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档曝光的三要素
个人日记
一张图让你极速了解M档曝光
所谓曝光三要素即为光圈值, 快门速度、和感光度。三者控制曝光值。
想要增加曝光值,可以放慢快门、增大光圈和跳高感光度。减少曝光值与前者相反。
若在保证曝光值不变的情况下,当其中一项升高N档或降低N档,则另外两项(或一项)降低N档或升高N档。另外,相机中的曝光三要素的档间间隔都是相互对应,如100快门到200快门的变化等于8档光圈到11档光圈。
如此说来说很抽象,那么见下图。
想要保证曝光值不变,快门速度变慢(200到50),则需要缩小光圈(5.6到11)或是降低感光度(400到100),也可能是同时缩小光圈(5.6到8)并降低感光度(400到200)。其他两项变化与其同理。
其实曝光三要素除了影响曝光值外,同时还会带来三个重要的影响,从下图就会看得到︰
1.光圈影响景深(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快门影响动态模糊(……)
3. ISO影响噪点(ISO越高噪点越多)
(如下图所示,建议初学者mark)
在调出正确曝光值的同时也要兼顾曝光三要素带来的影响。
当然M档相机的操作不会只有这些内容,因此需要新手多加练习。
新手教学:曝光三角
曝光三角:光圈,快门,ISO感光度
在这里,笔者以一个用来收集雨水的水桶来作比喻。想象一下下雨的状况,虽然大自然要下多少雨人为控制不了,但在你用水桶收集雨水的过程中,有3样因素是受控的,包括是你所选用的桶口的宽度、你将水桶留在雨中的时间、以及你收集的雨量。你需要确保你没有收集过少雨量,但也不要收集得太多。而在收集雨水的过程中,你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组合,让你收集同样数量的雨水。例如是使用更阔口的水桶,你可以在短时间收集大量雨水。相反,你亦可以用一个窄口水桶,放在雨中长时间来取得同样的水量。
在摄影中,光就是雨水,光圈就像是水桶的宽度,快门和ISO就像是你在雨中所放置水桶的时间。雨量你无法控制,同样自然光你也无法控制。
- 光圈:控制可以进入你相机的光线数量。
- 快门:控制光线进入你相机的时间长短。
- ISO感光度:控制你的相机对光线的灵敏度。
人们可以用以上3种设置进行不同的组合,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最考功夫的地方是要知道如何作出取捨。因为每种设定,都会影响你所拍的照片属性。例如光圈影响景深,快门速度和ISO影响动作的模糊种度以及照片的质素。接下来我们将为你描述一下每种设置之下,拍出来的东西是怎样样子,以及常见的相机曝光模式如「P mode」、「A Mode」、「自动(Auto)」如何决定这些组合。
快门速度
在快门打开后,相机的感应器就会曝露於光线之下。所谓「快门速度」,其实是代表光线获准进入相机的时间有多长。「快门速度」和「曝光时间」所指的其实都是同一样东西,快门愈快,代表曝光时间更短。
从在数字上来看,快门速度是曝光三角中最简单的:这和进入相机的光量有直接关系。举个例说,当曝光时间增加一倍,进入相机的光量亦增加一倍。而快门设定为相片所带来的可能性,亦是三个数字中最高的:
快门速度及典型例子
- 1 – 30+ 秒 在晚上或昏暗情况下使用三脚架拍摄
- 2 – 1/2 秒 想将流水变成丝绸
- 为加强景深,在三脚架上拍摄风景照
- 1/2 – 1/30 秒 令移动中的拍摄像背景模糊
- 在超小心拿相机、手十分定的情况下拍摄
- 1/50 – 1/100 秒 没使用变焦时
- 1/250 – 1/500 秒 将日常动作,例如是运动员跑步凝固
- 使用变焦镜头(Zoom镜)时
- 1/1000 – 1/4000 秒 拍摄近距离的高速动作
快门是个功能强大的工具,让你可以冻结或夸大动态的外貌:
左:慢快门;右:高速快门
慢快门最常见的用法,就将瀑布模糊或者是拍摄夜景。在正常状况下,我们都不会常常使用慢快门来避免手震(因快门愈慢,你的手就会愈震,震来震去的相机,快门也跟着一起震来震上,拍出来的照片就模糊了)。适当的快门运用,可为相片加上一点创意,例如是上图右面的,就是一个正在爆开的水球,摄影师使用了高速快门,捕捉了几百分之一秒间,水球爆开的一刻。
在从前用菲林机的时代,要知道一张相片到底有没有手震,要等待菲林冲晒出来才可以知道。但随着数码相机兴起,看看有没有手震的最好方法,就是看看你相机背面的液晶屏幕。当你把相片放到最大照片模糊不清,那么你就可能需要重拍了,例如是保持双手稳定、使用三脚架、或增加快门速度。但要知道,当你增加快门速度,进入相机的光线就会变少。那时你就要靠曝光三角的另外两个设定来补救了。
光圈大小
用之前装雨水的水桶来作比喻,「大光圈」即是阔水桶,「小光圈」即是窄水桶。相机的光圈就像一度闸,负责控制进入你的相机镜头的光束流量。光圈以F值作计算,有时候也颇令人混淆。因为光圈大细,是和流入相机内的光量作反比。光圈愈大,F值愈细。如果在摄影时,你朋友叫你收小光圈,即叫你将相机的F值加大(记得是相反的!)
