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欲望论

个人日记

人类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虽然在社会成员职业结构上处于不同的地位,或者务农而成为农民;或者做工而成为工人;或者读书而成为知识分子和各种管理者;或者经营工商业而成个体劳动者、个体工商业者、私营企业主。他们同样衣食住行,同样生老病死,但在整个人生的过程中,各有不同的愿望,这些愿望,一般称为“欲望”,有时情感与欲望联在一起讲,就叫做“情欲”,这里情欲一词是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欲望并不都是恶性的,主要是善性的,还有处于善恶之间中性的,也就是无记性的。有的学者不加分析,把欲望视为“烦恼”的同义词,那是一种绝对性的错误说法。在这个涉及欲望的问题上,古代印度的哲学家和宗教家世亲(361~440),比任何一个学者都要分析得高明,他在对宇宙万有进行分类和解释的时候,提出了“五位百法”说,他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基本上可以分为五大类:一是色法,指物质现象而言;二是心法,指主要精神现象而言;三是心所有法,特指附属的精神现象而言;四是不相应行法,指处于物质和精神两种现象之间的事物;五是无为法,指没有生灭,没有造作,没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或绝对真理。每一法之下,都提出了不同的范畴,共计有一百个,为了便于记忆,在佛教教学中概括为一首偈子,即“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详见《大乘百法明门论》,这里不详细说明。我们只着重指出,世亲把“欲”定为一个单独的范畴,属于心所有法,凭这一点可以说明,大乘佛教确与世俗上一般人对“欲”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基于此一认识,本文准备探讨一下人生的欲望问题:一、欲望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二、人生最根本的欲望是什么?三、佛法能不能满足人们的某些欲望?对上述三个问题这里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欲望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

