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
个人日记
故乡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镇的供销合作社,具体它建于哪年,我真的不清楚,只觉得自从有了记忆,记忆里就有它。当时,它地处舍伯吐镇的商业中心。十字路口上,路北东西两侧各有一个供销社,建筑风格,面积大小完全一样,人们习惯的称之为道东合社和道西合社。路南东侧是供销社旅店,西侧是总店。
幼年时,供销社在我的心里如同神殿,先不说它那高大的门牌和砖瓦结构的建筑在当时小镇上众多的土坯房当中是如何的鹤立鸡群 ,单是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就让小时候的我一走进去,就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看得眼花缭乱!其实说它琳琅满目,也无非就是几捆花布,几种样式单一的成衣,以及一些日常生活必需的日杂和副食。跟现在的物质丰富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只因为那时每家的物质生活都很贫困,我家也不例外,那时的我也比不得现在的小孩子,什么都见过,什么也不稀罕!
四五岁时,我最高兴的事,无非就是跟父亲去供销社,因为那样父亲就可以掏出一毛钱给我们买上十块儿蓝旗水果糖。那时的物质相当的匮乏,水果糖也不是经常有的,每遇断货时,失望的我会学着大人的模样,悻悻的骂一声娘,嘴里还嘟囔着:“破供销社,啥也没有卖的。”年幼的我不懂得,许多商品在那时都是凭票供应的。
等我上小学时,这种状况就好多了,供应已相对充足。我在那里买过铅笔、小刀、橡皮、刀切纸。用粮票加一毛钱还可以买上一个松松软软的大面包,还有五分钱一个的榨菜疙瘩。有时母亲会让我带上饭盒去那里打上几块腐乳,那时,一推开供销社那沉重而明亮的木制玻璃门,就能闻到一股好闻的酱油、醋味儿,它们连同白酒都被散装在一溜儿并排摆放的头号大缸里。需要时,你得自备容器,或玻璃瓶,或塑料壶。售货员卖的时候也根本不用称,用半斤、八两、一斤的油提溜装,非常的精确。擦得铮亮的玻璃柜台里,售货员阿姨忙碌着,噼里啪啦的扒拉着算盘珠子,人多时,她脸上大多时候是冷若冰霜的,通常要喊好几遍,才肯过来应付你。
等我上高中时,已是九十年代了,供销社已由原来的国营承包给了个人,同样还是那位售货员阿姨,脸上的笑容却温暖了许多,服务也热情周到了不少。此时,供销社周围也雨后春笋般的冒出了诸如中百、二建商店、和水利站商店等比较大型的购物场所,人们买东西更加的方便了。
两千年的时候,供销社南面的旅店和总店都拆了,盖上了两排气派的门面房, 服装商城和大型超市也应运而生。在众多林立的店铺前,供销社略显落寞的矗立在那里,已失去了往日红火热闹的场景!
零五年,我来到了呼和浩特市 ,供销社只是偶尔伴随着童年的记忆出现在思乡的梦境里。去年回到故乡,舍伯吐镇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高楼林立,我可笑的差点在故乡迷失,找不到回家的路。时代进步了,故乡变美了,我却不知怎么,陡然升起了一种仿佛丢失了故乡的怅惘。不知何故,供销社依旧矗立在那里,让我如同遇见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样倍感亲切!此时的供销社与当年的鹤立鸡群相比,已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它如同一位失去风华的老者一样,经历了岁月的变迁,显得是那样的破败与陈旧!或许终有一天,它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那样,我就只能与它在梦里相遇了!
幼年时,供销社在我的心里如同神殿,先不说它那高大的门牌和砖瓦结构的建筑在当时小镇上众多的土坯房当中是如何的鹤立鸡群 ,单是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就让小时候的我一走进去,就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看得眼花缭乱!其实说它琳琅满目,也无非就是几捆花布,几种样式单一的成衣,以及一些日常生活必需的日杂和副食。跟现在的物质丰富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只因为那时每家的物质生活都很贫困,我家也不例外,那时的我也比不得现在的小孩子,什么都见过,什么也不稀罕!
