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赖耶识--正信,正精进,正觉悟
个人日记
阿赖耶识 --- 五灵魂的供奉
无始劫来,众生迷茫在妄想业障、习气梦境中,无明轮回在生死大海中,迷失自性原始的面目,将业障因果体现出来的“自我”当成了真实的存在,众生不知现有的自我恰恰是累世妄想蒙蔽真性而成的虚幻。为什么修行中的人“有所得者必入魔道”?因为“有所得”的,必定是“心”之所得,必定是“你”之所得,而这个“你”,你的心,却是妄想业障聚合而成的因果梦幻,而真性空性,无所存,无所有,无所得,无所住,无染无空,离觉离幻,宇宙万法的自性皆是一性,众生如来,自性皆空,空性无分别,无来去,无生灭,无内外,无大小,因众生妄想习气聚合形成的“空量”不同,从而折射出空境的区别,体现出“法性”之形态差别。众生执着于法性的体现,想要通过诸法形态去寻找真性,就好像是要通过我们眼睛看到的万事万物的景象去寻找眼睛存在一样,是自性蒙尘后,折射妄念攀缘幻境,形成新的因果;是众生累世劫来,业障习气聚合而成的体现,真性在梦幻虚境中,被妄想蒙蔽,无法解脱。
修行者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磨难。磨难不要理解为“家破人亡”、不是“牢狱之灾”、不是“经济穷困”、不是矛盾或者跟谁发生冲突,或家庭不幸福了。这些只是因果业障的轮报聚合。修行者真正的“磨难”在于思想当中对真理的“不认可”,那是真正的磨难。因为所有的一切痛苦全部来源于真性被妄想蒙蔽后,业障妄念体现出“心灵”的诸种感受,心灵的感受会左右“思想”,对世间万物产生固定不变的认识,这个认识反过来又会引导心灵需求,产生无明仇恨、痛苦、压抑、绝望。
人世间一切的痛苦,最根本磨难的源头,在于众生思维无法清醒、理性、明确地认识“真理”,不能以真理空性的“标准”去清洗思想,不能以真理“无我”的标准去破除众生心灵深处,累世妄念业障构成的需求与我执,没有真理次第、内涵、境界、空性的指导,失去对于真理无上的虔诚,固守心灵思维中,对于现实自我、心灵感受的获得,却不知,这些感受获得与思维观念,恰恰是累世劫来,束缚你,迫害你,奴役你,残害你的“贼人”。众生被“贼人”绑架、恐吓、威胁、利诱的时间太长久了,已经“认贼作父”,将贼子当做了真实的“自我”,甚至于“贼人”的利益在生活中,受到一点点损伤,我们都会本能的“心痛”,要去维护所谓的“自我”利益,去想尽办法满足“心灵”需求,呜呼哀哉,悲痛啊!众生将累世劫残害自己“真性”,绑架蒙骗了自性的业障、妄想聚合而成的“因果妄想”当成了“自己”,被“贪嗔痴”生成的“虚妄境界”斩断了真性原始清净面目,生生世世的轮回,永无间断的生死,无休无止,无力自拔……
你所追求的并不是你真正追求的,而是你的欲望追求的;你所贪婪的,不是你自己真正贪婪的,而是你的观念和情感贪婪的;所谓你的爱情也好、仇恨也罢、亲情也罢、包括你的兄弟情也罢,所动摇、所牵绊、所摇摆、所迷幻的时候,你以为那个感情是你自己?可是你却不知道,这全部都是累世因果的幻想,在蒙蔽你真正的灵魂,在发生着下一个轮回的开始。你真正的生命没有一点、没有一件事、没有一个念头、没有一个想法、没有一个感受是真正自己做主的!你全部的一切,都在因果当中体现着因果轮回的业障幻想,你执着任何东西有意义吗?你为他们所痛苦、所动摇的时候你想过,当你满足了你这些愿望之后,它们能够留下来多久?它们能留一百年?一千年?还是一万年?既然留不住,你满足了你的愿望之后,你真正的快乐在什么地方?只是你的欲望、情感在快乐,但是你自己真的快乐吗?当情感和欲望消散了之后,你在什么地方?你的生命就是你的情感欲望、你的幻想和你的业力习气吗?当情感、欲望、业力、习气,它们消散了之后你的生命就消散了吗?可是这些情感愿望、这些观念、这些执着,在你刚出生的时候它们并没有啊!那个时候你就是死的吗?没有,你那时是活的,只是不自知!也就是说你的情感、欲望和幻想,是你后天在环境当中,因为阿赖耶识种性的流淌而形成的,它们是虚假的,它们是后天形成的,它们会随着环境而改变的,你怎么就把这些虚假的东西当成了自己呢?你这不是认贼作父吗?
