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对仗【来自网络】
YUANCCANG
诗文中两两对应的句子在修辞学上叫对偶,在诗词格律中叫对仗。对仗是格律诗的重要格律之一,不对仗的诗不能称为格律诗。
一 同类词对仗
按格律诗对仗的要求,古汉语的词汇概括起来大约分为九类:①名词;②形容词;③数目词;④颜色词;⑤方位词;⑥动词;⑦副词;⑧虚词;⑨代词。
上述九类词应特别注意四点:(1 )数目词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数目词。(2)颜色词自成一类。(3)方位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这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4)不及物动词常跟形容词相对。
连绵词只能跟连绵词相对。连绵词可分为名词连绵词(鸳鸯、鹦鹉等);形容词连绵词(逶迤、磅礴等);动词连绵词(踌躇、踊跃等)。不同词性的连绵词是不能相对的。
专名只能跟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二 对仗的规律
格律诗对仗常规是除首尾两联外其余各联都要求必须对仗。首联对仗没有严格要求,可对可不对。一般首联用对仗在五律较多,七律较少。
三 对仗的方法
对仗既要求“声对”,也要求“意对”。“声对”指平仄相对。“意对”既要求词性相对,又要求类别相对。“词性相对”指的是名词对名词,非名词对非名词。“类别相对”指同一事类的词语相对。
意对主要有
1 .工对:
同一类门词语相互对偶叫工对。古汉语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便是工对,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有些虽不是同小类但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花鸟、诗酒等也算工对。
2 .邻对:
邻近事类词语相对叫邻对。大约可分二十类:时令与天文;天文与地理;地理与宫室;宫室与器物;器物与衣饰;器物与文具;衣饰与饮食;文具与文学;草木花果与鸟兽鱼虫;形体与人事;人伦与代名;疑问代词与“自”、“相”等字和副词;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人名与地名;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连绵;反义与连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与助词。
3 .宽对:
不能严格区分词语类别,只按词性相同的要求构成对仗叫宽对。
半对半不对也属于宽对。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中“匈奴”与“魏绛”是名词相对;“犹”与“复”是副词相对;但“未灭”与“从戎”便不对了,这联就是半对半不对,属于宽对。
4 .借对:
一个词有两个意思,诗人用的是甲意,但同时借用它的乙意来与另一词对仗,这叫借对。如“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意,但诗人却借着“桃李”的“李”与“茅”字作对仗。
有时候不是借意而是借音。如“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借“皇”为“黄”与“白”相对,这也是借对。“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借“柏”为“百”与“九”以数目词相对。
5 .流水对:
对仗的一联一般是平行的各有其独立性的两句。但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为两句说,每句都没有独立性,出句和对句合起来才是一个整体。这种对仗叫流水对。如“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就是流水对。
6 .反对:
意义相反的字互为对仗叫反对。比如“有”与“无”;“多”与“少”。以反对为优,正对(意义相同或相近)为劣。
7 .错综对:
是指相互对应的两组词的位置转换交叉的一种对仗。如“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鸭”,“萤”与“鸭”,“火”与“暮”是交叉的一种对仗。这种情况只是偶然使用。
8 .扇面对:
扇面对就是隔句对。如“①飘渺巫山女,②归来七八年;③殷勤湘水曲,④留在十三弦”,不是一般的①句与②句对仗、③句与④句对仗,而是①句与③句对仗、②句与④句对仗。
9 .叠字对:
在出句某一位置用了重叠字,在对句的响应位置也用重叠字。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与“山山”即是。
四 对仗的禁忌
1 .忌合掌:指对仗两句没有变化,内容重复,情意简单。
(1) 忌同义词的对偶。如“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闲”,“朝”本不能对“昼”,因为“昼”已包括“朝”的意思了,与“朝”对为重复。
(2) 忌对偶词语相同、相近。如“老树有余韵,别花无此枝”,两句都形容老树有花,诗意重复,味同嚼蜡,字多意寡。
(3) 忌两句叙事而用意相同。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无变化之美。
2 .忌四言一法:指上联与下联句式完全相同。如“长城依曲渚,古渡入修林,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荫”,句式雷同,平板呆滞。
3 .忌同类连叠:指相连两联对仗中,将同一类名词叠用。如“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此时七夕笑牵牛”,两联同用虎、鸡、马、牛,门类重复,诗意贫乏。
如同类名词都用在一个位置上,更是诗家大忌。如“巫山猿啼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不仅四个地名连用欠妥,而且“巫山”、“衡阳”、“青枫江”、“白帝城”都用在开头,句法单调,语意拘束,诗味索然。
怎样改诗?