四五岁时,我最高兴的事,无非就是跟父亲去供销社,因为那样父亲就可以掏出一毛钱给我们买上十块儿蓝旗水果糖。那时的物质相当的匮乏,水果糖也不是经常有的,每遇断货时,失望的我会学着大人的模样,悻悻的骂一声娘,嘴里还嘟囔着:“破供销社,啥也没有卖的。”年幼的我不懂得,许多商品在那时都是凭票供应的。
等我上小学时,这种状况就好多了,供应已相对充足。我在那里买过铅笔、小刀、橡皮、刀切纸。用粮票加一毛钱还可以买上一个松松软软的大面包,还有五分钱一个的榨菜疙瘩。有时母亲会让我带上饭盒去那里打上几块腐乳,那时,一推开供销社那沉重而明亮的木制玻璃门,就能闻到一股好闻的酱油、醋味儿,它们连同白酒都被散装在一溜儿并排摆放的头号大缸里。需要时,你得自备容器,或玻璃瓶,或塑料壶。售货员卖的时候也根本不用称,用半斤、八两、一斤的油提溜装,非常的精确。擦得铮亮的玻璃柜台里,售货员阿姨忙碌着,噼里啪啦的扒拉着算盘珠子,人多时,她脸上大多时候是冷若冰霜的,通常要喊好几遍,才肯过来应付你。
等我上高中时,已是九十年代了,供销社已由原来的国营承包给了个人,同样还是那位售货员阿姨,脸上的笑容却温暖了许多,服务也热情周到了不少。此时,供销社周围也雨后春笋般的冒出了诸如中百、二建商店、和水利站商店等比较大型的购物场所,人们买东西更加的方便了。
两千年的时候,供销社南面的旅店和总店都拆了,盖上了两排气派的门面房, 服装商城和大型超市也应运而生。在众多林立的店铺前,供销社略显落寞的矗立在那里,已失去了往日红火热闹的场景!
零五年,我来到了呼和浩特市 ,供销社只是偶尔伴随着童年的记忆出现在思乡的梦境里。去年回到故乡,舍伯吐镇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高楼林立,我可笑的差点在故乡迷失,找不到回家的路。时代进步了,故乡变美了,我却不知怎么,陡然升起了一种仿佛丢失了故乡的怅惘。不知何故,供销社依旧矗立在那里,让我如同遇见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样倍感亲切!此时的供销社与当年的鹤立鸡群相比,已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它如同一位失去风华的老者一样,经历了岁月的变迁,显得是那样的破败与陈旧!或许终有一天,它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那样,我就只能与它在梦里相遇了!
文章评论
海虬
刚毕业,就手里拿着卡着崭新的“里澜城中学”大红印章的证书去镇供销社应聘保安,比现在的考公务员还热血呢。头天晚上自己穿上军装 带上军帽对着镜子练了一晚上的立正 敬礼,高呼:为人民服务!!结果第二天一点没用上,面试的见我一进屋 就直接喊下一个。我踌躇着找了个便门儿回家了。三年内全国的供销联社统统倒闭。
妍儿
老少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兀自站在那的供销社依然是你的魂牵梦绕,可你却已经是它眼中的匆匆过客了。[em]e113[/em][em]e178[/em][em]e163[/em]
海虬
我们总希望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但却怕故乡变异乡。
柏树
花儿,你说的一进到供销社,就会闻到酱油味醋味……我就一下子想到了我家那里的供销社,几口大缸并排摆着,就是你说的那种好闻的混合的味道。[em]e113[/em][em]e163[/em][em]e178[/em]
海虬
有一处你记错了,那年代应该是用大水缸盛液体,零醋 散酒 大套油。香油用精致的铁皮桶盛,油提 有二两 半斤 八两 一斤的,非常精确。那时少见塑料制品,红糖白糖点心都用草纸包裹,也没有木制的玻璃门,就是一副可以对开 里外呼搭的镶嵌着半块玻璃的大木门。柜台是用砖砌的 洋灰罩了光面儿的台子。营业员们都是高高在上的穿着的确良小白褂的大姑娘小媳妇,比现在的公务员牛气。算账没有计算机,都用算盘。你还没点完货,那边算盘已经扒拉明白了,毫厘不差。
简单
哈哈!好亲切啊!读完心里软软的满是怀念。一样的情感,一样的经历,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景致,早已融化在骨髓里。
尘埃里的荼靡
你说起供销社,让我也想起了曾经的往事,那时我上中学,供销社在学校的房后,卖啥的都有,我不记不清货的品种了,只记得买货的小伙子,他长的太帅了,那眼睛,那鼻子,那嘴巴,仿佛上帝精雕细刻的一样,尤其他吃小葱拌豆腐时可爱的吃相,啧啧啧,你一辈子都忘不了,我常常借买东西和他套近乎,他也不烦,一来二去,我们混的很熟,后来,他送我一本书,是当时供销社卖的,我清楚的记得书名:影子山庄。等我把书看完,打算还他的时候,他说,送给你吧,留个纪念,我要调走了,说完,我分明看见他眼里闪烁的泪光。我没控制住,泪一子流下来,他这一走,再也没有看过他,没他的音讯,希望他现在好好的!
东成西就
[em]e179[/em] 难怪文章那么吸引眼球!有生活,有经历的人才能写出有共鸣的心声[em]e183[/em] 都是过来人,咱还小就不发言了[em]e113[/em] 感受[em]e132[/em] 一句话:很接地气[em]e179[/em] [em]e185[/em] 加油!
愚公
过去的时光,过去的人,过去的房舍和街道,都会给人以留恋感,那时的天真,那时的快乐,如今再也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