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付出,婚姻就能幸福吗?
个人日志
晓云把“经营”二字误读为“付出”。在家庭中,她负责打理上上下下的事务——全部家务、照顾孩子、教育孩子,自己还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而丈夫小何全部精力都在事业上,对家里的事情不闻不问,几乎很少帮忙,回到家只管张口吃饭。不仅如此,对晓云也越来越冷淡,吃完饭常常把碗一推就找借口走开,懒得再和她多讲一句话。
晓云心里很不平衡,她不知道丈夫为什么这样对待自己,难道是在外面有人了?可她又没有证据。难道是自己做错什么了?全心全意为这个家付出,丈夫对自己居然不懂感恩,竟是这个态度!时间长了,晓云心里的怨气越来越大,看谁都不顺眼,脾气也非常暴躁,和丈夫频频发生争吵。吵架不断升级,最后闹到要离婚。
朋友帮忙调停,这边问晓云,婚姻里最大的不满在哪里?晓云哭着答:“他为这个家做过什么?都是我在付出,这么多年辛辛苦苦,我为家付出了全部的时间精力,他凭什么和我吵架?”
朋友又去那边问丈夫小何,小何说:“我从没要求她做那么多,我宁可她什么都不做,也不要天天对着一副全世界都亏欠她似的脸。你看看晓云的表情,时刻都像写着三个字:‘你错了’!和她在一起太累了!”
为什么做得多还没人领情?全因晓云并不是心甘情愿的付出。她的能量并不足矣应付那么多的角色分工,既要工作,还要照顾家庭,她感觉很累,疲于奔命,心情很不好。在这种情况下还强迫自己坚持付出,其实就变成了一种哀怨的索取——希望得到老公的爱与体贴。
但人首先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才会有能量给别人爱。如果自己都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感受和情绪,又如何顾及到身边的丈夫和孩子?也因此,小何从晓云那里得到的讯息并不是轻松的亲密之爱,而是一种需要偿还的压迫。他并不是没有努力过,他也曾试图对晓云表示自己的感谢,但是方式不对,反被晓云轻视。
女人在付出过多、在已经透支能量的时候,她对男人的爱就会转变为一种怨恨,强烈的怨恨会使女人心态失衡。这个时候,男人即便做什么,在她心里的解读都会变得不一样:男人如果献殷勤,女人可能不会觉得男人有情趣,只会感到对方无聊;男人如果真心实意对她好一些,为家庭做事情,她会觉得男人只是做做样子。两个人的情感一旦无法交流,夫妻关系只能变得更糟糕。
晓云和丈夫碰到的问题在中国、乃至在全世界都是较为普遍的,这和男女两性的特点有关——
女人的特点是这样的,在付出得不到男人的回馈和爱的时候,她们往往会认为自己不够好,会越发努力地付出。和女人正相反,男人在接受爱越多的情况下,反而意识不到自己该回报,变得越来越懒于付出。
女人应该知道男人的这一特点,如果看到男人有意无意回避承担家庭的义务,如果感到自己在超负荷承受社会家庭的压力,不要害怕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不要害怕把问题敞开来谈。女人要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丈夫探讨,让男人知道他需要做什么能够让家庭变得更好,鼓励他积极参与到孩子教育和家庭事务里。既不要在隐忍中变得阴暗抑郁,更不应在反复的争吵中无用的宣泄情绪,这些都是于婚姻无益的。
幸福的婚姻是双向的,需要夫妻彼此都能感觉到快乐与和谐。要收获这样的婚姻,夫妻两个人都要付出才行。一方埋头付出,一方一味索取,这样的婚姻即便持久,也肯定难以幸福。当家庭呈现这种模式的时候,不仅是女人,夫妻双方都应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