  要谈这个问题,先让我们看看佛教以外的思想家如何说的。古今中外,大多数思想家都把欲望看做社会发展的动力。为了说明这个论点,我认为读一点有关东方和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以及哲学史的书是必要的。据一些学者研究告诉我们: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德国一位著名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他认为: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个是世界理念,一个是人的情欲,两者都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打一个比方,在历史过程中,世界理念是基础和经线,人的情欲则是纬线,世界历史就是由上述两者交织而成的由低级到高级矛盾运动的过程。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一的傅立叶(1772~1831)也认为情欲是人的基本特性,社会不应当压制人的情欲,应当创造一切条件去满足情欲,和谐制度的美好之处就在于它能充分满足人的情欲。他以劳动欲为例,说明它的社会作用,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劳动欲,如果社会能唤起人的劳动欲望,使劳动真正成为人生的乐趣,那么社会将得到飞速的发展。至于科学社会主义者,人所共知,对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另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决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和因素应该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赵吉惠著《史学概论》164页),这一说法,较为全面。它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革命者绝对不会否定人们的正常欲望的。我国古代一些思想家,也对人生的欲望持肯定态度。历代儒家代表人物中以清代的戴震(1724~1777)最为突出。他认为:人是一种有感觉的自然物,有血液,有气体,有思维能力,有欲望,有情感,有理智,这是人的本来如此的特别的性质。如果我们否定了人的情感和欲望,那就否定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条件。他强调“欲”和“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把它严格区别开来。“私”才是“欲”的过错,不能因为有“私”就说“欲”不对,一切归罪于“欲”。相反,人的自然的情感和欲望是道德的基础。戴震提出“理存乎欲”的命题,换句话说,天理就在人欲之中,道德准则的作用就是使人的自然情欲,得到合理的满足和发展,当权者必须做到“体民之情,遂民之欲”,并使之不断地逐渐地完善起来。据我所知,就是宋代著名哲学家朱熹(1130~1200),他是主张“遏人欲而存天理”的儒家人物,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也认为“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以欲亦岂能无?”他把人们对日常饮食的欲望说成是天理,把追求美好饮食的欲望称为人欲,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对比起来,戴震的“天理人欲”观,是针对理学末流而说的。上述四位思想家,除了朱熹是节欲主义者外,其他三人,黑格尔也好,傅立叶也好,戴震也好,无不对人生的欲望持肯定态度。打开中外思想史,此类言论,各个社会形态中都有。由此说明,欲望并不是绝对有害的东西。
  佛教,包括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对于人生的欲望,也从来没有完全持否定态度,一概排斥。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前485),本姓名为乔答摩·悉达多。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王国境内)人。其学说的精髓,高度地概括起来,可以叫做缘起主义。在欲望问题上,他既反对极端的苦行主义,也反对极端的享乐主义,他是主张不偏于这边又不偏于那边的中道主义。中道一词的中字是正的意思,与适中的意思相近。根据《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世纪经·本缘品》及《中阿含经》卷三十九《婆罗婆堂经》等的记载,他认为欲望是印度种姓制度的起源。在长期说法的过程中,他是按不同的对象说不同的内容,对在家佛教徒(优婆塞、优婆夷)从来没有否定他们的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流行颇广的《善生经》所说内容就是明证。后来的大乘佛教经典,如《诸法无行经》卷下,甚至提出了“贪欲是涅槃,瞋痴亦如是,于此三事中,有无量佛法。”之说,实即通常所说的“烦恼即菩提”的思想。不过据我想可能是提倡既不住生死又不住涅槃的无住涅槃而说的,因为无住涅槃必须有意识地保留一些烦恼才能实现这一涅槃境界。我国禅宗实际创始人慧能(638~713)在《坛经》上也说“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除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他这是一种染中求净顿悟成佛的思想,这主要是对僧侣而言。由此可见,欲望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是起了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一般思想家和宗教家都承认情欲对社会发展和个人修养有密切关系。其实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否定欲望,否定了欲望,人类就不能存在,否定了欲望,社会就不能发展。近现代以来,有些自命为佛学批判者,开口闭口,纸写笔载,说什么“欲望就是烦恼”,这是完全不正确的,更非佛法的本义。《成唯识论》对“欲”下了一个定义:“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大概是说人们对所接触而又爱好的一切对象,对它有某种希望,就产生了欲望,这是欲的特点,所以说“希望为性”。欲望有善性的有恶性的也有中性的,但主要是善性的。因为它可以使人发扬勤奋精神,精进不懈地去努力,起助成一切善事的作用,所以说“勤依为业”。这才是“欲”心所的本义。

二、人生最根本的欲望是什么?

