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心自闲 品诗桃花园
在百花齐放的唐诗大花园中,桃花独树一帜,占尽风光。文人们往往喜欢拈“花”惹草,兴感抒怀。桃花入诗被赋予了多姿多彩的感情内涵:或崇尚隐逸,或感怀身世,或讴歌友谊,或点示爱情,或流露禅意,或尽显生机……凡引种种,意趣横生,引人入胜。品读“桃花诗”,一朵朵凝结着生命雨露,散发着感情芬芳的奇葩缓缓展现在我们眼前。 一、桃花,自由隐逸之花 李白《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笑”含悬念,“闲”显心性,尽见诗人远离尘俗,自由自在的浪漫情怀,满蓄真情。桃花流水、睿然远逝的景色,渲染一种天然宁静、淡泊幽深的氛围。 桃花流水,自自然然,清明亮丽,不汲汲于荣,不寂寂于逝,令人联想到宠辱不惊,淡泊处世的隐士风采。 山中一溪桃花,一脉流水,一山青翠,一心清闲,别有天地而自得其乐。这份目无杂色,耳无杂音,心无杂念的舒适惬意,哪里是滚滚红尘、碌碌人间所能相比的呢? 全诗借“桃花流水”展示诗人潇洒出尘之心和归隐山林之志。抒发诗人高蹈尘外,醉心山林的隐逸情怀。
李白《访戴天山道土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生活在一个山青水才、林茂竹修的地方,可以目接飞泉,耳闻钟声;可以与麋鹿为伴,与青松为友;可以浪迹山林,心游道院。凸显诗人淡泊高洁的志趣和逍遥自在的风采。 缘溪而行,穿山进林的景象。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桃花带露,浓艳耀目。好一派宜人景致,令人联想到居住此中,如世外桃源,似人间天堂,超尘拔俗而自由自在。桃花,为环境添色,为人格增辉。则讴歌朋友放浪山林,去留无踪的隐逸风采。
张旭《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起笔画远景,引人入胜:深山野谷,云烟缭绕;山溪之上,长桥横跨,忽隐忽现,似有似无,似飘浮而动,如临空而飞。意境幽深神秘,朦朦胧胧。 发问绘近景,涉“目”成趣:水中岩石,如岛如屿;清溪之上,桃花飘流,源源不尽,绵绵不绝,如红霞映水,似赤袖拂风。 诗意美妙空灵,恍恍惚惚。引出一溪桃花流水,激活一份飘渺幻想,不言神往而神往自见,直写桃花而桃花传情。 诗歌写得象桃花源一样扑朔迷离,令人神往,表达诗人心仪虚无飘渺,神往世外桃源的审美情趣。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