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四件事 一年少得病

个人日记

开春四件事 一年少得病

 如何为自己一整年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不妨做好开春四件事。   
 


第一招:排毒喝花茶 
    冬季天冷,人就偏爱吃热食。正因为冬天热性食物吃得过多,到了春天,就必须给自己的肠胃减减负,清肠排毒了。早上喝杯淡盐水,能利小便、助排毒。血压偏高的人,可以换成温开水;血糖不高的人,就来杯蜂蜜水,同样有效。春天讲究喝春茶,不管是绿茶还是花茶,都能起到排毒、提神养气的作用。特别是茉莉花茶,气味芳香,提神效果更好。
    要想给身体排毒,必须保证大便通畅。大便不好的人多吃些萝卜、白菜、红薯;也可以进行自我按摩,每天绕肚脐顺时针揉按至少36次,按压肚脐左右三指宽处的天枢穴至有酸胀感,均有通便作用。

第二招:晨练拉拉筋
    古人提倡在春天晨练,他们认为这是一年四季中锻炼效果最好的时期,可以彻底放松禁锢一冬的身体。年纪稍大的人,最适合散步,还可以在空气较好的公园做个深呼吸,伸伸腿、拉拉筋。有句话说,“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这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适当抻拉韧带确实有助身体气血畅通,甚至可起到祛痛和排毒的效果。
   春天要养肝养胆,所以锻炼时,不妨拍打一下两肋外侧。这里是中医所指的肝胆区,以掌心适度拍打,可通畅气血经络,达到养肝养胆之效。

第三招:春吃酸甜口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记载,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因为春天吃过多酸性食物会使肝火过旺,从而损伤脾胃,应多吃些性温味甘的食物以助消化,如糯米、南瓜、大枣、山药、银耳等。   从另一个角度说,在五脏和五味的关系中,酸味有收敛作用,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吃得太酸就会损伤阳气。但所谓少酸多甜也只是个相对概念,不能走极端,更好的方法是,多吃点酸甜口味的东西,水果、饮料均可,更有助于平衡体质。
    春天是生发的季节,按照“天人合一”的原则,同样具有生发之气的芽类蔬菜,很适合春季食用。比如,豆芽、豆苗、春笋、蒜苗、芽菜等,可清炒、煮汤、作馅,以清淡、温热为宜。韭菜、生姜、鸡汤有助养阳,可以多吃点;草莓、橙子、猕猴桃也可适当多吃;重点推荐枸杞菊花泡水,能养肝明目。
   此外,蜂蜜是春天的一大补品,除了喝蜂蜜水外,还可以在热牛奶中分别兑上一勺燕麦和蜂蜜,口味更好。 

第四招:太阳下梳头
    古人养生,讲究“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也就是说,古代的人们在春季晚睡早起;到宽阔的地方散步运动;散开束发、宽松衣带,不让身体受到束缚。这一原则现在也很适用。
    春季要养阳,所以应多晒太阳,特别是早起的时候,边晒太阳边梳头,或者按摩头顶的百会穴,能帮助人增加阳气,滋润五脏。春天还要养肝,而“肝开窍于目”,所以,养好眼也能护肝。
   建议人们全身放松,面对太阳,闭上眼睛,让玻璃窗和眼睑滤去过于强烈的太阳射线,同时转动眼珠,先顺时针再逆时针,每天坚持十几分钟。人们还可以每天回到家用清水洗洗眼周、眼睑,并按揉眼睛周围,以促进血液循环。

