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诗品》全文解析(二)
手机日志
司空图把诗歌风格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二十四品,加以品评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司空图的《诗品》是对唐朝诗多样化风格的总结。在名称上为了与钟嵘的《诗品》便于区别,习惯上又称为“二十四诗品”。 (六)、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玉壶:珍美的酒器。 春:这里指酒。唐时酒名多带“春”字,如“富水春”、“若下春”、“土窟春”、“石冻春”、“烧春”等。 修竹:美竹。竹子岁晚不凋,挺拨而立,为过去的诗人所爱。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荫,上有飞瀑。 眠琴绿荫,在绿荫下枕琴而眠。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人淡如菊:人像菊花一样淡素,凌寒风,傲严霜而开放。 书:书写。 岁华:年华、时光。 [译文]: 玉壶买酒,茅屋赏雨。座中有佳士,四周是美丽的竹林。 初晴的天空浮白云,幽谷的鸟儿互相追逐。绿荫之下枕琴而眠,仰视飞溅的瀑布。 落花默默无言,人像菊花淡泊。写下这四时景光,就是可读的好诗。 [简析]: 典雅,指的是质朴无华、高雅不俗的风格。典训为质朴、庄重,与华丽、艳冶相对而言;雅指风雅、素雅,与粗野、卑俗相对而言。在这首诗里,作者描绘了他所理想的典雅的意境;在茅屋中赏雨,玉壶自斟,四周竹林。雨后初晴,听鸟鸣相逐,枕琴而眠,仰看飞瀑。一派“高人雅士”的“雅”兴。虽然秋风袭人,落花片片,默默地凋谢,人却要像淡泊的菊花,挺寒风,傲严霜,孤芳自赏。创作风格典雅的作品,作者首先要是雅人佳士,才能写出情景交融的这样典雅的意境。 (七)、洗炼: 犹矿出金,如铅出银, 超心炼冶,绝爱缁磷。 超心:专心。 绝爱:毫不爱惜。 缁磷:黑云母石,非金属元素,耐火,冶炼金属时遇之必弃。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体素储洁,乘月返真。 空潭:清澈的水潭。 泻春:指春光映入潭面而荡漾。 古镜照神:古镜明彻精莹照人神态。体素,《庄子·刻意篇》:“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 成玄英疏:“体,悟解也。妙契纯素之理,则所在皆真道也。”陈寅恪《读莺莺传》:“真字即与仙字同义,会真即遇仙或游仙之谓也。” 返真:即返归仙境。 载瞻星辰,载歌幽人,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载:发语词。 星辰:一本作星气。 幽人:隐者,超然世外者。 [译文]: 像从金矿石炼出金,如从方铅矿提出银,炼冶要精心致志,坚决抛弃黑云母石那样的杂质。 像清澈的水潭映出荡漾的春光,明亮的古镜绰约传神,修真养性使心灵升华纯净,乘着月亮返归仙境。 仰望满空明灿的星辰,放声歌唱得道的幽人,今夕他像流水一样纯洁,那明月该是他的前身。 [简析]: “洗炼”的风格,“洗”指清洁,“炼”指精粹。在创作过程中,从语言形式到内容,都需要千锤百炼,而表现为一种艺术风格,就是作品的纯洁明净。前四句以从矿石中冶炼金、银为例,形象地说明锤炼文学作品必须抛开一切杂质.但是,要使作品达到“洗炼”、“净化”的境界,司空图认为基本上还是诗人的思想修养问题。紧接着在中间四句,描写经过修炼达到的纯净境界,“空潭泻春,古镜照神”,所以出现这样清澄、光明、洁净、了无纤尘的意境,是由于“体素、储洁,乘月返真”,作者的修真养性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他就是清澈的流泉,就是明月的化身,因此,作品才有清明照人的光辉。末尾四句,作者在歌颂久经修炼而得道的“幽人”。这个人是从庄子的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中来的,使这首诗罩上神秘的色彩。我们可以撇开玄虚的外壳,作如下的领会:诗人具有明月皎洁的情怀,才能产生像流泉般纯净的作品;作者思想的成熟与净化,是作品洗炼的重要原因。 (八)、劲健: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 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神:心神。 气:气韵、气魄、气势。 行神如空:说精神劲健; 行气如虹:说气魄雄伟。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千寻, 形容极高:每寻八尺。走云,云行。 饮真茹强,蓄素守中。 喻彼行健,是谓存雄。 饮:茹互文。 真:自然之道。 强:强力。 素:指道家之道。 守中:保持在心中。 真和素,都是指道家之道, 互文:喻彼行健,是谓存雄, 行健:《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喻,晓喻。天行健,指天体运行昼夜不息,周而复始。存雄,保持雄伟之力。 天地与立,神化攸同。 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与立:并存。 神化:造化。 期:求。 御:驾驭。 终:为始终之终。 [译文]: 心神运行在太空,真气运行如长虹。巫峡高千寻,飞云连长风。 