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故里,魅力礼县

个人日记

 我的老家陇南礼县,是先秦文化的发祥地,周朝时名曰‘根据西犬丘’,是周朝的牧马场,根据大堡子山和圆顶山出土的大量文物证实,此乃秦人的第一陵园,有著名的垂灵纹秦公鼎,古编钟,乐器,车马,青铜四轮车,金缕玉衣等等珍贵物品,展现了辉煌无比的秦文化特色,弥补了我国对先秦历史研究的空白,是历史的链条有了延续性..............


1978年,湖北省发掘出了楚国附庸国曾国国君曾侯乙的墓室。出土的青铜礼器和乐器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是中外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观。墓主人尸骨身边的一件龙凤挂件上,刻有大大小小的37条龙和7只凤。按照严格的周朝礼制,曾侯乙墓室的礼器不仅完全不符合他曾侯的级别,规格之高,几乎达到天子的级别了。

实际上,他被确认为秦人第一陵园,位于现今甘肃省礼县的西垂陵园中最长的大墓,南北长115米,东西宽16.4米,这样大型的墓葬群,在当时也是规格最高、最大的墓葬群,远远超过了周王的墓葬。这是不是就可以看出边陲小国秦人的霸气和野心呢?

秦人曾与犬戎族共同开发了陇南地区

经过春秋时期的无数次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秦、齐、楚、燕、韩、赵、魏,历史上称作战国七雄。实际上,七雄是按照地图上的方位来排列的,而不是强弱之分。所以,排在第一位的秦,真正的实力和影响力,逊于晋、齐、楚、越四个大国,但是并不是最强的秦为什么最后成就霸业一统天下了呢?这个问题,无数历史研究者绞尽脑汁,试图通过历史上记载的只言片语来分析成因。

秦人从东方而来,甘肃清水县的李崖遗址出土文物揭开了这个谜面。其实在当时,这一片土地上也有土著在繁衍生息,他们是现在提到的犬戎族。《史记·秦本记》记载,秦的祖先最初居住在西犬丘因牧马有功,且在与西戎的长期战争中不怕牺牲,最终胜利被西周王朝封地授侯,得以建立秦国。

从文献记载来看,秦人活动的时间正是犬戎族活动的时间,秦人活动的地域也正是犬戎族活动的地域。随着礼县大堡子山一代遗址的发掘,关于西犬丘到底在哪这个研究界争论的话题,也迎刃而解。

秦人终究是一个彪悍的民族,先秦史学者祝中熹曾在关于礼县大堡子山的纪录片中说,现在我们考古发现了犬戎族和秦人生活的实物存在,形成了一种犬牙交错的情况。也就是说,和秦人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犬戎族,而且最后犬戎族被秦人征服之后,他们就共融相处、共同开发了陇南地区。毛家坪遗址,正是秦人征服了本地土著犬戎族后,在该地设县治后军事统治的有力说明。

秦人贵族在礼县听着音乐吃着肉

鼎食鸣钟,考古队领队、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梁云用这样的成语概括了当时生活在礼县的秦贵族的生活。经过高科技检测,从此地出土的遗骸牙齿初步判定是肉食民族,也就是说,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骸骨牙齿对比,秦人进食的肉类高于平均线。当地出土的大耳陶罐,也应该是装过乳制品的器皿。

垂鳞纹秦公鼎

在乐器坑里出土了铜钟镈与钟架、石磬与磬架。11件属于春秋早期的3个铜镈和8个甬钟,在坑道里一字排开,一概外观完整,锈色深绿,花纹精美无比。在钟架的一侧,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组石磬,共10件,也是按照由东向西、由大到小的方式排列,石磬的上方是磬架。这组石磬很有可能就直接悬挂在磬架上,这套编钟保存得非常完好,出土后仍然可以发出清脆悦耳的美妙音响。

研究者发现,从镈到钟,这十一件乐器当中,它们的音域宽到三个多八度。有三个多八度的音域,就可以演奏很多器乐。古人对器乐的排列是按宫、商、角、徽、羽编造的,按咱们现在的话讲是哆、来、咪、嗦、啦,用这五个音来组成的,用这五个音就可以演奏很好的乐曲。

这些乐器,可以一窥秦人宫廷乐队的宏大规模。但实际上,据礼县永兴乡龙槐村人、现任兰州城市学院副教授赵小钧回忆,他曾听人说,大堡子山出土的镈钟还有达到一米八的,而这个宽度是要大于目前完整的这一架。也就是说,有更大规模的乐器,被藏在世界的某一角落。