古往今来,严肃的诗人写诗,大多经过精心思考字斟句酌,认真修改后,才定稿的。因为经过反复修改,才能使诗的境界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才能从众多的手法中,找到最合适的表现手法。古人所谓文字频改,功夫自出;所谓“诗不厌改”,是有道理的。
这样才能改好诗呢?我认为应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1. 应围绕诗题和中心思想改诗,删去离题较远,表现主题思想不够得力的词语,使诗中的一字一句都能为主题思想服务;使修改后的词语,他题挪用不得。
2. 不要过多地使用叙述句,特别是抽象的叙述句。在说明应交待的事项后,应多用形象化语言、比拟手法。同时,要注意“惟陈言之务去”。
3. 注意句式的选用,特别是律诗的颔联与颈联的句式,不要雷同。三句式、两句式、一句式、半句式、名词语句,错位句等句式交错使用,有利于疏密相间,常奇互济,增加格律诗的美。
4. 诗句不合格律要求时,必须调平仄,方法有三:(1)换同义词或能代替的词,如中国、神州、华夏、禹甸、赤县,意思一样,但平仄不同,可以根据情况选用。又如以东风、惠风表示春季;以南风、薰风表示夏季;以西风、金凤表示秋季;以北风、朔风表示冬季。也可根据情况选用。(2)用倒装句,如主移谓后:“粘衣欲湿杏花雨”;宾置谓前:“草色遥看近却无”。(3)可用救拗法。
5. 学习杜甫的“新诗改罢自长吟”,把改好的诗自己吟几遍,看顺不顺口,听其音韵是否能和诗的感情配合起来。如感觉不妥当的地方,就作进一步修改。
6. 改好稿后,不妨放置几天、半月或半年之后,再拿出来看看,就会发现仍有不满之处,这时再改,还会提高诗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一 同类词对仗
按格律诗对仗的要求,古汉语的词汇概括起来大约分为九类:①名词;②形容词;③数目词;④颜色词;⑤方位词;⑥动词;⑦副词;⑧虚词;⑨代词。
上述九类词应特别注意四点:(1 )数目词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数目词。(2)颜色词自成一类。(3)方位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这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4)不及物动词常跟形容词相对。
连绵词只能跟连绵词相对。连绵词可分为名词连绵词(鸳鸯、鹦鹉等);形容词连绵词(逶迤、磅礴等);动词连绵词(踌躇、踊跃等)。不同词性的连绵词是不能相对的。
专名只能跟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二 对仗的规律
格律诗对仗常规是除首尾两联外其余各联都要求必须对仗。首联对仗没有严格要求,可对可不对。一般首联用对仗在五律较多,七律较少。
三 对仗的方法
对仗既要求“声对”,也要求“意对”。“声对”指平仄相对。“意对”既要求词性相对,又要求类别相对。“词性相对”指的是名词对名词,非名词对非名词。“类别相对”指同一事类的词语相对。
意对主要有
1 .工对:
同一类门词语相互对偶叫工对。古汉语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便是工对,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有些虽不是同小类但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花鸟、诗酒等也算工对。
2 .邻对:
邻近事类词语相对叫邻对。大约可分二十类:时令与天文;天文与地理;地理与宫室;宫室与器物;器物与衣饰;器物与文具;衣饰与饮食;文具与文学;草木花果与鸟兽鱼虫;形体与人事;人伦与代名;疑问代词与“自”、“相”等字和副词;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人名与地名;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连绵;反义与连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与助词。
3 .宽对:
不能严格区分词语类别,只按词性相同的要求构成对仗叫宽对。
半对半不对也属于宽对。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中“匈奴”与“魏绛”是名词相对;“犹”与“复”是副词相对;但“未灭”与“从戎”便不对了,这联就是半对半不对,属于宽对。
4 .借对:
一个词有两个意思,诗人用的是甲意,但同时借用它的乙意来与另一词对仗,这叫借对。如“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意,但诗人却借着“桃李”的“李”与“茅”字作对仗。