  这个欲望问题,我也反覆思考过,人类最根本的欲望,其实只有两个,一是维持生命欲,二是延续生命欲。可以称为原始欲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日益进步,人们的欲望越来越多,于是一些思想家和学者对欲望进行了分类,大概归纳起来,约有下列四种说法:
  (一)六欲说。又称七情六欲说。什么叫七情?中医心理学认为是:苦、怒、忧、思、悲、恐、惊,是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立说的。通常的说法是根据儒家经典《礼记·礼运》篇所说,即喜、怒、哀、惧、爱、恶、欲,七字中前六个字,就是六欲,合起来讲,就叫做七情六欲。此外,还有人根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主张六欲是:好恶喜怒哀乐,被称为“六志”,志,可以解释为情。
  (二)五欲说。有内五欲与外五欲之分。所谓外五欲是指财、色、名、食、睡。财是金钱,色是性欲,名是名誉,食是饮食,睡是睡眠。所谓内五欲是色、声、香、味、触。色指视觉器官所接触的物质,声指听觉器官所接触的声音,香指嗅觉器官所接触的气味,味指味觉器官所接触的口味,触指触觉器官所接触的硬软之类的东西。认真地分析起来,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五欲之中,如果不加分析地一概反对,那人类就不能生活下去。这是极其普通的常识。作为佛教僧侣来说,由于他们担负着绍隆三宝续佛慧命的重任,以戒定慧三学作为行为准则和思想方法,为实现超越世俗人生追求涅槃境界的目的,对五欲是采取分别对待的态度,该允许者允许之,该禁止者禁止之(如过独身生活断除淫欲),该限制者限制之(如过午不食之类),那是毫无疑问的,释迦牟尼并未要求所有的人都当僧侣。这里略而不论。本文所述的欲望是就一般人而言。
  (三)三欲说。一要生存,二要发展,三要享受。此中生存欲是人类最根本的欲望,其他动物也是一样。有了生存,还要发展,发展自己的智慧,发展自己的国家使之强大起来,发展自己国家的人民使之得到幸福,这一切都要靠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生产关系不断改善,这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应该以毕生精力认真考虑和终身奋斗的问题,也是每一个人所关心的问题。享受,包括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两个方面,对知识层次较高的人来说,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些。
  (四)四欲说。这是我独自思索而立说的。引起我思考,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烧香拜佛者越来越多,以长沙市一个对外开放的佛教寺院为例,1980年每逢观音菩萨出家、成道、诞辰的日期,只有近五千人参加,以后逐年增加,一次一万人,一次两万人,现在达到三万人以上,这当然是正常的宗教活动,国家给予保护。与此同时,一些中青年不惜花钱,请财神塑像去供奉在家里,一时成为社会风尚。还有更奇怪的是有些人也迷信起看相、算命、抽签、问卦、测字、扶乩之类荒诞不经的封建迷信活动。当然,佛教对这一点是持反对态度的,更不能与宗教信仰混为一谈。他们为了什么?其实也是由于某种欲望所驱使,据我分析,这就是吉凶、祸福、寿天、贫富四大矛盾无法驾驭的反映。1.吉是吉祥,要求办事要顺利吉祥,不出现凶险的事故,这叫吉祥欲。2.福是幸福,不遇到意想不到的灾祸,这叫幸福欲。3.寿是长寿,不遇到危及生命的不幸事情,平常身体少病或无病,有病得到康复,增长寿命,这叫长寿欲。4.富是富裕,任何一个人都想摆脱贫困状态,工人诚实劳动争取多拿奖金或计件工资收入的增加,农民除种植作物外还想搞点副业;知识分子专心致志地研究学问也想争取额外收入,个体劳动者、个体工商业者凭劳动或雇请少数人为帮手想多赚钱,私营企业主也要求生意越做越好,企业越办越旺,这叫富裕欲。以上四种欲望是当今社会最突出的欲望,也是正常的欲望,《法华经》上说:“资生业等,皆顺正法”,于此足见大乘佛教并不反对人们的正常欲望。人类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满足欲望,要动员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力量,诸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乃至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国防力量的强大,世界持久的和平。