左:大光圈,f/2.4 低光圈值,浅景深
右:小光圈,f/16 高光圈值,深景深
在数字上说,每当光圈值减半,相机内吸光量的面积就大4倍。这其实是有方程式去计算的,但绝大部份摄影师都只会记着加倍/减半的F值。
快门设定、相对光度、快门速度
- f/22 1X 16 seconds
- f/16 2X 8 seconds
- f/11 4X 4 seconds
- f/8.0 8X 2 seconds
- f/5.6 16X 1 second
- f/4.0 32X 1/2 second
- f/2.8 64X 1/4 second
- f/2.0 128X 1/8 second
- f/1.4 256X 1/15 second
上面的光圈数字和快门组合,都是显示出同一组曝光量。上图的F值是所有相机的标準光圈数值,当然也有一些相机容许你作出更精细的调整,例如是f/3.2或f/6.3。光圈值的范围亦因不同的相机和镜头而异。例如一部小DC,一般的可用范围是f/2.8到f/8.0,而数码单反的范围则根据一般人像镜头,可以由f/1.4镜头去到f/32。狭窄的光圈范围通常不会构成大问题,然而更大的光圈范围,可以为用家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以供创作。
相机的光圈设定,决定了一张照片的景深。低光圈值通常和浅景深有关:
上图使用笔者的Nikon 50mm 1.8作示范,全部都是以同一级的曝光值所拍摄。不同的是我将光圈收细了。可见光圈越小(f/值越大),景深越深;光圈越大(f/值越小),景深越浅。摄影师在拍摄人像时,一般会选用大光圈镜头,因为大光圈镜头更易做出深景深效果,让人物背景矇糊,从而突出主题。一般所说的大光圈是指F值在2.8以下。
ISO
ISO高低决定了相机对进来的光线的敏感度。这和快门速度相似,数字增加和曝光增减成1:1比例。然而,和光圈及快门速度不同,对摄影师来说,ISO通常是愈低愈好,因为更高的ISO,通常都会大幅提升相片杂讯。因此,通常在光圈和快门吸不够所需光线,例如是在黑夜或极昏暗的情况下,摄影师才会提高ISO。
左:低ISO
右:高ISO
常见的ISO设定包括100,200,400和800,但许多相机都允许更低或更高的ISO值。就小DC来说,ISO设定在50-200时,相机所产生的杂讯一般都可以接受(即肉眼难以察觉画质大幅下降)。而就数码相机来说,范围在50-800间都可接受。
另附曝光三角简易图表
这是來自Expoure Guide.com 的贴士,一個非常清楚而简单的图表,就可以让大家了解到相机最最基础的操作。
很多人「学影相」是学甚么呢?由於现在的数码相机太方便了,Auto 模式都足以应付不少日常场合,所以很多人都对此不甚了了。但如果想要拍出心目中的作品,得到这样那样的效果,就无可避免还是要学习这个基础中的基础。
如上所述,所谓曝光三角,就是指光圈、快门及ISO,调整这三项就会影响照片的曝光值 (EV,即exposure value),所以要得到恰当的曝光就必须要懂得平衡这三角,例如想要提高照片的曝光程度,就要推高ISO、减慢快门或是开大光圈,所谓 Auto 模式其实就是由相机代替你来进行这操作。
图中绿色的是光圈,蓝色的是快门,橙色则是ISO,标示来做甚么呢?其实曝光三角除了影响曝光值外,同时还会带来三个重要的影响,从图表就会看得到︰
- 光圈影响景深
- 快门影响动态模糊
- ISO影响杂讯
换言之,在我们想得到恰当曝光的同时,还要兼顾这几个要点,换最日常的用语,就是要避免手震、让足够的景物清晰同时又要取捨照片的画质……哎,好烦?其实也不是的,多练习几次很快就会熟习。
新手教学:光圈及焦距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来为新手们讲解另一个控制照片画面的元素:镜头。我们会涉及与镜头有关的一堆名词:焦距、视角、定焦镜及变焦镜以及它们的意思。
看完这篇后你会知道:
- 镜头的基本结构
- 焦距、广角镜、远摄镜头、定焦镜、变焦镜头是什么东西?
