是近十分之一的粮食靠进口。丰收年尚且进口这么多,遇歉收年怎么办?岂不进口更多!现在整个地球还是靠天吃饭的多,遇上天旱雨涝,别的国家是顾他们自己的老百姓,还是发扬国际主义精神顾我们?
再遇上兵连祸结,战乱频乃,我们到哪里买救命粮去?十几亿人口,谁能供应我们这么多粮食?那时如果再遇上把粮食作为筹码卡我们脖子的国家,怎么办?我们是为保证十几亿人不挨饿,低头服小,甚至丧权辱国,还是要独立自主,要尊严,让国人挨饿?
古人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事实证明:这发展,那发展,没有粮食都扯淡。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没人愿意种地,农民后继无人,还引不起高层的重视,甚至引不起号称“经济学家”们的重视,实在是匪夷所思!要知道,一旦发生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首先吃不消的是城市里的普通老百姓。因为城里人大多是现吃现买,基本没有隔宿之粮。
我国虽然粮食生产九连增,但粮食进口也越来越多,据说今年突破六千万吨。也就是近十分之一的粮食靠进口。丰收年尚且进口这么多,遇歉收年怎么办?岂不进口更多!现在整个地球还是靠天吃饭的多,遇上天旱雨涝,别的国家是顾他们自己的老百姓,还是发扬国际主义精神顾我们?
再遇上兵连祸结,战乱频乃,我们到哪里买救命粮去?十几亿人口,谁能供应我们这么多粮食?那时如果再遇上把粮食作为筹码卡我们脖子的国家,怎么办?我们是为保证十几亿人不挨饿,低头服小,甚至丧权辱国,还是要独立自主,要尊严,让国人挨饿?
古人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事实证明:这发展,那发展,没有粮食都扯淡。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没人愿意种地,农民后继无人,还引不起高层的重视,甚至引不起号称“经济学家”们的重视,实在是匪夷所思!要知道,一旦发生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首先吃不消的是城市里的普通老百姓。因为城里人大多是现吃现买,基本没有隔宿之粮。
二十年后谁来种地?是每一个负责任的中国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