修行者,如果不能够认清楚人体内部这些幻想、习气、欲望、情感,记忆当中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不能够认清楚这些东西,反倒用它们来认识真理,就会被它们牢牢的控制住,学多少年都不会有任何的进展——是它们在学而不是真正的你的真性在学,你的灵魂依旧在煎熬当中。
所以修行者最大的磨难不来源于外界,来源于是否用灵魂认识真理。认识不到,就依旧被你的假我,虚假的因缘和合的业力习气、业障幻想构成的自我,继续带动着轮回,在它们的控制之下去体会着它们的喜怒哀乐和一切痛苦的折磨,永无超生之日。
所以修行的人,不要去在意你的行为是否符合修行人的标准,不要在意是否布施了、打坐了、禅修了、印经书了,不要在意这些东西,去在意你灵魂对于真理的认识!
众生每一个念头、每一个动机、每一个心灵觉受,全都是业力、习气、因果、冤亲债主体现的妄想虚幻,正因为无始劫业障习气、因果聚合形成的“幻境”,掩盖了众生自性清净无染之“圆觉寂照”。所以修行者最大的敌人,不是外在环境中遭遇到的矛盾,而是自性迷失,无法清晰明确地认识“真理”。如果修行者对于真理有了深刻的理解,以对于真理“信仰”的虔诚,去对治现有的思想,选择人生方向,改变生存的态度,用真理无我的标准去对治你的情感,以“空性”离欲对治你的“心灵”,逐步达到割舍自我人性情绪和欲望,达到心灵纯净的不同境界,心灵纯净境界与真理携带的空性境界,不同的次第标准发生相应,无始劫聚合而成的幻想境界,体现出宇宙世界的心灵深处,业障习气开始净化分解,自性之空性无染、清净涅槃的“空性”,通过现有的习气业障聚合而成的“你”折射出来,在人世间因果聚合而成的“你”体现境界,就是心灵纯净无我,思维理性清晰,心灵与思维中,空性的境界与真理沟通,又会产生更深远的“觉受”感知,清净无染,空性无住的“觉受”连带着“灵魂”对真理产生更微观、更纯净、更深入、更久远、更远古的回忆,那种脱离身心而存在的“清净觉明”,因身心阻碍而体现“清净觉明”,身心灭尽,却毫无“自性性空”的存在,遍随诸法万有,无染遍随世界,如如不动,却不舍诸法诸相,能“觉”身心皆为“挂碍”,那就是修行者实证真理,灵魂虔诚供奉真理的起步。
如果灵魂不认识“真理”,你谈不上虔诚,仅仅是情感上“信仰”而已,仅仅是一个相信:我相信你,我相信这个法,我相信祂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我相信祂可以让我做个好人,我相信祂可以解脱我心底里对人世间的痛苦、压抑的感受,这仅仅是相信但不是虔诚。
虔诚,一定是与真理的“相应”,是以真理无我的标准去割舍心灵深处的我执妄想,从而让自性的“明光”透过心灵穿透在人间六道,空性绽放出纯净离相之光明,去清洗累世累劫在思想和生命当中形成观念的冤亲债主,瞬间解开这些冤亲债主跟你一切的因果关系,空性无我的“解脱”境界,你就真正地知道生命就是为了真理而存在,为了真理而等待了数以千万年;你就会用生命去珍惜祂,去履行祂,用真理的标准去对治人性一切的需求、自我妄想、一切罪恶的念头和一切自私自利的情感波动,这才是纯正的修行。
以真理无我、离相、心内求法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思想、情感、与心灵,才是真实的修行,而不是将时间与精力放在“布施,放生,拜佛,吃斋”这些修行的形式上面。你敢于面对心灵的我执,贪嗔痴的需求,割舍妄想才是真修行。你在破除执着心的时候,就在破除着形成执着观念的“因果”,因果背后连带着无始劫的冤亲债主。破除观念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但是一个修行者,真正地以真理视为生命的时候,就一定要有舍身饲虎,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都要达到真理的空性标准---利他无我、牺牲奉献的标准。把这个为私为我的,被欲望和情感带动的,对人世间的欲望自我产生无限渴求的需求和动机、心灵的感受,将它们连根去除掉,那一刻是真正的“大雄勇猛”,那一刻是修行真理虔诚之见证。
