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一直在和习近平对着干?
个人日记
是谁一直在和习近平对着干?
看了这个消息,我们感到无比温馨。习近平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又到最基层的老百姓中去了。他对当代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还是非常关心的。他的观点也是非常明确地。是坚定的站在人民一边,主张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主张广大工业企业走公有制道路。
然而,我们所看到的事实是:他们制定的政策仍然是过去的那一套资本主义市场化政策,仍然主张农村搞私有化的“土地流转”和“城镇化”,仍然主张把国有企业私营化,加快实行“混合痔”的步伐,这是为什么呢?
习近平一直强调要四大班子要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他们这个机构却依然还是我行我素,与党中央名明目张胆的对着干。习近平召开了文艺座谈会号召文艺工作者要到人们中去,创作符合社会真实的优秀作品。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推出了污蔑党和社会主义的大毒草《老农民》。实际上,他们早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可以与习近平等健康力量进行有力的抗衡,这就是我们现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的社会现状。
他们是谁呢?,是谁一直在和习近平对着干呢?相信大家心里已经非常清楚了。
习总书记要求 留住“乡愁”
习总书记最近在云南考察。走家访户、访贫问苦。与群众共谋发展建设、民生大计。
当他看到“别具特色、干净整洁的民族院落”时,特别指出:这样的院子比“洋房”好得多,要记住“乡愁”。群众和陪同的一片欢腾。
总书记要求留住民族的、人文的、历史的“乡愁”。意义是多么的深远。警示我们城镇化、现代化千万不能不顾一切的大拆大建,更不能强征强拆,泯灭“乡愁”;让老百姓变成相反的乡“愁”。
回望我国以往的“城镇化”,到处与农民“争田夺地、与民争利”。把农民赶到高楼公寓,远离土地、离别乡愁。处处是此起彼伏的“群体诉求”,甚至直接引发“流血恶性生命”事件。将城镇化原本的“喜事”,却办成了“丧事”。将民生变成民怨。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各具风格的民族人文,才组成了精彩纷呈的世界。如果千篇一律的所谓“洋房”,岂不成了“痴呆”。因此,不管是老的城镇化还是新型城镇化,都不能让老百姓找不到回“家”的路。必须让老百姓记住乡愁。
泯灭民族的乡愁,其实就是基本建设的“去中国化”,也是很悲哀的。看看我国30多年中,拆掉了多少名胜古迹、毁坏了多少民族乡愁。甚至还有不少党政官员的“楼堂馆所”和标志性工程就是建筑在“乡愁”的基础上。让广大人民群众整天“愁”眉不展。
所以,笔者强烈建议:现代化必须首先农村现代化;城镇化必须留住“乡愁”。
没有农村现代化,其他现代化不可持续。没有民族乡愁,就不再是中华民族。
文章评论
踏雪寻梅
又是一厢情愿的文章,包子什么时候说共同富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