修真养性健身,道义蕴含心中。天地自强不息,永葆雄伟之力。 和天地并存,与造化同功。要到劲健境界,修真养性终生。 [简析]: “劲健”属于阳刚之美。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给人以刚健、强劲、雄伟、豪壮、轩昂、高大的美感。作者在首四句就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高大雄伟的景象:他所虚构的“心神”在苍苍茫茫的太空运行,其气势如虹贯空,又如巫峡两岸千寻高山,高山之上风云奔驰,显出无比高大的豪劲。中间四句,作者说明这种“劲健”的风格来自长期的思想修养:只有“饮真”,“蓄素”,不懈地吸收和积厚道家的思想,才能“茹强”、“守中”,修炼出雄健的气魄,使道义贯穿胸中。末四句,是说修养要达到与天地并存,与造化同功的境界,他不厌其烦地反复说明,必须进行长期的思想道德修养。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的“养气”说与司空图的“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在理论上是相通的。 (九)、绮丽: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 浓尽必枯,淡者屡深。 神:精神、思想。富贵之气在于自然;而不在外表,绮丽在神而不在形,在神情上有真正宝贵气的人,是不看重堆金积玉的。 露余山青,红杏在林。 月明华屋,画桥碧阴。 “露余山青”一本作“雾雨水畔”。 金樽酒满,伴客弹琴。 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殚:尽,完全。 美襟:美好的心怀。 [译文]: 心里有宝贵,才不看重黄金。太浓艳必然无味,清淡的常常意味深。 山青露未尽,满林红杏花。月明照华屋,画桥绿荫里。 金樽美酒满,伴客弹琴瑟。此景能自足,尽情畅我怀。 [简析]: “绮丽”这种风格的特点,《诗品臆说》曾经解释过:“绮则丝丝入扣,丽则灿烂可观”,指的是辞藻妍丽,情致优美。它给予人们的美感与“纤秾”有些差异:“纤秾”是艳丽或浓艳;“绮丽”是雅丽或清丽。司空图认为,绮丽的风格不是雕饰华艳的文句,堆砌浮丽的辞藻,如同真正富贵的人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富贵之气,是瞧不起堆金砌玉来装璜宝贵的。浓艳反而俗而无味,倒不如色彩清淡常常会意味深长。所以,绮丽的风格不在于辞句,而在于绮丽的意境。他接着画出六幅有绮丽意境的图画,它们都优美可爱,清而不艳,雅而不俗。李白《古风其一》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这里说的绮丽,指的是魏晋南北朝以来风行的一种专门雕饰华美文彩的恶劣文风,与司空图在这里说的绮丽——清雅而明丽,是不同的。 (十)、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到处都是,可以随手拈来,不必取之于他人。 诸:之于的合音。 俱道适往:道家认为,“道”为自然之本源,俱道,顺随自然之道,也可以解释为顺应自然。 适:舒适、惬意。 往:前行。 适往:可以解释为自由自在地写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予不夺,强得易贫。 真予不夺,强得易贫:真正得到的东西不用去强求,强求来的东西容易失去。 予:给予。 贫:贫乏,无所有。 幽人空山,过雨采蘋。 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薄言情悟,悠悠天钧:薄言,语助词。 情悟:领悟自然情趣。 悟:一本作“晤”。天均,《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金钧。”钧为制陶所用转轮,天钧言任天而行,像制陶掌管住转轮,可任意而为。一说天钧指自然均平之理,亦通。 [译文]: 随手拈来不费力,不必到处去寻求。顺应自然任意行,挥手绘声绘色成春日景。 鲜花到时就开放,岁月四时自更新。真属于你的谁也夺不去,勉强得来的到了还是空。 幽隐之人居空山,漫步溪边采青蘋。领悟自然的奥妙,天道运行不息。 [简析]: “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为作品具有真淳、质朴、天然之美。“自然”与“雕饰”相对,感情不矫揉做作,不雕琢辞句,不堆乇典故,而有充沛的感情洋溢其中,脱口而出,自饶情味。 首四句对“自然”风格作了形象的解释,“俯拾即是,不取诸邻”,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吐不快,所以写来不费力气,无须勉强、做作,按照自己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写出来,就会“着手成春”。中间四句,从哲理的角度阐述了自然之美的丰富无穷,鲜花到时候就会开放,岁月运行四时常新,顺应自然本身,自会得到它蕴含的美。“真予不夺,强得易贫”,这一生活中的哲理,也是艺术的辩证法。末尾四句紧承上文,说明“自然”之美并不是信笔乱写能够得来的,你看:那隐居于深谷中的幽人那样地悠闲自得,撷美摘实,是由于他领悟了自然的奥妙,能与运行不息的天道合一。我们从这首诗里,抛开道家虚渺的词语,可以把握到其中合理的内核:要信笔写来,就能达到“自然美”的意境。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