三、佛法能不能满足人们的某些欲望

  正常的欲望绝非烦恼,只有不正常的思想和情绪以及不正确的行为,才是烦恼。根据世亲的分析,烦恼及随烦恼,共有二十六个范畴,即:贪、瞋、痴、慢、疑、恶见、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愧、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对于烦恼,佛教认为,修行者是必须逐渐断除的,所以烦恼与欲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们的正常欲望,佛法能不能满足?我们的回答,既是肯定的又是否定的。要解答此一问题,要理解什么是佛法?简单地说,佛法就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开创的以缘起论为核心思想如实地探讨宇宙人生真谛的理论和实践。一般说来,包括信仰、理论、实践、目标四个部分,也就是通常所讲的信解行证。佛法理论号称博大精深,其实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它是一种宗教信仰,又是一种思辩哲学,总数在万卷以上的汉文佛教典籍中,有一些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佛法这个非常丰富的文化宝藏中有很多命题带有科学因素。如果我们本着客观而公正的态度去学习它去研究它去实行它,一定可以满足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欲望。关键的问题,是要全面地正确地掌握佛教的缘起论和切实履行佛教所倡导的菩萨行。
  什么是缘起论呢?佛教认为:世间上一切事物,都是因缘生起,自性本空,因指主要条件,缘指附属或次要的条件,什么事物都是许多条件凑合起来的。举例而言,一棵树,种子是主要条件,其他阳光、水份、土壤、空气、肥料、栽培技术等等都是附属的条件,有了上述条件,一棵树就生长起来了,枝繁叶茂甚至发展到冠盖如云,浓荫蔽日。这叫做“因缘生起”。这是就事物的现象而言。它是存在的,是“有”的。另一方面,这一棵树,又是自性本空的。自性指固定不变的实体,也可以说是事物背后看不见的主宰。事实说明,这棵树的固定不变的实体本来就不存在,这是“空”的。这叫做“自性本空”。这是就事物的本体而言。事物有无本体?佛学上有争论,但龙树、提婆创立的中观学派及佛陀本人是持否定态度的。佛法中的缘起论,看事物看得非常准确。一切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空有不二,这就是一切事物的本来面貌。用佛教的术语说,就叫做“诸法实相”,意即一切事物真真实实的状态。人们只有懂得这个缘起论(佛法中有六种缘起论,此属性空缘起论),而且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去,我们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吉祥、为幸福、为长寿、为富裕之类的欲望,创造有利条件,排除不利条件。举例而言,为了长寿,我们必须经常运动,注意营养,保持身体健康,更重要的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时时有一个希望和时时有一个信念,把自己的一切活动与社会上有益无害之类的活动结合在一起,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有了这样的条件,一个人增长寿命的欲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万一希望失望了也不悲观,也不丧气,而且懂得人生形成发展衰亡的规律,长寿或不长寿都处之泰然。这样的人就是彻底透澈懂得缘起论的人。其他幸福、富裕、吉祥之类的欲望如何满足,可以类推。
  什么是菩萨行呢?菩萨,是印度梵语菩提萨埵的略称,意译觉有情,有情是众生的意思,菩萨就是要求觉悟的众生。它是佛教徒追求的理想人格。学佛是希望成为大觉大悟者,但成佛必须经过菩萨行的阶段。以菩萨的思想为思想,以菩萨的行为为行为,就叫做菩萨行。人生只有实行菩萨行,才能满足自己和世间众生的一切美好的愿望。通常认为:菩萨对自己要实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对他人要讲究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摄。特别是四摄,既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又是进行企业管理必须的条件。举例而言,一个人要富裕,办一个企业,除了有充足的资金、先进的设备、精巧的技术、优良的产品、广泛的销路等条件外,还必须有精明能干的管理人员。如果把四摄的方法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去,在社会交往中涉及造福社会之举广行布施;对周围的人用爱护的语言去关心从而沟通思想感情;凡有利于人的事情都去做作为行为准则;把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或管理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都看做是平等的,与人共利害,与人一起战斗,这个企业,我认为是可以办好的,办好了企业,富裕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与此同时,也要运用缘起论为指导思想,去创造有利的条件,使一切向好的方面发展。至于六度中忍辱、精进、智慧三度,更是凡有所求的人,不可缺少的精神修养或思想境界。因此,我认为,佛法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欲望的。佛法坚决反对宿命论,也坚决反对神造论,更反对偶然论,而主张业感论,那就是认为一切事情都是人的思想和行为各个方面具备了某些条件所感召的。
  相反,我又认为:佛法对于人生欲望的满足,也可以持否定态度,意即某些人不讲主客观条件,不考虑行为的好坏,单纯相信有一个或多个超自然体存在,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它可以给我们避免灾祸,这种简单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那什么吉祥、幸福、长寿、富裕之类的欲望,可能很难满足。严格地说来,那不是纯粹的佛教思想,而是佛教的感应说与我国民间信仰的鬼神观混在一起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不过民间信仰有时对人生欲望的追求,也可以起某种作用。
  以上就是我观察了许多社会现象之后,对人生欲望问题的思考。着重点是要说明欲望不能与烦恼划一个等号,对欲望要作具体分析。佛法既要肯定人生正常欲望的合理性,也要否定非正常欲望的危害性,这样,才符合佛法本义,才能有利于人间佛教的宣传,人间净土的建设。有的人以佛法去贬低科学成果是错误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