有时候不是借意而是借音。如“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借“皇”为“黄”与“白”相对,这也是借对。“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借“柏”为“百”与“九”以数目词相对。
5 .流水对:
对仗的一联一般是平行的各有其独立性的两句。但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为两句说,每句都没有独立性,出句和对句合起来才是一个整体。这种对仗叫流水对。如“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就是流水对。
6 .反对:
意义相反的字互为对仗叫反对。比如“有”与“无”;“多”与“少”。以反对为优,正对(意义相同或相近)为劣。
7 .错综对:
是指相互对应的两组词的位置转换交叉的一种对仗。如“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鸭”,“萤”与“鸭”,“火”与“暮”是交叉的一种对仗。这种情况只是偶然使用。
8 .扇面对:
扇面对就是隔句对。如“①飘渺巫山女,②归来七八年;③殷勤湘水曲,④留在十三弦”,不是一般的①句与②句对仗、③句与④句对仗,而是①句与③句对仗、②句与④句对仗。
9 .叠字对:
在出句某一位置用了重叠字,在对句的响应位置也用重叠字。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与“山山”即是。
四 对仗的禁忌
1 .忌合掌:指对仗两句没有变化,内容重复,情意简单。
(1) 忌同义词的对偶。如“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闲”,“朝”本不能对“昼”,因为“昼”已包括“朝”的意思了,与“朝”对为重复。
(2) 忌对偶词语相同、相近。如“老树有余韵,别花无此枝”,两句都形容老树有花,诗意重复,味同嚼蜡,字多意寡。
(3) 忌两句叙事而用意相同。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无变化之美。
2 .忌四言一法:指上联与下联句式完全相同。如“长城依曲渚,古渡入修林,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荫”,句式雷同,平板呆滞。
3 .忌同类连叠:指相连两联对仗中,将同一类名词叠用。如“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此时七夕笑牵牛”,两联同用虎、鸡、马、牛,门类重复,诗意贫乏。
如同类名词都用在一个位置上,更是诗家大忌。如“巫山猿啼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不仅四个地名连用欠妥,而且“巫山”、“衡阳”、“青枫江”、“白帝城”都用在开头,句法单调,语意拘束,诗味索然。
怎样改诗?
古往今来,严肃的诗人写诗,大多经过精心思考字斟句酌,认真修改后,才定稿的。因为经过反复修改,才能使诗的境界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才能从众多的手法中,找到最合适的表现手法。古人所谓文字频改,功夫自出;所谓“诗不厌改”,是有道理的。
这样才能改好诗呢?我认为应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1. 应围绕诗题和中心思想改诗,删去离题较远,表现主题思想不够得力的词语,使诗中的一字一句都能为主题思想服务;使修改后的词语,他题挪用不得。
2. 不要过多地使用叙述句,特别是抽象的叙述句。在说明应交待的事项后,应多用形象化语言、比拟手法。同时,要注意“惟陈言之务去”。
3. 注意句式的选用,特别是律诗的颔联与颈联的句式,不要雷同。三句式、两句式、一句式、半句式、名词语句,错位句等句式交错使用,有利于疏密相间,常奇互济,增加格律诗的美。
4. 诗句不合格律要求时,必须调平仄,方法有三:(1)换同义词或能代替的词,如中国、神州、华夏、禹甸、赤县,意思一样,但平仄不同,可以根据情况选用。又如以东风、惠风表示春季;以南风、薰风表示夏季;以西风、金凤表示秋季;以北风、朔风表示冬季。也可根据情况选用。(2)用倒装句,如主移谓后:“粘衣欲湿杏花雨”;宾置谓前:“草色遥看近却无”。(3)可用救拗法。
5. 学习杜甫的“新诗改罢自长吟”,把改好的诗自己吟几遍,看顺不顺口,听其音韵是否能和诗的感情配合起来。如感觉不妥当的地方,就作进一步修改。
6. 改好稿后,不妨放置几天、半月或半年之后,再拿出来看看,就会发现仍有不满之处,这时再改,还会提高诗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文章评论
黄叶舞秋风【回复受限】
友情淡雅,却很珍贵,即使距离遥远,依然遥遥惦念,美丽的相识,真诚的祝福,有缘才会相遇,有心才会珍惜! 祝如烟一切如意安好! [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