真理的要求,就是让你在矛盾面前不动心,放下你的一切贪求、一切欲望、一切情感和所有自我,把波动的心,割舍掉、放下来,然后再去处理这个矛盾,你就会游刃有余,就不会被它所带动。你跟他打官司也罢,跟他去辩理也罢,跟他去争执也罢,没关系了,那个时候你仅仅是在履行着一层世间法,你已经解脱了这个因果。因果不在行为之上,在你们的心灵之上。你心灵不被它带动,你的心灵符合了无我利他奉献承受牺牲的空性标准,那么矛盾当中就不再有你过去世因果的“因”在里面。
当矛盾出现的时候,当你自己开始懈怠的时候,你问问自己:我真的想要什么?你的欲望告诉你:我想要女人,我想要钱财;你的虚荣心告诉你:我想要尊重,我想要权力;你的思想观念告诉你:我想要去孝敬父母,我要去跟我的兄弟们打成一片;但是如果你的灵魂告诉你:我只要真理。这个时候就是你选择的时候,你跟着真理走,你这一切都要割舍掉,在你内心深处割舍掉。你割舍掉那一刻,你内在的幻想和因果它们真的会消失,那么构成幻想因果的累世习气业力、冤亲债主,在你选择真理的那一刻,他们真的会被真理的无存无漏的浩瀚慈悲给救赎了。
就这一念,你就解脱了因果,因为你选择了真理。但是,那一念过去之后,你常人的东西并没有消失,你朋友、家人依旧存在,你依旧可以去孝顺他们、关爱他们、慈悲他们,跟他们共同过幸福的生活。你的钱财不会少,地位不会降低,但是你不会再为虚荣心所动,不会再为感情所动,不会再为贪婪和欲望所动。这就是修行者的一念,选择了真理,那就是天堂,无论过程当中有多么的痛苦;选择了人性的欲望,那就是地狱,因为那就是你下一个轮回的开始。
你的妄想对于这个矛盾、贪求、索取的自我,这个自我背后的业力和习气,连带着业力和习气因果的冤亲债主,就会在你割舍“心”的瞬间,被真理的空性标准所解脱、所救赎、所善解、所圆满。在这个因果相续的循环链条当中,链条在这一刻就断开了,破身心挂碍,意灭心消,能所两亡,真性现前,空性无住,无碍,无染,无得,真性从“这一刻”开始,就不再被业障束缚“因果相续”,“空性”无住“生死轮回”,自性现前,无始劫习气业障、因缘聚合而成的宇宙世界、众生诸相尽皆消散。
真理修行者,不是为了在正法当中获取福报。修行者,是要用灵魂,要用你生命的本质,要用你心灵的根本,要用你所有生命的愿望、渴望、力量去供奉、去虔诚、去渴求,去用生命的一切去供奉真理,终其一生、分分钟钟、思思念念、每一个心跳、每一个呼吸,都是为了真理而存在的,永远不敢去懈怠自己对真理虔诚的心,永远不敢将自己的欲望贪婪和自我的幻想,加在真理之上,渴望从真理中去获得。
纯正的修行者是生死无惧的人,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是可以割舍自我所有,包括生命去追寻正法的人,这样纯正的灵魂,不会因人世间威逼利诱、荣华富贵、欲望和情感所波动、所带动、所迷惑、所执着,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虔诚者,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修行者,这样的人才能真正谈得上大雄勇猛,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用生命供奉真理的勇者。