- 什么是透视(Perspective)?这有什么用?
- 在什么时候应该用什么镜头?
- 什么是安全快门?镜头速度是什么?
认识镜头
即使是最简单的小DC,它的镜头其实不只是单单一块镜片,只是由多组镜头组件组合而成。每件组件的存在目的,都是为将光线準确地导向相机的感光元件上。所有镜头制造商的制造镜头的原则都只有一个:就是用最低成本的组件,去造出最高质素的镜头。
成像质素
我们说一支镜头的质素高,通常是指其像差(Optical aberration)不明显。所谓像差,即影象在经过镜头后,所出现失真状况。下面是各种失真状况所发生时最极端例子(原图在右下以作比较):
任何镜头,无论价钱如何贵,质素如何高,都有机会出现这种失真状况(只是到底是否严重到令你无法接受)。在之后的教学,当我们提到一枝镜头「成像差」时,指的就是上面的状况。
焦距
镜头的焦距决定了当你拍摄一件物品时,到底它会在你的相片中放到多大。焦距愈长的镜头,拍摄出来的照片带有较大压迫感,景深也愈浅,反而然之。
以上图为例,焦距较短的,通常是广角镜,而焦距较长的,则是远摄镜头(或称长焦镜、望远镜头)。
举个例子,上图是年前笔者和朋友出海时拍摄。当时我是站在船尾,使用广角镜(12mm)所拍摄。如果我要用30mm的镜头拍摄同一个画面就要站得更后了,但问题是我就要掉下海了。如果在同一个位於,使用长一点的焦距,例如是30mm镜头,拍出来的相片就应该只剩红色框框的部份。
什么是透视?
所谓透视,即是如何将眼见的立体东西,在平面画纸上展现出来的方法。在古时,这是学习绘画的人们必修的学问。摄影亦是平面艺术的一种,笔者在这里略略讲解一下。
我们眼睛看到的世界,包含了远近、大小、以及物件和物件之间相对的距离等概念,而当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同一件物品,近看时很大,远看时却变小了,这正正是所谓的透视。在你行近/行远对目标拍照时,物品在画面中变大缩小,这就是所谓的透视改变。
「透视」在摄影上来说是一样强大的构图工具,并决定了一个人所选择的镜头焦距,从而让你可以从任何角度进行拍摄工作。留意下图画面最前两枝的灯距离:
(图左)使用长焦镜时,你拍摄的物品和主体都有一段距离,主体和背景的大小比例相差也不会太大。
(图右)在使用广角镜拍摄时,视觉上会显得近距离的主体非常大,而远景相比下则小得多。
以上图为例,如果一个人打算用一枝广角镜和长焦镜拍下同一样物品(画面),那相片的透视这时才真真正正地改变,因为当你使用广角镜拍摄后,再使用长焦镜拍摄时,拍摄者会被迫离拍摄目标移得更远,才可以将你的摄影对像「入镜」。在这情况下,广角镜拓阔了你的视野,而长焦镜则将你的视野「压缩」了。
下面这个表显示了一般来说什么情况下叫做广角镜,什么情况下叫做长焦镜,以及应该在什么时间应用。
镜头的焦距: 一般情况下的拍摄用途
- 少於21mm 超广角镜,用来拍摄建筑物。
- 21-35mm 广角镜,用来拍摄风景
- 35-70mm 一般用来拍摄街景或者是写实摄影
- 70-135mm 中距离人像
- 135-300mm 用来拍摄远处的运动、鸟类以及动生动物
留意上面所指的焦距,指的是大概范围。实际使用时因人而异,例如拍摄风景照时,你亦可能会使用长焦镜收窄取景范围。上面所说的焦距,是基於传统35mm篇幅的菲林相机。如果你使用的是小DC或者是单镜反光相机,感光元件的面积不同,焦距的长度也会有所不同。
在你选择使用什么镜头时,考虑因素除了是你的拍摄对象外,你亦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是手震.长焦镜一般对手震更敏感,原因是,你双手的细微震动都被放大了(想象一下你用手拿着显微镜用高倍数看微生物?)。其餘考虑还包括价钱、体积、重量、镜头速度以及成像质素。不要以为重量不重要,当你去进行野生摄影或者行两三天山时,背几公斤镜头应该不会是件乐事吧?