 提高免疫力“十要点”
    免疫力是人体的一道天然屏障,就像防火墙一样抵御来自外来病毒、细菌的侵害。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抵抗力。很多人都有这个体会:寒流袭来,一部分人感冒大作,一部分人安然无恙。这就是大家各自的免疫力在起作用。强大的免疫系统对致病因素的抵抗是起着关键作用的。尤其在面临肿瘤、肾病、慢阻肺等病症的侵蚀前,强大的免疫力可以说能起到杀毒软件的作用。 
  1.均衡饮食    营养素是分布在各种食物中的,偏食、结食的人会因为少食某些食物而缺乏某种营养素导致身体出现一些缺乏症状。  
 2.摄取维他命C   每天摄取约200-500毫克,有助身体发挥抵抗力。身体在抵抗外来病原菌所用的武器(亦即是免疫细胞)或是承受压力的大小都与维生素C的多寡有关。
   3.维生素E    每天吃维生素E200IU(国际单位),就可以加强对抗传染病原的能力。维生素E不仅可以发挥其抗氧化的的功能,长期服用更可使免疫反应明显的改善。
   4.不要滥用抗生素   一些疾病不是由细菌引起而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服用抗生素是无效的。因抗生素会减少病人体内的分子警察p53蛋白(负责调节免疫系统的基因),所以若非确定是受到细菌感染不要服用抗生素。  
 5.适量饮酒    酒精会抑制制造抗体的免疫细胞(B细胞),增加病菌感染的机会。虽然葡萄酒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但是还是最好一天不超过一杯。
  6.每天运动30分钟   运动只要使心跳加速即可,晚餐后散步就非常适合。太过激烈或超过一小时身体反而会产生一些激素,抑制免疫系统的活动。
   7.按摩  按摩可使身体放松,减少压力激素的产生对免疫系统造成伤害。长期每天按摩会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使免疫能力明显改善。  
 8.时常保持愉快心情   心情愉快可以减少压力激素。更有研究指出“笑”可以刺激免疫细胞的活跃,增进免疫能力。    9.花点时间做作白日梦   一天花5-10分钟,一边深呼吸,一边做做白日梦,让愉快美好的画面由脑中飘过,可以加强细胞的活动、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增进免疫能力。  
 10.适当发泄压力与愤怒   可由写日记、参加团体活动、参加公益活动或是找个人谈谈心皆可,由不同管道适当的发泄心中的压力。压力积压在心中不仅会大量消耗维生素C更会制造压力激素破坏体内免疫系统,使免疫系统能力下降。
 给心理补充“营养”
       补钙、补脑、补血……你千方百计给身体补充营养,不希望身体缺了“营养”。但你知道吗?其实你的心理同样会出现“营养不足”的情况。维持身体健康需要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等营养素,保持心理健康也需每日摄入7种“营养素”,才能让人在浮躁、攀比、勾心斗角等不良风气下整合正能量。
1、专注是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专心致志地完成一项任务时,就像给大脑补充蛋白质,让每一个神经元都深度连接,锻炼思维能力和敏锐度等,更容易体验价值感。
当专注于瞬间体验时,自我意识没那么强,不好的评价、别人的嘲笑、情绪的起伏就难以影响心情了。
2、健身是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还与抗凝血、免疫等功能有关。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做有氧运动,能强健大脑,改善心理状态,提升心理“免疫力”。
但研究显示,如果在健身前所做的工作让心理压力过大,那么锻炼会让人更疲惫。此时不妨静坐冥想或做做瑜伽,能让心情很快静下来。
3、玩耍是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有机物,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像孩子一样,允许自己随意、有创造性、像玩耍一样地享受新奇体验,不为那些不值得担心的事情忧虑,就像补充了维生素,让内心更有活力。
4、联系是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虽不能被消化,却可以增强消化功能,快速排泄胆固醇和有毒物质。与朋友、老同学、亲人相聚就像摄入膳食纤维,满心烦恼瞬间消散。让心与大自然在一起,感受鸟鸣声、花香味,净化心灵,改善心情。
5、发呆是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极小,却可以维持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功能。在工作间歇或休息日发发呆,比如坐车时盯着外面的行人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或看书看到一半突然回过神来,但刚才那几页说了什么却一点也想不起来,无需太久,却能帮助放松精神。
6、睡眠是水
   是每个生命都必需的元素,却被大多数人忽视。睡眠也一样,大家宁愿花更多的时间来计划假期的娱乐活动,也不去思考怎样创造一个理想的睡眠环境。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身心健康。花点时间合理安排睡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使你人生1/3的时间变得质量更高,能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7、内省是脂类
   脂类主要给身体供应能量,内省就是对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检查,把注意力集中在感知、印象、情绪和思想上,有助于更好地整合思维,去粗取精,为以后的工作注入能量。
8、爱和宽容,是你生活的“维他命”
   关于爱,爱能伴随人的一生。童年时代主要是父母之爱,童年是培养人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若得不到充足和正确的父母之爱,就将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健康发育,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障碍都与童年缺少父母之爱有关。
   爱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不单指情爱,还包括关怀、安慰、鼓励、奖赏、赞扬、信任、帮助和支持等。一个人如果长期得不到别人尤其是自己亲人的爱,心理会出现不平衡,进而产生障碍或疾患。
   关于宽容,人生百态,万事万物难免都能够顺心如意,无名火与萎靡颓废常相伴而生,宽容是脱离种种烦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法宝。但宽容并不是逃避,他是豁达与睿智的。
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是要学会自我调试,善于驾驭个情感,做到心理保护上的自立、自觉,主动为自己补充健康的心理营养素,在必要时,也给他人提供能够让心理健康的“营养素”
更多精彩内容+QQ1713258284点击进入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