在礼县出土的早期城址,还有令现代人称奇的现代化城市的排水设施。考古人员在西山坪遗址首次发现了早期秦人的聚落遗存,发现了附带陶水管道的夯土建筑、城墙等遗迹,显示了西山坪遗址具有较高的等级,有可能是西周至春秋早期秦人的一处中心聚落。

也就是说,两千多年前,秦人的城市里已经有用于排水的陶管。至于这些陶管是将废水排出城外还是将山泉水引入城池?还有待专业研究者进一步的研究。

秦人国力强盛是马背上的民族

秦人拥有大片的牧场。

秦人的先祖善于养马而发迹。

那么秦人被称作马背上的民族,真是一点错都没有。

秦国,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在冷兵器时代,军队数量是衡量一个大国军力最基础的部分,数量不足,就难以守住广袤的国土,更不用谈什么多线作战了。

除了军队人数之外,拥有的战车数量,也自然是衡量标准。

考古人员在清理大堡子山秦公大墓及其周围的墓葬时发现,这些墓葬都有车马坑,由此可见秦人对马的重视程度。秦人的这些车马器精美、牢固、独特,代表了较高水平的车马器。

圆顶山的秦贵族墓中出土了一辆微型青铜四轮车,造型极其精巧,车厢顶部的四角上有4只站立的小鸟,转动时,车厢盖即可锁住或打开,这种独特的造型和机关设计在中国文物中也属首见。

西北大学教授、联合考古队领队梁云说:秦人对车马比较注意,非常讲究,在当时的时代,他们自己制作的弓箭,非常有名气。不过出土的青铜器不是特别考究,还是实用为主。说明当时秦人还是比较务实的。

强盛的国力、剽悍的种族、锐利的兵器和众多马匹战车,成了秦人由西往东攻伐扩张的保障。

实际上,经过和当地土著民族的和平共处后,日益强大的秦人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赶走本土土著犬戎族。在古代,礼县地扼蜀陇之咽喉势控攻守之要冲,也是黄河秦陇文化与长江巴蜀文化的交汇点。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秦西垂陵区》中就登录了礼县出土的许多巴蜀文化的器物。

据专家考证,后来,犬戎族大部分前往今四川成都,还有一部分与秦人通婚成为秦民族的一部分。关于犬戎族在甘肃的遗存,就基本上到此为止了。

而普通墓葬区内的陶罐、青铜器,专家们只能根据器型、纹饰来判断它属于秦人早期的物件还是寺洼文化遗存,因为在那个时代,文字,只在贵族中间流传,普通民众,尚未掌握辨识和书写的技能。

2006年,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引起了重大关注,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秦人第一陵园——西垂陵区和西犬丘两大千古之谜的解开,官方的说法是:系统可靠地解释了秦人由东西迁,在西垂发祥、到雍城发展、于咸阳壮大、进而灭掉六国、一统天下的历程,填补了先秦文化研究的部分空白。对研究秦人早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冶金、铸造、礼制、陵寝制度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两座秦公大墓到底是襄公还是文公?

两座秦公大墓,其中一座目字形大墓全长115米,一座中字形大墓全长88米,规模之大,令考古学家叹为观止。

2011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寻秦》中提到,礼县秦公大墓应该是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秦公墓葬,比陕西省凤翔发现的秦景公一号大墓还早20多年,在已发现的诸侯国国君墓葬中规模也是首屈一指的,甚至比中原强国晋国国君的墓葬还大。

秦人气势宏大,墓葬也崇尚壮观,这可能与秦人的贵族身份有关,他们从没有把自己当成平民,他们的性格可能也是由家族的深厚底蕴孕育出来的。礼县文物局的工作人员独小川感叹。

梁云说:秦公墓是当时最大的墓葬群,甚至比周王墓的规模都大,这也能够推断出当时各个国家的话语权和周王朝的实际国力。当然,实际上,当时秦国的实际国力还是弱于几个老牌的诸侯国。

让我们回到最基本的一个问题,两座大墓中的秦公是哪一位?非子、大骆、襄公、文公?目前文物研究者也无法确定秦公究竟是秦人先祖中的哪一位。

现在,被盗的车马坑和秦公大墓的二号墓、三号墓已经被回填了十几年,遗址上年年生长着青青的小麦。上世纪90年代那场声势浩大的盗墓活动,基本上将两座大墓盗成了一个空壳,重要的表明身份的文物被掩藏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也许有一天,文物研究者们会根据在世界各地露面的文物,正式确定秦公墓主的身份。

这一天,也许很近,也许很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