安全快门
相片的焦距,对你用手拿相机拍照时的清晰度有直接影响。在长焦距时,为了令相片不受手震影响变模糊,摄影师的曝光时间一般较短。那如何计算不手震的安全范围呢?一般摄影师会将「1除以焦距」来计算。例如是35mm的相机,那快门速度应该在1/35秒以上,那200mm呢?那就最少要1/200秒了,不是的话你的相片就有很大机会模糊。要记住这些只是大概的指引,当然手震程度都是因人而异啦。
这里有一个教你如何不会手震的教学。
定焦镜和变焦镜
在单反时代,似乎已经愈来愈少人用定焦镜了。所谓定焦镜,其实是拥有固定焦点的镜头,当摄影师取景时,需要走前走后移动取景构图。但变焦镜(Zoom镜)可以让你调整一个范围内的焦距,因此在构图时,摄影师通常都只是站在固定的位置,只需扭调节镜头的变焦环,你就可以调整画面的大小了。变焦镜的最大好处,就是用同一枝镜头,在不换镜的情况下,让你可以更易进行不同的构图,给予你不同的视角。在你拍摄对象经常动来动的情况下,例如是新闻摄影或者是儿童摄影时更为重要。记住使用变焦镜并不代表他不需要经常变换位置。变焦镜只是令你的拍摄更具弹性。
对小DC来说,3X、4X(3倍、4倍)变焦的意思是指最长焦距是最短焦距的多少倍。此外要留意,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有所不同。光学变焦是将焦距真真正正延长,但数码变焦只是将相片的像素「撑大」,撑大后的相片质素一般十分差。
定焦镜好还是变焦镜好?
在变焦镜早年推出时,其质素极在是差得要紧。人们选择用变焦镜,通常都是为了灵活性而牺牲相片质素。但今天变焦镜的成像质素已经大大提升,除非相片是用来做专业印刷放到超级巨型,否则一般来说,一般变焦镜的质素都为一般用家所能容忍。
定焦镜的最大好处,就是价钱便宜,重量轻以及速度高。一枝便宜的定焦镜,其相片质素绝对可以比得上一枝昂贵的高级变焦镜。由於定焦镜的镜片数目比变焦镜少,因此其重量亦轻得多。最后,由於定焦镜的最大光圈通常比「高级」变焦镜都要大。因此定焦镜在低光的体育运动、戏院摄影、以及需要浅景深时都非常重要。
以Canon这些镜头盒为例,左面的50mm和85mm是定焦镜,70-200则是变焦镜。
以笔者拥有的18-135为例,上面的上面写着光圈是3.5-5.6
这个意思是,在18mm时,最大光圈是3.5,135mm时,最大光圈是5.6,在你放大时,光圈会收细
有些高价的变焦镜是恒定光圈,不会因为你变焦而改变光圈大小,就如上图右下角的Canon 70-200mm,光圈就固定位f/2.8
以普通zoom镜为例,上面写着光圈是3.5-5.6这个意思是,在18mm时,最大光圈是3.5,135mm时,最大光圈是5.6有些高价的变焦镜是恒定光圈,不会因为你变焦而改变光圈大小。
光圈和镜头速度
我们所说的镜头速度,并非指到底镜头捕捉一个移动物体的速度有多快,而是说它同时可以透入光线的数量。例如当你要吸入同一数量的光线时,镜头有f/1.2,就远比光圈只有f/5.6的「快」得多。
镜头的光圈数字,代表镜头最大及最小的光圈值。
人像摄影、室内运动所需要的光圈通常都非常大,以令快门可以更快,景深可以更浅以突出主题。同时间令你在低光环境下的对焦更多準确。因此,在你选购镜头时,人们通常留意的都是光圈最大有多大,而非有多小。因为大光圈的镜头,令你在昏暗环境下所受的限制更低之餘,同时镜头所拍出的最浅景深亦更浅。
新手教学:驾驭光圈
如果你能驾驭光圈,则你就可以完全掌握你的相机。光圈是拍摄出魔法般照片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什么是光圈?
简单地说——光圈就是“拍摄时镜头打开的大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