正法修行,是终其一生的修行,是心灵在世间诸相、因果轮报中,取舍选择真理的过程,心灵唯求真理,当心灵需求遇到因缘诸境,升起习气妄想的时刻,能够想起别人的利益,能够放弃对于自我的执着,放弃对于世间得失利益的牵挂,是修行真正的进步,到修行者将要圆证菩提的时候,离诸法诸相,空性无住,无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众生皆是我,而实无“我”的存在,自性与诸法众生自性同性一体,无生无灭,不来不去,宇宙苍穹,世界众生,自然万物,顷刻当下,皆是你,即是你,与众生一体,却不动觉明,寂照圆满,是为如来遍随。
这个标准是修行者将要达到圆觉无漏的标准,不要以为一上来就是这种绝对纯净、绝对严格的标准,如果用这种“空性”的标准衡量修行,很多修行者的心灵是达不到的。但是这种“标准”确确实实、恰恰是衡定修行者是否是“真正”修行的核心。修行者要破两种“障碍”,“所知障”与“烦恼障”。烦恼障就是割舍心灵需求,欲望,与我执贪求;所知障就是用对与真理的认识,代替你过去的思想记忆,观念认知——用你的情感去认识,用你的思维去认识,还是用你的灵魂去认识。这三个标准、决定了你修行过程中的境界。
修行者,如何能够不退转?说到底,就是对真理的信仰程度有多深;说到底,核心就两个字“虔诚”。虔诚不是感情的虔诚,不是思想的虔诚,而是灵魂的虔诚。你的灵魂就是属于祂的,离开祂,你活得就生不如死。如果离开真理,一个人的灵魂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生命超拔的希望,失去了生命苦苦等待数以万劫的、至高无上的生命获救的机缘,那么你活着的每一天、每一分钟无疑不是在地狱当中煎熬。
因为你的思想是停不下来的,你的心是停不下来的,你的愿望是不能割舍的,你的灵魂只能在思想、情感、愿望、需求这种种欲望的幻想当中被它们包裹着、带动着,被它们折磨着、戏弄着,无奈地走向下一个轮回生死,你活得有意义吗?觉得活得很幸福吗?你不认为那是痛苦吗?一个人不能够左右自己的灵魂和未来,活着的每一天,你无论是个乞丐还是皇帝有本质性的区别吗?
而修行者是掌握自己生命未来的人,如何去掌握?以“空性”之真理,照亮灵魂的迷茫,觉受心灵深处真理体现出来的“标准”,去将这个标准视为自己的生命,这个标准从一个好人到一个修行者,从一个修行者到一个真修行者,从一个真修行者到一个大雄勇猛的修行者,从大雄勇猛的修行者到可以舍身殉法的修行者,直到最后只有真理的存在,没有他的存在,而离开对于真理的“认识”,真理本身也不存在,法我皆空,寂灭现前,此人就是一个觉悟者——一所有全部的成就,圆满,无一不是在彰显着修行者对于真理无上的坚定与虔诚,除此无二。
如果对真理不认识,或者认识到之后内心不去选择真理,又跟这一世形成的人性观念、情感、自我走了,又跟着你的因果业障走了,那就是你下一个轮回的开始。
人世间一切的矛盾、一切的幸福、一切的苦难或者一切一切人世间的快乐,从根本上说,无一不是因果轮报、业障妄想,就这么两样东西。
你执着于死亡吗?可是你却不知道你现在就不是活着的! 死亡只不过是你现在正在做的这个梦,又转换了梦的形式进入下一个梦幻而已,你真正的自我从来没有活过来,你怕什么死亡呢?你执着你的幸福吗?执着你的美女娇妻吗?执着你亿万富贵的享受吗?执着你的亲情吗?这一切全部都是在做梦的基础上,在梦境产生的梦境当中,被梦境所造就的“你”,执着梦境种种幻想感受而已!
当梦境的虚幻“觉受”消散后,梦醒时分,时空消散,宇宙分解,世界粉碎,大地平沉,过去、未来、当下、世界众生、宇宙、无始劫冤亲债主、无始劫因果福报、无量世界与累世劫亲朋好友、在不同世界中,你认为当时无法割舍的事业、家庭、健康、亲友,皆是一“念”妄想,“迷茫有虚空,因空立世界,知觉乃众生”……
念灭法消,空觉寂灭,遍随诸法而无生,随顺万有而无住,无生无灭,无增无减,无垢无净,无来无去,是法平等,众生皆是如来,诸相皆是佛相,因宇宙、世界、诸法、诸相、众生、如来,自性皆是空性无染,寂灭无生,无差异分别,世界诸相只因众生迷茫妄想起,因缘聚合,生死束缚,无边苦海尽皆消散,自性现前,不动如如,周遍法界,寂照圆觉。
谢安朔
谢安朔博客
文章评论